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测试卷(合集5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测试卷(合集5篇)



第一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测试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应用题(共5题;

共15分)1.(3分)小明调查了全年级每天晚上学习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同学,并把结果记录了下来。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第八组 人数 8 7 9 5 6 5 4 10(1)每天晚上学习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同学的人数最多的是第_______组,最少的是第_______组。

(2)全年级每天晚上学习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共有多少人?(3)通过小明的调查,你发现了什么? 2.(3分)春蕾小学同学们植树节植树的情况如下: 二年级:22棵三年级:35棵四年级:66棵五年级:58棵六年级:61棵(1)将上面的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年级 合 计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棵数(2)_______年级植树的棵数最多。_______年级植树的棵数最少。

(3)春蕾小学同学们植树节共植树多少棵? 3.(3分)学校举行2分钟跳绳比赛,比赛成绩如下: 序号 成绩/个 序号 成绩/个 序号 成绩/个 1 125 5 142 9 96 2 144 6 123 10 157 3 164 7 119 11 148 4 120 8 129 12 151(1)2分钟跳绳比赛成绩最好的是多少个?最差的是多少个?这两个成绩相差多少个?(2)跳绳比赛成绩在145个以上(包含145个)的有多少人?成绩在145个以下的有多少人?(3)通过比赛成绩,你想说什么? 4.(3分)李老师调查了三年级部分同学不喜欢吃的蔬菜的情况。

蔬菜 茄子 胡萝卜 芹菜 菠菜 木耳 洋葱 白菜 不喜欢吃的人数 20 14 9 15 5 25 12(1)不喜欢吃_______的人数最多,不喜欢吃_______的人数最少。

(2)不喜欢吃洋葱的人数是不喜欢吃木耳人数的_______倍。

(3)通过表格,你有什么建议? 5.(3分)下面是晨星文具店3月份的销售情况。

品种 合计 数学本 作文本 英语本 数量 113本(1)卖出的英语本比作文本多84本,英语本卖出了多少本?(2)卖出的数学本是作文本的2倍,卖出了多少本数学本?(3)将上表填完整。

参考答案 一、应用题(共5题;

共15分)1-1、1-2、1-3、2-1、2-2、2-3、3-1、3-2、3-3、4-1、4-2、4-3、5-1、5-2、5-3、

第二篇: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九单元

第九单元

第九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米、1平方分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总课时:7课时

面积的含义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3、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重 难 点: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教具准备:

情境图、每个学生准备两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卡片。教学过程:

一、认识面积的含义

1、出示情境图,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课桌面和凳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你能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吗?,82

第九单元

二、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张卡片,你能想办法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2、学生自主探索比较。

3、提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

4、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学生可能说到的办法:

(1)用眼看出来。讲述:用眼观察是常用的办法,但有的图形不容易看出来,这种方法不太可靠。

(2)把两张纸片重叠在一起比。(投影出示)(3)用同一张纸条去量。(指名演示)

5、师小结: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大有小。

三、教学“试一试”

1、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1)、出示两个图形,如果直接看,我们很难比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想办法比一比。(2)、学生尝试进行比较。

(3)、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2、自画图形,比较大小。(1)、学生画图,比较(2)、指名交流。

四、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分别摸摸练习本的封面,文具盒盖的面和直尺的面,再让学生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一个面的面积最小。

第九单元

2、做“想想做做”第2题。先比较再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题。先比较再讨论交流。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描一描,涂一涂。同桌互查。提问:图形中蓝线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图形中红色部分的大小又是图形的什么?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小组合作并自由选择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

五、总结应用

1、说说本课的收获。

课后反思:

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举例等活动,初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及平方分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米、1平方分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重 难 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1平方厘米、1平方米、1平方分米的实际大小的表象。

教学过程:

第九单元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操场平面图,内有篮球场图,旁边还有一个较小的体育器材室图。

师:从图上可以看出,操场大约有6个篮球场那么大。你能学着老师的说法一句话吗?

2、谈话:刚才有同学说他的课桌面有×个书本那么大,有×个文具盒那么大,有×张正方形纸片那么大,别人听了能明白他的课桌有多大吗?如果别人根本不知道课本有多大,他的文具盒盖有多大,他手中的纸片有多大,就不可能知道他的课桌有多大。现在,全世界已经规定了统一的面积单位,那就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那么,这些面积单位各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分别进行研究。(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拿出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1厘米、1分米),测量他们的边长。

提问:通过测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讲述: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平方厘米用符号c㎡表示。(板书:平方厘米c㎡)

摸一摸:1平方厘米有多大?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厘米?你手上的哪一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画一画: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说一说:出示课本78页上的两个正方形,说一说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让学生拿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讲述: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用符号d㎡表示。(板书:平方分米d㎡)

比一比: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有多大?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3、谈话:请大胆猜测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

第九单元

你觉得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作单位去测量怎么样?那么较大的面积单位你认为应该是什么?怎样规定它的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举例: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

三、巩固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独立填写。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指名汇报。

2、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面各用哪些面积单位测量比较合适。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课后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第九单元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或薄塑料板,1张电话卡或其他类似的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提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的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小组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自己的课本第82页的表格里。(2)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彼此交流,各自填表。(3)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2、教学例2(1)(出示例2左图)

谈话:要求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量面积用什么量?怎样量? 学生各自测量课本上的例2左图。

谈话: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小组

第九单元

内交流。

(2)(出示例2右图)

谈话: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每人各自在书上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商量。

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

3、教学第82页“试一试”。

谈话: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你能利用刚才量长方形面积的经验,想象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吗?

4、交流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这个公式是S=a×b(板书:S=a×b)在这个公式里,S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b呢?

5、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提问: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你认为用什么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更合适?

(2)学生讨论后提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提问: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

(板书:S=a×a)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几个条件?什么条件?

三、组织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订正时注意是不是正确使用面积单位。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一说估计方法和结果,以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做第83页“试一试”的两道题。

第九单元

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全班共同订正,注意算式和答语中的单位名称。

做“想想做做”第4题(1)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各自用手中的电话卡或其他卡片测量数学书封面各有几个电话卡那么大,并计算书本封面的面积。(3)指名说出测量方法和计算结果。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课后反思:

面积单位的进率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面积单位进率的过程,记住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会进行面积单位的简单换算。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诱发参与

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面积与面积单位,你知道哪些面积单位?这三个面积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能比划出他们的大小吗?那么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又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第九单元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探究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谈话: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正方形纸片(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它的边长,再算出它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

(2)提问:你算出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会有两个答案: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难道是老师发给你们的纸片不一样大吗?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上讲台前比一比他们手中纸片的大小。(一样大)小组里同学也相互比比手中纸片的大小。

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同意是1平方分米的举手(一部分 同学),同意是100平方厘米的举手(也有一部分同学)。奇怪 了,那你们又是怎么算的呢?

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一种量的边长是1分米,1×1=1(平方分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另一种量的边长是10厘米,10×10=100平方厘米。

(3)谈话:噢,原来是测量边长所用的单位不同。它们测量的边长对不对?你怎么知道边长1分米和10厘米都是正确的?计算结果对不对?(两种面积计算的结果都是正确)

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谈话:你能猜一猜1平方米 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1)在小组里说一说这样猜的理由。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做“试一试”。

第九单元

先在书上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和第二题。(1)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2)汇报交流。

(3)讨论:这两题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做“想想做做”第三题。(1)指名读题。

(2)提问: 你知道“合多少平方分米”是什么意思吗?(3)独立做题,指名板演,全班共同订正。(4)课堂作业。

(5)3米=()分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 200厘米=()分米 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做“想想做做”第四题。

四、总结全课,拓展应用

1、提问: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

你能知道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吗?先让学生相互讨 论,然后指名回答。

2、出示书上第86页思考题。先在小组里讨论:怎样分,才能使分出的小长方形最多?(提示:尽可能使小格子纸没有剩余,这样分出的小长方形最多)然后在书上的方格图中画一画。

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

练习八(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较为熟悉地掌握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会进行单位名称的填写。

2、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表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在交流中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八第1题

1、出示题目,齐读要求,让学生实际指一指,摸一摸。

2、你能估计出课桌面的周长和面积吗?

3、同桌合作完成。反馈交流。

二、做练习八第2题

1、出示题目: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课桌长106()(2)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3)一座塔高36()

(4)一个房间地面的面积是14()

2、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3、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明确选择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再作出判断。

三、做练习八第3题

第九单元

1、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填一填。

2、再指名说一说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强调: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必须知道它的长和宽;要求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必须知道它的边长。

四、做练习八第4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同桌讨论:这题该怎样计算?全班交流。提问:单位之间是怎样换算的?

五、做练习八第5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仔细看图和题目。让学生判断要求的是面积还是周长。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六、全课小结。

课后反思:

练习八(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能通过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交流以及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运用公式计算面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第九单元

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重 难 点: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八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同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和计算的。全班组织交流评议

二、做练习八第7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仔细看图。提问: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做练习八第8题

先让学生猜一猜。再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学生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指名两位学生板演。集体评议。

四、做练习八第9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目要求。同桌合作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全班交流,巩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做练习八第10题。

学生准备好《中国少年报》的报纸。讨论计算面积必须已知什么条件。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后反馈交流。小组讨论尝试解决第二个问题。(1)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测量(2)尝试计算出结果。

六、全课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有何收获?

第九单元

我们的试验田(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对所学的有关面积计算、分数和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增强灵活地组合和选择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揭题

育红小学的同学为了学习劳动技能,承包了一片试验田。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好?(逐一展示麦地、花房、菜地和玉米地,而后整体组合场景)提问: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法?(指名回答,板书课题)

二、参观交流,解决问题

1、场景一:麦地

(1)提问:来到麦地,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指名回答。)

(2)提问:根据我们收集的这些信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出事相应的问题。

(3)谈话: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小伙伴合作解决。(4)集体讨论。

① 这片麦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回忆面积计算公式,各自列式计算。)

② 每个年级的种植面积大约各占这片麦地的几分之几?(指名回答,说说是怎么想的。)

2、场景二:花房

(1)图片展示漂亮的花房。提问:来到花房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第九单元

(2)提问: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小组讨论: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汇报交流。

3、场景三:菜地、玉米地

(1)们来看一下试验田和玉米地吧!(图片展示,同时呈现有关信息。)参观了菜地和玉米地,你想解决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先选择合适的信息编写成完整的数学问题,然后在下面进行解答。

4、综合观察,自主提问。出示组合场景。

(1)提问:你能估计出麦地的面积是菜地的几倍吗?可以怎样想? 同桌讨论后集体交流,鼓励使用不同的方法。(2)提问: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视时间能解决的逐一解决。来不及解决的或暂时不能解决的,引导学生课后去探究。)

三、回顾本课,总结概括

提问:这节课我们参观了育红小学的同学们种的试验田,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反思: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总复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一)(共4题;

共21分)1.(13分)填一填。(1)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后面是_______,你的左面是_______,你的右面是_______(2)我们已经认识的八个方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东南相对的方向是_______,与北相对的方向是_______。2.(4分)小伟家住房平面图 小伟家的厨房在客厅的_______面,客厅的北面是_______,南面是_______,阳台的北面是_______. 3.(2分)正确地计算一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题后,小敏得出余数是4,除数最小时是_______,最大时是_______. 4.(2分)34里面有_______个5,还余_______。

二、判断题(一)(共4题;

共10分)5.(2分)小兰家在小刚家东边。

6.(2分)小小家在学校的东面,方方家在学校的西面,那么小小家在方方家的东面。

()7.(4分)下面的说法对吗?(1)上午9时就是21时。

(2)在---÷----=36……5中,除数可以填6,7,8,9这四个一位数。

8.(2分)判断对错:

720个同学在操场上做广播操,如果每行站21人,可以排40行. 三、选择题(一)(共4题;

共7分)9.(2分)淘气看笑笑在北偏东35°方向上,笑笑看淘气在()方向上. A.北偏西     B.南偏西     C.东偏北     10.(1分)我的右面是西,我的左面是_______。

11.(2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5千克棉花比5千克铁轻     B.2月是小月     C.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8月1日     D.568÷3的商是三位数     12.(2分)5800除以60的商是96,余数是()A.4     B.40     C.400     四、计算题(一)(共1题;

共5分)13.(5分)我会用竖式计算. 128÷4= 417×33= 285÷5=(验算)五、解决问题(一)(共2题;

共9分)14.(4分)据图回答问题。(1)小池塘在教学楼的_______方向。

(2)计算机教室在教学楼的_______方向。

(3)音乐教室在教学楼的_______方向。

(4)食堂在教学楼的_______方向。

15.(5分)一共有165个足球,每个班级需要40个足球,这些足球一共可以给多少班级上课? 六、填空题(二)(共3题;

共6分)16.(1分)6路公交车从起点站到终点站共有12个站点,如果每两个站点之间相距1000米,问6路公交车从起点站到终点站每次要行_______千米? 17.(3分)估算. 48×40≈_______ 99×21≈_______ 6×91≈_______ 18.(2分)估算(用计算器验算)30×98≈_______ 33×8≈_______ 七、选择题(二)(共3题;

共6分)19.(2分)30减少2,再去乘25,积就减少()A.50     B.700     C.750     20.(2分)两个数相乘的积()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A.一定大于     B.一定小于     C.不一定     21.(2分)妈妈买了14盒蛋糕,每盒12个,总共有()个蛋糕。

A.148                              B.158                         C.168     八、计算题(二)(共2题;

共12分)22.(2分)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___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__位数。

23.(10分)竖式计算。

(1)(2)九、解决问题(二)(共3题;

共16分)24.(6分)(1)最高月平均气温甲市出现在_______月,乙市出现在_______月。

(2)两城市最高月平均气温相差_______摄氏度。

(3)_______月份两城市月平均气温相同,有_______个月乙市月平均气温高于甲市,其余_______个月乙市月平均气温低于甲市。

25.(5分)商店有三种书包,它们的价格分别是22元、31元、37元。学校大队辅导员带着同学们的1912元钱为山区的小朋友买59个同样的书包,要求剩余的钱要尽量少.请你帮辅导员估算一下,应该买哪一种书包? 26.(5分)学校食堂的面积是100平方米.用边长0.8米的正方形砖铺地,100块够吗? 十、填空题(三)(共6题;

共11分)27.(1分)明明家有3口人,原来居住面积是75平方米.搬入新居后,人均面积是40平方米.明明家新居面积比原来多了_______平方米。

28.(2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_______   一盒牛奶约250_______ 29.(1分)农场有一个长500米、宽400米的长方形实验田,共产小麦1200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_______千克小麦. 30.(3分)6平方米=_______平方分米    2吨=_______千克     5000cm2=_______dm2 31.(2分)把39.8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_______,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_______。

32.(2分)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小华每分钟步行61_______,卡车每小时行40_______。

十一、判断题(三)(共5题;

共10分)33.(2分)李明家客厅的面积是80平方厘米。(判断对错)34.(2分)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720平方米。

35.(2分)判断对错.142厘米就是14.2米.36.(2分)小明跑50米用了8.8秒,小强用了9.1秒。小强的成绩好。(判断对错)37.(2分)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判断对错)十二、选择题(三)(共3题;

共6分)38.(2分)测量文具盒表面的面积,用()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米     39.(2分)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可以写成()A.1bm2     B.1cm2     C.1dm2     D.无选项     40.(2分)(2015•吉安)3.1  与3.相比()A.3.1 大     B.3.大     C.一样大     十三、计算题(三)(共1题;

共5分)41.(5分)用竖立计算,并验算. ①3.79+43.3= ②605×47= 十四、解决问题(三)(共2题;

共10分)42.(5分)一块长方形画布.长是40分米,宽是15分米,这块画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43.(5分)小东带了9.5元去买文具.他买了一枝圆珠笔和一本笔记本,一共用去多少元?还剩多少元? 十五、填空题(四)(共4题;

共12分)44.(2分)学校组织秋游,上午8:30分出发,下午3时回到学校,整个活动经过了_______小时 _______分钟。

45.(2分)小明感冒了,到医院拿了药,医生嘱咐他每隔6小时服一次药.他第一次服药是9∶30;

第二次应是_______;

第三次应是_______. 46.(7分)××商店 9 ︰ 00 ~ 12 ︰ 00 收款情况统计表 ①5个收款台共收入_______元?填在“合计”栏内. ②每个收款台统计了_______时间的收入? ③一收款台平均每小时收款_______元? 二收款台平均每小时收款_______元? 三收款台平均每小时收款_______元? 四收款台平均每小时收款_______元? 五收款台平均每小时收款_______元? 47.(1分)有红、黄、蓝、白颜色的4面小旗,每次升起两面,有_______种不同的升法? 十六、选择题(四)(共2题;

共4分)48.(2分)下面的年份是闰年的是()A.1900年     B.1982年     C.2000年     D.2200年     49.(2分)小明9:10到电影院时,电影已经开始了半小时,电影是()开始的。

A.8:40     B.9:50     C.9:00     十七、转化题(共1题;

共1分)50.(1分)刘波是1986年7月12日出生的,到2005年生日时,他满_______周岁。

十八、解决问题(四)(共4题;

共16分)51.(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建国_______周年. 52.(5分)奇思的爷爷才过了17个生日,他可能多少岁了? 53.(5分)周日小勇、爸爸、妈妈互相变化角色,体验一天的生活,他们的角色可以怎么变化?请写出来 54.(5分)足达超市举行商品促销活动,所有食用油买5瓶送1瓶。一种食用油每瓶76.8元,某食堂买了12瓶,一共花了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一)(共4题;

共21分)1-1、1-2、1-3、2-1、3-1、4-1、二、判断题(一)(共4题;

共10分)5-1、6-1、7-1、7-2、8-1、三、选择题(一)(共4题;

共7分)9-1、10-1、11-1、12-1、四、计算题(一)(共1题;

共5分)13-1、五、解决问题(一)(共2题;

共9分)14-1、14-2、14-3、14-4、15-1、六、填空题(二)(共3题;

共6分)16-1、17-1、18-1、七、选择题(二)(共3题;

共6分)19-1、20-1、21-1、八、计算题(二)(共2题;

共12分)22-1、23-1、23-2、九、解决问题(二)(共3题;

共16分)24-1、24-2、24-3、25-1、26-1、十、填空题(三)(共6题;

共11分)27-1、28-1、29-1、30-1、31-1、32-1、十一、判断题(三)(共5题;

共10分)33-1、34-1、35-1、36-1、37-1、十二、选择题(三)(共3题;

共6分)38-1、39-1、40-1、十三、计算题(三)(共1题;

共5分)41-1、十四、解决问题(三)(共2题;

共10分)42-1、43-1、十五、填空题(四)(共4题;

共12分)44-1、45-1、46-1、47-1、十六、选择题(四)(共2题;

共4分)48-1、49-1、十七、转化题(共1题;

共1分)50-1、十八、解决问题(四)(共4题;

共16分)51-1、52-1、53-1、54-1、

第四篇:2015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201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

一、我会填。(第1、2题每空1分;第3至6题每空2分;第7题7分,共27分)

1、地图通常是按照上()、下()、左()、右()的方向绘制的。

2、早晨,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3.把钟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 正对着北方。正对着南方的是数字();数字3 正对着()方。

4.小铃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向左转动l周半,面向()。

5、小明站在阳台上面向东方,她向左转,面向()方。

6、操场在教学楼的南面,教学楼在操场的()面.7、选择“东、南、西、北”填空。

(1)早晨上学,芳芳出家门,太阳在背后,家的大门对着()面;(2)芳芳坐公交车上学,她看到太阳在她的右边,公共汽车开向()方向;

(3)到了十字路口,公共汽车右转弯,公共汽车开向()方向;(4)转弯后,芳芳看到路的左边是医院的大门,医院对着()方向;(5)医院的对面是公园大门,公园对着()方向。

二、选择题(共5分)。

1.太阳()是东升西落。A.一定 B.不一定 C.不会 2.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A.东

B.南

C.西 3.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方向。A.东南

B.西北

C.东北

4.三(1)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面。A.东

B.南

C.西

D.北

5.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之后,她的左面是(),右面是()。A.东

B.西

C.北

二、问题解决。(毎空2分,共68分)

1、三个小朋友都从家出发去看电影,请你根据下图填一填。

(1)奇奇向()走()米到电影院。

(2)格格向()走()米,再向()走()米到电影院。(3)皮皮向()走()米,再向()走()米到电影院。

2、(1)20路汽车从火车站到体育馆的行驶路线是:先向()行驶()站到新新小区,再向()行驶()站到菜场,再向()行驶()站到体育馆。

(2)从机场到南园的行驶路线是:向()行驶()站到百货商店,再向()行驶()站到菜场,再向()行驶()站到南园。

3、在()里填上“东”、“南”、“西”“北”。

(1)小松鼠住在小兔的()面,小猫住在小兔的()面。(2)小熊住在小兔的()面,小兔住在小熊的()面。

4、蜗牛和蚂蚁要去甲壳虫家。(1)蜗牛先向()走()米,再向()走()米,就到达甲壳虫家。(2)蚂蚁先向()走()米,再向()走()米,就到达甲壳虫家。

四、拓展题:

1、小明面向东向前走5步,左转向前走4步,再左转向前走5步,现在小明面向()方向。

2、请写出玲玲上学和放学的路线

上学:

放学:

第五篇: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姓名:

得分:

一、用分数表示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

()

()

()

二、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

①这些△的三、填空

1、把20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桃的(),每份是()个。()()。()162334是()。

②这些△的是()。

③这些△的是()。

2、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3次,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3、3分米=

5()()米

10元=()角

9角=元()()84()分米=()厘米

厘米=()毫米

6厘米=分米 1010()

4、69支钢笔的13是()支,1时的34是()分。

5、小芳做幸运星,做了6个红色的,3个蓝色的,还有1个绿色的。红色幸运星占总数的

()()(),蓝色幸运星占总数的,绿色幸运星占总数的。()()()

五、计算 15+=

7722-=

3六、解决问题 4143-=

+=

5995119+=

1-=

810104316-=

+= 877843153+=

-= ***、一箱苹果30个,小明吃了这箱苹果的,爸爸吃了这箱苹果的,妈妈吃了

1051这箱苹果的。谁吃得最多?

2、三(3)班有36名同学,大扫除时有玻璃的同学各有多少人?

3、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有60平方米,王伯伯准备用这块地的瓜,蕃茄和黄瓜一共种多少平方米?

11的同学扫地,有的同学擦玻璃。扫地、擦9612种蕃茄,种黄454、冬冬看一本240页的《格林童话》,第一天看了(1)前两天共看了多少页?

(2)还剩多少页没看?

23,第二天看了。88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