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传统日子里作文
在传统日子里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传统日子里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传统日子里作文1春运的痛苦是每个异乡人都深有体会的。爸爸每年都想让爷爷奶奶来上海过年,这样车票会好买得多。但他们总是推辞,因为我家租的房子不够大。为此,我们全家每年不得不加入春运大军,回去看望老人。
经过多年的打拼,去年八月我家终于在上海拥有了自己的房子,爷爷奶奶的理由不存在了。这不,大年三十下午一点半,爷爷奶奶笑着走进了屋子。
看到妈妈正在包饺子,奶奶忙洗手加入。奶奶说:“今天我做四个家乡的小菜,原料我已经带来了。”这时,我看到爷爷从他带来的大包里拿出了不少食材,我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有。妈妈说:“好呀!我早就想吃家乡的菜了。每次回家过年,妈做的菜都很好吃,往往来上海后很久还在回味呢!我今天也准备做几个上海的小菜,让二老常常上海的味道!”爷爷奶奶都齐声说好。
晚上七点,一桌融合沪皖特色的年夜饭呈现在我们面前。皖菜:捶鸡、番茄肉片、蜜汁排骨、青椒炒猪心;沪菜:生煸草头、副乳肉、油爆河虾、雪菜冬笋、蘑菇三鲜汤。个个都那么诱人,加上精心准备的牛肉水饺,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全家举杯庆祝新年!爸爸今天特别高兴,和爷爷多喝了几杯。爷爷奶奶看着我们幸福的一家,也非常高兴。
酒喝多的.人话就特别多,爸爸和爷爷忍不住谈起了爸爸年轻时的事情。好像当初爷爷在老家给爸爸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一般但过得去。但爸爸根本就没有听从爷爷的安排,直接来上海工作了,惹得当时爷爷一年多没理爸爸。到现在,近二十年了。爸爸从租五平米的小隔间到两室一厅的老公房到今天拥有自己三室两厅的房子,期间的辛酸有的我知道,但更多我是不知道的。
爷爷动情地问:“这些年你受了这么多苦,有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呢?如果在老家,你早就有自己的房子了。”爸爸坚定地摇摇头。“上海是一个值得奋斗的城市,同时还是一座公平的城市,在这里,付出就有回报。现在,我已经逐渐融入了上海,孩子也一样。”
爷爷说:“不后悔就好。其实当初,我也没听你爷爷的安排,独自决定参军的。我也不后悔!呵呵,不愧是我的孩子。”听到这里,我们都笑了。
突然,电视机里传来了春晚开幕的声音……
在传统日子里作文2星期天,老师要带我们去春游,老师让我们在校门口集合。同学们都到齐了,可是有八个同学没有来,我们只来了三十七人。女生有两组每组都有九人,男生也有两组一组九人,一组八人,到了8点40的时候,我们的队伍开始走了,我们向南走,走到了十字路口。我们就往西走,我排在最前面,我的心里就忐忑不安。我们就一直往前走。
走到了边上了,我们去了桃园,老师就拿着相机给我们拍照,那里的有桃红,粉红,白色的花,桃红和粉红都是桃花,只有白色是梨花。老师说:“走吧,我们还有很多路走呢!”就这样,我们就排着原来的队一直向前走。
走到头了,有一条大的公路。说起来其实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路,走到路的北边老师说:“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吧?你们也吃点东西。”有的人在吃鸡蛋,就把鸡蛋皮扔在地下。我看见了,就去对他们说:“你们要爱护环境,请你们把鸡蛋皮捡起来好吗?”他们听了,就把鸡蛋皮捡起来了。
我对他们说完,我就去看花了。我看见那里有迎春花,老师对我们说,这个可以吃。我就尝了尝,开始的时候有点甜,一会它就没味了我就把它吐出来了。
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就走了。我们到了一个工厂前,那里边有紫荆花,满树满树的紫色花朵,好看极了!老师对看门员说:“让我进去拍张照吧,一会就出来。”幸好那个看门员宽宏大度。让我们老师进去了老师拍完了,就出来了。我们还看了别的花,有一个黄色的花,它叫长清花,我们看了了,就走了。
我们看到了有几个男生在一块大石头上。老师说:“你们去合影吧?”虽然韩琳抢镜头,但我们很快乐。
我们拍完了照片,一下子跑到河堤上了。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就决定在这吃饭,虽然老师没有带吃的,但我们给老师了很多吃的。玩了一会儿我们回家了。
就这样我们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在传统日子里作文3回老家过春节,是弟弟最期待的,我则不然。
前几年,无论在上海是否赚到钱,爸爸过年时总会预算出来两千块钱买烟火。因为在除夕夜每家都比着放,尤其是一户在外地做官的人家,每年肯定放得最多最久。其实,爸爸给爷爷的过节费也不过五百元。烟花是很漂亮,可大量放我就有点受不了了。用现在的指标看,pm2。5绝对是爆表。本可以改善生活品质的钱却用来制造污染,这也与老师提倡的环保理念格格不入。可我人微言轻,尤其是在重男轻女观念严重的乡下老家!爸爸一句“小孩子不懂不要乱讲话”就足以让我把所有的想法咽下去。
听妈妈说今年收入还可以。果不其然,刚一到家,爸爸就开始张罗着买烟花了。突然,爷爷拿出一张村支部发的倡议书。原来,村里号召过一个文明年、环保年,不提倡放烟花。没想到,pm2。5这么时髦的字眼已经出现在小地方的文件上了。
没想到爸爸冥顽不化,说:“倡议归倡议,烟花还是要放的。”说完,他出去了。爷爷奶奶摇摇头,我也轻轻地叹口气。
不久后,爸爸灰溜溜地回来了。
一问才知道,每年和他一起买烟花的郭叔叔不在家。原来,郭叔叔的父母一辈子没有坐过飞机,心中一直有此遗憾。郭叔叔狠一下心,就利用假期的时间,带着父母及家人去海南旅游了。爸爸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正在三亚的沙滩上拍照呢!他建议爸爸多照顾一下父母,毕竟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尤其是郭叔叔父亲生病差点过去,他真的感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涵义了。爸爸敷衍了几下,就挂了电话。
他又给自己的几个发小打电话,三个带着家人在外地旅游,一个在城里医院正在给父母做体检的,还有一个直接说“响应村里的倡议,不放烟花了”。
爸爸没想到结果是这样的,他一个人钻进屋子里……
第二天,爷爷奶奶身边各多出一件漂亮的羽绒服。
第三天,爷爷奶奶房间装上了空调。
除夕夜,村里人开始舞狮表演,铜器震天响,也别有一番情趣。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爸爸说明年要努力赚钱,过年时也带着全家人去三亚晒太阳。
第二篇:作文:在未来的日子里
“嘟……”火车到站了,我乘坐“未来号”火车来到了2050年,叔叔早就在车站接我了,一看见叔叔,我一头扎进叔叔的怀抱,“叔叔,我可想你了!”“好侄女,我也想你呀,走,叔叔带你到未来的世界逛逛去!”
走出车站,我连蹦带跳地来到公路边,把叔叔甩在了后边,看着叔叔走近了,我一脚跨进上了公路,“扑通”一声,摔了我一跤,我低头一看,咦?这公路怎么会走啊!正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叔叔赶上了我,对我说:“小心,现在的公路,只要你一按你想到达的地方的路标,站上去,它就会带你到目的地,咱们先去„麦当劳‟吃一顿吧!”说着,按了一下“麦当劳”,扶我上了公路。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麦当劳”门前。
下了公路,我们走进了“麦当劳”,“欢迎光临”,咦,没人啊,谁在说话呢?叔叔看出了我的疑问:“这是自动声控的。”说着,叔叔去了点菜,我好奇地看着这间店,这时,叔叔点完菜回来了,与此同时,一双大手送了菜上来,把我吓了一大跳,“这是机器设置。”叔叔解释道。我刚想吃,那双大手又来了,这次,大手带来了脸盆、毛巾,“请你用餐前先洗手。”说着,帮我和叔叔洗起手来,洗完手后,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美美地吃过后,我跟着叔叔回叔叔家。
我抬头一看,天呀,大厦直插云霄,少说也有几百层,怎么上呀?只见叔叔走到一个机器旁按了几下,一朵云将我们托起,缓缓上
升,在上升的同时,还有优美的音乐,我觉得,我简直像孙悟空一样,在腾云驾雾。到了叔叔家门口,叔叔把大拇指放入一个小框框内,随着一声:“主人请进。”大门缓缓打开。叔叔对我说:“这是一个指纹辨认器,假如你是主人,它会为你开门;假如你是客人,它会告诉主人;假如你是小偷,要破门而入,有一双大手会毫不客气地把你拎出窗外,绑起来并自动报警。”进了叔叔家,我美美地睡了一觉。
“铃…。。”闹钟把我给吵醒了,我揉了揉眼,原来是一场美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使美梦成真!!!!!
第三篇:在非常的日子里
在非常的日子里
可以说,生活在21世纪里的人们是幸福的。可是,在每个人都安居乐业的2003年的春天里,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扰乱了人们的生活。
当我国首都北京发出急电,向各地求援时,我们可爱的白衣天使们个个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在党旗下宣誓: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白衣天使们,你们走了,你们带着亲人的思念、全国人民的担心走了,你们一去就是20天,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你们个个都冒着不怕被传染的危险,给病人们端汤喂药、嘘寒问暖。
有的医护人员为了抢救病人,甚至现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邓练贤同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邓练贤同志是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他从医30多年来,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在这次救治非典患者工作中,他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以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共同战斗。去年2月1日,在连续3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的情况下,他不幸受到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自己的亲人和热爱的事业,这是多么令人佩服的精神啊!杨亚红是一名护士,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由于表现出色,被评为三星级护士(院内最高级别),在她妈妈昏迷这些天中,她毅然接受了医院的重任,病区的一个小姐妹劝她去普通病区,不要去隔离病区,而她却说:如果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就是当逃兵。4月28日,杨亚红的妈妈离开了人世,这体现了一名护士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像邓练贤和杨亚红这样感人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此,我真诚的祝愿所有的非典患者早日康复,更要向所有冲在抢险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们道一声:谢谢你们,你们是人民的好公仆!
国家又一天天兴旺发达起来,你们又投身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了。白衣天使们,你们是祖国的双臂,祖国的太阳,我们全国人民永远爱着你们!永远都不会忘记2003年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第四篇:在什么的日子里和感动
在读书的日子里
书,是人类不可离弃的终身伴侣;书,是人类灵魂的智慧导师;书,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读书的日子里,我清清楚楚的记得:在一个夏日炎炎的午后,我捧着一本心爱的书,懒洋洋地倚在靠椅上兴趣盎然地读着。黑溜溜的眼珠不住的左右移动,像台高智能扫描仪一样把粒粒方块字传送到大脑。随着书中动人的情节,我时而两条眉毛纠成一个疙瘩;时而两眼一眯,“咯咯”的笑,总要招的爸爸打趣的说:“这丫头又在傻笑!”;时而疑云不解地挠挠后脑勺,看到满意的结果有眉开眼笑。当我读书时,你就是站在我身旁我也浑然不觉!到时你可千万别责备我哟!听着手指与书本“沙沙”的犘挲声,多么惬意呀!书中的世界是多么令人着迷呀!
在读书的日子里,我忘却了所有的烦恼与忧愁,只为书中的人物哭、笑,也许你认为我傻傻的,可我不以为然,依然为之陶醉。即将进入初中的少女就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可同学之间碰擦出的火花、老师的忽视。犹如平坦大道上潜藏的碎玻璃渣,在我身上烙下殷红的血印。我喜欢在这时翻出几本厚厚的书,它就是我的一切、就是我的寄托!在书中的世界,我无拘无束地在知识的花园中转动着梦想之裙,令它绽放出万丈光芒。
在读书的日子里,我任顽皮的风娃娃拨弄我的发丝;任妈妈超常发挥她引以为豪的狮子吼;任爸爸像苍蝇一样的喋喋不休,我怀抱着书本蹑手蹑脚的钻进书房,锁上房门,一切都与我无关,只有一个默默的读书人。在读书的日子里……
书!你是我无比诚挚的伙伴!在读书的日子里我如浴春风!
在成长的日子里
回首望去,是十五年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不知不觉,我早已踏上成长的道路。
向前看去,是没有尽头的“路漫漫其修远兮”,那么在我身后,走过的这些成长岁月,留下啦什么?
成长的日子里,我渐渐变得有些“独断专行”。不再完全接受长辈们的话,我有自己的想法:书看得多了,以为自己已经成熟,我要自己做决定:经历的事多了,我对这个世界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与父母的挣扎多了起来……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叛逆期”?疯狂的时候不顾一切,一口气看完一本小说:实在压抑不住心中的感情,半夜爬起来打开电脑写博客。
成长的日子里,我渐渐变得有些“多愁善感”。青春小说看了一本又一本,内心的想法越来越奇特,写出来的文字越来越古怪,容易感动,也特容易“伤春悲秋”。生活中的细节和回忆里的点滴——朋友的关心、亲人的爱、陌生人的帮助……一点一点在头脑里被无限放大,感动得心也温暖起来。以为自己看到了这个世界的黑暗一面,了解了人性的悲哀和现实,不得不放下心中美好得不现实的童话世界,渐渐对这个世界无奈、悲哀,最后变成漠然。
成长的日子里,我渐渐变得有些“疯狂”。我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喜欢大笑,也喜欢沉默。有人说,越长大越孤单。或许真的是这样,一个人的时间越来越多,在那些自由而沉默的时间里,随手写下长长短短的话,散乱的,却也让我喜欢。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与失败,我越来越平静地接受,可是说不定哪天想起来,就会抱着被子哭得稀里哗啦。成长的心思,有几个人想得明白呢?
成长的日子里,我们体会不一样的滋味,但我看得见,未来属于我们。
感动
成长中,一次一次的感动总会浮现在脑海当中。我记得那一次……
当时,我才读三年级。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时,一声霹雳,便下起了倾盆大雨。一瞬间,天都黑了。而一声声的雷响不断轰鸣。这时,一道闪电在空中轻轻划过,那时画笔所花的线条,又似乎要把半个天空照亮。在不知不觉当中,下课铃响了。放学了,可雨却越下越大,如同筛子往下筛。雷雨交加,而我,站在校门口,等着来接我的爸爸。
在校门口,出现了一个湿淋淋的背影,那是爸爸。原来,他忘了带伞,结果被雨淋成了这般模样。他喘着气,说:“来!我们走吧!”他把他的外套拖了下来,盖在我身上,又遮住我的头。他带着我走在回家的路上……
大雨中,又出现了这一幕:一滴滴的雨打在爸爸的衬衫上,发出了微微的滴滴嗒嗒声,成了一章夜曲。雨,又落在爸爸的脸上,把他的眼镜弄得像沾满雨滴的小窗户,透过那窗户,我看到了一颗赤热的心。
走在滂沱大雨之中,我似乎是感觉到父爱暖暖的温度。如同老鹰爱护自己的孩子,张开强壮的双翅,保护着雏鹰;又似那春天里第一束明媚的阳光,不仅温暖着大地,还温暖着那颗小草…… 被爱的阳光照着,走在雨中……渐渐,雨停了,爸爸穿着的衬衫已经湿透了。天上又出现了太阳,把大地的一切照亮,一束阳光照进了那个雨后的窗户……爸爸的脸重现笑容。
如果说母爱是一缕春光,孩子是花朵,那么我要说父爱就是那捧着红花的绿叶,默默无闻地关爱着,保护着孩子。孩子在爱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我相信,每位父母默默的爱,会感动着更多的人。
这是一篇完整的叙事散文。开门见山引出下文,叙事条理,情节曲折起伏,人物形象突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起承转合,曲折有致,层次分明,先后有序。
感动
人生的行囊中满满的都是感动。——题记 起始的感动
在我生命起始的那天,母亲就把感动装进了我小小的心中,自此,我一刻也不曾将它丢弃,带着它蹒跚地走过了那些咿呀学语的日子,一直在前行,前行。
他还不会照顾婴儿,他还不善于唱儿歌,他也不适应熬通宵,可他在尽力地做,努力地适应。他被冲奶粉的开水烫伤,把感动的印记烙在了我的心中,他被日子染白的银丝,也把感动的色泽涂在了我的心上。他便是我的父亲,在我成长的第一步,便赋予了我感动的财富,陪我走在儿时的路上,我不曾孤单过,因为有那些感动。
人生的路很远,可那时我便已经背上了感动前行了。耳边是风在唱:带着感动出发。
成长的感动
我总会知道糖果搁在柜中,我总会知道桌上有热牛奶,我也总会知道学校门口有人等,锅里正煮着鸡蛋,因为有你,为我经营着成长。
那会儿也大了,世事也有了些浅浅的认识,知道父母在外奔波,留我让你照顾,慢慢地发现了你的辛苦。周到。细心,十几岁的心里溢出了深深的感动。记忆里有你干涩的手指抚过脸颊的声音,有你清洗衣服的皂荚香气,有你亲切的嘱咐声,还有你为我梳头是夹在发中的感动,虽然会时常在眼泪中模糊,可那些感动却装在了我的行囊中,在没有你陪的日子里,跟着我继续前行的路。不曾被困难打到,因为有那些感动。
祖母是我人生道路上,成长驿站的守侯者,默默地替我装进了感动,却悄然离去,我连认真体味都还没来得及,她便带着我的思念远去了。坟头上迎春话在叮咛:带着感动出发。
一次一次的停泊,一次一次地出发,连同那些感动,像一粒粒沙石,铺满了我来的路上,把我送向有梦的地方,我的身后已经是不可丈量的路程,不,那明明是感动的阶梯。
风儿要出发,因为有大树给的感动;小溪要出发,因为有泉水给的感动,若没有了感动,还会有出发的勇气和力量吗?
路一直都在,我也一直在路上,今日,我又有了新的起点,但我不会忘记,带着感动出发。
本文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开篇“在我生命起始的那天,母亲就把感动装进了我小小的心中”就吸引住了读者的眼球。尤其是在行文中作者大量使用数字来说话,用语准确。
第五篇:在恒大的日子里
我在恒大的日子里
在恒大这样的公司你能得到什么?离开恒大之后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其实,现在想来,这是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先回忆回忆自己在恒大的职业生涯吧。
一、面试,入职恒大北京公司
2013年7月恒大进入北京市场,某一天我接到恒大人事的电话,说有个职位比较适合我,于是我就去了。面试的是恒大北京公司总工室的主管领导,80后,留着朋克头,打扮时尚,典型的广东穿办。当时心想,这么年轻啊~~~~,不靠谱吧。好吧,我承认当时这哥们雷到我了,后来才知道,恒大的用人体系还是很奇葩的,当部门领导的都是恒大招收的应届毕业生,培养2、3年后到各地分公司当个部门副职或正职,用几年表现好的可晋升高管,高管分N级:协助总经理助理(这称谓我就呵呵)、总经理助理、副总、总儿、副董事长、董事长。这是当初我来恒大北京公司高管的职位分级,后来取消了总儿和副董事长。跑题了,继续。后来简单面试之后,大约5天后,接到复试电话,见副董事长。复试当天有个小插曲,去的时候前面还有三个人,人事的小姑娘把我们三个一同领到副董办公室门口,我第一个进去,边上的哥们立马急了,说我先来的,为什么他先进去。额~~~,好吧,我承认你的面试经验为零,哥儿们,你可以回家了。面试简短快捷,当我从恒大北京公司办公地点进入地铁站的时候,短信响了,上面写着:恭喜你通过我司面试,你可以来上班了。当时看了一眼,也没在意,说句实话,当初接到面试电话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恒大是什么,也没听说过,后来在网上查到,感觉是个很牛逼的大公司。但看到这短信的时候,总觉得缺点什么,后来才发觉,我都不知道一个月赚多少钱,什么时候入职,你让我怎么上班呢?对,就是缺这个。缓过神给小姑娘电话,问:是不是发个OFFER啊?怎么的也得明确薪酬、时间什么的……,对方用口述的OFFER代替了纸质的OFFER。
二、在恒大北京公司开始职业生涯
2013年底,我入职恒大北京公司总工室,当时比较纳闷,为什么叫总工室?难倒都是总工?在恒大工作的几年中,逐渐对这个叫法有了深刻的认识,那就是总的工作室。回归正题,我在恒大工作的时间里,我们换了三任地区公司董事长,每换一任,总工室的地位就被无限拉低……按照每任董事长,大致分三个阶段吧。
在这个阶段,姑且称之为第一阶段,可以说是在恒大工作期间最轻松,身心最愉悦的时段,总工室是有地位的,能抗争的,有些话语权的。因为北京公司第一任董事长,是个开明的人,是个好领导;主管工程与设计的副董事长,是个明白人,懂工程,懂设计;部门负责人,是个干事的人。另外,这个时候项目也不多,我只负责一个项目。恒大公司在业界素以标准化著称,主打民生地产,我负责的这个项目是北京第一个自主房项目。
前三个月基本上没什么事,主要是熟悉业务,比如企业设计标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制度流程什么的,真正开始的,是2014年春节后的项目开工。现在的房地产工程,尤其是民营一线房企,三边工程搞的比较变态(外企比较好,什么都是按照一步一步的流程办事)。于是也开始的各个部门之间的撕逼与扯皮,也是从这个时候,真正的认识了恒大。
总工室的工作,当然主业是设计管理与技术支持。在恒大的企业文化里,总工室被定义为服务部门,对,你没有看错,是服务部门,不是核心部门,是服务其他职能部门的。因为恒大的产品都是标准化,直接拿来用就行了,集团有设计院,户型方案什么的都是标准化的,不需要你地区公司自己去设计。当然,这是集团层面这样认为的,但,地方有地方的规矩,尤其是北京,最后事实证明,他们的东西在北京还真不行,各种不行。后来北京公司总工室,多了项职能,研发!
恒大设计的内部报审制度是很奇葩的,有些工作阶段需要向集团职能部门汇报,所有专业都要报,加起来有几十项,另外一个是只要是和集团标准不一样的,都需要报批,即所谓的调整申报,批过了,才能实施,报批过程就像烙饼,翻来覆去的,这也是内部因素造成设计进度不快,跟不上项目开发节奏的原因之一。于是开始了北京地方和集团的斗争,扯皮斗争,北京的非标产品造就了扯皮频率与深度,同时也加深了北京总工室在集团与地方领导之间斗争的尴尬状况。听谁的,不按另一方做的,都是死!开发的快节奏,造成每个人都有压力,也让每个部门之间都有了推诿扯皮的口实,再加上恒大部门经理、高管的非职业化,学生兵出身,加重了事态。设计是源头,所以日子渐渐不好过起来,在这个部门里,脑袋灵活的,苟延残喘;不小心中招的,那就是被调离原岗---发配---混或者走。当时,在自己这个层面看来,在这儿,就像看大戏,本来只想当观众看看乐,后来不知不觉被卷入到戏中,自己还得演,虽说不是主角儿,撑死也就是个群演,但还得尽心尽力的演下去,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被赏了一丈红,直接出局了!如同在战场上,你还在拼命往前冲呢,指不定从哪个地方来颗子弹,你小命儿就呜呼了!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在一片混乱一片扯皮中,我迎来了恒大职业生涯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因为领导出色,总工室的地位还尚可,领导也比较认可,所以我们还有话语权,还能抗争。但随着第二任董事长的上任,情况急转直下,这位老大目中无人,自以为是,貌似和设计有仇,每次例会总工室都是被K,日子久了,其他部门也明白怎么回事了,开始了炮轰,那例会上的感觉,就像是过堂,成了批判大会。团队中有人陆续离开,干事的部门领导也被逼走,我就这么看着,干着,混着。2014年的总工室设计团队,是我没离开之前我认为最好的团队,但随着这个人的上任而分崩离析。
在这第二阶段,迎来了可以说在房地产公司里最奇葩的制度---图纸审查。这个运动来自于集团设计院某位脑袋被门挤了的大咖。此项制度犹如文革,荼毒各个地区总工室的设计工程师,以至于加大了设计口的人员流动。怎么来形容这个运动呢,令人发指?好像不够,我觉得不能用人类的语言来形容。用一句话来说:这个地方毁了我容忍傻逼的能力!额~~~~~也许还是我的能力不足吧。
第三阶段,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那位因为自己的愚蠢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滚蛋了。我们迎来的第三任,这个时候的北京公司变成了大北京公司,地域涵盖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同时我们也迎来了大换血,从上到下的彻底换血。这个时候我升了个职,成为了主任工程师,与我同升的还有两位同事,尔后在2、3个月内,升值的我们陆续离开了恒大。第三任来到北京之后,观察了几个月,开始清洗,从高管至部门经理,全换成了自己人,2016年春节之后,向基层员工开刀,裁员开始。这哥们认为,北京公司烂透了,需要大治,后来证明,他们也玩不转,这些人像是传销组织的骨干,生活在一片虚无中,如同洗脑一般,感觉他们自己就是神。总工室的裁员,是无差别的,持续性的裁员。有本事的被干掉了,用心干活的,被干掉了,有个性的,被干掉了,混日子的被干掉了。留了一些有本事能干活的,留了一些屁都不懂、混日子的,招了一些满腔热血的,就在那里继续上演着大戏。而我,也最终成了戏外之人。而总工室,这个可怜的部门,继续着历次批判大会的传奇,在会上再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来。
三、感想与收获 恒大给我的感觉,借用2016高考作文《说尺子》中的片段:每个单位都良莠不齐,有干的有看的,也有捣乱的,总有一些秃子混在和尚之中滥竽充数。奇怪的是干的永远在干,看的一直在看,而干得越多失误也越多,得到的批评也越多,而那些看客,偶尔偷机取巧做做样子,就会名利双收。甚至那些捣乱的,变得乖巧一些,就会让领导和一席众人皆大欢喜,心满意足。惰性,使我们的尺子带了偏见,就再也无法凝聚众人的力量。
当然,恒大也是有优点的,经历过恒大的人,每个人都会锻炼出一颗无比强大的内心,还可以明白,原来,事情还可以特么这么做!当你从恒大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以后在工作上遇到的事儿,那些都不叫事儿!
谨以此文,献给曾经在恒大奋斗过的人们,以及想进入恒大历练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