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诗歌:百年先锋赞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诗歌:百年先锋赞
饶国书
最夺目,是党旗那片鲜红;
党的先进性:
在防疫前线,在抗洪救灾;
在森林火场,在矿山抢险;
在南极科考,在航天发射……
都有他们身影。
他们是平凡的人,廉洁自律勤勉为公默默奉献。
那些被亲切称为党员的同志,总是冲在最前面!
面对生死名利,是对党员先进性考验。
党员同志气质里有三山五岳,长江黄河在他们血管里激情奔腾。
科考向南极北冰洋远航,航天仰望月球浩瀚银河,潜水万米深海科技闪光,层林尽染万山红遍峥嵘岁月奋发图强。
中国梦民族复兴绘蓝图,强国强军扶贫实现梦想。
在岗位照看好坐民航的老人,护理好病房里安详的患者,小区党支部建成退休老人的家,波澜壮阔铸就伟大发展,热血抒情壮烈激昂奔放。
脊梁撑起泰山铁肩担当,壮志谱写铸就新一百年辉煌。
党员同志打铁先得自身硬,他们随时准备挺身而出,无愧于共产党员崇高称号。
千万共产党员践行誓言:
立足岗位,同心同德建立美丽和谐四川
扶贫攻坚贫困县清零,群防群控冠状病毒清零,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发展,迎接建党光辉岁月百年!
第二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感悟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感悟
100年风雨兼程,100年峥嵘岁月。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
今天观看了直播,我感触颇深。从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到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是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的关键。江山就是人民,守江山就是守护人民的心。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力量。青年有知识、有朝气、有闯劲,是社会中富有活力、富有创造力、富有生命力的群体。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看做是推动自己事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初,就打上了青春的印记。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觉得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就需要我们每一个青年党员的朝气和锐气、需要青年的勇气与智慧。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党员,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将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携手百年,再创辉煌—庆祝中国银行成立一百周年
携手百年,再创辉煌—庆祝中国银行成立一百周年
一段记忆照进历史,一种心情便油然在心间„„一百年,忆筚路蓝缕便更欢欣鼓舞,守岁月静好便更宁静致远。100年辉煌,我们一起见证„„
1912年1月1日,是所有中国人该铭记的年份, 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1912年1月24日,是所有中国银行人该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中国银行被正式批准成立。百年风雨,百年创业,中国银行多年来的信誉和业绩,得到了来自业界、客户和权威媒体的广泛认可。曾先后8次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和“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连续16年进入《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同时,被《财资》评为“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及“中国最佳外汇银行”;被《远东经济评论》评为“中国地区产品服务十强企业”;中银香港重组上市后,先后荣获《投资者关系》“最佳IPO投资者关系奖”和《亚洲金融》“最佳交易、最佳私有化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在数学家看来,阿拉伯数字的组合是一个有趣的游戏。简单任意的排列便又是一个新的世界,而对于一个企业家,数字代表了成就,代表了辉煌;在文学家看来,荣誉是将许多故事浓缩成一个经典的名词,一个称谓便是一张名片,而对于一个企业家,荣誉代表了信任,代表了成功。写下这些数据和荣誉,我的内心抑制不住激动,也无
法言表此时的感动。
一百年的成就,如果用“历史”二字形容中国银行的发展,其形式用编年体或纪传体似乎都不精确,因为每段精彩都有着不可不说的故事,每篇华章都有不能不提的精彩。中国银行人!一个响亮的名词,代表着乐观、自信、进取、厚德勤业;一个精英的团队,体现着团结、坚韧、创新、审时度势。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中国银行作为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一个职能部门,利用信贷、结算、汇率等多种手段促进对外贸易事业发展,使国家外汇收入不断增加;积极参加反对美国政府冻结美元资产的斗争,抵制美国政府对中国实行的经济封锁;认真履行国家外汇专业银行的职责,加强外汇管理发展与国际金融界的交往。改革开放和股份制改革后,在有一定发展基础而又不牢、有一定竞争优势而又不突出的情况下,我行突出改革与创新,全面整合内部资源,全力营造核心竞争能力。我们以人事用工制度改革为动力,实施“末位淘汰”、“竞聘上岗”、“绩效挂钩”等激励约束措施,全面激发了队伍活力。我们以“立市兴行”为战略,紧紧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脉搏,不断深化“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创新产品,优化服务,实现了哪里有项目,哪里就有中行人的足迹;哪里有服务需求,哪里就有中行人的微笑。我们以“审慎经营”为原则,创新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模式,化解历史包袱;实施终身责任追究,强化风险意识;健全内控制度,提高抗风险能力。我们团结务实,锐意进取,厚德勤业,终于迎来了中行新的突破,实现了中行新的跨越。在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中行人表现出来了众志成城、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昂扬向上、永
不言败的信心,这是一段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激情与斗志的奋斗历程。我们携手,为了圆一个共同的梦想;我们同行,为了心中信念不断前行;我们并肩,一起见证中国银行的崛起和跨越。《孙子兵法》里说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意思是说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的态势逼人,节奏短促有力,态势就像张满的弓弩,节奏就像击发的弩机,说的是一种气势和一种方法。而事实上,被人们称赞的辉煌事业,便是有万众一心的气势和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我们称之为生命的呐喊———它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砥砺。至于我们的事业,呐喊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精神,是文化!回顾我行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始终是推进我行发展的原动力。不畏艰难、埋头苦干、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逐步内化成为每一个中行人的气质和品格。三年发展规划,为每一个中行人吹响步步奋进的号角。打造一流银行,成为每一个中行人的职业价值取向。“立市兴行”、追求卓越、可持续发展,引领中国银行实现新的跨越。“人本”文化、“家园”文化、“和谐”文化,滋养着每一个中行人的心田,从金融服务进社区到资助社会公益活动;从关爱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生活,到资助贫困学生,无不彰显了中行文化的无限魅力,也成就了“中国银行”的品牌形象。
上百年的企业,不管有多少东西在变化,唯独它的企业精神百年不变,有了灵魂就会有生命在延续,无论多少年,我相信,这个灵魂会永远不衰、永远常青。
一百年峥嵘岁月,一百年成绩斐然。中国银行从困难重重到勃勃
生机,成绩显著,有目共睹。面对更新的挑战和更高的目标,我们期待,我们共同的事业有新的跨越。2012年,我们一起出发,继续携手同行!
第四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抒怀诗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抒怀诗歌
党啊,您是我们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太阳
走向复兴中华儿女神采扬
历经风雨展翅翱翔眼睛已擦亮
和谐幸福的生活谱写一首首颂歌
党啊,您是我们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太阳
爷爷奶奶诉说旧社会的声声哀伤
爸爸妈妈过去曲折与坎坷的回想
激励唤醒了我幼小心灵的殿堂
永远跟你走,在您的怀抱里茁壮成长
要饭的爷爷奶奶,战火失散的幼小爹娘
是在打土豪、分田地的春雷中重获新生
巴山杜鹃别样红,镰刀斧头放光芒
代代不忘您的恩情,建设家乡旭日东升曙光万丈
红领巾陪伴我接过青春闪耀的团徽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指引我走进人生的象牙塔
是您让我不断成熟、坚强和勇敢
大江南北您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要说世上什么最伟大、慈祥
历史告诉了我们,实践告诉了我们
是您时刻把老百姓放在了心上
博大胸怀、目标高尚
包容大爱、不屈不挠
一心为民、奋斗终身是您的根本宗旨
是您让受尽屈辱的五十六个民族昂首世界的东方
是您让一个贫穷的国家走向遨游太空的“飞天”之神
怎不让我们放声歌唱
华夏儿女幸福万年长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我们世世代代要永远传唱
凝望那用鲜血染红的旗帜
抚摸那用生命铸就的丰碑
黄河、长江是我们的脉络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我们的精神
长城是我们自强不息的脊梁
吃水不忘挖井人
子孙万代报党恩
中华民族齐奋起
复兴路上耀光明
第五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将党的诞生纪念日定为7月1日,其后沿革至今。共产主义思潮的兴起,是在文艺复兴之后,在资产阶级新兴势力与颓废的封建势力激烈搏击中,迸发出的自由的理念之光。在此纪念之时,我们可以回顾更远一些的历史。14~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开始宗教改革。1789年至1815年,法国大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911年辛亥革命;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结束);1917年发生了俄国十月革命;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开展共产主义运动。1921年,中国中产党成立。从1924年1月起,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李大钊即牺牲于该年)。1927年9月,秋收起义。从那以后到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经过22年艰苦奋战,终于推翻三座大山,在大陆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最普遍的自由。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回顾历史,正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信念,使得无数牺牲者无惧无畏,前仆后继,令人民战争的海洋淹没了美蒋军队和列强们。在那22年中,多少英才牺牲,多少生灵涂炭!这是国家和民族的代价,是我们今天不应忘记,并应深刻反思的。为什么100多年来,只有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直用鲜血书写的?正是因为我们缺乏西方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之间长达数百年的文化、思想和知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积累,因此在短时间内,只有对立的革命(积聚所能聚集的所有的社会力量,形成一个破坏的洪流),才能冲破不合理的社会牢笼,才能建立新政权——这种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维,乃是中国革命现实中能够存活的唯一思维。我们理解其合理性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其隐藏的历史的无奈。然而,在成功建立政权以后,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思想/知识的基础,国家的建设发展仍然要依赖于过去是革命领导者的执政党。在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党地位以后,随即将建设共产主义当作全国迫切的目标来实现。在其后三十年内,在执政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上,始终没有走出建设共产主义的光环——而这个光环,无论是在其发源地或其他各个国家,并没有一个成功的事例。尤其在50年代后期,实行了在思想意识上的强制统一(这正是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文化基础,沿用阶级方法思维,依靠对立和斗争来取得发展和控制的手段的必然结果),极大地压制了个体的创造力,在从未消失的中国封建文化因素的作用下,使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一度沦落为类似于中世纪欧洲的压抑局面,经济也当然更无可避免地陷入危机。这段历史的教训,更值得我们深思。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抛开思想意识领域的争论,正视个体的理性因素,在中国实行了农村包产到户改革,农民家庭成为基本独立的经营个体。事实证明,在农业范围内的这一改革,虽然仅仅是“放”这么小小的一步,就解决了农村生产低效的大问题。成功的社会治理并不一定复杂——这是市场经济原理在中国大地上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成功实践。然而,同样的简单承包思路,从80年代到如今,在国营企业的改革遇到了重大失败。在缺乏制度管理能力的社会里,少数个体出于个人利益的追求行为,使得中国大多数国有企业迅速萎缩,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格局在20多年内发生了根本性的颠覆,中国出现了一个庞大的民营企业家的阶层。由于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我们的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这应当说是近年来最令中国人感到高兴的事情。在纪念的时候,我们容易想到成绩。近年来有很多文章宣称中国是处于一个盛世之中。然而,在回顾历史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不能陶醉于这样的盛世之中。因为就在不远的历史中,我们就有这样的教训。在一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几个数字: “秦始皇以后,中国出现过三个盛世: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朝康雍乾盛世。三个盛世都是1000年出一个。康雍乾盛世从17世纪中叶贯穿到18世纪末,长达134年。美国学者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提供了一个数字:“十八世纪中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的32%,全欧洲也才23%。”问题是,盛世最后一年是1795年,鸦片战争爆发是1840年,从世界第一到落后挨打,时间仅隔45年,这太邪门了吧?但另一组数字更加邪门:从康雍乾盛世的1795年,到甲午战败的1894年,不到100年,中国工业产值从占世界32%降低为6%,下落26个百分点!” 为什么盛世转为危世,仅用了45年?我们大多数人会说因为当时缺乏一个能够带领中国走向世界的政府。事实上,并没有这样的政府。政府是由国民组成的。没有一个政府可以有意识地带领数以亿计的国民往一个目标奋斗,并能够使整个国家能够走在世界强国的前列。西方国家的成功在于,他们的政府乃是一个中立的政府,一个尽量不干预民众的政府。保持个体的独立性,使个体在公开的社会价值体系中奋斗,才能使得整个国家获得最大的发展。在清政府时期,出于对政权颠覆的担心,统治阶级利用执政的便利条件,对思想和行为方面进行了极大的禁锢,其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整个国家对世界发展、新兴科学的无知和忽视,在短短数十年内从强国迅速沦为弱国。正视中国的现实,我们发现,历史正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在十字路口,我们已经徘徊了一段时间。一些人要往左,一些人要向右,少数人希望向后。但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站在中国的现实中去思考——如何向前?这不仅是经济学家的问题,也不仅是政治家的问题,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它涵盖相互勾结的方方面面问题: 我们的市场和制度仍然很不完善,这使得我们的经济缺乏良性的竞争环境,一些经济可以利用非自由竞争获得的优势得到迅速发展而大部分经济并不能如此成功——如清朝末年一样;我们的企业在与国外同行的竞争中还往往只能利用一些人家不用的要素和手段才能取胜;我们在附加价值高的生产力领域的话语权还很少,对于很多领域未来的发展我们仍要仰人鼻息;我们大多数国民仍生活在低水平的小农经济中——这些经济上存在的实质性问题使得我们的周围仍布满了虎视眈眈的列强,他们一方面热烈地赞扬着我们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在给我们下绊子、放泻药并等待着我们的问题发作,以便乘机坐收渔利。在知识方面,我们的思想、学术界仍处于半垄断状态,百花园里面还不是什么草都能长。同时现在很多的花草很多是洋品种,并不根植于中国大地之上,而且数量和质量都很不足;在思想和文化方面,过去影响我们的封建文化在当今仍然充满活力--缺乏独立、顺从大于原则、缺乏人文关怀、注重成功结果而忽视过程道德性、注重个人得失而忽视群体利益。在政治方面,我们的企业家阶层无论是在整体数量、社会治理能力还是公民素质上都很薄弱,他们还不足以担负国家政治的重任。我们大多数国民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构成仍处于懵懂之中,既不能胜任参与,也不善于监督。我们的政府仍然在缺乏民众参与和监督的情况下控制着太多--资源、制度和行为,而这种控制正是以上问题的根源--使我们的不足之处难以得到改善。这些都是面临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因为共产党是执政党。回顾中国共产党过去的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不仅一直是一个善于打败对手的政党,更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并勇于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民为国的政党,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党——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所在。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万里长征,从延安整风到三反五反,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都并非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但中国共产党总能走回正确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值此成立84周年之际,在缅怀前辈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和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的时候,我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继前二十年发展的道路,面向国内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刻的改革开放,并找出一条建设小政府的道路,建立和维持平等的竞争秩序,让十数亿的国民在充分自由和公平的环境下,创造更大的经济、文化和科学价值,让中国在和平的改良模式中得到伟大复兴。谨以此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及84年来为中国复兴事业捐躯的牺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