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基础测试卷一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基础测试卷一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jì qiǎo()yín sòng()jià shǐ()wú kě nài hé()bān jí()xiōng huái()shēn qū()xiàng mào táng táng()二、按要求在每个括号里填写一个词语。(4分)①新年到了,他高兴不起来,反而有些()。②因为往年到新年的时候,家里人多,非常热闹,可今年孩子们都没有回来,他就感觉有些()。③他凝视()着孙子的照片,说:“小明,你长高了没有呀?”④又扭头看着窗外,没有一个人。⑤他多么期望()孩子们的突然到来啊!要求:给第①句和第②句中的加点词语寻找反义词,填在句中括号内;
给第③ 句和第⑤句中的加点词语寻找近义词,填在句中括号内。
三、选择题。(10分)1.下列加点多音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弯曲(qǔ)曲调(qū)B.宁肯(nìng)息事宁人(níng)C.降伏(xiáng)降临(jiàng)D.号角(jiǎo)角色(jué)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悲惨 既使 屈服 狠心 B.随即 修理 况且 调整 C.嫩红 重叠 茂盛 模仿 D.违抗 拨牙 痕迹 愉快 3.下列句子中,“收拾”的意思是“整理、整顿”的一句是()。
A.阿灿的自行车坏了,爸爸拿来工具很快就把它收拾好了。
B.敌人已经全部被我们收拾了。
C.子航已经养成自己收拾房间的习惯。
D.你要不听话,看你爸爸回来收拾你。
4.下列词语中,与“左顾右盼”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A.东张西望 B.目不斜视 C.眼观六路 D.昂首东望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C.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D.天上的朵朵白云像羊群一样东游西荡。
四、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6分)1.()这道题很难,()小魏还是把它做出来了。
2.我()待在家里,还()去散散步。
3.()人们乱砍树木,生态环境()会遭到很大破坏。
五、句子练习。(6分)1.妈妈笑了。(扩句,至少两处)2.如果不细细体会是很难领略到这层含义的。(换个说法,不改变句意)3.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了一个夏天的烦恼。(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六、积累背诵。(5分)1.。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生当作人杰。
。
七、根据所学知识填空。(4分)每一本语文课本都精彩纷呈,值得反复阅读。
在这里,有波澜壮阔的画面。《观潮》中这样描写钱塘江大潮:浪潮越来越近,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在这里,有丰富有趣的科学知识。《蟋蟀的住宅》让我们领略了昆虫学家法布尔通过 展现了不为人知的动物生活场景。
在这里,有内涵深刻的道理。《陀螺》让我明白了:。
在这里,有感人至深的感情。《麻雀》为我们展现了。
八、口语交际。(3分)小明很内向,上课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学习中有不懂的地方也不知道问老师和同学。如果你想劝小明改变学习方法,你会对他说什么呢?(用上一两句名言警句)九、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9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2分)2.雷达的天线就像(),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雷达的荧光屏就像()。(3分)A.蝙蝠的耳朵 B.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 C.蝙蝠的嘴 3.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终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体现了科学家的研究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B.体现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被发现是个意外 C.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 4.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这就是仿生学。我还知道人们从 得到启示,发明了。(2分)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一个奇异的世界(1)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丁梅芳是我的班主任。她是北京人,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声音又响又脆,非常好听。她的眼睛不大,但是总透露着温柔的笑意。一笑,会露出白净的两排牙齿。她的头发绑成了两个小刷刷,显得干净利落。
(2)有一天,我和一个人高马大的同学去大队部玩耍,丁梅芳老师就住在那里。
(3)突然,丁梅芳老师从圆形的拱门那里走了出来,喊我们的名字。不知是我们的声音传过去,她听出了是我们,还是她看到了我们,她随即又返回宿舍取了东西出来。
(4)我和另一位同学像小鸟一样朝丁梅芳老师奔去。
(5)她伸出了两只手,一只手里攥着一大把花花绿绿的糖块,另一只手里捏着一本厚厚的、像砖头一样的书。丁梅芳老师说:“来,你们选吧,看你们喜欢什么!”(6)人高马大的家伙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我还在犹疑不决的时候,他已经飞快地把丁梅芳老师手里的糖全部划拉到了自己的手中。糖块不少,他是用两只手捧着的。我别无选择了,只好从丁梅芳老师那里接过那本砖头一样的书。
(7)突然,丁梅芳老师大声喊着那个同学的名字说:“你太自私了吧,把你的糖块给安武林分点。”他很不情愿地捏出三块糖,塞到了我手里,而且还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8)丁梅芳老师说:“安武林,好好看看吧,很有意思的。”(9)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文学书,是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那个时候,在小村几乎没有人读书,或者说没有读书人。那些读书人都在外地工作。
(10)我好奇地打开了这本长篇小说,一下子,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好像这本书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而我不由自主地被它吸引住了。海浪,白帆,椰子树,海鸥,沙滩,大海,还有那股海的咸腥味儿……这是我从来都不知道的生活,我感觉我封闭的心灵和狭窄的视野一下子 被打开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向我展开了。
(11)现在想来,这也许不算什么很好的书,但它使我产生的震撼却是任何一本书都比不了的。它培养了我读书的兴趣。从此,我深深地迷恋上了读书。可以说,阅读让我埋下了想当作家的理想的种子。
(12)所以,丁梅芳老师的名字像花朵一样,在我的人生岁月里散发着郁郁的芳香。
1.下面是某位同学针对第(10)段中“神奇的魔力”写的批注,选出批注的角度。(3分)A.有启发的地方 B.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C.词语的意思(1)“魔力”指使人爱好、沉迷的吸引力,这里指《海岛女民兵》使“我”沉迷。()(2)“神奇的魔力”在于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文学书,书中世界让“我”感到新奇,打开了“我”封闭的心灵和狭窄的视野。()(3)这份“神奇的魔力”既引发了“我”的读书兴趣,也影响着“我”以后的人生道路,它告诉我们读书的意义,我们也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发。()2.画“ ”的句子运用了()来描写丁老师。(2分)A.神态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3.文中所写的丁老师给“我们”送礼物的事情写出了她是一个()的人。(2分)A.乐于助人 B.关爱学生 C.慈祥和蔼 D.朴实真诚 4.你怎样理解短文结尾中“丁梅芳老师的名字像花朵一样,在我的人生岁月里散发着郁郁的芳香”这句话?(3分)5.第(1)段抓住了丁老师的眼睛、牙齿、头发等外貌特点描写人物,让人如见其人。请你描写一位同学或老师,抓住他(她)的外貌特点去写。(3分)十一、习作表达。(30分)感动,是一种醉人的滋味;
感动,是一种瞬间的触动。人类有了感动,人性变得善良;
人心有了感动,和谐成为永恒的字眼。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感动过吗?请将这一感动的瞬间记录下来吧。题目自拟,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技巧 吟诵 驾驶 无可奈何 班级 胸怀 身躯 相貌堂堂 二、示例:难过 冷清 注视 盼望 三、1.A 2.B 3.C 4.A 5.C 四、示例:1.虽然……但…… 2.与其……不如…… 3.如果……就…… 五、示例:1.慈祥的妈妈开心地笑了。
2.只有细细体会才能领略到这层含义。
3.太阳从东方探出了头,蟋蟀在草丛里唱歌。
六、1.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2.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七、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连续、细致、耐心的观察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老麻雀不顾自己的安危,保护小麻雀的事,表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八、示例:小明,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长处和优点。“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也告诉了我们不懂就要问的道理。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多学习其他人的长处,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
九、1.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2.C B A 3.B 4.示例:苍蝇复眼 照相机 十、1.(1)C(2)B(3)A 2.C 3.B 4.示例:丁老师名字美,品格更是高尚,带“我”走进书的世界,影响了“我”的人生道路。
5.示例:我的同学李玉,梳着一条马尾辫,黑亮黑亮的,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看起来蛮漂亮的。
十一、略
第二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期末测试卷0
期末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营(4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浑浊(zuó)
敏锐(ruì)
挖掘(jué)
B.笨拙(zhuó)
塞外(sài)
挑衅(xìn)
C.延安(yán)
元旦(dàn)
泡沫(mò)
2.看拼音,写词语。(5分)
3.辨字组词。(4分)
4.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11分)
鹤()童()
()眸皓()
眉()目()
()动()色
垂()丧()
()吹()淋
奔()不()
提()吊()
()大()圆
(1)因为听了那个可怕的故事,所以他总是_____________的。
(2)李爷爷年近九十,却依然____________,身体硬朗。
5.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描写的人物,以及作者在描写人物时运用的方法。(4分)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
描写的人物是(),该句抓住了人物的()进行描写。
(2)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
描写的人物是(),该句抓住了人物的()进行描写。
6.请选择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填字母)(6分)
A.拟人 B.比喻 C.设问 D.排比
(1)竺可桢走进北海公园,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老麻雀落在猎狗面前。(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下面的词语。
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改为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们惊呼起来,急忙逃跑。(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4分)
8.这学期女儿刚学了写信,女儿为了提高写作能力,经常与同学通信。这时候妈妈就不乐意了。请你结合情境,选择最佳答案。
妈妈:还生气呢?妈妈爱你才不让你经常与同学通信的。
女儿:()
A.你不就是希望我一心扑在学习上吗?你怎么知道我们不是在谈学习呢?
B.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爱我就是约束我。
C.我知道妈妈爱我,但是妈妈请你也相信我好吗?我不会耽误学习的。
D.我承认妈妈是爱我的,可我实在受够了你的管束!
三、课本直通车(6分)
9.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_______________,诸儿________________,唯________________。
(3)《别董大》中描写送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凉州词》中描写将士即将出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学期,我们从课文中认识了许多人物,如__________的盘古,为了改变人类生活甘愿___________的普罗米修斯,不愿意为日本侵略者演出而___________的梅兰芳,还有_______________的周恩来。
四、阅读检测台(24分)
(一)就在这时候,池塘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飞快地走了过来(这些,我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是完全昏乱了)。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摔到了半空中。它张开翅膀,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
10.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飞速——()展开——()壮实——()
11.用横线画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该句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2分)
12.文段中对金奎叔进行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了金奎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
(二)我不能忘记祖国
宋庆龄15岁时就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她是个文静而喜欢思考的女孩子,学习非常勤奋。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她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她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她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有一天,东方睡狮的吼声必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她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民,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她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13.填空。(8分)
(1)“淘汰”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口称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交口称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中有一句话既点了题,又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来画上“——”。(1分)
15.文章用“∥”分成了三个部分,概括第二部分的大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请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百花园(25分)
17.给你崇拜的人写一封信。写给英雄、劳模、科学家、爸爸、妈妈等均可。
期末检测卷
一、1.C
2.翻滚 违抗 颤抖 摔跤 赞叹
3.示例:
4.发 颜 明 齿 清 秀 不 声 头 气 风 雨 流 息 心 胆 膀 腰
(1)提心吊胆(2)鹤发童颜
5.(1)西门豹 语言
(2)赫拉克勒斯 心理
6.(1)C(2)A(3)D
7.(1)示例: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2)示例:他瞪圆了眼睛,紧咬着嘴唇,然后攥紧了拳头狠狠地捶向桌子。
(3)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4)孩子们惊呼起来,不得不急忙逃跑。
二、8.C
三、9.(1)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2)多子折枝 竞走取之 戎不动
(3)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4)开天辟地 遭受惩罚 蓄须明志 志向高远
四、(一)10.飞快 张开 结实
11.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摔到了半空中。
老公鹅 酒瓶
12.强壮 勇敢
(二)13.(1)在选择中去除(不好的、弱的或不适合的)
中国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民,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她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2)众口同声地称赞 宋庆龄的话以理服人,很有力量
14.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15.在讨论会上,宋庆龄以理服人,说明中国没有被淘汰,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16.示例: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我们要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
五、17.思路点拨:你崇拜的对象不同,那么书信的内容也就不同。
要分析人物的身份和职业特点,搜集相关内容进行问候或交流。如写信给英雄,你可以写他们的事迹。如写信给劳模,你可以写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他们给你带来的影响等等。例文略。第三篇: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推荐
一、基础知识(25%)
(一)正确抄写下列句子。(4%)
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
(二)圈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4%
石磨(mó mò)停泊(bó pō)着实(zhuó zháo)和着(huò huó)....
扎进(zāzhā)胳臂(bei bo)冒血(xiěxua)模仿(mó mú)....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选做四题)4%
波浪()调兵()()丧气()婷婷
气势()应接()()欲飞()好处
(四)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4%
(1)《赤壁之战》改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
(2)蒙田曾经说过:“世上没有任何一件衣裳能比健康的皮肤和发达的肌肉更美丽。”?()
(3)《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运用了列举数据、打比方、比较等说明方法,阐明了人类
“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4)“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本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五)背诵与积累9%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是傣历的新年。()是热带的花??老人说,这是因为()盛满了(),泼到(),会();泼到(),会();泼到(),会()。
2、默写古诗: 别董大()朝()
二、阅读:
(一)泼水节的怀念(节选)7%
① “小心受凉。”撑伞的人说,“总理??”
②□总理□阿果和阿岩站住了□愣住了□眼前泼水的傣家人正是敬爱的周总理。
③总理笑着说:“我们是来过泼水节的。”他示意随行人员把伞收起来,又笑着对阿果
说:“你的保镖不错呀!”阿果心跳得像有头小鹿撞,脸比凤凰花还要红,想说,却说不出来,只是冲着总理甜甜地笑。
④总理想起来了,用银钵舀了满满一钵净水,欢笑着,拉开阿岩的衣襟,顺着脊梁浇了
半钵,又把半钵从阿果头上轻轻浇下去。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呢?阿岩和阿果闭上眼,幸福的热泪和着净水一起流着??
1、给文中的□中加上标点。2%
2、省略号的作用有A、文中省略的部分 B、说话的迟疑 C、说话的断续 D、意犹未尽 短文中的第一个省略号表示,第二个省略号表示。2%
3、判断:3%
(1)阿果和阿岩愣住了,是因为他们从随行人员的口中得知,眼前的傣家人是周总理,太出乎意料。
(2)“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呢?” 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3)“又把半钵从阿果头上轻轻浇下去”句中“轻轻”一词说明了总理对阿果、阿岩的关爱。
(二)18%
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⑵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chā chà),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
位教师。
⑶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
来。
⑷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
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lóng róng)洽地生活在一起。
⑸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
教师。
⑹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bēi bai)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⑺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⑻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
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⑼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
种原因没能成行。
⑽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⑾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⑿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⒀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圈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3%
2、一个条件极差的小山村一连走了十位老师,是什么留住了第十一位老师?请你用“——”把相关语句划下来。2%
3、那个男老师说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读了文章,你知道“这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 3%
4、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①至⑧小节的主要内容。3%
5、请你为本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题目,并写出理由。3%
A、乡村女教师 B、第十一位 C、女教师
我选的题目是(),因为
6、“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在这位女老师停下脚步的那一刻,她想到了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50字左右。4%
(三)养花(15%)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研究和试验。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在我的小院子里,花()多,()没有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会忽然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的测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分)
一、读拼音,写汉字。(10分)
tuī jiàn lǒng zhào zhì huì tū rú qí lái
()()()()
xún jǐng càn làn guī lǜ yìng jiē bù xiá
()()()()
二、用“√”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
1.站在长城上,踏(tà tā)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zhǎng cháng)城的劳动人民来。
2.请不要攀折(zhé shé)花木,以免枝折(shé zhé)花落。
3.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shǔ shù)不清的垂柳。
三、比一比,再组词。(10分)
钓()绣()惑()掏()趟()
钩()诱()感()淘()躺()
四、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词。(5分)。
望子成()调()离山 笨()先飞 老()识途
胆小如()牛()小试 你发现这些成语都和()有关,再写两个这样的成语: ___________
五、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5分)
幸运 幸福
1.小钱是()的,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使小钱再次拥有了()的生活。
不仅……还…… 只要……就…… 因为……所以……
2.走搭石的人们,()发现哪块石头不平稳,()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3.王红同学()自己学习好,()能主动帮助同学。
4.()弟弟学习认真,()老师表扬了他。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3分)
1.四面荷花三面柳。
2.莫以善小而不为。
3.,柳暗花明又一村。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三个孩子把那口老泉清理干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了这部电影,很受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填空。(6分)
1.本学期,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读了《 》、《 》等童话故事,其中,我最喜欢(谁),因为。
2.我还通过 的方式了解了名人(谁)的成长故事。
第二部分: 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20分)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向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去,或是同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胃口,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就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圈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然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划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球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划断,蚂蚁就迷路了。
1.下面三个题目,你认为哪个做这篇短文的题目最合适。请你选择一个,在()里打“√”。并把题目写在文段前的横线上。(2分)
①蚂蚁“搬兵”()②蚂蚁的趣闻()③蚂蚁认路()
2.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本事 ——()强烈 ——()
3.根据下列意思,选择相对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同心协力 招呼
①呼唤()
②统一认识,共同努力()
4.蚂蚁是怎样把食物运回巢去的?请用“ ”划出有关的句子。(2分)
5.认真阅读短文后填空。(5分)
①短文分别从、和 三方面介绍了蚂蚁。
②蚂蚁认路主要靠,还可以 认路。
6.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划出有关句子。(2分)
7.你喜爱文中的蚂蚁?为什么?(5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要求抓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字数不少于300字。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期末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diāo liáng huàdòng fán nǎo fù kuǎn xiāo huǐ()()()()
lì xiáng guàn
()史 端()水()
()志()和 浇()
()害()细习()
二、成语积累。新课 标第 一 网
1、先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括号里。
温文()雅 诗情()意 学()五车 白练()空
()为壮观()枝玉树 明月()风 千帆()发
有选择地读书才能()。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同样能使我们受益匪浅——那充满()的人间仙境九寨沟,那()般的吉林雾凇奇观,那()的天安门广场……都能使我们领略到风景的秀美。
2、描写朋友之间真诚相待的成语有:、、。
三、按要求答题。(25分)
1、把下列名言和歇后语补充完整:
(1)人生自古谁无死。
(2)君子一言,____________。
(3)十五个吊桶打水——。
你还积累到的歇后语有:。
2、春节将来临了,你最想在自家门上贴的春联是“。”
3、学小明十分贪玩,作业完不成,你准备把“。”这一句名言送给他,希望他勤奋学习。
4、起先,这小家伙,随后就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5、本学期,我们认识了 的徐悲鸿,的李时珍,的九色鹿。我们还懂得了很多道理,《说勤奋》一文告诉我们 的道理,《诚实与信任》让我们懂得:。
四、诗词积累。
1.月到中秋格外明,抬头望着清凉如水的月亮,我低吟:“(),()” 祝愿美好的情感常留人们心间。
我课外还读过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如《 》和《 》
2.三九严寒,雪舞清扬。一觉醒来,发现树上、房上都积满了皑皑白雪,这真是“(),()。”然而却有一船独钓江心,我不禁想起了诗句:“(),()。”
七、阅读短文,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一)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1、找出文中两个描写颜色的成语:、;请你再写出几个描写颜色的成语:、。
2、文中画“——”的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分别把 比作,把 比作。
3、这段话写了 等景物。
4、请你为九寨沟设计一条旅游广告语。
(二)给予的故事
这是一个令人回味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 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恼之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目有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的打开水壶塞,里面(居然 果然 依然 竟然 虽然)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对着艰难的抉择,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一种奇妙的灵感给了他力量,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要把生命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在横线上填上加点词语的近义词;在括号里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
2.“塞”这个字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但都读();它还有两个音,如“塞外”读();“堵塞”读()。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小心翼翼:
置之度外:
4.文中的那个人面临的“艰难的抉择”是指什么?
5.这个故事蕴含着怎样的哲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八、作文。从A、B两项内容中任选一项完成。
A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真诚之心的人,我们应当向他们表示感谢。也许,你还没有来得及去感谢他们,也许你有很多的话要对他们说,那么,现在就请你拿起笔来,给他(她)写一封信,去对他(她)倾诉吧!
B 你有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吗?请你给他写一封信,向他介绍自己的朋友或者家乡。
要求:格式正确,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预设平均分为90分 优秀率45% 及格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