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5篇

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5篇



第一篇: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说明:试卷号码:2134;

适用专业及层次: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专科和会计学(会计统计核算方向)、专科;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22日。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小型企业为了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作用、提高成本会计工作的效率,一般采用工作方式是(A)。

A.集中工作方式 B.分散工作方式 C.统一工作方式 D.车间工作方式 2.制造费用应根据费用发生的不同部门,将其计入(A)账户。

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B.基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C.生产成本和财务费用 D.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3.下列的(A)应计入产品成本。

A.废品损失 B.管理费用 C.销售费用 D.利息费用 4.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 24小时、16小时。各道工序的在产品在本道工序的加工程度按工时定额的50% 计算。据此计算的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累计工时定额为(C)。

A.16小时 B.20小时 C.32小时 D.40小时 5.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C)。

A.必须通过“制造费用”总账账户核算 B.不必通过“制造费用”总账账户核算 C.根据具体情况,可记入“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也可直接记人“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D.首先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6.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是(A)。

A.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B.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C.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残料价值后的损失。

D.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7.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B)。

A.定额提高 B.定额降低 C.本月定额和成本管理取得成绩 D.本月定额和成本管理出现问题 8.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D)。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9.简化分批法是(B)。

A.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C.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D.不分批计算完工产晶成本的分批法 10.计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A)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

A.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B.上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 C.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D.本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1.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ABD)。

A.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B.做好原始记录工作 C.正确选择各种分配方法 D.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E.成本计划的制定和修订 1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

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 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 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 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13.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

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E.在产品是否接近完工 14.按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是(AC)。

A.分类法的一种 B.品种法的一种 C.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D.一种单独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E.一种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 15.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BCD)。

A.半成品对外销售 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 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 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 E.管理上要求提供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 16.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方法有(ACD)。

A.限额法 B.年限法 C.盘存法 D.切割核算法 E.工作量法 17.生产多品种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ABD)。

A.产品产量 B.产品单位成本 C.产品价格 D.产品品种结构 E.产品质量 三、判断题 18.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工业企业生产产品的制造成本。

[答案]错 19.如果工艺上耗用的动力不多,为了简化核算,可不设置“燃料和动力”戚本项目,可将工艺用的动力费用计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答案]对 20.不单独设置“废品损失”账户的企业,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都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核算。

[答案]对 21.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答案]错 22.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答案]错 23.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对产品生产成本表的补充说明。

[答案]对 四、简答题 24.定额比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定额比例法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费用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倒分配;

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用,按定额工时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25.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答: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开设成本明细账。即按产品品种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同时,还应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生产车间或品种)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按生产车间),账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2)分配各种要素费用。即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各项货币支出,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根据要素费用分配的结果,登记各种明细账。

(3)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4)分配基本车间制造费用。

(5)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6)结转产成品成本。

五、业务处理题 26.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7 月末产品成本二级账中,各项间接费用及生产工时累计数为:直接人36 000元,制造费用48 000元,生产工时为30 000小时。

(2)7 月份 601、602 批产品全部完工。截止7月末,601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 9 500元,累计发生工时 5 000小时,602 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6 000元,累计发生工时4 000小时。

要求:①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②计算七月份 601 批、602 批产品成本。

(1)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36 000/3 0000=1.2 制造费用分配率=48 000/30 000=1.6(2)计算 601、602 批产品成本:

601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9 500 直接人工 1.2×5 000=6 000 制造费用 1.6×5 000=8 000 成本合计 23 500(元)602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6 000 直接人工 1.2×4 000=4 800 制造费用 1.6×4 000=6 400 成本合计 17 200(元)27.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

1月份实际产量;

甲1 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1 200件,乙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 100元。

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2)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并计算11月份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

答:(1)年度计划分配率: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 000×4=96 000(小时)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 000×6=108 000(小时)年度计划分配率=163 200/(96 000+108 000)=0.8(2)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800×4=5 76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500×6=7 20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 760+7 200=12 960(元)结转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 760--乙产品 7 2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2 960(3)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200×4=3 84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000×6=4 80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 840+4 800=8 640(元)“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150+9 100-8 640=310(元)(借方余额)结转1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3 840----乙产品 4 800 货: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8 640 28.资料:

假定某厂设有2个生产步骤。第一步骤生产甲半成品,第二步骤将甲半成品加工成乙产成品,原材料在加工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加工步骤狭义在产品的加工程度均为75%。201×年6月份有关产量和成本的资料如下:

(1)产量记录见表1.表1 某厂6月份各加工步骤的产量 单位:台 项目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期初在产品数量 60 40 本月投入数量 400 420 本月产出数量 420 440 月末在产品数量 40 20(2)各步骤戚本资料见表2。

表2 某厂6月份备加工步骤的成本 成本项目 步骤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第一步骤 100000 16500 12500 129000 400000 64350 48750 513100 第二步骤-----5280 3840 9120--74800 54400 129200 要求:①按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乙产成品的成本。

②月末在产品成本按约当产量计算。

③编制“产品成本汇总表”及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产品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1)第一步骤产品成本计算 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一步骤:甲半成品 201×年6月份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期初在产品 100 000 16 500 12 500 129 000 本月生产费用 400 000 643 500 48 750 513 100 生产费用合计 500 000 80 850 61 250 642 100 约当产量 500 490 490 分配率 1 000 165 125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440 000 72 600 55 000 567 600 期末在产品 60 000 8 250 6 250 74 500(2)第二步骤产品成本计算 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二步骤:乙产成品 201×年6月份 摘要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期初在产品 5280 3840 9120 本月生产费用 74800 54400 129200 生产费用合计 80080 58240 138320 约当产量 450 450 分配率 176 128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77440 56320 133760 期末在产品 2640 1920 4560(3)平行汇总产成品成本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产品名称:乙产品 201×年6月份 产量 :440台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一步骤 440000 72600 55000 567600 第二步骤 77440 56320 133760 总成本 440000 150040 111320 701360 单位成本 1000 341 253 1594 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乙 701360 贷:基本生产成本 70136 29.某工业企业甲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单件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为37元,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9月初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为9400元。9月份生产费用为:原材料4687元,直接人工费1936元,其他费用2 579元。该月完工产品416件,月末在产品23件。

要求:采用月末在产品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法,计算该月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甲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23×37=851(元)甲产品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9400+4687一851=13236(元)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13236+1936+2579=17751(元)

第二篇: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说明:试卷号码:2134;

适用专业及层次: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专科和会计学(会计统计核算方向)、专科;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21日。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A)。

A.直接材料 B.材料费用 C.折旧费 D.燃料费用 2.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有(C)。

A.几种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B.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 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D.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机器设备折旧费 3.生产车间领用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应借记的账户为(C)。

A.辅助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基本生产成本 D.原材料 4.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

A.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 B.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部门 C.直接记人“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5.除了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以外,“制造费用”账户月末(A)。

A.没有余额 B.一定有借方余额 C.一定有贷方余额 D.有借方或贷方余额 6.企业支付下列税金如(C)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

A.房产税 B.土地使用税 C.印花税 D.车船使用税 7.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B)。

A.定额成本法 B.计划成本分配法 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8.“废品损失”账户核算的内容之一是(B)。

A.产品销售后的修理费用 B.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C.出售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D.库存产品因水灾而变质的损失 9.采用简化的分批法,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C)。

A.只是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依据 B.只是各批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依据 C.既是各批产品之间又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D.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10.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应范围上(B)。

A.与生产类型直接相关 B.与生产类型无关 C.适用于大量生产 D.适用于小批生产 二、多项选择题 11.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CD)。

A.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 B.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 C.集中工作方式 D.分散工作方式 E.统一工作方式 12.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CDE)。

A.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B.制造费用应按产品品种开设明细账 C.制造费用应按车间开设明细账 D.制造费用应从该账户贷方转至“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 E.靠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下可以不按辅助车间开设明细账 13.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月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AD)。

A.闲置的厂房 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 C.超龄使用的设备 D.月份内报废的设备 E.单独计价人账的土地.14.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可能借记的账户有(AB)。

A.“制造费用” B.“辅助生产成本” C.“基本生产成本” D.“管理费用” E.“在建工程” 15.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

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E.在产品是否接近完工 16.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BCE)。

A.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要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转移 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不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商转移 C.成本计算对象是完工产品成本份额 D.需要计算转出完工半成品成本 E.不需要计算转出完工半成品成本 17.成本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有(ABCDE)。

A.比较分析法 B.比率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趋势分析法 E.差额计算分析法 三、判断题 18.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诸多职能中的基础职能。

[答案]对 19.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产品成本。

[答案]错 20.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中包括计划成本分配法。

[答案]错 21.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答案]错 22.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不论是综合结转还是分项结转,半成品成本都是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

[答案]对 23.联产品的成本计算,最适合采用分类法。

[答案]对 四、简答题 24.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

答: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设置方式也有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的程序不同。

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如果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不需要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编制产品成本报表,而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也可以直接记人“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而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

25.定额法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答:定额法是以产品的定额成本为基础,加、减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进行戚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方法。

定额法的主要特点是: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以加强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

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

五、业务处理题 26.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

1月份实际产量;

甲1 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1 200件,乙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 100元。

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2)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并计算11月份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

(本题15分)答:(1)计划分配率:甲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 000×4=96 000(小时)乙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 000×6=108 000(小时)计划分配率=163 200/(96 000+108 000)=0.8(2)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800×4=5 76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500×6=7 20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 760+7 200=12 960(元)结转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 760--乙产品 7 2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2 960(3)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200×4=3 84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000×6=4 80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 840+4 800=8 640(元)“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150+9 100-8 640=310(元)(借方余额)结转1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3 840----乙产品 4 800 货: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8 640 27.某产品8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共计 12 800 元。当月完工产品 1 700件。其各工序的在产品数量和完工率见下表:

工序 在产品数量 完工率 1 4 000 20% 2 1 000 70% 要求: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该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直接人工费。(本题6分)答: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 000×20%+1 000×70%=1 500(件)直接人工费分配率=12 800/1 700+1 500)=4(元)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1 500×4=6 000(元)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1 700×4=6 800(元)28.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

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80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成品1 000件,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成本资料见表1、2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表1 产品成本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39 000 6 939 4 050 49 989 本月生产费用 40 000 10 374 6 300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13 000 2 313 1 350 16 663 表2 产品成品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9 000 1 108 600 10 708 本月生产费用 4 446 2 700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4 500 554 300 5 354 要求:(1)计算、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2)进行成本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见表3。

(3)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表3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 000件 项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本月所产成品成本 成本还原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本题15分)答:(1)计算、填列产品成本明细账 表1 产品成本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08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39 000 6 939 4 050 49 989 本月生产费用 40 000 10 374 6 300 56 674 生产费用合计 79 000 17 313 10 350 106 663 完工半成品成本 66 000 15 000 9 000 90 000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13 000 2 313 1 350 16 663 表2 产品成品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08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9 000 1 108 600 10 708 本月生产费用 90 000 4 446 2 700 生产费用合计 99 000 5 554 3 300 107 854 完工半成品成本 94 500 5 000 3 000 102 500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4 500 554 300 5 354 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第二生产步骤 90 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生产步骤 90 000(2)成本还原 表3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08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94 500 5 000 3 000 102 500 本月所产成品成本 66 000 15 000 9 000 90 000 成本还原 1.05-94 500 69 300 15 750 9 450 0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69 300 20 750 12 450 102 500 还原分配率=94 500/90 000=1.05(3)结转产成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102 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 102 500 29.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7 月末产品成本二级账中,各项间接费用及生产工时累计数为直接人36 000元,制造费用48 000元,生产工时为30 000小时。

(2)7 月份 601、602 批产品全部完工。截止7月末,601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 9 500元,累计发生工时 5 000 小时,602 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6 000元,累计发生工时4 000小时。

要求:①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②计算七月份 601 批、602 批产品成本。(本题14分)(1)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36 000/3 0000=1.2 制造费用分配率=48 000/30 000=1.6(2)计算 601、602 批产品成本:

601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9 500 直接人工 1.2×5 000=6 000 制造费用 1.6×5 000=8 000 成本合计 23 500(元)602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6 000 直接人工 1.2×4 000=4 800 制造费用 1.6×4 000=6 400 成本合计 17 200(元)

第三篇: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说明:试卷号码:2134;

适用专业及层次: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专科和会计学(会计统计核算方向)、专科;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21日。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是(B)。

A.成本分析 B.成本核算 C.成本控制 D.成本决策 2.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A)。

A.生产费用 B.生产成本 C.经营管理费用 D.生产经营管理费用 3.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是(C)。

A.产品生产成本 B.期间费用 C.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D.各成本项目的费用 4.企业支付下列税金如(C)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

A.房产税 B.土地使用税 C.印花税 D.车船使用税 5.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

A.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 B.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部门 C.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6.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

A.“基本生产成本 B.“原材料” C.“燃料” D.“制造费用 7.分工序计算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的分子是(D)。

A.所在工序工时定额 B.所在工序工时定额的50% C.所在工序累计工时定额 D.以前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加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 8.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D)。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9.“废品损失”账户核算的内容之一是(B)。

A.产品销售后的修理费用 B.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C.出售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D.库存产品因水灾而变质的损失 10.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C)。

A.产生差异的因素 B.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的差异 C.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D.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变动原 二、多项选择题 11.不形成产品价值,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有(ABE)。

A.废品损失 B.季节性停工损失 C.三包损失 D.非常损失 E.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1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

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 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 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 D.货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13.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CDE)。

A.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直接计人产品成本 B.制造费用应按产品品种开设明细账 C.制造费用应按车间开设明细账 D.制造费用应从该账户贷方转至“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 E.“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下可以不按辅助车间开设明细账 14.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适用于(BCD)产品。

A.月末在产品数量不大 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 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E.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15.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BCD)来确定。

A.产品产量 B.生产组织的特点 C.生产工艺的特点 D.成本管理要求 E.生产规模大小 16.品种法适用于(BD)。

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 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 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E.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17.在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时,单纯产量变动会使(ABE)。

A.成本降低额增加 B.成本降低额减少 C.成本降低率增加 D.成本降低率减少 E.成本降低率不变 三、简答题 18.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

答: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设置方式也有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的程序不同。

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如果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不需要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编制产品成本报表,而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也可以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而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

19.定额比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定额比例法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费用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工资和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用,按定额工时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四、业务处理题 20.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7 月末产品成本二级账中,各项间接费用及生产工时累计数为直接人36 000元,制造费用48 000元,生产工时为30 000小时。

(2)7 月份 601、602 批产品全部完工。截止7月末,601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 9 500元,累计发生工时 5 000小时,602 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6 000元,累计发生工时4 000小时。

要求:①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②计算七月份 601 批、602 批产品成本。(本题14分)(1)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36 000/30 000=1.2 制造费用分配率=48 000/30 000=1.6(2)计算 601、602 批产品成本:

601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9 500 直接人工 1.2×5 000=6 000 制造费用 1.6×5 000=8 000 成本合计 23 500(元)602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6 000 直接人工 1.2×4 000=4 800 制造费用 1.6×4 000=6 400 成本合计 17 200(元)21.某工业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发生可修复废品损失为:原材料1 500元,人工费350元,制造费用450元。

本月A产品投产500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实际费用为:直接材料62 500元;

直接人工13 888元,制造费用15 376元。A产品合格品为490件,不可修复废品10件,其加工程度为60%,废品残料作价300元入库。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结转可修复与不可修复废品损失,作相应会计分录。

(1)结转可修复废品损失:

借:废品损失-一-A 产品 2 300 贷;

原材料 1 500 应付职工薪酬 350 制造费用 450(2)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约当产量=490+10×60%=496件 分配率:直接材料=62 500/500=125 直接人工=13 888/496=28 制造费用=15 376/496=31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直接材料=125×10=1250 直接人工=28×6=168 制造费用=31×6=186 借:废品损失---A产品 1 604 贷: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1 604(3)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300 贷:废品损失----A 产品 300 结转净损失:2 300+1 604-300=3 604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3 604 贷:废品损失----A 产品 3 604 22.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

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80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成品1 000件,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成本资料见表1、2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表1 产品成本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39 000 6 939 4 050 49 989 本月生产费用 40 000 10 374 6 300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13 000 2 313 1 350 16 663 表2 产品成品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9 000 1 108 600 10 708 本月生产费用 4 446 2 700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4 500 554 300 5 354 要求:(1)计算、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2)进行成本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见表3。

(3)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表3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本月所产成品成本 成本还原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本题15分)答:(1)计算、填列产品成本明细账 表1 产品成本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39 000 6 939 4 050 49 989 本月生产费用 40 000 10 374 6 300 56 674 生产费用合计 79 000 17 313 10 350 106 663 完工半成品成本 66 000 15 000 9 000 90 000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13 000 2 313 1 350 16 663 表2 产品成品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9 000 1 108 600 10 708 本月生产费用 90 000 4 446 2 700 生产费用合计 99 000 5 554 3 300 107 854 完工半成品成本 94 500 5 000 3 000 102 500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4 500 554 300 5 354 要求:(1)计算、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2)进行成本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见表3。

(3)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第二生产步骤 90 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生产步骤 90 000(2)成本还原 表3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94 500 5 000 3 000 102 500 本月所产成品成本 66 000 1 5000 9 000 90 000 成本还原 1.05 -94 500 69 300 15 750 9 450 0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69 300 20 750 12 450 102 500 还原分配率=94 500/90 000=1.05(3)结转产成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102 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 102 500 23.某工业企业制造费用采用按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全年计划产量(件)单件产品 工时定额 计划产 量定额工时 本月实际 产量 本月实际产量 的定额工时 甲 960 6.4 88 乙 786 4.0 80 合计 制造费用的计划总额为55 296元。

要求:计算(1)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2)本月甲、乙产品各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3)本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本题6分)(1)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 甲产品=960×6.4=6 144 乙产品=768×4=3 072 合 计 9 216(2)本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 甲产品=88×6.4=563.2 乙产品=80×4=320(3)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55 296/9 216=6(4)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 563.2×6=3 379.20(元)乙产品 320×6=1 920(元)

第四篇: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说明:试卷号码:2134;

适用专业及层次: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专科和会计学(会计统计核算方向)、专科;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21日。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

A.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 B.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 C.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2.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人费用的有(C)。

A.几种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B.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 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D.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机器设备折旧费 3.下列的(A)应计入产品成本。

A.废品损失 B.管理费用 C.销售费用 D.利息费用 4.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B)。

A.6.67% B.6.33% C.5.37% D.6% 5.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C)。

A.必须通过“制造费用”总账账户核算 B.不必通过“制造费用”总账账户核算 C.根据具体情况,可记入“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也可直接记人“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D.首先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6.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是(A)。

A.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B.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C.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残料价值后的损失。

D.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7.约当产量比例法下,分配加工费用时所采用的在产品完工率,是指产品(B)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

A.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 B.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 C.所在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 D.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之半 8.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D)。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9.简化分批法是(B)。

A.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C.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D.不分批计算完工产晶成本的分批法 10.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C)指标的影响。

A.产品成本 B.产品总成本 C.产品单位成本 D.成本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1.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CDE)。

A.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 B.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 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D.各个会计期间 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1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

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 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 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 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13.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ABE)。

A.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B.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C.直接分配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E.直接人工费用比例分配法 14.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时,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所应具备的条件是(BCDE)。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B.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稳定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 D.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 E.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15.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可分为(DE)。

A.平行结转法 B.按实际成本结转法 C.按计划成本结转法 D.综合结转法 E.分项结转法 16.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是(ACE)。

A.按产品类别设置成本明细账 B.按产品品种设置成本明细账 C.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D.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间接费用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E.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各种费用均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17.在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时,单纯产量变动会使(ABE)。

A.成本降低额增加 B.成本降低额减少 C.成本降低率增加 D.成本降低率减少 E.成本降低率不变 三、判断题 18.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答案]错 19.生产车间耗用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核算时,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

[答案]错 20.不单独设置“废品损失”账户的企业,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都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核算。

[答案]对 21.当采用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生产费用时,本月发生的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答案]对 22.采用简化分批法时,要设立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且登记全部的生产费用和耗用的生产工时。

[答案]错 23.在定额法下,成本的日常核算是将定额成本与各种成本差异分别进行的。

[答案]对 四、简答题 24.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 答:企业应做好基础工作包括:

(1)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2)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3)原始记录的登记、传递、审核和保管;

(4)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

25.定额比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定额比例法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费用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倒分配;

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用,按定额工时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五、业务处理题 26.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月末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4 430元;

(2)月末,“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为3 954元(在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配结转之前);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3 104元;

(3)月末,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 8 032元(在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之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1 670小时,乙产品1 658小时。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①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②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编制会计分录;

③计算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本题15分)会计分录:

(1)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 4 430 贷:制造费用一一辅助车间 4 430(2)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 954+4 430=8 384(元)借: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52 800 管理费用 3 104 贷:辅助生产成本 8 343(3)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032+5 280=13 312(元)分配率=13 312/(1 670+1 658)=4 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70×4=6 680(元〉 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58×4=6 632(元)借:基本生产成本一一甲产品 6 680 一一乙产品 6 632 贷: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13 312 27.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7月末产品成本二级账中,各项间接费用及生产工时累计数为直接人工36 000元,制造费用48 000元,生产工时为30 000小时。

(2)7月份601、602批产品全部完工。截止7月末,601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9 500元,累计发生工时5 000小时,602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6 000元,累计发生工时4 000小时。

要求:①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②计算七月份 601 批、602 批产品成本。(本题14分)(1)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36 000/30 000=1.2 制造费用分配率=48 000/30 000=1.6(2)计算 601、602 批产品成本:

601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9 500 直接人工 1.2×5 000=6 000 制造费用 1.6×5 000=8 000 成本合计 23 500(元〉 602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6 000 直接人工 1.2×4 000=4 800 制造费用 1.6×4 000=6 400 成本合计 17 200(元)28.某工业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发生可修复废品损失为:原材料1 500元,人工费350元,制造费用 450 元。

本月A产品投产500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实际费用为:直接材料62 500元;

直接人工13 888元,制造费用15 376元。A产品合格品为490件,不可修复废品10件,其加工程度为60%,废品残料作价300元入库。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结转可修复与不可修复废品损失,作相应会计分录。

(1)结转可修复废品损失:

借:废品损失-一-A 产品 2 300 贷;

原材料 1 500 应付职工薪酬 350 制造费用 450(2)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约当产量=490+10×60%=496件 分配率:直接材料=62 500/500=125 直接人工=13 888/496=28 制造费用=15 376/496=31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直接材料=125×10=1250 直接人工=28×6=168 制造费用=31×6=186 借:废品损失---A产品 1 604 贷: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 604(3)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30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300 结转净损失:2 300+1 604-300=3 604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3 604 贷:废品损失----A产品 3 604 29.某工业企业制造费用采用按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全年计划产量(件)单件产品 工时定额 计划产 量定额工时 本月实际 产量 本月实际产量 的定额工时 甲 960 6.4 88 乙 768 4.0 80 合计 制造费用的计划总额为55 296元。

要求:计算(1)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2)本月甲、乙产品各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3)本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本题6分)答:(1)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 甲产品=960×6.4=6 144 乙产品=768×4=3 072 合计9216(2)本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 甲产品=88×6.4=563.2 乙产品=80×4=320 合计883.2(3)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55 296/9 216=6(4)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 563.2×6=3 379.20(元)乙产品 320×6=1 920(元)

第五篇:6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6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说明:试卷号码:2134;

适用专业及层次: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专科和会计学(会计统计核算方向)、专科;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21日。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

A.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 B.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 C.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2.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

A.外购动力费用 B.制造费用 C.工资费用 D.折旧费用 3.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

A.集中工作方式 B.统一领导方式 D.会计岗位责任制 C.分散工作方式 4.按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账户是(C)。

C.管理费用 5.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D)。

本月减少的设备 6.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应借记的账户是(C)。

C.“制造费用” 7.辅助生产交互分配后的实标费用,应再在(C)进行分配。

C.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 8.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 000元,加工费用500元;

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夫应为(A)。

A.1 000元 B.1 300元 C.1 200元 D.1 500元 9.某车间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其分配率为5元/小时,10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40 000元,定额工时9 000小时,10月初”制造费用“账户借方余额3 000元,则10月份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金额是(C)。

A.40 000 B.37 000 C.45 000 D.43 000 10.采用连环代法,可以揭示(C)。

A.产生差异的因素 B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的差异 C.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D.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变动原因 二、多项选择题 11.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AE)。

A.一次摊销法 B.分次摊销法 C.约当产量法 D.工作量法 E.五五摊销法 12.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可能借记的账户有(AB)。

A.“制造费用 B.“辅助生产成本” C.“基本生产成本” D.“管理费用 E.“在建工程” 13.下列账户中,月末既可能有借方余额,也可能有贷方余额的是(ACE)。

A.“制造费用” B.“基本生产成本” C.“材料成本差异” D.“管理费用” E.“本年利润” 14.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时,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所应具备的条件是(BCDE)。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B.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稳定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 D.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 E.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15.品种法适用于(BD)。

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 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 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E.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16.果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应具备的条件有(ABCD)。

A.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 B.定额管理工作基础比较好 C.产品生产已经定性 D.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E.生产类型为大量大批生产 17.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BCE)。

A.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要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转移 B.各步骤半成品成车不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面转移 C.成率计算对象是完工产品成奉份 D.需要计算转出完工半成品成本 E.不需要计算转出完工半成品成本 三、判断题 18.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答案]错 19.计算计件工资时,应以产量记录中的产品数量为依据。

[答案]错 20.采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最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车间。

[答案]对 21.某工序在产品的累计工时定额=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

[答案]对 22.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答案]错 23.成车报表是对外报告的财务报表。

[答案]错 四、简答题 24.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消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 答: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正确划分以下系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同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观;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吸;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25.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为了适应各类型生产的特点和不同的管理要求,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今存三的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从而有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种座,文种方变一落用子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采据、发电等;

也可用子管理上不需分步要计赛成本的多步的量大批生产,如水泥厂等。

(2)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批、单件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械制造、船验制造、修理作业等。

(3)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步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生产,如纺织,冶金等。

五、业务处理题 26.某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 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 0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 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 9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 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 950元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 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 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和动力” 成本项目,且铺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账;

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本15分)答:(1)分配电费:分配率=24 950/(35 000+8 900+6 000)=0.5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30 000×0.5=15 000(元)照明用电费=5 000×0.5=2 500(元)辅助车间:产品用电费=7 000×0.5=3 500(元)照明用电费=1 900×0.5=950(元)企业管理部:用电费=6 000×0.5=3 000(元)合 计 24 950(元)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15 000/(36 000+24 000)=0.25 A产品负担:3 600×0.25=9 000(元)B产品负担:24 000×0.25=6 000(元)(2)借,应付账款 24 000 贷:银行存款 2 400(3)借:基车生产成本-一A产品(燃料和动力)9 000----B产品(燃料和动力)6 0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和动力)3 500 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2 500-----辅助车间 950 管理费用 3 000 贷:应付款 24 950 27.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铺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月末辅助生产年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为4 430元;

(2)月末,“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为3 594元(在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配结转之前);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收管理部门负担3 104元。

(3)月未,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8 032元(在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之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1 670小时,乙产品1 658小时。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 ①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②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编制会计分录;

③计算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本题15分)答:会计分录(1)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适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 4 430 货:制造费用一辅助车间 4 430(2)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

954+4 430=8 384(元)借: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5 280 管理费用 3 104 货:辅助生产成本 8 384(3)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032+5 280=13 312(元)分配率=13 312/(1 670+1 658)=4 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70×4=6 580(元)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58×4=6 632(元)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6 680--乙产品 6 632 货:制造费用一基本车间 13 312 28.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

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工资和福利费1.9元,制造费用1.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0元以辅助材料入库;

应由过失人赔款4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2)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

(3)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入库、过失人赔款和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本题14分)答:(1)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材料成本=60×12=720(元)燃料和动力=140×1.5=210(元)直接人工=140×1.9=266(元)制造费用=140×1.1=154(元)合计 1 350(元)(2)废品净损失=1 350-130-40=1 180(元)(3)会计分录(1)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

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1 35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 350(2)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13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30(3)应收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 4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40(4)废品净损失转账 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 18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 180 29.某企业生产B产品,分两道生产工序进行加工。完工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直接交给下道工序继续加工。各工序月末在产品成本均采用固定成本计算。有关资料如下表:

工序:第一道 成本计算表 项目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 100 2 200 560 920 完工半成品成本 80 2 000 500 800 3 300 月末在产品成本(规定成本)20 200 60 120 380 工序:第二道 成本计算表 项目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 1 000 300 400 1 700 上道工序转来 80 2 000 500 800 3 300 完工产品成本 80 3 000 800 1 200 5 000 要求: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填制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及计算产成品成本。(本题6分)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