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地理小论文: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本站推荐]

地理小论文: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本站推荐]



第一篇:地理小论文: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本站推荐]

地理小论文: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理小论文: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

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

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第二篇:如何防止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如何防止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教育工作的意义简单地说,是为了提高生产系统广大员工的安全素质,目的是防止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素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安全意识,二是安全知识,三是安全技能。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这次安全安全教育,它的意义何在,目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看看贝迪中国是如何分析的吧!安全素质包括的三个方面相互交叉,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安全意识提高了,就会自觉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安全知识掌握的越多,安全意识水平越高;有些安全生产知识,同时又是安全技能知识;有些安全知识即是为了提高安全意识,又是为了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素质,仅靠

一、两次安全教育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每一位员工平时加强安全知识和岗位操作知识的学习,认认真真的学,持之以恒的学;还需要每一个班组加强班前班后会的工作;还需要车间、部门领导加强对本车间、部门员工的安全教育;还需要公司领导制定政策、宏观指挥协调、正确引导。只要公司各级领导和每一位员工,上下努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就一定能够使公司每一位干部、员工的安全素质上一个大的台阶,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第一,安全培训教育是使员工学习安全知识,在企业现代化大生产工作中,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需要每一位员工学习掌握生产知识,安全知识,只有掌握了生产过程的各种知识,特别是掌握了安全知识,才能够在具体生产岗位操作时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减少和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况且,大部分员工都是刚刚接触炼焦行业,对该行业的生产、安全知识了解甚少,非常需要认真学习,还需要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密切结合起来,进一步消化吸收,真正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岗位实际工作中去。

第二,安全教育培训主要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本次安全教育学习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四十一条禁令和生产现场危险危害因素及事故案例,虽然有的员工已经不是第一次学习了,但是这些内容多学一遍,就加深一遍理解,加深一遍记忆,因为这些内容作为一个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是员工必须掌握的,只有掌握了这些内容,才能进一步提高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时刻绷紧头脑中安全这根弦,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第三,安全培训教育是让员工掌握安全技能。安全技能是人为了安全地完成操作任务,经过训练而获得的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本次安全教育讲了对危险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消防、应急器材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当然,这次讲的,只不过是一些基本的安全技能,炼焦行业的安全技能内容很多,例如:公司《安全技术规程》、《岗位技术规程》中,也有很多安全技能的内容;我们还要从其他资料、渠道涉猎和学习安全技能。只有掌握了安全技能,才能实现工作中的正确操作,有效避免盲目蛮干;掌握的安全技能越多,安全技能越高,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就越低。

第三篇: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

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 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此后这一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透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透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透过了经社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年至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行动纲领。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首先确定了行动的目的和目标。行动的目的是:透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其目标是:增进每一国家迅速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的能力,特别注意帮助有此需要的发展中国家设立预警系统和抗灾结构;考虑到各国文化和经济情况不同,制订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适当方针和策略;鼓励各种科学和工艺技术致力于填补知识方面的重点空白点;传播、评价、预测与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有关的现有技术资料和新技术资料;透过技术援助与技术转让、示范项目、教育和培训等方案来发展评价、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并评价这些方案和效力。

国际行动纲领要求所有国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拟订国家减轻自然灾害方案,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之纳入本国发展方案内;在“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期间参与一致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行动,同有关的科技界合作,设立国家委员会;鼓励本国地方行政当局采取适当步骤为实现“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贡献;采取适当措施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减灾的重要性,并透过教育、训练和其它办法,加强社区的备灾能力;注意自然灾害对保健工作的影响,特别是注意减轻医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损失的活动,以及注意自然灾害对粮食储存设施、避难所和其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的影响;鼓励科学和技术机构、金融机构、工业界、基金会和其它有关的非政府组织,支持和充分参与国际社会,包括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拟订和执行的各种减灾方案和减灾活动。

第四篇:如何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宁德师范学院红十字会安全急救小贴士

(四)如何防止火灾发生

 接拉临时电线极易导致供电线路超负荷,引发

火灾。

 不在宿舍等公共场所使用电炉、电热器等电热设备,这些电热设备用

电功率比较大,易导致供电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

 不在宿舍点蜡看书,宿舍熄灯时间已经较晚,如再点蜡看书疲乏睡着,蜡烛易引燃蚊帐等可燃物,酿成火灾。

 不将台灯靠近可燃物。台灯点燃时间过长,灯头发热靠近可燃物,易

发生火灾。

 保电器彻底切断电源。

 不吸烟。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要遵守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吸烟。

 不携带火柴、打火机、鞭炮等物品进入校园。

 试验课上使用的化学物品,有些是易燃品,操作时一定要按教师的要求去做,不要随意自行配制药品和违反操作规程,以免发生危险。 不要搬动、挪用或损坏消火栓、水枪、水带、灭火器以及专门用于消

防的锹、镐、钩、沙箱、提桶等。

 现代化的商场、宾馆、图书馆等许多公共场所的墙上都安装有红色火

警按钮,同学们千万不要随意按动它。

校团委

2011年12月

第五篇:地理小论文

地理小论文

长江三峡工程是早在民国的时候就提出过的工程,经过多年的勘探和论证,于1992年通过兴建长江三峡水电工程的议案。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大坝。设计正常蓄水l75m,总库容393亿m3,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m3。电站装机总容量l820万kW,年平均发电量847亿kW.h。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电站厂房、船闸和升船机组成。历时17年总投资2000~3000亿。所以说三峡工程不论在规模上和影响上都是很大的,它能带来大量的电力,防洪等综合效益。

1.利:三峡带来巨额的电量改善经济和环境的发展

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中能源的紧缺,石油的短缺,而清洁的水电正是最急需的能源,三峡电站建成后,总装机容量18200兆瓦,每年可发电840亿度,每年售电收入可达181亿~219亿元。随着电力的供应和航运的发展,长江沿岸的经济会得到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会提高,电力的充足供应,对全国经济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弊:移民问题

三峡是一个举世的大工程,它带来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果。长江已形成一个固定的生态系统,然而长江三峡的建造将改变这一切,拦截的洪水将淹没长江中游的大片地区,迫使千千万万的人民背井离乡,政府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把这些库区的人民搬牵出去,并且还建筑了大量的房子和道路设施,安落了搬牵出去的人民。

初一(8)班

叶欣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