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学习贯彻《对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通知》座谈发言[推荐阅读]

学习贯彻《对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通知》座谈发言[推荐阅读]



第一篇:学习贯彻《对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通知》座谈发言

学习贯彻 《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座谈 发言

“知人长中之短,知人短中之长。”考准考实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这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举措。精准识别干部,剔除掺杂在干部成绩单的虚假“水分”,在“精准度”上下功夫,让敢为人先、担当作为的干部脱颖而出。

以政治素质把标尺。政治上不合格、不可靠,本领再大也不能用。党的好干部标准,必须把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坚持党中央部署什么、强调什么就重点考核什么。要看重大关头面前的表现,比如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防汛救灾,就是重大关头的重大考验,其中以钟南山为代表的一批能人志士、担当有为的好干部脱颖而出。要看大是大非面前的表现,在党作出重大问题和原则性问题上,是否能够坚持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坚决维护,都是检验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尺度。要看利益诱惑面前的表现,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

心,面对金钱等诱惑时,保持定力、把握原则,始终做到“守身如玉”,经得起考验。

以干事实绩论成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序列,离不开强劲的生产力作为支撑,这其中,人是生产力最关键、最活跃的要素。坚决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解决群众急忧愁盼的实际事项中,破解一道道科技创新、项目攻关、经济发展、化解风险等高质量发展中的“拦路虎”,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坚决不做虚功、挂空挡,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出现的问题,不能以开会发文、台账记录、督查检查当作成绩来“交账”,而应当把敢于直面问题、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干部的“成绩单”,检验真伪、区分优良。坚决不吃政绩“大锅饭”,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方式,聚焦到人和事,从“具体事”中评出优秀、称职、不称职不同的等次,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分工安排,看干部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做成了什么工作,对干部进行精准辨别。

以民调口碑树风向。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要少用“材料”,加强干部日常考察工作,尽量少

坐在会议室听工作报告、看个人总结,而应多到基层一线看实际情况,与服务对象面对面交流,全方面掌握了解干部成绩成效,画准干部“画像”。要少看“红榜”,扩大干部考核的范围,扩宽民意的调查渠道,转“闭门造车”变为“开门纳谏”,深入了解群众的真实评价,一线征求群众的主观感受,识别“真”干部。要少听“佳话”,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考核干部时要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考察,盯住短板,既要听单位领导同事对其的评价,更要听群众对其的口碑,多看不足、多听缺点,帮助干部找出缺点,客观真实地了解干部,帮助干部成长。

第二篇:贯彻《对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通知》提升政绩考核质量座谈发言

贯彻《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提升政绩考核质量座谈发言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取决于有什么样的政绩观;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关键在于有什么样的政绩考核“指挥棒”。日前,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对于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关键要突出“五个导向”,着力实现“五种转变”。

突出政治标准导向,推动政绩考核重点由“虚”变“实”。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来说,千条万条,讲政治永远是第一条。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全党全国必须无条件执行落实的方针。发展是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本质要求。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来说,能不能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讲不讲政治、能不能把准政治方向的重要体现。因此,要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硬杠杠”,深入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表现和工作实绩,以此来检验“四个意识”牢不牢、“四个自信”坚定不坚定、“两个维护”坚决不坚决,让政治素质鲜明起来、落得下来。

突出因人而异导向,推动政绩考核标尺由“粗”变“精”。随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工作越来越专业化、专门

化、精细化,岗位职责分工也越来精细化。把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落到纸面,不能指望一种考核办法包打天下,“一刀切”“一锅煮”是不行的,必须与之对应设置贴近工作岗位、反映干部实际、便于执行操作的考核办法,精准设置系统性、全局性、关键性、引领性指标,提高考核“精准度”。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能“一套衣服大家穿”,要结合中心任务、职能职责量体裁衣,合理分配指标权重。针对领导班子和一般干部的区别,结合任务分工精准设置考核侧重点,让“掌舵的”和“划桨的”都能得到相适宜的考核,不能“一把尺子大家用”,从而体现公平公正,让大家心服口服。

突出群众口碑导向,推动政绩考核渠道由“内”变“外”。高质量发展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发展,其落脚点是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不强,群众最有切身感受。同样,高质量发展政绩的考核,群众最有发言权。正所谓,“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要改变一些地方局限于听干部怎么说的现状,更多深入基层群众中听取服务对象的评价,把了解范围从内向外延伸。只有增强政绩考核的群众参与度,把评判权交给广大群众,注重分析群众主观感受指标,使考察考核结果更多体现民意、融合群众评价,成为反映民声、体现民意的“晴雨表”,从而更好地引导干部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导向。

突出综合研判导向,推动政绩考核手段由“分”变“统”。政绩考核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不缺考核的手段,而是考核手段“统分不协调”,往往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分散有余、集中不足,不同系统的考核成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仅造成资源闲置浪费,而且增加被考单位的“迎考负担”。破解,要打好多考合一的“组合拳”,充分整合各类考核手段,以考核、任期考核为重点,用好专项考核、日常考核等方式,把不同部门掌握的督查、巡视巡察、审计、信访、蹲点调研、民主生活会、专项述职评议等成果合理利用起来,多种考核情况相互补充印证,确保结果真实可靠。

突出历史眼光导向,推动政绩考核评判由“浅”变“深”。“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高质量发展导向决定了许多工作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工作,如果只看“一时”“一域”,很可能让那些“急功近利者”“投机取巧者”得实惠,而让那些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老黄牛”“打井者”“栽树人”寒心。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重在日常、贵在有恒,不仅要看一时,更要看一贯,打破以往“不提拔不考核、不换届不考核、不到年底不考核”的“老行情”,健全完善平时考核工作机制,保证考核的频次和时间,持续跟踪跟进,实时动态考核识别干部,全面了解过去的基础条件、干部作出的努力、投入的成本、取得的成效、为未来打开的局面等等,历史、辩证、全面地分析,避免“一考定终身”“一考评高低”,真正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新的历史进程,要充分发挥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引导广大干部树好正确政绩观,激励广大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第三篇:学习贯彻《对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通知》体会心得

学习贯彻 《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体会 心得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要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领导干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实绩践行“两个维护”。“大器不可小用,小士不可大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干部考核工作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在“准”“全”“效”上下功夫,激励干部敢为人先、担当作为,敲响改革的鼓点、踩实发展脚步,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科学考核体系,划出考核“硬杠杠”。从考核内容着手,将干部考核考到细处、考到点上,激活考核的正向效应。严把考核政治关,对干部政治表现进行专项考核,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切实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蒙混过关。调好考核内容“焦距”,科学设置考核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根据干部工作岗位、职级不同灵活调整考核评价方法,避免干部考核“一张表”考评所有人现象。坚持务实高效、简便易行,完善干部考核办法,弱化考核过程的“痕迹管

理”,注重内容多于形式,减程序、优步骤、转方式,促进考核提质增效,提高考评“精度”。

多维考察干部,照出干部“全身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干部,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才能提高识人用人的分辨率和清晰度。突出重点进行实绩考核,深入基层进行实地分析、实绩评价,注重在重点工作一线看干部、选干部,把重点岗位作为培养、考察干部的“炼金炉”。将干部考核从“闭门考察”向“开门考察”转变,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价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用好群众评价这面镜子,倾听干部考核中的群众声音,从群众角度照出干部工作“实景”、照出干部作风“死角”,让干部考核考透、核准。

强 化结果运用,提振干事“精气神”。干部考核,“考”是基础,“用”是关键,不能考核过程“雷声大”,结果运用却见不到“雨点”,最终还是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针对考核结果运用不及时不充分现象,制定专门考核奖惩制度,确保考核结果运用有章可循。坚持奖优罚劣、激励担当,将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奖惩挂钩、与干部评优挂钩、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建立考核结果反馈机制,将各单位考核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反馈给被考核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结合考核情况实行“销号整改”,将“销号”情况纳入日常考核内容,不定期对考核问题进行“回头看”,做好干部考核“后半篇文章”。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干部考核为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新起点更要在考核内容、考核角度、考核结果运用三个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干部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打造一只担当作为、开拓进取、奋力争先的高素质队伍,引导广大干部以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姿态踏上新征程、承担新使命、创造新作为。

第四篇:学习贯彻《对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通知》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 《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心得 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通知》强调,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

“煨”是用微火慢煮,令五味调和生香,炖出汤汁浓郁、汤色澄亮的“好汤”。作为领导干部,要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中正其身、率以正,煨以“思想”、“品性”与“本领”,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自身建设,当好表率、以身作则,不断提高治理能力,立好干事创业“风向标”。

煨以思想,丰富自身的学识涵养。领导干部提高治理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在思想,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淬炼。要将理论读物作为枕边良卷,而非案头摆设,在“读书破万卷”中汲取其中丰富的思想营养,在“开卷有益”中提升自己的学识涵养,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遵循。具体而言,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要注重萃取知识的“原味”,不能读在表面、读得零碎、读解粗略,要在多读、读深、读透中研肌析理,用上真学真知的“门内功夫”,避免将“功夫”花费在抄抄写写,却未真正触及真理本身的“灵魂”。同时,还要注意萃取知识的“甜味”,我们常言,“真理的味道有点甜”,有点甜,非活学活用不能品出。因此,领导干部要在实践中提升“学”的层次,学

以致用方能升华所学所知,将真理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融会贯通,提升分析形势、研判现象、剖析问题的实际能力,在实践中强化对治理理念、治理规律和治理方法的认知。

煨以品性,塑造自身的党性修养。讲政治、强党性,坚定执行中央决策部署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领导干部要在全面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提升治理能力,做好内在建设。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明确“比学赶超”的实质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加成实实在在的幸福感。领导干部的“比”应当是比学识、比差距,而非比权力、比金钱;领导干部的“学”应当是学方法、学本领,而非学歪风、学偷懒;领导干部的“赶”应当是赶先进、赶速度,而不是赶热闹、赶名利;领导干部的“超”应当是超前谋划、超越自我,而非超出边界、超越底线。领导干部要时刻葆有一颗“为民心”,要有“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的自律意识,对金钱和权力才能保持戒惧之心,不被“糖衣炮弹”打翻人生信仰,不被“蜗角虚名”带偏人生航道,不谗于美食金钱,不溺于物欲世俗,慎微于细谨小节,慎独于一言一行,加强修心与修身,强化政治担当。

煨以本领,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实践锻炼是领导干部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承载着伟大使命与重要责任,要将自身放入实践火炉中去冶炼,成为坚而不催的千锤之铁、百炼之钢;把自己放到风浪交加的实战场上去锻炼,成为定心忍性的顶风石竹、沙漠胡杨,经得住烈火焚烧,也耐得住风

霜相侵,熔铸出干事创业的钢筋铁骨。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善于研判时代大势是一种本领,善于谋篇布局是一种本领,掌握把事做好干成的方法也是一种本领,每一项本领都需要在实践的磨砺和经验的夯基垒土中成就。因此,领导干部要苦练本领,主动到基层一线、吃劲岗位上去锻炼,为自己“培土”“施肥”“修枝”,把“实干精神”和“事业实绩”写在大地上,当好事业发展的“螺丝钉”。

第五篇:学习贯彻《有关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通知》心得

学习贯彻 2020 《有关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通知》4 4 篇心得

篇【1 1 】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要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领导干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实绩践行“两个维护”。“大器不可小用,小士不可大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干部考核工作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在“准”“全”“效”上下功夫,激励干部敢为人先、担当作为,敲响改革的鼓点、踩实发展脚步,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科学考核体系,划出考核“硬杠杠”。从考核内容着手,将干部考核考到细处、考到点上,激活考核的正向效应。严把考核政治关,对干部政治表现进行专项考核,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切实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蒙混过关。调好考核内容“焦距”,科学设置考核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根据干部工作岗位、职级不同灵活调整考核评价方法,避免干部考核“一张表”考评所有人现象。坚持务实高效、简便易行,完善干部考核办法,弱化考核过程的“痕迹管理”,注重内容多于形式,减程序、优步骤、转方式,促进考核提质增效,提高考评“精度”。

多维考察干部,照出干部“全身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干部,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才能提高识人用人的分辨率和清晰度。突出重点进行实绩考核,深入基层进行实地分析、实绩评价,注重在重点工作一线看干部、选干部,把重点岗位作为培养、考察干部的“炼金炉”。将干部考核从“闭门考察”向“开门考察”转变,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价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用好群众评价这面镜子,倾听干部考核中的群众声音,从群众角度照出干部工作“实景”、照出干部作风“死角”,让干部考核考透、核准。

强化结果运用,提振干事“精气神”。干部考核,“考”是基础,“用”是关键,不能考核过程“雷声大”,结果运用却见不到“雨点”,最终还是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针对考核结果运用不及时不充分现象,制定专门考核奖惩制度,确保考核结果运用有章可循。坚持奖优罚劣、激励担当,将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奖惩挂钩、与干部评优挂钩、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建立考核结果反馈机制,将各单位考核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反馈给被考核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结合考核情况实行“销号整改”,将“销号”情况纳入日常考核内容,不定期对考核问题进行“回头看”,做好干部考核“后半篇文章”。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干部考核为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新起点更要在考核内容、考核角度、考核结果运用三个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干部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打造一只担当作为、开拓进取、奋力争先的高素质队伍,引导广大干部以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姿态踏上新征程、承担新使命、创造新作为。

篇【2 2 】

近日,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学高效的考核对于提高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考核能够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激励干部务实笃行、担当作为。

优化考核指标设置,立好干事创业“真标尺”。只有科学地把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优化好,才能从源头上引导干部敢担愿为。要把政治标准放在前面,将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决策部署作为评价干部政绩的基本依据,把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等具体为可量化、可定性的评价指标,全面考核干部政治素质,确保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注重全面,根据区域特点、部门职能、干部层次、工作类型等分级分类,细化制度执行、城市治理、作风建设、改革创新等考核内容,增强考核的针对

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考核。要紧盯前沿,围绕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更新考核指标,把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好重点任务攻坚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创新驱动等工作实绩的考核作为重要依据。

灵活考核方式运用,练就干事创业“实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考核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并注意重要关头、关键时刻。”抓好干部考核,就必须要考准考实。要形成凝聚合力,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人与考事相结合,综合运用平时考核、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等考核方式,相互补充印证,做到考得严、核得实。要善用精准识别,将公共卫生管理、流程再造、财税金融改革、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和重大斗争作为干部“考场”,经常深入一线,多渠道、宽层次、广角度了解干部,做到考得深、核得准。要吸引群众参与,用好政务服务“好差评”、社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广泛听取有一定知情度、关联度服务对象的意见,做到考得公、核得平。

彰显考核结果实效,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力”。“考”是基础,“用”是关键。考核仅是过程,不是目的,重要的是为了有效调动各级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综合分析研判,全面辩证地分析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发展成果与成本代价等情况,防止简单以“形象工程”“政

绩工程”来确定考核结果,客观分析评价干部在履职担当、改革创新中出现的失误,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要强化结果运用,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发挥考核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独特优势,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氛围。

篇【3 3 】

政绩考核关系到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评价,关系到干部选拔的价值导向。根据客观实际科学制定考核标准并有效实施,对于选贤任能,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进政绩考核,“重”在优化考核内容指标。考核指标是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和核心内容,政绩考核指挥棒朝哪儿指,决定了干部工作的方向,影响着干部干事创业的心思精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十三五”即将圆满收官,“十四五”即将开启,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就要对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求,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引导领导班子。

和领导干部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锻长板。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人与考事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考准考实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以奖惩分明、奖优罚劣激励领导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发展。

改进政 绩考核,“要”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其效果的好坏,最终也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对此,《通知》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

篇【4 4 】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这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举措,是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基本遵循。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深入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突出关键点,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抓好政绩考核,必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

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确保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注重了解政治理论学习情况,是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深入考察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与政治自律等方面的情况,对于在政治上不合格的组织或个人坚决实行“一票否决”。要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领导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以实绩践行“两个维护”。

立足出发点,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要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政绩观的根本出发点,不忘初心使命,引导领导干部保持热忱态度,倾听群众呼声,始终将人民的安危冷暖、安居乐业放在心上。要注重考核民生保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是否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制止那些有始无终的烂尾工程、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要积极引导领导干部发扬“钉钉子”精神,在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中解决好人民群众遇到的各类痛点、难点问题。

把握结合点,坚持综合运用的考核方式。“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

剑而后识器。”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方式是干部的“风向标” “助推器”,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人与考事相结合,抓好以平时考核为基础、考核、任期考核为重点,专项考核为补充的综合考核方式,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考核内容指标。要扭住区分优劣、奖优罚劣这个基本任务,及时肯定鼓励、提醒纠偏,加大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推进落实高质量发展重大任务、解决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工作态度、担当精神、作用发挥与实际成效等情况的考核。要加强综合分析研判,防止吃政绩“大锅饭”,从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干部,以事察人,知事识人,促进考核公平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引导各级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下硬功夫。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抓好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十分重要,意义非凡。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抓政绩考核落到实处,努力创造更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