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过端午节的初二周记[合集五篇]

过端午节的初二周记[合集五篇]



第一篇:过端午节的初二周记

不经意间,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一周的时间,想必你学习了很多新技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周记吧。那么好的周记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过端午节的初二周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过端午节的初二周记1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带我去玩。

上午,爸爸骑着摩托车带我去奶奶家玩,这车风风火火地向奶奶家驶去。不一会儿,到了奶奶家,我一下车便叫冷,慈祥的奶奶拿来一件外套为我穿上,穿后果然暖和多了。我问奶奶:“姐姐在哪呢?”奶奶说:“别理她!”我又问:“那我跟谁玩呢?”奶奶又回答说:“这不是现成的小宝宝陪你玩嘛!”我只好极不情愿地跟玮佳(两岁的小妹妹)玩了,不过,还是玩得挺开心的!

吃完午饭,我和爸爸在奶奶门口打起了羽毛球,首先我发球,把球打到了线那边,爸爸第一次打时,忙得不知所措,球快掉地上来了,他才慌忙跑过去接球,可惜,球已掉在了地上。爸爸输了一分!我鼓励他说:“爸爸,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爸爸得到了鼓励,果然接到了第二球。

羽毛球比赛让我们大汗淋漓,在这炎热的夏天里,运动后吃根冰棒解解热真的很爽。我们又去了体育场,没一会儿,我来了个猴子爬树,哥哥来了个倒挂金钩,爸爸在打篮球。原来我们在体育方面各有各的擅长项目。

啊!今天可真快活呀!能在奶奶家打羽毛球,吃可口的冰棒,能在体育场表演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绝招,可真是爽快极了。

过端午节的`初二周记2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过端午节的初二周记】相关文章:

1.过端午初二作文

2.过端午的初二作文

3.过端午节的作文

4.过端午节周记

5.过端午品棕子周记

6.过端午初二作文700字

7.2015初二话题作文:过端午

8.过端午日记

9.过端午节的日记500字

第二篇:初二端午节周记

初二端午节周记5篇

不经意间,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相信大家都倍感充实,收获良多吧,是时候仔细地写一篇周记了。但是周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二端午节周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二端午节周记1

端午节那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嵖岈山,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

早上,下了一点小雨,空气很清新。我们在山门前下车,看到旁边有几个卖粽子的。那青青的竹叶好像刚从竹子上摘下来一样新鲜。

这时,一个老外先生悠闲地转到了山门前,他一头黄发,高高的个子,在人群中十分显眼。只见他,东瞧瞧,西望望,然后向一个卖粽子的摊点走去。

我是第一次见外国人,便好奇地注视着他。哦,原来他想买粽子。他用英语问,卖粽子的用汉语回答,实际上是谁也不懂对方的话,可是心里又都明白:老外问价买粽子。老外掏出来一张10元的人民币,伸出两个手指,那意思是:买两个粽子,10元钱够不够?卖粽子的给他装了两个粽子,又找了他钱,老外“OK!OK!”地笑着走了。

我们几乎是一起往山上走。那位老外先生,把袋子提到眼前,大概是欣赏里面的粽子吧?到底受不着粽子的吸引,他掏出一个粽子,又仔细看了一阵子,这才轻轻放到嘴里——哎呀,他没有剥去竹叶外皮,我忍不住笑起来。可能是咬不动吧,他用劲一挤,粽子肉从一个角里像牙膏一样被挤出来,他就这样,挤一点儿,津津有味地吃一点儿。周围的人都友好地笑着。

这时,一个小伙子赶上来,他一看到老外的吃相,就亲切地拍拍老外的肩膀,用英语和老外交流起来,还边说便接过老外手里的粽子,帮他把皮剥开。老外一个劲说“Thanks”。

正因为这件事很有趣,所以,我特意把它记了下来。

初二端午节周记2

端午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在我们的家乡算得上是个特别重要的节日,所以每年的端午节都过得异常热闹。

端午节最不可少的,自然是粽子,每年端午节外婆和大家都会包上几百个大粽子呢!包粽子虽然有很多种,比如芦苇叶、竹笋叶、菰叶、藕叶等。但我们的家乡是芦苇比较多,所以大多都用芦苇叶包了。首先,外婆“率兵”去采芦苇叶。采芦苇叶时,一大家子听着外婆的劳动号子:“加油!一个粽子三片叶子!上百个粽子几千片,嘿哟,加油!”听了“将军”的鼓劲,“小兵”们更加卖力了!采完芦苇叶,现在只要将它们暴晒就行了。但准备材料可没有这么简单哟,还得去集市上买来上好的红豆、猪肉、花生、板粟、蜜枣与糯米,还要买红线呢!

当然,玩的时候还是包粽子的时候。包粽子时,男人负责把肉切成不大不小的块儿;女人负责洗红豆、糯米之类的;小孩负责把大盆洗干净,再把大人加工好的东西装在大盆里;而老人们则负责指挥。一切准备好之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大人们干得格外卖力,而小孩们呢?却在一旁玩着,总是在大人们不注意时,偷一两颗蜜枣往嘴里塞,表面上似乎一点儿事都没做,可心里却暗暗自喜——因为蜜枣太好吃了!

最后一步就是煮粽子,烧火的外公总是把火候把握的很好,味道很香、很浓,如果在第一时间内吃粽子,你看到的肉粽子总是嫩地流油,看到的蜜枣粽子总是金黄柔嫩;看到的八宝粽子总是很可口,我们可爱吃了。

去年,要不是为了去盐城替舅舅、舅妈照顾表哥,外公外婆可能在包粽子哩。我突然有些“厌恶”舅舅、舅妈,他们家的经济条件不错,为什么不找个保姆?把我的欢乐端午节和粽子都“夺走了”,我好生气呀!也好怀念那味香色美的粽子呀!

初二端午节周记3

“芦叶里包着一只小白狗,扎一枪咬一口。”这个迷语你能猜到是什么吗?答案就是棕子。说到棕子,大家就会想到一个节日——端午节。因为只有在端午这个我国的传统节曰里,家家户户才会吃粽子。那么,你知道端午这个传统的节日是怎么来的吗?那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离骚》《九歌》这两首伟大的诗作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的作者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楚国丹阳人(今湖北秭归),是楚武王的后代,他对当时的国君楚怀王忠心不二,可是国君对他却不信任,而一些不怀好意的大臣又对他进行排挤,苦闷与不得志让他选择了一条不归路——投汩罗江而死。

因为屈原在老百姓中有很高的声望。屈原死后,老百姓为了怀念他,担心鱼虾吃掉他的遗体,人们就把米饭和其它鱼虾爱吃的东西装在竹节里把竹节投入江中。久而久之,演变成了用芦苇的叶子把米包好,外面用细线把它扎紧,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所吃棕子的模样。

端午节还有很多其它的活动,比如:赛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等。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活动,一直流传到今天。而挂艾草,这当然也是端午节一种必不可少的活动,因为古时侯艾草的含意就是保平安,为了让屈原平平安安地走,家家户户都把艾草挂在家门口。

通过以上的介绍,你是否对端午节了解了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过一个快乐而有意的端午节吧。

初二端午节周记4

大家一定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吧?!到了那天,人们就会把早已准备好的粽子叶以及佐料拿出来,精心地包出一个个绿色的四角形粽子,人们再小心翼翼地剥开粽叶,无比美味地咬上一口,啧啧,那味,简直妙不可言!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各地还要进行精彩的划龙舟大赛,人们边狼吞虎咽地啃着端午节的美味佳肴,边尽情地呐喊着为湖上赛龙舟的人们加油,喝彩……端午节是快乐的,那么,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呢?这可是关系到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呢!

屈原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楚国的士大夫,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当时皇帝的重用,最后却被奸臣所迫,被逼得走投无路,带着对自己国家的爱忍痛奔到江边,含着泪背着石头跳江轻生了。当楚王知道这个消息后,才醒悟过来,可为时已晚,我们伟大的屈原,早已跳江几个钟头了,连个尸体都捞不到。极度悲伤的人们害怕屈原的灵魂饿了,便将饭倒入江中,后来又害怕江中的'鱼虾将饭菜吃掉,在外面包上叶子做成菱形的样子,那样,鱼虾就不敢偷吃了。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将乘小舟打捞尸体和将做成菱形的饭团转变成了现在的赛龙舟和吃粽子。有的地方还要在那天给孩子的手和脚踝绑上色彩鲜艳的细线,据说那样可以防止蛇咬,相当于端午节的护身符呢!

端午节,甜滋滋地咬着手上那香气扑鼻的粽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上精彩的赛龙舟,眼前猛然闪现出当年屈原满脸悲痛跳入江中的样子,一滴泪不觉滑落腮边——屈原,你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好吗?

初二端午节周记5

看着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来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端午节有许多习俗,例如赛龙舟、吃粽子、吃盐鸭蛋……这个节日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主义者——屈原。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江堰市会包粽子,吃粽子,棕子的品种多如繁星,各式各样,有简单好吃的白粽,有红白相间的赤豆粽,还有鲜嫩可口的肉粽……简直让人馋得直流口水啊!我们家也是一样的,每次大都包的是白粽,虽然它非常单调,但是吃起来特别松软,香甜可口。包粽子所需准备的材料有:芦叶、糯米和线。

里面包的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去调整。我们家一般会把采摘回来的芦叶浸在水里,浸得比较软时,包起来会好包一点。包粽子可是奶奶的拿手绝活呢!我通常都会坐在奶奶的对面,帮她拿叶拿线。我时不时还会照着奶奶的样子学起来,可是总到了第二步装米的时候,出洋相了,由于我物拿错地方,倒致米装一粒掉一粒,最后搞得芦叶上到处是米。奶奶会在一旁笑眯眯地对我说:“你这个小调皮蛋,尽给我帮倒忙。”我看我还是安分点好。棕子包完了,放在滚烫滚烫的热水中煮一个晚上,就可以吃了。第二天早晨,就会闻到粽子发出来的清香,拆开“包装”,里面是雪白的糯米,我马上就狼吞虎咽吃起来。吃咸鸭蛋也是这儿的习俗,敲醉蛋壳,里面是白白的蛋白和金黄的蛋黄。这可是吃粥时必备的美味啊!

我们家就数我妈妈和奶奶喜吃咸鸭蛋了,每顿饭都少不了吃上一只,可见她们对咸鸭蛋真是情有独钟呀!我喜爱端午节,端午节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我们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可以享受红黄流油的咸鸭蛋,可以赛龙舟……啊,我期盼今年的端午快快到来!

第三篇:初二端午节周记

时间真是转瞬即逝,一周又过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让我们通过周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吧。周记怎么写才条理清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二端午节周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初二端午节周记1

端午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在我们的家乡算得上是个特别重要的节日,所以每年的端午节都过得异常热闹。

端午节最不可少的,自然是粽子,每年端午节外婆和大家都会包上几百个大粽子呢!包粽子虽然有很多种,比如芦苇叶、竹笋叶、菰叶、藕叶等。但我们的家乡是芦苇比较多,所以大多都用芦苇叶包了。首先,外婆“率兵”去采芦苇叶。采芦苇叶时,一大家子听着外婆的劳动号子:“加油!一个粽子三片叶子!上百个粽子几千片,嘿哟,加油!”听了“将军”的鼓劲,“小兵”们更加卖力了!采完芦苇叶,现在只要将它们暴晒就行了。但准备材料可没有这么简单哟,还得去集市上买来上好的红豆、猪肉、花生、板粟、蜜枣与糯米,还要买红线呢!

当然,玩的时候还是包粽子的时候。包粽子时,男人负责把肉切成不大不小的块儿;女人负责洗红豆、糯米之类的;小孩负责把大盆洗干净,再把大人加工好的东西装在大盆里;而老人们则负责指挥。一切准备好之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大人们干得格外卖力,而小孩们呢?却在一旁玩着,总是在大人们不注意时,偷一两颗蜜枣往嘴里塞,表面上似乎一点儿事都没做,可心里却暗暗自喜——因为蜜枣太好吃了!

最后一步就是煮粽子,烧火的外公总是把火候把握的很好,味道很香、很浓,如果在第一时间内吃粽子,你看到的肉粽子总是嫩地流油,看到的蜜枣粽子总是金黄柔嫩;看到的八宝粽子总是很可口,我们可爱吃了。

去年,要不是为了去盐城替舅舅、舅妈照顾表哥,外公外婆可能在包粽子哩。我突然有些“厌恶”舅舅、舅妈,他们家的经济条件不错,为什么不找个保姆?把我的欢乐端午节和粽子都“夺走了”,我好生气呀!也好怀念那味香色美的粽子呀!

初二端午节周记2

看着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来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端午节有许多习俗,例如赛龙舟、吃粽子、吃盐鸭蛋……这个节日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主义者——屈原。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江堰市会包粽子,吃粽子,棕子的品种多如繁星,各式各样,有简单好吃的白粽,有红白相间的.赤豆粽,还有鲜嫩可口的肉粽……简直让人馋得直流口水啊!我们家也是一样的,每次大都包的是白粽,虽然它非常单调,但是吃起来特别松软,香甜可口。包粽子所需准备的材料有:芦叶、糯米和线。

里面包的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去调整。我们家一般会把采摘回来的芦叶浸在水里,浸得比较软时,包起来会好包一点。包粽子可是奶奶的拿手绝活呢!我通常都会坐在奶奶的对面,帮她拿叶拿线。我时不时还会照着奶奶的样子学起来,可是总到了第二步装米的时候,出洋相了,由于我物拿错地方,倒致米装一粒掉一粒,最后搞得芦叶上到处是米。奶奶会在一旁笑眯眯地对我说:“你这个小调皮蛋,尽给我帮倒忙。”我看我还是安分点好。棕子包完了,放在滚烫滚烫的热水中煮一个晚上,就可以吃了。第二天早晨,就会闻到粽子发出来的清香,拆开“包装”,里面是雪白的糯米,我马上就狼吞虎咽吃起来。吃咸鸭蛋也是这儿的习俗,敲醉蛋壳,里面是白白的蛋白和金黄的蛋黄。这可是吃粥时必备的美味啊!

我们家就数我妈妈和奶奶喜吃咸鸭蛋了,每顿饭都少不了吃上一只,可见她们对咸鸭蛋真是情有独钟呀!我喜爱端午节,端午节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我们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可以享受红黄流油的咸鸭蛋,可以赛龙舟……啊,我期盼今年的端午快快到来!

初二端午节周记3

“芦叶里包着一只小白狗,扎一枪咬一口。”这个迷语你能猜到是什么吗?答案就是棕子。说到棕子,大家就会想到一个节日——端午节。因为只有在端午这个我国的传统节曰里,家家户户才会吃粽子。那么,你知道端午这个传统的节日是怎么来的吗?那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离骚》《九歌》这两首伟大的诗作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的作者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楚国丹阳人(今湖北秭归),是楚武王的后代,他对当时的国君楚怀王忠心不二,可是国君对他却不信任,而一些不怀好意的大臣又对他进行排挤,苦闷与不得志让他选择了一条不归路——投汩罗江而死。

因为屈原在老百姓中有很高的声望。屈原死后,老百姓为了怀念他,担心鱼虾吃掉他的遗体,人们就把米饭和其它鱼虾爱吃的东西装在竹节里把竹节投入江中。久而久之,演变成了用芦苇的叶子把米包好,外面用细线把它扎紧,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所吃棕子的模样。

端午节还有很多其它的活动,比如:赛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等。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活动,一直流传到今天。而挂艾草,这当然也是端午节一种必不可少的活动,因为古时侯艾草的含意就是保平安,为了让屈原平平安安地走,家家户户都把艾草挂在家门口。

通过以上的介绍,你是否对端午节了解了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过一个快乐而有意的端午节吧。

【初二端午节周记】相关文章:

1.初二的周记

2.关于初二的周记

3.周记初二800字

4.初二的周记:花海

5.中秋周记初二

6.有关初二的周记

7.初二开学了周记

8.初二暑假主题周记

9.初二的主题周记

第四篇:家乡的端午节初二周记

时间过得真快啊,眨眼间,一个星期已经过去了,我们既增长了见识,也锻炼自身,这时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写一篇周记了。千万不能认为周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端午节初二周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家乡的端午节初二周记1

我国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家乡的端午节初二周记2

家乡的端午节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今天农历初五,这一天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它能和家乡的春节、清明、中秋节一样热热闹闹,处处洋溢着人们欢歌笑语,欢度节日的快乐。

家乡的端午节更加隆重,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准备迎接它的来临,后几天准备划龙舟庆贺。这天人们买好箬叶、棕、?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更加具有节日气氛,你看现在离节日还有四五天,挨家挨户都在紧锣密鼓地包粽子。原来单调的粽早有了改进,现在有豆沙馅的、板栗馅的、蜜枣馅的……真是五花八门,口感好极了。满街都能闻到粽子飘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带来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这天,每家每户早餐桌上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早点,让你看得眼花缭乱。不过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圆、粽子、茶蛋和大蒜,这是家乡传统的佳肴。大家欢度在一起,团团圆圆,吃得热热闹闹,津津有味,但对我来说到没有什么新鲜感,因为这些东西我早就吃厌了。听外公说,他们小时候多么盼望节日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只有过节才有这样的.幸福生活,平时那有这样好的生活呢?

想想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这真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们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家乡的端午节初二周记3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家乡的端午节初二周记】相关文章:

1.初二端午节周记

2.过端午节的初二周记

3.家乡的端午节初二作文

4.我家乡的端午节初二作文

5.初二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6.2016年初二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7.初二的周记

8.初二我的家乡英语周记

9.关于初二的周记

第五篇:实用端午节周记

实用端午节周记

愉快又充实的一周又告一段落了,这一小段时间里,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所惑吧,是时候在周记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怎样写好周记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用端午节周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端午节周记1

今天是端午节,又是外公的生日,我与姐姐早早起床,一起认真地制作了一张漂亮的生日贺卡,姐姐又把她平时变魔术的用具装进书包。

中午到了外公家,外公家准备了丰盛的酒菜,舅舅买了一个两层大的生日蛋糕,那生日蛋糕比我们画的还好看。舅舅把生日蛋糕放在客厅的桌上,我插上蜡烛,姐姐用打火机点着,表弟乐乐把灯关上,又拿出他带来的手风琴,我们一起合唱“生日快乐”,唱完后外公许愿,吹灭蜡烛,这时屋里的灯突然全亮了,我们边跳边鼓掌,逗着大人们都笑了。

外婆在餐厅里喊:“快过来,吃饭啊”,我们又跑到餐厅里,围着桌子坐好。在大人们举杯祝贺之前,我与姐姐拿出我们准备的生日礼物递给外公,一起念道:“祝外公生日快乐,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外公看着我们画的生日贺卡,说:“这么好看的`生日蛋糕,还有彩色的蜡烛,这生日礼物太好了。”

饭菜非常丰盛,有鱼,有鸡,有火锅,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菜。我们小孩吃了好大一会儿,不见菜少,都已经非常饱了,就跑到楼上玩去了。

下午在客厅休息时,姐姐开始变魔术,我们全家都围着看,只见姐姐熟练地把两个硬币放在桌面上,在上面并排放二张扑克牌,然后把外面那枚硬币往外推推,让第二张扑克牌盖住这个硬币,再往里推一下,慢慢地吹一口气,翻开扑克牌,只见第一张牌下的硬币也跑到第二张牌下面来了,大人们都觉得奇怪,夸姐姐真行。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我们该回家了,今天我们玩得可真的高兴。

实用端午节周记2

我国传统节日比较多,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霄节……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端午节。

端午节非常热闹,吃得东西也非常多。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又叫“重五‘节。我网上查了关于端午节的资料,发现在我们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鸭蛋黄、黄豆色的粽子……如果你问我最爱吃什么,我就会告诉你,我最爱吃粽子。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给我包一大锅三角形的粽子,可香啦!吃粽子包种子都是有讲究的,包得不好,吃起来不香,里面的调料也是很有讲究的噢,粽子的配料有很多种,有蛋黄粽、栗子粽、大肉粽等等,我最喜欢的是大肉粽。包种子需要的材料有:粽叶、糯米、五花肉,细绳。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奶奶刚煮熟一大锅粽子,我就迫不及待地抓起来就吃,因为那金灿灿的粽子实在是太诱人了,可实在是太烫了,被奶奶阻止了,好不容易才等到吃粽子的时间,我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那天,妈妈给我讲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故事,原来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中屈原投汩罗江自尽,百姓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都来到江上,投入粽子,还倒入黄酒,孩子止水怪吃掉屈原的尸体。端午节吃粽子的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每年我都会非常期盼端午节到来的日子,因为我可以吃到香香的粽子,我爱端午节……

实用端午节周记3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佳节是我国两千多年的习惯,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节日。

过端午佳节要插艾叶,喝雄黄酒,吃粽子,看龙舟赛。

今天妈妈带我去姥姥家过节,刚进门,姥姥就把包粽子的米,粽叶,肉都准备好了,就等我们来开包了。我和妈妈把手洗干净就开始包粽子,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先看妈妈包。先把粽叶折好,再放一小半粽米,把肉放在粽米上,再放一把粽米,然后把粽叶包好,最后用线把粽子缠绕好以防粽米掉出来。看着妈妈熟练的包着粽子而我一个也没有包好,非常急,可越急我也越手忙脚乱。唉,又没包好,妈妈说:“别急,慢慢来,跟着我的步骤一步步来”。我慢慢的,一步步跟着妈妈的做,也包好了一个。我好高兴,拿着包好的粽子给姥姥看,姥姥还夸奖了我。我包的粽子虽然没有妈妈包的美观,但是也很不错。认认真真的做好了一件事,没有半途而废。中午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情格外的好。

下午,舅舅带着我们去看龙舟赛。站在江边,到处都是人,我们来的早,站在一个好位置上。开始比赛了,哨孑声一响,那些龙舟上的水手拼命的伐着收桨,前面的鼓手用尽全力的敲着鼓,后面的舵手掌控着龙舟的方向,总条龙舟上的人都要非常默契。龙舟越来越快,江边上的加油声也越来越响。江边上的人把掌声送给所以参加龙舟比赛的人。

端午节吃了美味的粽子,看了精彩的龙舟赛,真的值得回味。而且划龙舟还可以增强划手之间的友谊。

端午节,我们中国的一个美好的节日,一个美好的传统节日,我们在这天包粽子、品粽子、划龙舟。端午节,是古人所创造的,所以,端午节这个节日也表现了古人的智慧。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