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英语作文复习之慰问信[大全]
慰问信 【文体概述】
慰问信是指同学亲友考试失利、生病、受伤或遇到火灾、水灾、被盗等不幸事件,给对方表示慰问的信件。慰问信要写得真诚并注意措辞。要围绕一个中心,鼓励对方并让其从中得到安慰和鼓舞。写信时常包括:对不幸事件表示同情→进行安慰和帮助→鼓励其努力→再次表示同情并希望其早日复原。
【常用语块】
1.很抱歉/震惊得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到……我深感难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接受我最深切的慰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想送你我最美好的祝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无法相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表示同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充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转达我对……的同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最好的祝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们都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相信你会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取得完全康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出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祝愿你快速康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渡过难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套用句式】
1.听说火灾毁了你漂亮的住宅,我难过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感到很悲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转达我向你家人的慰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祝你很快康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家都希望你早日归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短文改错】
】(做短文改错,背经典范文)Dear John, I am shocking to hear that you have severe flu and now are in hospital.I get this news from your mother and knew you must be absent for half a month at the classes.Do are careful while you are ill.Don’t worry about your lesson and I am willing to help you learn from them when you return.We are best friends so I will never allow you to fall behind.You can watch television or listen to radio programs to help pass the time but forget your pains while you recover.I did hope that I can see you soon and bring you any funny cartoons.Yours truly, Li Hua
【课堂练习】
假定你是李华,你的同班同学王刚家乡10月4日遭受台风“彩虹(Typhoon Mujigae)”袭击,洪水毁坏了家园,你作为班长给正在抗洪的他写一封慰问信,要点如下:
1.对该同学表示关心; 2.向其提供一些帮助,如捐助和补习; 3.表达希望和对其重建家园的信心。
注意:1.词数 100 左右;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3.开头语和结束语已为你写好。
Dear Wang Gang, We’re so sorry to hear that a horrible and severe Typhoon Mujigae hit your hometown and your house is in ruins.We’re filled with deep sorrow.Please convey my sympathy to your family.Thinking about your present situation, we cannot wait a minute to make every bit of our effort to help you.I, as a monitor, on behalf of our class, express our most sincere pity and care for you.Besides, we make a donation of some money, expecting that it can help you go through the difficulty.We believe that with the help of so many kind people, a better
house can be rebuilt.Finally, we’re all hoping you’ll be back soon and we will make up the lessons for you.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 Li Hua
【课外作业】
假定你是李华,你的好友李明参加了今年的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比赛,没有进入决赛,感到很伤心。请你给他写一封慰问信,要点如下:
1.表示难过和理解; 2.失败原因不在于他,而是另有别的缘故; 3.勉励他不要灰心,来年再战必能成功。
注意:1.词数 100 左右;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3.开头语和结束语已为你写好。
Dear Li M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st wishes!Yours sincerely, Li Hua
第二篇:高中英语慰问信
A Letter of Condolence慰问信
中国青海玉树大地震灾害严重,已造成***多万人无家可归。请你代表 我校写一封慰问信向灾区人民 表示关怀和慰问。
1.简要描述灾区的情况
2.对灾区人民表示关怀和慰问
3.表达灾后重建家园的信心
A letter of giving advice on how to be earthquake safe
第三篇:高中英语复习小结
【要点点拨】 It’s the first time that……….(从句中用现在完成时)It was for the first time that………(强调句,对状语for the first time进行强调)It’s(high)time that……..(从句中用过去时或should do)2.It’s the same with sb./ So it is with sb.表示某人也如此(用于前句中既有肯定又有否定或两个不同类的谓语动词)
3.…be about to do / be doing……when…….正要做/正在做……就在那时…….4A is twice / three times as +原级+as B A is twice / three times the n.of B.A is twice / three times +比较级+than B 5.It is no use / good doing…….There’s no sense / point(in)doing…… There is no need for sth./ to do…….There is(no)possibility that…………(同位语从句)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is no wonder that… 6.The+比较级…….., the+比较级………越…….., 越…….注意:前半句为从句,用一般现在时代替将来时;
7.It(so)happened that sb.……..某人碰巧……..= Sb.happened to be / to do / to be doing / to have done…..8.It is said / thought / believed / hoped / supposed …….that sb……… =Sb.is said to be / to do / to be doing / to have done……….(注意:这种句型里如带动词hope则不能变成简单句,因为无hope sb.to do结构)9…….such…….that…….如此…….以致于(引导结果状语
…….such……..as……像……..的这种……(as为关系代词,引导定语从句,在从句里充当主、宾、表)
10.The chance is that……../(The)Chances are that……….很可能…….11.Check / Make sure / See to it that…(从句中常用一般现在时)确信/务必……..12It is / was +介词短语/ 从句/ 名词/代词等+that………How / When / Where / Why is / was it that………..? 注意:此句型为强调句,当被强调的为表示人的词时,还可用who连接;强调主语时,从句后的谓语动词应与前面的主语保持一致;注意与定语从句的区别)
It was in the park_____ I met you.that It was the park ______ I met you.in which// where 高中英语复习--习惯用法汇总
13.疑问词+宾语从句+陈述语序?you think.I think..Who do you think he’ll have attend the meeting?It won(’t)be long before +从句(从句中用一般现在时)不久/…….It was(not)long before+从句(从句中用一般过去时)不久/很久才……..Those who………….(从句及主句中谓语动词用复数形).Anyone who…………= Whoever………..(从句及主句中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16…….主句(一般现在时或过去时)…...when从句….(might / should do 或might / should have done)表示”对比”,意思为 “本该……(可)而却”,主句中为陈述语气,从句里为虚拟语气,如:
Why are you here when you should be in school?你本该上学的怎么在这儿?
He stopped trying when he might have succeeded.本该已成功了他却停止努力了.There is./ Sb.have no doubt that………(同位语从句,that)
There is / Sb.have some doubt whether……..(同位语从句不if)
Sb.doubt if / whether…….Sb.don’t doubt that……….immediately / directly / instantly / the moment +从句on / upon + n./ doingNo sooner had sb.done than …….(过去时)Hardly had sb.donewhen……..(过去时)注意:这几个结构都表示“一…….就”;
every time / each time / the last time / the first time / next time +从句(名词性短语引导一个时间状语 句)
anywhere / everywhere +从句(相当于wherever引导的地点状语从句)
You can go anywhere you like.Next time you come, please bring your son along.20.There was a time when…….曾经有那么一度……….Not until…….did / do/ does / will sb.do…… It was / is not until ……that sb……… 22.It remains to be seen Wh--words ……..是否…….还有待于看.(不用that, if作连接词)
23.One moment……., and now………刚才一会儿还在做……而现在却……..24.Not all / both / everyone………表示部分否定 25.Such is / are……..这(些)就是…….(谓语动词单复数由后面名词决定)
I’d rather(not)do / have done……我宁愿…..I’d rather +that sb did 27.It’s important / necessary / strange / surprising….+that……(用陈述语气或should do)
28.I like / hate / appreciate it that / when等从句(it表示后面从句的这种情况)
I appreciate it if you will give me a hand.29………., as is often the case with sb./ as is usual with sb.(as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can not(never)……too +adj.(adv.)/ adj.(adv.)+ enough “……越好”“非常”too + adj.(anxious / eager / willing / ready / glad等)+to do….表示肯定意思 I can’t thank you enough.我非常感激你.He was too glad to see his father.=He was very glad to see his father.31 not / neve等表示否定的词与比较级连用表示最高级,如:-----Do you agree with his suggestion?-------I can’t agree more.32.What if……..要是…….怎么办? What if he doesn’t come tomorrow? 33.more……..than与其…….不如……..He is more nervous than frightened.34.It is / has been +一段时间+since从句(从句中如为延续性动词,则实际表示的意思相反)
It is two years since he drank.他不喝酒已两年了.
第四篇:高中英语复习课评课稿
评 课 稿
英语组
就„老师的高三复习课,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教育理念新:
1、体现了任务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这堂课的题目来看,老师与学生的训练很默契,2、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注重对学生动机、兴趣、意志、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二、授课方法活
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2、学生参与面广。据我统计,整堂课有30位左右的同学站起来发言。
3、课堂互动频繁。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生生之间的pair work、group work使课堂动了起来,活了起来。
三、组织能力强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能用不同手段完成不同任务。
2、有亲和力。上课时老师始终面带笑容,平等待人,对学生耐心启发,循循诱导,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在这种氛围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3、应变能力强。能妥善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随机问题,并与教师设计的课堂进程以及提出的各项要求同步。
四.课堂效果好
1、整堂课下来非常流畅,自然,学生能很好的领会教师的意图。并与教师设计的课堂进程以及提出的各项要求同步。
2、能有效利用45分钟,听、说、读、写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听了几位老师几堂精彩的英语课后,觉得有以下方面是特别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
1、在短时间内能准备出内容如此丰富的课,说明老师们平时英语资料的积累是非常多的。
2、每堂课的词组以分组竞争的形式展出,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竞争心理。
3、重视基础语言知识,对于基础语言知识,讲得透,讲到位。
4、重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讲知识点时,能结合语境,提供情景。
5、课堂教学有思想。不是照搬而是吸收消化融进自己的思想。
4、这堂课流程顺畅,节奏适中。师生问答,学生表演,处处体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的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期末复习重点内容的落实更是别出新栽、设计巧妙。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体会和对课堂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或不同看法望多交流。篇二:初三英语复习课评课稿
评陈晓萍老师的一堂公开课
陈晓萍老师所上的是初三复习阶段的听力及阅读理解课.针对中考的要求,让学生训练练习为主,抓住试听、读题、初听、再听和解题这五个解题要领,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掌握和提高一些听力技巧, 其间做到精泛结合、听读结合、听译结合,注意到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教师在这堂课上扮演了“战场上的指挥员”,“学生情况的检查员”,“听力问题的讲解员”等。
其实,对于每一节复习课都应有听、说、读、写的训练,应该把课堂作为复习的场所,学生作为复习的主体,老师作为复习的指挥棒,要求我们任课教师采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听力和阅读理解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若想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等综合能力,必须做到层层突破,循序渐进.对于学生来讲,提高听力和阅读理解等综合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它要求相当程度的英语基本功,正确的听音和阅读方法,快速的语感反应和熟练技巧的运用。因此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听多练是最重要的。
蔡蓓芳
2004.6 评童垚老师的一堂公开课
童垚老师所上的课是一堂针对中考题型---补全对话的一堂复习课.“补全对话”是“情景交流”题型的最基本考查方式。“补全对话”是中考的必考题。要做好这类题目,尤其重要的是熟悉初中教材中的30个交流项目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这堂课中童老师让学生对此类题的考查形式及解题方法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能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加大训练量,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此堂复习课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对补全对话这一中考题型进行横向或纵向综合, 在复习中,全面、整体地对语言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在发现中思索,在思索中提高,在提高中运用,也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复习中,让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纳,使之在大脑中形成知识结构与框架,这样既便于记忆,也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对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当然复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应对考试取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一种寻找规律、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启学生的智慧,使其能触类旁通,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调动其主动参与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点拨和启发下,自己解决问题,充分发掘其潜力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中有目的地思考、学习,通过方法与规律的掌握,更进一步地开展创造性学习,并且运用于实践,使学习具有创造性.以多样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通过自己的活动来练习相关内容,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要上好初三复习课并不容易,老师们如何通过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调控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乐于学习,是复习课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蔡蓓芳
2004.6.评张素琴老师的一堂公开课
张素琴老师所上的这堂复习课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复习了初中英语重要的语法内容----宾语从句.对于这堂课张老师作了比较详尽的安排,复习目标明确,从宾语从句的语序,引导宾语从句的各种连词,以及宾语从句中,主句与从句在时态上的相互呼应等方面一一作了复习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宾语从句的概念及其用法,进行了针对性的练习和巩固.从理论到实际,让学生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和印象.运用多媒体,便利了复习内容的呈现,增加了复习内容的容量, 让学生有一些直观的和系统的了解.初三复习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师总结为辅,学生复习为主.对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对学生不够熟练的要重点讲,每复习一个项目,让学生创设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寻找专项练习。做到项目有专练,人人有所得。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每项内容得以全面、系统的巩固和提高。
蔡蓓芳
2004.5.评三位老师的初三复习课 岑利明
张老师的这节课是一堂有关复合句—宾语从句的复习课,童老师的是一堂补全对话题型的复习课,陈老师的是一堂听力和阅读理解的训练课。张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张老师一开始就直入主题,明确的出示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复习宾语从句和本堂课的重难点
1、由不同引导词引导的宾语从句
2、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3、宾语从句中时态的变化
二.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有的放矢。
张老师根据本节复习课的重难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语法归纳,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宾语从句的语序。
2.引导宾语从句的各种连词。3.宾语从句中主句与从句在时态上的相互呼应。
然后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有的放矢的操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语法的理解,掌握了解题技巧,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童老师在上完型填空复习课时主要采纳了以下教学方法: 1. 采用知识块总结归纳法,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她把初中三年的主要完型填空素材归
纳为以下几个话题: 问路,打电话,看病,买东西 谈论天气等。对学过的有关几个话题的知识进行归纳、对比、总结,使学生对以上知识一目了然。2.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每一个知识点归纳后,童老师总是留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自我消化和理解,一改传统的教师一言堂。3. 在对每一块知识块进行总结归纳之后,童老师总会组织学生进行相对应的针对中考
题型的专项训练,这不仅能让学生熟悉题型,且学会解题方法及注意事项,各知识及语言点也将得到进一步归纳和总结。通过典型的习题训练,加以分析、比较、指点、归纳和对解题技巧的点拨,使学生在不断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中达到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熟能生巧的地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
能力
陈老师开的是一堂听力和阅读理解课。听力和阅读理解是学生普遍感到障碍较大的两种题型。陈老师组织这堂课时,充分考虑到听力与阅读的相互关系——学生对听力题目的事先阅读和理解对能否正确无误的理解所听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堂前半节课先用来进行听力训练,后半节课用来做阅读训练。
陈老师在组织听力过程中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阅读选项,预测内容。陈老师在进行听力测试之前一般有一段时间给学生做准备,尔后才放录音,而且在听每道题前都留有时间,陈老师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快速阅读整个听力卷,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从卷面上尽可能多地得到信息预测内容,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捕捉听音时的关键词句。2.在组织授课过程中,陈老师实行精讲精练的教学策略。
通过试题、试卷讲评,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弥补存在的知识缺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陈教师让学生来主讲题目的答案,自己则充分了解学生在试题、试卷中反映出的知识缺漏,对认为还有必要、针对学生未讲透、未归纳完整的,经过讨论还有疑问的易错的内容加以强调,并进一步就解题方法和技巧作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切实做到精讲。
但三个老师的复习课在总体上还残留有传统的讲评课形式,即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们则成了纯粹的知识接受器,常常在悄无声息中接收教师单向传输的信息a、b、c、d??,由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发挥,讲评课在复习阶段所起的积极作用,也就难以体现。如何组织复习课,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欲望,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作用,并同时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将永远是我们教师追求和努力的目标。
评陈晓萍、童垚和张素琴老师的公开课
刘雅娣 2004年5月
授课内容:初三复习课
授课者:陈晓萍、童垚和张素琴
授课班级:初三(2)(4)(3)班
陈晓萍、童垚和张素琴老师上的是初三英语复习课,分别是听力、阅读理解,补全对话和宾语从句。
陈老师这堂课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听力,后一部分是阅读理解。听力理解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最感头痛的一项题型。近两年随着中考听力题型的不断改进、题型的上升及难度的加大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因此如何训练学生的听力以适应中考要求是每一位初三教师都在考虑的问题。陈老师能针对中考题型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阅读理解在中考中的分值也有所上升,2分一题的占了10道。陈老师利用事先发给学生的阅读材料,逐一进行讲解,并从中点拨解题技巧和方法。整堂课复习量大、内容多。
童老师上的是补全对话。补全对话也是中考的主要题型。在这堂课上,童老师向学生展示了问路,看病,打电话,购物,谈论天气等交际功能较强的一些对话,并对每一个对话中可能用到的一些常用句子进行了总结归纳,同时选取几个典型的例子让学生进行操练。
张老师上的是宾语从句。张老师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宾语从句的几种形式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巩固,同时适当运用媒体,加深学生印象,加强复习效果。
评初三教师复习课
董玉娣中学 杨信龙
张素琴老师、童垚老师和陈晓萍老师在总复习阶段各上了一堂中考题型复习课。张素琴老师呈现一堂关于宾语从句的复习课,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练习精要,难点突破。童垚老师复习了补全对话的内容,整堂课设计恰当,层次清晰;系统全面,效果显著。陈晓萍老师把听力、补全对话、阅读理解融合为一体,汇合成一堂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功能课。听了四堂复习课后,我感觉三位教师都在备课环节下了较大的功夫,突出了自己的优点,增强了复习课的效益,让学生对各方面知识有了更深更全的理解,实用能力更强。
时间:5月11日
地点:三(3)教室
内容:宾语从句
对张素琴老师所上的复习课提几点看法:
1.可以设计一些学生间的互动练习:a:i can sing this song.what did i say? b:you said that you could sing this song.等等。
2.在练习时应在宾语从句基础上进行时态变化。强化宾语从句“三要素”。
3.分层次引出具体用法,这样更系统、全面。
时间:5月28日
地点:三(1)教室
内容:补全对话
对童垚老师所上的复习课提几点看法:
1.校对时可以让学生做对话。
2.归纳知识点后让学生熟记并进行适当训练
3.时间太紧凑,最好有所侧重,可以结合前二届中考补全对话内容为主,其余为辅,并对今年中考补全对话作出提示。
时间:6月7日
地点:三(2)教室
内容:听力、补全对话、阅读理解
对陈晓萍老师所上的复习课提几点看法:
1.提供的练习可以更典型些,可以让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扩散。
2.可以设计更巧妙,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评童、陈二位老师的初三复习课
童老师上的是初三的一堂复习课----补全对话。
补全对话是中考的典型题型,童老师把它作为专项复习是非常必要的。整堂课教学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童老师向学生展示了历年来中考各种话题: 问路,打电话,看病,买东西,谈论天气等。通过媒体呈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益。
陈老师上的是一堂听力和阅读理解课。
听力和阅读理解同样是中考的典型题型。许多初三学生在此两题型中比较容易失分。陈老师把整堂课分两部分,前半节课用来进行听力训练,后半节课用来做阅读训练。老师精心准备了与中考题型一致的听力材料和阅读理解材料,通过向学生展现听力和阅读的技巧,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促使学生提高该两题型的解题能力。
阮纬
评陈晓萍老师的一堂公开课
陈老师上的是中考总复习----听力与阅读理解。整堂课,陈老师把它分为两个部分对学生进行总复习:前半节课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采用边听边做边讲解答案的方式;后半节课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方面的训练,采用学生课前预先做好,然后课内教师根据问题对文章进行讲解概括,使学生了解文章大意,从而达到目的。整堂课突出重点,适合中考题意,课堂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步骤明确,重在分析能力,学生思路敏捷,反映灵活,教师教态自然、亲切。教学目的明确,一节课完成了应要完成的任务,教学容量和密度适宜,课堂效率高,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听力理解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是“四会”能力中训练难度最大的技能,在中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逐年上升,难度也有所加大,听力测试成为考生最感棘手和头痛的难题。阅读理解是历年中考必考的重点题型,主要考查考生通过文字获取信息的能力,考生必须通过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以及根据文章线索和生活常识来推理判定,它不仅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而且考查考生的阅读的速度及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建议:陈老师在进行每个题型前后,是否将听力与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及技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概括,使学生达到开拓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增强应试能力的目的。
童垚
评张素琴老师的一堂公开课
张老师上的是初三语法复习课-----宾语从句。宾语从句是初三的主要语法之一,是历来中考的必考项目,牢固地掌握宾语从句的各种用法对学生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张老师把宾语从句按不同的句式、句型以及时态归类,呈现在多媒体屏幕上,边讲边练,边归纳总结,使学生一目了然,对此项语法的掌握起了一定的效果。整堂课,根据学生的实际,将教学内容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融合起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启发性的问题及练习,营造良好的当堂练习氛围,学生课内有足够的主动学习和作业时间。关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运用各种当堂小结方法。教学目的明确,突出重点,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步骤明确,一节课完成了应要完成的任务,教学效果良好。
建议:1)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现已不是初中内容,要求学生不用掌握,是否可以删去 不讲。
2)宾语从句的反意疑问句,对初中学生来说太难,不用讲得过细。3)在做填空时,教师是否不要先讲,最好叫学生自己先做,再校对总结。
童垚
评陈晓萍老师的课篇三:复习课评课稿
初三英语复习课评课稿--曹雄
这学期,我们听了两堂初三英语复习课,其中徐秋妍老师上的一堂复习课让我印象深刻。
徐老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提高课堂效益,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等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主动地发言、质疑。在本节课中教师既有讲解,又有思维方法的引导和解题技巧的归纳,既有评学生的解题中的不足,也评学生答题中的闪光点,既有总体性评价也有个性化评价,即有老师的“讲”,也有学生的“讲”,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与学生进行了真实而有效的互动,关注个性差异,体现人文关怀。徐老师的教学设计不仅把语法讲解与语篇练习进行了有机结合,而且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大胆创新。
从徐老师的尽心设计的环节看: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标题猜测生词的含义;指导指导学生对全文快速阅读,了解文章的大意,强调了语篇的重要性。有效设计了课堂练习,它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设计的练习题,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进行大容量、快节奏训练,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已有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巧用关联词,增加书面表达的色彩和观赏性,从而在中考作文中获得高分。
查漏补缺,巩固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概括,揭示有关规律;帮助掌握一定的的方法和技巧;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力求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在运用中突破,理解中记忆,使每个学生通过复习课的教学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篇四:初三英语话题复习课的评课稿
初三英语话题复习课的评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钱老师上的是一个话题复习课,这是在一轮复习基础之上的复习课.他将整个初中教材中关于人的话题进行整合,把人分为ordinany people 和great people 两类进行复习教学。课堂设计以教材为基础,但不拘泥于课本.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这是一个开放的话题,是学生真实运用语言的过程,是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快乐的享受学习的过程。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是一个新的设想,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1.钱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整堂课都是用英语进行组织教学,语言清晰,表达准确。
2.导入新颖,过度自然.教者在say you say me的歌声中,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以自我介绍引出话题简述,给人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3.教学流程设计合理,针对中考适时进行能力训练,如在介绍普通人的品质时,复习跟人有联系的语法知识,让学生操练运用一些形容词,以及描写人的句型,增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介绍伟人时,适时增加了听的训练等。在谈论people around as 的同时,尽量使听说读写的形式多样化。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者始终注意及时鼓励,及时点评,及时纠错。最后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 people around as 这一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让学生由衷地说出:we are proud we are chinese.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使整堂课的教学达到了高潮,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是一节不可多得的成功的复习课。不足之处:1.如能将圣诞树上单词的红色改为白色,效果更好.2.板书还欠规范.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敬请商榷!希望今天的复习课能使大家学有所获!优点: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系统地归纳复习了定语从句,精心设计练习,讲练结合,让同学们在练中进步,并适当联系中考考点,突破难点,同时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基本功扎实。不足之处:传统教学课堂容量小,实间浪费比较多。作为复习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反思;黄老师的这节课氛围宽松和谐,师生互动多,讲解详细具体。在讲课过程中,黄老师没有只就题讲题,而是注意英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听完黄老师这节语法复习课,我觉得怎样让语法课摆脱传统语法课的枯燥,同时又能让整节课更有效果,更具有效性,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韩金煌老师的课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板书工整,教态自然,气氛活跃,师生配合好,是一堂难得的优质课。黄文炳老师的课课堂师生互动活跃,教师基本功扎实,讲解循序渐进,整节课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改精神,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优点:韩老师的这堂课归纳全面,练习精心设计,讲练结合,由简到难,深入浅出。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复习有效性。
存在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容易使学生患上“看课”的毛病,尤其是水平低下的学生较难很好掌握全部知识点。
反思: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虽然比较费时费力,但在英语课堂中也有很多不可否认的优势。而多媒体教学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听了韩老师的课后,我在想,如何能够把这两种教学优势有机的结合,发挥最好的教学作用,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否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优点:本节课教学设计合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联系中考,突破难点,精心设计练
习,讲练结合。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导入环节设计新颖巧妙,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并且以关联词为主线逐一展开,详细讲解。教师语言幽默具有亲和力,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足见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经验丰富。不足之处:复习课课堂容量大,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效果会更好。
反思:要上好专题复习课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听了黄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受益非浅。如何避免语法课的枯燥乏味,上出新意,上出最好的效果是我们每个英语老师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其实在农村中学执教的老师都知道,黄老师的这节复习课是最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既复习了语法知识又能在复习中阐述、补充新内容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节很成功的复习课.若要说不足,那就是,太可惜了.如果能用上多媒体教学,加大练习量,及时点评,让学生马上巩固,就更加完美了.黄老师是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基本功扎实、富有感染力的老师
听完这一节课,我觉得韩老师驾驭课堂能力很强,教学基本功扎实,他采用多每天教学,系统的归纳复习定语从句,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课堂复习内容容量很大,特别是口诀的应用,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黄老师这一节课也突出体现了他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清楚,教师态度和蔼,复习内容详细全面,举例得当,能体现重点和难点,复习具有系统性和代表性,所以我觉得黄老师的这一节课很实用,很高效
听了这两位老师的课,觉得受益非浅。这两堂课都充分了体现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韩老师课堂语言简洁,条理清楚,节奏紧凑,教学容量大,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系统地复习了定语从句,并在课堂上及时地进行大量的针对定语从句的各个知识点的专题训练,讲练结合,效果非常好。不足的地方,就是,过于严肃,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由于教学容量大,授课速度快,一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难于掌握所复习的全部语言点。
黄老师是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富有感染力的老师,无论是从授课语言,知识点的系统复习以及板书等等,都体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由于定语从句有大量的语言点需要复习,同时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单纯靠粉笔板书的传统教学手段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一堂课若能合理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效果会更好。
听完黄老师这一节课,我觉得黄老师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基本功很扎实。我想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因素。黄老师能够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到他们渴望学到的知识,这也是让我很受益的一点。总之,这是一节成功的复习课!篇五:高中政治复习课评课稿 高中政治复习课评课稿 “有”与“优”
——2011年浙江省高中政治优质课评课稿
瑞安中学 李晓 2011年11月23、24两日在宁波二中听了12节浙江省优质课。这两天,12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展示了他们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对课堂教学规律的探索,共同探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什么样的课才是优质课?一堂优质课的标准是什么?2010年全国优质课评比时评课老师胡云琬老师提出“六有”:“有魂”、“有神”、“有序”、“有生”、“有色”、“有效”。接下来我就结合这“六有”谈谈这次听课体会。
有魂指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正确。从功能角度审视政治课,它具有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种功能。前两种功能不可或缺,第三种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是三维目标的主要目标。这次参赛老师分别从材料的筛选、点拨分析等环节全面落实了这一目标,将情感目标教学与知识、能力目标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如杭州的张佳老师围绕着宁波的财政之道谈到宁波今年已发放困难群众物价补贴1700多万元,财政出资3000万元,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从知识教学角度来讲是体现了财政支出包括哪些方面,又体现了财政的作用,通过这样的知识教学让学生感悟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是民生财政,财政为民、惠民、富民,很巧妙。又如台州的徐菊红老师包含深情的朗诵“有的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再如衢州的杨少伟老师用衢州最美女教师和“小悦悦”正反例子对比,让我们的心灵得到的震撼,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具有极好的价值引领的功能。温州郑鹏老师在生命与价值这一篇章中带领学生解读生命,教育学生要笑对人生,这种对高中生进行生命价值的引领是很重要也很有必要的。„„总之,就有魂角度来讲,这十二位参赛老师做的都挺好的。
有神,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学氛围民主和谐。教师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充满激情、满怀深情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开展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让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教学活动。优质课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课堂上有笑声、有讨论声、质疑声、有此事无声胜有声的“思考声”„„如衢州的杨少伟老师在播放“小悦悦”视频时还流下了悲伤的眼泪,感动自己当然也感动了所有的人,悲伤了自己当然也悲伤了所有的人。在那时,政治课堂是有魂的有神的高效课堂。
有序体现在:①教学结构有序。如衢州的杨少伟老师用“发现美”、“思考美”、“传递美”;杭州张佳老师用“港通天下”、“海定波宁”、“海阔天空”、“书藏天下”;温州郑鹏老师用“灾难与生命”“温情与救援”、“生命与价值”都体现了用板块构建课堂,结构特别紧凑,结构构建合理,教学思路清晰;②设计的情境有序。如温州的郑鹏老师用温州动车事故这个情境、杭州张佳老师用宁波政府的财政之道,衢州老师用衢州最美老师等情境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富有吸引力、感染力;③设计的问题思维含量高。利于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如温州郑鹏老师设置“读了这篇日志,你对?生命?是否有些新的认识?”。这些设问思维含量很高,而且具有浓浓的哲学味和生活味。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得思考,从这一意义上讲,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郑老师从一位学生的实践中引发了思考,并把它带到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探讨,引发对生命的重新认识,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对待生命。正由于高质量的设问从而引发了学生高质量的思考和探究,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很精彩。
总之,有序这个要求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既体现科学性的要求,又要求艺术性和创新性。这是优质课的高级要求。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对教材文本仔细研读,读懂教材的本义,在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如果有需要还需要补充资源,设计情境、活动、问题。有生指有生成。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课堂教学时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展示教学预设的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必然产生生成。预设与生成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一节政治课即使预设的流程十分顺畅,但如果缺少生成也不是优质课,只有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的课才是优质政治课。
有色是指有比较鲜明的教学特色,教师彰显个人魅力和教学风采,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富有艺术性和创造性。在这次大赛中,老师的个人风采突出,个性鲜明。如杭州的张佳老师幽默诙谐,丽水徐骁老师的质朴真诚,温州郑鹏老师的儒雅大气,台州徐菊红老师的温婉抒情,宁波金佩燕老师的清新秀丽,为我们呈现了风格迥异、异彩纷呈的教学大餐,使我们大饱眼福。有效是指教学效率高,效果好。即三维目标达成,学生学有收获,具体可表现为:知识方法获得有效,学习能力提高有效,情感道德得到提升。从长远看,有效是指通过一段或较长时间的教学,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增长了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加快了良好的品德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发展。一堂课就像一座山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堂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不足与缺憾也在所难免。在这次比赛中也存在不足与遗憾。在做到这“六有”时要出现了四重、四轻。重补充课程资源轻整合课程资源;重预设,轻生成;重感性,轻理性;即重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获得感性认识,轻帮助学生将其内化和提升形成理性认识。重课堂教学,轻课下导行。总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优质课的意义所在,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探究的平台。让我们共同努力与共同期待今后的精彩。
第五篇:中考复习之作文
中考复习之作文
中考语文试卷,作文分值比重相对较高,怎样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考生、家长都十分关注的事情。可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考生越是焦躁、老师的技法讲解越多,学生往往越是无从下手。笔者很想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大家真诚的交流,让孩子以平和的心态由表及里地把握考场作文的一些规律与特点。下面笔者就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构建习作教学新思维,在中考中得到优异成绩,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目,大部分是话题。话题的内容不外乎以下三方面:
1.“我”与社会。2.“我”与他人。3.“我”与自己。
再看中考一些优秀作文,之所以得高分不外乎以下几点: 1.醒目的标题。2.精彩的开头。3.意味深长的结尾。4.深刻的议论。5.动人的细节。6.美化的文面。针对这些,我制定了以下几个方法: 一 狠抓落实书写关
在教学复习中,仍念念不忘让学生练字。并且定期上交,查看。指出书写中的失误,如间架结构、字正圆滑、力度大小、排放工整等方面。且实行面批,当场纠正。好的表扬,不行的看着他书写,直到改正了为止。初三复习非常繁忙,我还抽出一节课来上习字课,指导学生书写姿势、握笔姿势、眼、手、身子、要端正。一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的字过关了,作文的卷面也很整洁了。为中考的高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巧过标题醒目关
拟题非常重要。它是考生在写作上呈现给阅卷老师的第一个见面礼,直接关系到老师对作文的第一印象;它又是考生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直接体现写作者的智慧与匠心。所以标题创新,要突出一个“新”字,做到新颖别致,独出心裁。针对去年全国语文话题的题目,加以训练,并提供了一些拟题技巧,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加以运用。以下是一些拟题的技巧。各举一例: 1.引用化用法
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文章的题目。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如:
① “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
2.巧用算式法
这种方法就是巧妙运用数字或者运用数字构成数理化算式的形式来设计作文题目。这种标题往往能够准确概括出文章的内容,简练精当,并且形式新颖,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给人以启示。如
① “学习”话题——《8-1 > 8》 3.设置悬念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如
①“男孩女孩”话题——《三个女生一台戏》 4.形象修辞法
这种方法,是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手法拟题,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如 ① “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5.诗情画意法
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诗歌和散文的语言,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韵味无穷。
① “乡情”话题——《那河·那船·那人》
当然,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古人曾把拟题比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尤为重要,它能使龙活而腾飞,要想作文拟题时得心应手,就必须多读书,多看报,特别是报刊上的标题,可以说精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不妨品味借鉴,从中汲取营养,诚如是,拟题功夫就会逐渐养成。三 强调头尾精彩关
为达到这一目的,我还开设了阅读课。每周六上午带领学生去校图书馆,自己选择图书、搜集资料。看一些优美的散文,当前的中考优秀作文,高分作文。拣着好的开头、结尾、美句、格言、名言警句等抄下来,熟读成诵。还领着他们上微机室里,上网搜集一些有关写作方面的资料。同时,我还印发了一些好的开头、结尾句子,及一些名句集锦,供他们诵读。如“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与人的友善,少一些心灵的冷漠麻木;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乐,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惫;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奋进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红尘。”“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雪交加的黑夜,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可爱;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考验,怎能体会到胜利和成功的喜悦。挫折,想说恨你不容易……”
有了这些好句子,不是写作中抄用人家的。而是让他们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加以融合,并与自己、与现实相联系,最后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加以运用。四 做好中间动人丰满关 有了醒目的标题、好的开头结尾还不够,中间也得有动人的东西。如深刻的议论。一段甚或一句精彩的议论,不仅可以升华文章的主旨,而且还能给人以心灵的感悟和启迪。再如动人的细节。如果说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那么细节就是人物的血肉。只有抓住了“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朱自清语),才能使形象丰满起来。再是,内容要翔实、丰富。所举事例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也就是内容要新颖,不能人云亦云。看 2003年上海市中考某考生的满分作文《我想唱首歌》就运用日记体作文形式,巧妙地利用报纸这一特殊载体,让连体姐妹的命运与自己的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的三则日记,按人物命运自然展开,记载了连体姐妹的命运和自己的心理感受。第一天惊讶与担心,第二天的紧张与祈祷,第三天的同情与赞美。不仅讴歌了连体姐妹珍爱生命、敢于追求的精神,同时形象地反映了小作者善良美好的心灵世界。因此,要想有新材料新内容,一定要关心时人时事,了解时尚时弊,读文学名著,读中外精品,读时文英华,广泛涉猎,勤勤恳恳地积累材料。五 加强指导训练关
懂得了这些得高分秘籍,并不能一定得高分。光有理论不行,还得实践。对此,印发了一些历届作文题目,加以强化训练。如“话题 和 谐 ” 和学生一起来探讨训练。先让学生讨论如何构思,选取哪方面的材料,如何拟题、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思考后,和学生共同解决。经过训练,学生摸索出了一套写作的技巧,再也不怕写作了。文章最忌随人后,要敢于创新,独辟蹊径,做到“既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别人”。倘若立意新、选材新、表达新,那文章的效果就非同一般了。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全面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迫切需要语文教师大胆地探索改革,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出发,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扬长避短,万马奔腾,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那才是改革的真正意义。
走到茶几边,我认出了外婆的杯子,但是哪一个才是妈妈的杯子呢?突然之间,我觉得,自己真得太不了解父母了。当妈妈为我倒水时,我却不知她的杯子是什么样的;当妈妈为我夹我喜欢吃的菜时,我却没想过他们是爱吃淡一点,还是浓一点。。。2009年到了,意味着过去一年的逝去和新的一年的到来。妈妈为我操劳了一整年,仔细想想,现在的我也应该为她做一点点事了。
于是,我决定先将茶沏好再找杯子。学着爸爸平时沏茶的顺序,我先从茶柜里找出了一罐普洱茶,再往烧水的壶里加入水放在电茶炉上烧,接着,我将爸爸已经掰好的普洱茶片拿了两片放在盖碗里,等了一会,水开了,我小心地将水注入盖碗,将盖盖上,把盖碗里第一遍的茶水滤掉,然后再次注水,盖上盖,焖一会才两手并用地将茶水倒入茶海里,因为第一次自己动手,盖碗的烫手是我所没想到的,手忙脚乱的我弄得茶几上一片片的水渍。重复几次这样的程序后,我先帮外婆倒了一杯茶,因为外婆特别喜欢喝茶。当外婆从厨房走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把茶都给倒好了,这时,外婆才告诉我哪一个是妈妈的杯子。
妈妈起床了,我双手捧着水杯送到她的面前,就像捧着一颗温热的心。妈妈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微笑,她一手接过水杯,伸出另一只手将我拉进了她的怀里,那手轻轻柔柔地在我的头上抚摸着,接着妈妈在我的脸上深深地亲了一口。虽然妈妈经常亲我,但这一刻的亲吻却最让我感到幸福。我抬起头对妈妈说:“妈妈快喝吧,要不茶要凉了。”妈妈仰起了脖子,张着嘴巴,“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看她那甜蜜蜜的样子,仿佛微苦的普洱茶也是蜜一般甜。
我记得在我小学的时侯,就读过一首曹值的七步诗:“煮豆持作梗,辘毂以为汁;秸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那时只知其大意,只知道曹操的长子曹丕继位,他在一些奸臣的影响下,担心他的同胞弟弟曹值篡位,便逼迫曹值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否则处死;结果他的弟弟就在七步之内写出了流传至今的“七步诗”。当时这首诗对曹丕也是一种极大的潮讽。
几个世纪过去了,社会和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应该说人的素质也应有所提高;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是离不开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有人说: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是,兄弟姐妹的团结并不是真对与他人打架斗殴,在生活上,事业上应是不可或缺的照应;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断就难”;可见,团结是一种力量,只有团结才有攻不破的堡垒。
然而,就在生活优越的今天,兄弟姐妹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一点利益而你争我斗,反目成仇,甚而相残;我和我的朋友在聊天时有时聊及这个问题,有人这样评论: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不顾亲情,对兄弟姐妹甚至父母于不顾,那他在这个社会上和任何人都不要谈“情”字,特别是友情。
树大分枝,各自成立家庭后,在生活中一些小事是难免发生的,但要看你怎样去对待,把金钱和利益看的太重,那麽,你就会值亲情于不顾;看淡名利,注重亲情才是做人的底线;争则不足,让则有余,在利益和金钱面前,我们何不礼让一点,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有亲情的人呢?
家和万事兴,团结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团结友爱,和睦共处,为个人的事业、为家庭的生活、为国家的兴盛而看重亲情、友情、爱情;把金钱和利益看淡一些吧!人过留名,雁去留声,希望在几十年之后,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侯,留给后人的不是唾泣,而是美愉。
今天是她父亲的生日,她要回家和父亲一起过生日.我很理解她的想法,更理解她的思念之情.是的,她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了子女的成长与幸福,含辛茹苦,真的的不容易.话说过来,人一辈子真的很不容易.人年老时非常希望能够和子女在一起,即使不能在一起,哪怕一个电话甚至一个短信,父母也已经很知足了.我由于长期在外,很想念爸爸妈妈.想起过去,心里真的很辛酸,父母亲为了我们的成长真的付出了很多,然而他们现在又生活得怎么样呢?想起过去的一幕一幕,我心里很难受!我很希望做做子女的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让父母担忧,这是最基本的我们应当做的事情.谈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部电影《我的兄弟姐妹》,这是一部关于亲情的影片,暂且不管故事的真实性,主要考究它的内涵.主人公齐思甜和哥哥齐忆苦、妹妹奇妙、弟弟齐天生活在一个不富裕却充满温馨和爱的家。然而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他们的母亲旧病复发,咳得吐血了。父亲背她去医院,却出了意外,他们俩都亡故了。次日,另一家人搬进了四个孩子的家。性格刚强的哥哥无法忍受这个新家庭的种种,无奈地带着弟弟妹妹离开了家。他们开始四处奔波,寻找落脚之处。当实在没有能力照顾弟弟妹妹的时候,他把妹妹齐思甜送给一对正要出国的夫妇;把弟弟送给他的舅妈一家;又把小妹妹带到一对老人家中请他们收养。他自己和弟弟妹妹们便各奔东西……20年后,齐忆苦在北京当上了出租车司机;齐思甜出国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了音乐家;齐天成为东北大学学生;齐妙却当上了舞厅小姐。在北京的音乐会上,思甜蓦然回首的瞬间,音乐霎时凝固了。他们四人拥抱在一起,泪水顺着另一支悠扬的乐曲落下,听众的掌声久久不息……终于,他们有了一次永久的重逢。
齐思甜的父亲是一个音乐教师,他们一家人都生活在音乐的天堂里,这也为后来思甜成为音乐家打好了基础。父亲说:“人生路上有许多困难的事情,只要有音乐在,你的灵魂便不再寂寞。”这位父亲是伟大的,他乐观开朗,以身作则。尽管他和蔼可亲,但同时又是一个严厉的父亲。有一回,齐忆苦偷邻居家的鸡蛋,是为了满足妹妹小小的心愿。而他却因此挨了父亲的鞭子,还罚他站在雪地里很久。在父亲被分配到别的地方边劳动边教音乐时,他对这“莫须有的罪名”并没有悲愤倒下,而是瞒着家人当搬运工挨家挨户送木材,还干各种各样的粗活。他也没有一丝怨言,还对孩子说:“我没事。”懂事的孩子们也拿起了工具,帮父亲干活。他哼着小调,阳光幸福地洒在他们脸上。
可见,这位父亲是多么伟大,他以他的行动告诉了孩子们音乐的重要性及如何面对生活的苦难。
那么,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后来的四个孩子重逢,使他们欢聚,使他们接受心灵的洗礼?
毋庸置疑,是亲情。寒冷的冬天,四个孩子依偎在车站。他们在为下一餐饭而担心着。“哥,我饿。”、“哥,我冷。”、“哥,我想回家……”弟妹们的话刺痛了哥哥。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让你们受委屈。”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如果不是亲情,他又何必活得如此累呢?他又怎能忘记,那一晚,父母临走时对他的嘱咐:“你是哥哥,要照顾好弟弟妹妹。”
生活改变了许多人和事,也改变了他们。但是,亲情是始终不渝的。最小的妹妹齐妙长大后竟成了舞厅小姐!她离开原来的家后,养父母去世得早,加上无人看管,就开始堕落下去了。她在20年后与齐思甜相遇时,大言不惭地对她说她满足于当前腐朽昏暗的生活方式。但是自那以后,她回忆起以前的一点一滴,又不免伤感和懊悔。她发现自己对不起所有爱她的人,她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于是,亲情的归来使她的精神方面的巨人复活了!她的灵魂才得以解放。
亲情给人以新生,亲情又犹如一支镇心剂。
亲情是心中的太阳,照耀着我们;亲情是温柔的春风,抚摸着我们;亲情如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们。
亲情是雪,晶莹剔透;亲情也可以是雷,惊天撼地。
亲情可以是灯,温暖柔和;亲情也可以是微弱的烛光,不亮却很辉煌。不管怎么说,亲情一定是无价的宝藏。
没有了亲情,世界变得荒芜、凄凉;没有了亲情,生命则无法繁衍后代;没有了亲情,生活就单调枯燥;没有了亲情,人间也成了地狱。
亲情是沟通两代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是一条连结两颗心的纽带。“兄弟姐妹原是天上掉下的水花,谁也不认得谁。但落在地下后,结成一体,结成冰,化成水,就永远也分不开了。” “临行密密封,意恐迟迟归”,是亲情。“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也是亲情。
无价的亲情呵,愿我们在你的鼓舞下,驶向美好灿烂的明天。关于亲情的影片..我看这部影片时,心情很沉重,流泪了.我想,不论一个人的出身是多么卑微,只要我们能够记住亲情的鼓舞与期待,只要我们我们去刻苦努力,只要我们在心理上能够战胜自己,那么我们就是生活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