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加索作品中平面设计元素应用论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基础上,探讨了在平面设计中毕加索对色彩与“形”的创作手法;在对画面的处理方法上,毕加索有丰富多样的处理方法;毕加索作为一代艺术大师,不断打破前人和自身的创作手法,追求更新更纯粹的自我风格,这些都特别值得设计师去思考。
【关键词】毕加索作品;平面设计;画面元素;艺术;借鉴
艺术和设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着的两个看似不同的两个学科,没有设计感的艺术作品和没有艺术感的设计作品都不能称之为一个优秀的作品,而艺术作品和设计作品本身也没有特定的界限,所以,如何在设计中巧妙地借鉴艺术作品的精髓成为我们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内容。毕加索(PabloPicasso1881-1973)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力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是立体画派创始人,与毕加索本人一样他的画作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着不朽的地位。
一、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分析
毕加索一生经历了多个艺术时期,风格不定,终其一生都在求新求变,不管是追求立体的、结构的、表现的还是写实的、变形的、装饰的,无一不向世人展示着他惊人的创造力,他的作品融合了法国的优美浪漫,德国的冷静思维,西班牙的喧嚣激情,非洲的狂野纯朴。他是在走一条回归的路,学习如何用最淳朴的心对待自己的作品,如何像孩子一样画画。他对现代平面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其画中的装饰意味,对物体的概括总结。画中强烈的装饰意味源于毕加索对色彩、线条,画面结构的精准掌控和运用,并将他对于艺术的热情融入在他每一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之中。
二、在平面设计中对毕加索创作手法的应用探讨
对毕加索的学习,最重要的应该是对其色彩的研究,他在对画面设计时画面情感氛围的设定十分准确,也在颜色的比例搭配方面极为经典,如他著名的两幅作品《格尔尼卡》和《梦》。作品《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为战争所做的一幅画,将浅青浅灰色投入到一片深蓝色的背景之中,黑白的强烈对比,整体的灰暗色调将残暴、痛苦、绝望的情绪推向高潮,与此同时,在强烈的对比中画面层次非常丰富,这样简洁有力却内涵丰富的表达手法十分适用于平面设计,而这样用色彩烘托情绪和气氛的能力也是我们在平面设计中,在面对不同题材对象时所必须考虑的,如在喜糖包装和儿童糖的包装中色彩的选择差异,和在不同书籍的装帧设计中对书籍内容所选择的气氛都特别值得设计师去思考。作品《梦》用一系列的暖色调将一个女人侧躺在椅子上的感觉渲染得如此安详和柔美,与作品《三个舞者》所传达的动感截然不同,这两幅作品给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颜色的选择与比例搭配上上了生动的一课,《梦》中粉色的肤色和深红色座椅搭配,与《三个舞者》中粉色肤色与整体蓝色背景的搭配让观赏者有了不同的感受,一动一静,同时深入的研究他在背景处理上,尤其是色块面积上的选择非常到位,这一点是需要我们在平面设计中不断推敲练习的。在我们学习了关于色彩的知识之后死板的应用总会让画面显得呆板,呆板的补色应用,呆板的同类色选择都会让画面显得没有动感,在对于毕加索作品的研究中,试着学习他对画面色彩的选择和思考,每选择一个颜色都不光要考虑她自身的属性更重要的是对整体画面的贡献,《梦》中那抹金色的头发将整体变得活泼而统一,又如《三个舞者》中的那几处红色让画面活跃而动感。在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形”的处理,最重要的元素也是“形”,毕加索在对于形的处理中用自己独特的手法将物体归纳、拆分、组合等等,准确抓住物体形的特点将其表达得生动形象是我们最应该考虑学习的东西,比如他的作品《牛》。毕加索不断地找寻能表现并充分突出具象牛特征的图形,其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将显示的形象简化,用最简练的形式语言来表达主体物,如毕加索用线条,色块的表达。每一张都在细微的处理出不同于别的形状的图案,如最后一排三张牛中对牛角的处理,对尾巴的处理都展现着作者惊人的观察力,正如毕加索所说过的一句话“我不模仿,不创造,我要发现!”。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在对一事物进行概括时,最重要的就是观察这个物体,找到它最与众不同,最有特点的地方做出归纳并可进行适当的夸张,如毕加索在最后一排对脑袋和身体关系的处理上,他有意扩大或缩小脑袋跟身体的比例和位置,归纳每个牛不一样的特点,精彩而不失其本质的特点。在平面设计中多面对的工作不管是标志,海报还是包装我们都得面对大量的图形处理,毕加索给了我们很多灵感,对物体的概括和夸张教我们如何抓住物体的本质,而他独到的变形手法真正描绘出事物的灵魂,他在处理了如何抓住事物本身特点的同时又考虑如何的让它更有动感,更有活力。正如他对人物的处理方法上。在对画面的处理方法上,毕加索丰富多样的处理方法,让我们也特别值得研究,如《小提琴与乐谱》、《雕刻家》、《沃拉德肖像》中拼贴的设计感觉,算得上是毕加索在艺术道路上的神来之笔,他对立体主义的贡献十分巨大,在我们进行设计时既在绘画中有了不同于平面的感觉,使画面变得如此生动有趣,有使画面归于整体,现代的电脑平面制作中总是缺乏立体的感觉,可以学习毕加索,如何将丰富的元素集合在一起,又如何进行合理的拼贴、取舍,毕加索的画面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介于平面和立体之间,我们在处理方法上可以制作实物,运用各种方法,拼贴连接再通过摄影的方式呈现,这样的画面兼具了实物和平面的感觉。对于平面的处理,毕加索在《雕刻家》用线条和色块相结合的方法将画面呈现得十分具有画面感和装饰性,同时灵动的线条相互交错连接,又在细小之处改变线条的粗细,使画面和颜色之间减少了不融合感,同时将脸部处理为不同的色块,看起来是平面的感觉却又巧妙地表达出立体的韵味。于此大不相同的《沃拉德肖像》用颜色的渐变来表达立体感,将画面人物分解又合理的拼合在一起,感觉上是打破了画面的整体性,却又能清晰地看到人的样子甚至是人物的特征,区别于《雕刻家》用颜色来体现立体感的手法。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常常面临画面比较呆板,怎样打破又怎样统一,毕加索给了我们一个很精彩的案例。艺术和设计本来就是相通的,如何处理画面,如何创作出有艺术感的设计作品值得我们不断地推敲学习。感谢毕加索用毕生精力为我们留下这么多可供学习的范本。经典永远值得我们去推敲,向经典致敬,虚心地读画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聂日红.20世纪东西方美术的异同比较——以齐白石与毕加索为例.合肥:美术教育研究,2013.5.[2]杨爽.浅谈毕加索绘画艺术中的风格演化及个性魅力[J].北京:新材料新装饰,2013.10.[3]杨冰,刘芳.毕加索与他的陶瓷绘画作品[J].江西:景德镇陶瓷,2014.6.[4]孙逊.不断嬗变的毕加索[J].石家庄:大众文艺,2013.15.[5]朱小钧.艺术世界毕加索[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9.[6]阿尔迪.毕加索原来可以这样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6.
第二篇:浅析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引言
将中国元素融入平面设计中是当前设计师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继承、发展与创新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世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元素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如何充分体现中国元素的精髓,涵盖中国悠久文化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主要课题。
1中国元素应用于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
1.1中国元素为平面设计提供了美学思维中国元素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中国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涵盖各种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元素所表达的与传统的意识形态和哲学观念密切相关,比如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就是中国元素的重要体现,因此中国元素为平面设计提供了美学思维,通过融入中国元素可以丰富平面设计的美学层次感。
1.2中国元素是平面设计的重要资源宝库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载体,中国元素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为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是平面设计图形构造的重要宝库,比如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就体现了中国元素所带给平面设计的文化灵感。可以说中国元素的结构丰富多彩,包含中国博大精深的悠久文化,因此中国元素的丰富必定给平面设计带来丰富的灵感,脱离中国元素的平面设计就没法体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不能真正体现平面设计的传承与创新的本质要求。
1.3中国元素促进了平面设计的创新中国元素并不是一味地强调传承,而是要求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只有不断向前发展,促进中国悠久文化的发展才是中国文化的本质内涵,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因此中国元素促进与实现了平面设计的创新,平面设计运用中国元素的过程就是对中国传统图形进行在创造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创造适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平面设计方案是当代人们对中国元素传承与发展的必要要求。
2中国元素应用平面设计的原则
2.1中国元素要体现民族特色将中国元素应用于平面设计中,并不是将所有的中国文化融入进去,而是要分析中国元素的代表性,具有民族特征的中国元素应用于平面设计中才能体现出赋有地域特性的设计。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只有具有民族特性的设计理念才能在当代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分析近些年优秀的平面设计案例可以清晰地知道,只有具有民族特性的设计才能获得世界的关注,才能体现出优秀文化的内涵。
2.2简化地运用中国元素中国这些传统元素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是可以进行灵活的提取、重组,并能直接运用。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就需要抓住主要的特征,将这些元素中的“形”不断分解、结构、转变、组合,将重构出的形式柔和到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中国的设计元素往往复杂多样,我们需要对其做“减法”处理,把并不重要的,或是影响整体美观的部分去掉,同时对杂乱的部分进行整理、提纯,概括简化的目的就是要使装饰物更单纯、更简练、使主题更加突出。
2.3现代手法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平面设计不分国界,通过运用现代手法将中国元素表现出来是发扬与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要求,只有采取现代化的表现手法才能将中国元素推向世界,比如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将中国结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既表现出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也给企业带来了吉祥的寓意,有效推动了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有利于企业的业务开展与推广。
3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中国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书法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人们对书法文化的喜爱程度非常高,书法文化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合理的使用书法文化能够促进平面设计的实用性,“中国印”是背景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它就是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书法的魅力。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设计经过巧妙地艺术处理,将中国汉字设计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的迎接胜利的人形充分体现了奥运会精髓与中国书法文化的融合。汉字融合中华民族的形态、神韵以及意境等多方面的特点,通过汉字所表达的文化是具有深厚内涵的。因此在汉字的创造中,我们要注重汉字的文化底蕴,从汉字的图形和演化等角度设计,推广汉字的文化设计价值。
3.2吉祥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吉祥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案例非常多,吉祥图案是经过长时间的民间艺术积累所形成的具有约定成俗的寓意方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中国的剪纸文化、飞龙图案等。我们在对待吉祥图案时一定要将其与一般图案相区别,吉祥图案赋有吉祥的寓意,是人们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结果,吉祥图案的种类繁多,既有禽瑞兽类,也有花卉果实。虽然这些吉祥图案能够直接用于现代艺术作品中,但是由于这些吉祥图案过于表面化,不能突出主体,因此需要将这些吉祥图案进行提炼、概括,从而体现吉祥图案的所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比如上海的“老凤祥金店”的商标就是采取传统的吉祥图案—凤凰。凤凰是中华民族赋有代表性的吉祥物,老凤凰金店通过对凤祥图案的适当设计,体现了飞黄腾达的寓意。
3.3中国传统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中国的印染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比如民间的刺绣、广西织棉等都是中国印染工艺发展的体现。并且中国色彩元素寓意者不同的内涵,比如在传统五行色彩文化中蓝色代表着纯净、神往的寓意,绿色代表着朴素、生命,红色代表热闹、振奋、吉祥的寓意。虽然经过时间的推移以及西方文化理念的影响,我国的传统色彩文化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是色彩文化的本质内涵并没有改变,比如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中的广告设计就是充分结合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寓意:在红墙红瓦中一个身穿中国传统服饰的男孩在可口可乐的泡沫中与家人一起欢饮可口可乐的情境。根据市场调查发现该广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给可口可乐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因为该广告的设计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吉祥寓意。中国传统色彩与平面设计的融合充分体现了中国色彩文化的底蕴,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情感,迎合了人们情感视觉,给人一种情感与心灵的震撼。
3.4中国元素精神内涵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首先中国书法具有身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中国书法讲究“轻重、方圆、纵收”等,充分体现了阴阳对立的关系,基于书法笔势的讲法,其精神内涵包括长短相较、四点呼应,顾盼有情。而这些精神内涵为平面创造提供了无限的精神灵感,比如2008年的申奥标志是当前最具有中国元素的代表作,它以现代风格和民族象征的五环、五星作为基本形象,隐喻中国太极文化,构成一个类似打太极拳的人形,其准确地将中国元素、北京特点以及奥运精神相结合,体现了现代中国元素特征,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结束语
总之,中国元素应用在平面设计中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要充分挖掘中国元素的内涵,实现“形”与“神”的融合,保证平面设计不仅具有审美的内涵,还要有传承与创新中国元素的作用。
第三篇:戏剧元素的平面设计应用论文
摘要: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历史悠久、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戏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戏剧文化走出国门,在国际上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该文就中国传统的戏剧文化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戏剧;平面设计;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对外开放逐步深入,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推广和交流越来越频繁。戏剧文化在文化发展和对外交流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戏剧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尚有较大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实现戏剧元素与平面设计的融合发展、创新发展,通过平面设计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推向世界、推向未来。
一、戏剧元素与平面设计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戏剧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浓缩了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精髓,即使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古今结合,有助于戏剧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平面设计是新时代文化的产物,代表着新时代文化的发展;而戏剧文化浓缩了古典文化的精髓。在平面设计的大平台上纳入传统戏剧元素,两者融合发展,做到古今结合,既能提高平面设计的内容水平和艺术价值,又能丰富传统戏剧文化的发展、宣传模式,使以戏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2.传统元素助推平面设计的发展当前,我国平面设计类新型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沿用老旧的发展路线,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竞争优势。中国戏剧元素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特色分明,优势明显。在平面设计中融入戏剧元素可以提高平面设计理念、丰富平面设计内容,为我国设计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二、传统戏剧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戏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深入挖掘传统戏剧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现代价值,让传统文化和平面设计共同发展,需要我们认真思考。1.传统戏剧形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我国传统戏剧文化造就了一个个特色鲜明、脍炙人口的经典传统戏剧形象,忠肝义胆的关公、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疾恶如仇的包青天等,这些经典形象在社会上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平面设计最主要的设计手段就是图片,设计师采用直观、易懂的图片表达设计的主旨和立意。在平面设计中利用经典形象能让受众更简单明了地了解设计意图。除了人物形象,传统戏剧还有许多的文化故事和艺术造型,如《梁祝》《红楼梦》等。不同的戏剧作品表达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艺术设计中,可以运用戏剧丰富的感情色彩烘托设计中的感情氛围。2.传统戏曲音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音乐是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传统戏曲中的音乐富有传统文化特色,采用传统乐器演奏,是古代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平面设计中,传统戏曲音乐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聆听传统戏曲音乐可以在设计师心目中创造传统戏曲中的意境,引导设计师的思维关注传统戏剧,进而设计出富有古典韵味的平面设计作品;另一方面,将传统戏曲音乐作为古典风格平面设计的背景音乐,可以为设计带来更加令人震撼的效果,有效提高平面设计受众的观赏兴趣。
三、传统戏剧对中国文化和现代
平面设计领域的影响深入发掘传统戏剧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是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这些传统文化不能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凋零,要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这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平面设计作为现代文化艺术的重要领域,在融入传统戏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传统戏剧的融入为弘扬中国文化特色、发展国内平面设计产业带来了新的契机。
1.创意和设计思维上的新发展平面设计作为现代艺术领域中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艺术形式,需要新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支撑创作。所以,对于平面设计师来讲,最大的困难就是不断开发新设计、新理念。因此,传统戏剧文化的融入能够为创作者带来设计上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传统戏剧艺术年代久远、群众认可度高,如果能够巧妙与现代设计融合,设计出的平面艺术设计作品将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平面设计领域带来新的活力。
2.传统戏剧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当前,我国步入了新的发展时代。传统戏剧文化作为中国特色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在新时代的发展对于弘扬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传统戏剧与平面设计的融合发展,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提供了参考;为弘扬其他传统文化如书法、剪纸、皮影等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从而可以进一步刺激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戏剧文化在设计领域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新潮流。平面设计师要认识到传统戏剧文化对平面设计的作用和意义,在创作中积极采用传统戏剧元素,让平面设计和传统戏剧融合发展,从而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的优秀艺术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赵丽霞.中国戏剧脸谱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包装学报,2016(4).[2]王崇东.传统戏剧脸谱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工业设计研究辑刊(第一辑),2013.[3]张艺.谈中国戏剧脸谱的艺术特征.文艺评论,2010(2).[4]袁恩培,周韵.戏剧脸谱文化元素在土特产包装中的应用.包装工程,2010(10).
第四篇:民间元素平面设计论文
1民间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融合(1)传统民间图形与色彩在与平面设计的融合图形与色彩是平面设计中两种最为重要的设计元素。设计师通过对各种图形的设计和艺术加工使之与自己所要传达的思想和表达的主题结合起来,实现了平面设计作品的功能。色彩运用对平面设计作品的艺术风格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色彩的整合和设计,以及与图形、文字的结构也是平面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在这些元素的设计与整合中,现代设计都积极的融入了民间元素。首先在图形方面,很多传统图案都成为平面设计作品中的重要构成。例如在商业设计中对民间剪纸图案的使用,利用剪纸的方式将平面设计中的核心内容表达出来,而且还可以将一些文字通过剪纸和刺绣的方式呈现在作品当中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效果[2]。同时这种设计也能够更好的将各种文化内涵融入其中,便于大众接受。另外民间色彩也是平面设计中的一种重要资源。我国传统文化赋予了不同色彩的不同文化内涵。例如人们在喜庆节日大肆的用红色渲染,在表达高雅庄重的理念时则用黄色点缀,这是由于我国封建社会时期黄色作为皇家御用颜色而产生的民族审美心理。因此当设计师在设计一幅以典雅风格为主题的作品时会不由自主的考虑用黄色点缀来突出风格特征。
(2)民间造型元素的融合各种民间造型在平面设计中也自然的融合进去。现代平面设计艺术对民间造型的借鉴和融合不是简单的复制和拼凑。而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艺术加工,在找到原始造型与现代元素的契合点的情况下,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例如2008年奥运会福娃的设计,便是借鉴了民间剪纸中的福娃形象,以此为原型在对其进行卡通化的艺术处理之后便呈现了全新的,独具民族特色的福娃形象。这种民间与现代的融合不仅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为重要的是丰富了我国的艺术设计理论和实践,成功的走出了一条民间造型世界化的道路。另外,民间造型元素在传统文化中资源非常丰富,各种艺术造型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同时这些也成为影响和提升现代艺术设计水平的关键因素。而且这些民间造型元素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需要设计者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风貌和审美风格形成独特艺术造型的关键。在具体的民间造型元素融合中应当考虑两个主要方面的影响。一是民间造型的物质属性,例如人物的服饰、表情等。这些物质层面的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而作为一种悠久的文化出现在民间造型当中。更为重要的是精神文化内涵,造型元素都具有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这种精神文化内涵才是造型对受众造成不良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应当是现代艺术设计中给予更高程度重视的关键原因和因素。
(3)审美心理的新旧融合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民间艺术元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漫长的。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创作与大众接受是不断磨合的。也正是这种长期的磨合形成了基本稳定的民族审美心理。民间文化的发展受限得益于对民间审美心理的融合上。因此深入研究和深刻把握民间审美心理是提升现代平面设计传播效果和接受程度的一个关键问题[3]。例如在我国民间婚庆中多使用双飞燕、鸳鸯等艺术形象,他们代表着夫妻恩爱、永结同心、白头偕老等人们对美满婚姻的祝福和向往。这种心理可以在艺术形象的加工处理后融入进现代平面设计当中以迎合我国民间审美心理。时代不同,人们的审美心理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同阶段的审美心理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对于审美心理来说也包含特殊性和普遍性两个方面,所谓特殊性就像前文所说,时代不同,审美心理就会不同,另外审美主体不同,审美心理也会不同。因此审美心理具有特殊性。所谓审美心理的普遍性就是指无论审美人,审美时代在对待美的事物的看法上存在一些共同性的特征。例如都是心理体验,都以真善美为衡量事物美学属性的原则等等。这些普遍性就是古为今用的有利条件。审美心理应当在新旧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2民间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创新
创新首先来自于继承,民间艺术的思维方式可以成为平面设计中的设计理念。在继承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用传统的思维整合现代设计会起到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而且在熟练运用传统思维
去整合现代元素的基础上,还可以适当对传统的艺术思维进行创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再次改造。现代平面设计中,设计师为突出自身的特色和风格往往在设计中求新、求奇以达到标新立异[4]。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他们会用独特的艺术手段对传统民间元素进行变形、夸张实现作品艺术的多样性和奇特性。而且这些民间元素与现代艺术气息的融合也形成了新的民族风格。于是民族文化便在他们的手中披上了更加华丽的时代外衣,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都得到了发展。这种创新对平面设计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弘扬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民间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这种前景能否被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起来,很大程度上还要看创新的水平和艺术性。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于民间元素的借鉴必不可少,但是这种借鉴不能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要在一定的创新的基础上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民间元素应当披上时代的外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体现民间元素的审美价值和现代平面设计的艺术性。
第五篇:视觉审美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平面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创作时,应该考虑到人体眼睛部分对于本幅作品视觉审美元素的读取效果,从而把握好平面设计的重点部分。眼睛除了要辨认物象的轮廓特征,还应该辨识抽象的体积特征。在进行现代平面作品的设计时,为了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设计者可以从协调感和视觉冲击等元素糅杂到平面作品的设计过程之中,从多个角度实现平面作品表现力的提高。
一、视觉审美元素在平面作品设计中的整体布局要点
设计师在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色彩与文字、图案的合理搭配。对于比较晦涩的设计图案,设计师一定要在设计图案的下角部分,进行必要的文字注释,一定要注意文字的精炼,防止由于文字部分过多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进而损害平面设计作品的美感。同时,在设计图案的选取上,设计师也要考虑到人们的理解能力,尽可能使用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这样也可以在后期的艺术加工过程中,融入更多的解读信息。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还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改进平面设计作品的材料和尺寸上,对于一部分暴露在户外的设计作品,比如灯箱、公交车体广告、站牌等平面设计部分,应该大胆的采用新技术,提高平面设计作品的耐用程度。从而保证视觉审美元素在运用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设计作品材料的损坏而丢失应有的视觉元素。
二、提高视觉审美元素在平面设计中运用效果的方法
1、强调色彩元素的合理搭配
色彩语言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运用丰富的色彩,不仅可以弥补传统设计作品中纯文字设计的枯燥性,还能够提高作品的活泼性,实现平面设计作品的可读性提高。采用合理搭配的视觉审美元素,对平面作品展开设计,有利于实现设计作品的整体和谐。比如,各个国家的的设计过程,就是设计师运用各种独有的色彩进行整个平面设计优化的过程。法国国旗红色、白色和蓝色三种颜色部分组成的,其中,红:白:蓝三色的面积比例为35:33:37,而我们却感觉三种颜色面积相等。这是因为白色给人以扩张的感觉,而蓝色则有收缩的感觉,所以,法国国旗正式基于这种设计理念,才实现了设计上的和谐,这就是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运用视错觉的审美元素提高作品设计过程中蕴含的直接美感。
2、重视在作品设计中融入情感表达
平面设计作品在对于审美中视觉元素的构建下,并不强调在单个图形区域中,融入过度的设计情感,在很多情况下,设计师重视的是色彩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对于人体视觉的影响。为了达到色彩和谐的效果,实现视觉色彩的最佳运用,将冷色与暖色与人们的生理感觉和感情联想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观众对于平面设计作品的接受程度,让作品不至于由于色彩搭配比较刺眼而让观众难以接受。一般情况下,暖色会使平面设计作品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受光的部分会随着光线的增强而变暖,设计作品的表面会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暖色特征。平面设计师在运用丰富的视觉元素展开图案设计时,应该考虑到作品的背光部分会呈现出补色的冷色倾向。相反地,冷色光使得室内的设计作品受光部分色彩变冷。对于巧克力、奶茶等对于暖色调设计要求比较高的作品,应该更多地使用暖色光对艺术作品进行加工。使得观众在看到了暖色光的时候会联想到“温暖”、“舒适”等词语,从而在平面设计的作品中,感受到温馨与快乐。
3、巧妙运用冷暖色,提高视觉冲击力
对于设计作品中对于审美元素暖色调要求中比较突出的情况,可以在平面设计的结构和节奏中糅合进去“纯黄”或者“纯蓝”等纯粹的色彩,不仅可以实现设计作品色彩的整体协调,可以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清奇感觉,勾起读者的联想。比如,驰名中外的“德芙牌巧克力”,在作品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暖色调的巧妙运用。整幅作品运用了棕色的基调,粗浓的巧克力线条环绕在袋装的德芙巧克力周围,给人一种“滴滴香浓,此处尽丝滑”的视觉享受。并且,暖色调的运用,还会让人想象到爱情的甜蜜与美好。在整幅作品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还运用了少量的淡黄色冷调锲入,凸显出了“DOVE”德芙巧克力的商标,体现出了文字设计的醒目,运用丰富的视觉审美要素瞬间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同时,传达出了“Doyoulove”这句具有感情色彩的浪漫主题。平面设计师在进行视觉审美元素设计的过程中,关键是将冷色调与暖色调结合起来,实现设计活动的和谐与色彩统一。
三、结束语
平面设计师在进行图案处理与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出平面设计在审美中的秩序美,从而增强图形设计的张力,达到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一个好的平面设计作品,应该将宣传方想要表达的思想融合到设计作品之中,从而实现宣传信息精准传达的目的。让观众从平面设计的作品中读出更多意味深长的东西,出现在平面作品中“小中见大”、“虚中见实”和“深中见浅”、“矮中见高”的艺术化想象的效果,给观众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