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讨[合集5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讨[合集5篇]



第一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讨 中 文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产生了大量的浪费,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今天,环境存在的某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全球范围内,进而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经济的发展。从1970年代开始,会计领域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希望用会计方法使会计信息得以表达,进而会计就被加入了环境问题的保护之中了。此文把统计刨析和实践中的研究结合起来,研究环境中存在的会计有关的信息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用中国石油的化工集团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为核心,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阐明了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相关对策,增加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上市企业关于环境的会计信息等披露的质量。给企业外部利益相关人指出解决的意见,供其参考。

关键字:中国石化 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毕 业 论 文 外 文 摘 要 Title Discussion o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human life has produced a lot of waste, which has caused great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Toda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global problems, affec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uman life.Since the 1970s, the field of accounting has also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hopes to use accounting methods to expres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o that accounting can be added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ed in Sinopec's 2007-2017 annual repor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 this paper takes th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of China Petrochemical Group as the core, analyses the forms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of China Petrochemical Group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clarifi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information disclosure.Propose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Petrochemical Group.Provide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external stakeholders of the company for reference.Keywords: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Environ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目 次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1.4 研究方法 4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基本理论概述 5 2.1 环境会计产生的背景 5 2.2 环境会计的概念 5 2.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7 3中石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分析 8 3.1 中国石化集团概况 8 3.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9 3.3 中国石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10 3.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5 4中石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相应的措施 16 4.1明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事项与形式 17 4.2制定详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规则 17 4.3健全信息披露体系 17 4.4提高会计人员能力以及审查力度 18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表1 西方国家代表性观点 6 表2 国内会计界代表性观点 6 表3 中国石化2013-2017年环境污染事件 9 表4 中国石化在2007-2017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9 表5 中国石化集团2001-2017年度报表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数量汇总 12 表6 附注中环境负债统计表(单位:亿元)14 表7 附注中环境成本统计表(单位:亿元)1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工业的持续发展,科技的进步,环境和生态受到了破坏,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阻碍。同时,它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发展。

目前,环境会计作为高速发展的专业,给很多的企业和个人带来的良好的感受,同时也是给环境带来了保护作用,社会还是这个社会,然而环境方面的会计属于新发展起来的领域,尚且还在探索阶段,它所暴露的有关方面还没有确切的理论,即尚未形成完整的制度,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法律法规的保护。可以看出,环境会计理论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仍然是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需要不断探索。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如何控制它不仅需要国家政策和立法,而且需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会计方法。环境会计的产生。我国相关的一些法律条例明文规定那些需要对环境方面的会计信息的一些泄露已经严重被污染的做出重新的一些调整,使之成为环境方面会计信息的主要构成部分,它不仅在环境会计专业领域有着重要作用,也在促进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在会计理论中发挥完善作用。介绍了环境信息会计披露的相关概念,并且选择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具体分析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本文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应措施,以期为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完善做出一定的贡献。

石油石化的生产确实给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加速作用,但是石油石化在生产中产生的废物也是我们难以接受的。环保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据统计,石化工业不仅对空气质量构成巨大威胁,还会在炼油、原油加工、炼焦煤等生产工艺中产生固体废物污染。在国家对污染物的检测中得知,石油的污染物占比十分严重,其中挥发酚和氰化物高达86%和41.5%。排放问题的严重,不仅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也制约了国家绿色经济的发展。

绿色与和谐的经济发展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共生关系。认识到环境破坏的化学工业,相互监督和共同企业将有意识地承担社会责任。在促进和谐经济发展的同时,总书记所倡导的“美丽和谐中国建设”也经常影响生态学经济的发展。环境方面的会计也是具有对当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的责任的。那个核心内容是公开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无论是政府,公司本身还是大众,都是透过公司所披露的环境资讯来了解公司的运作及对环境的影响,但不能否认中国的环境会计构成还在理论上探索,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会计体系。能够去研究的点也比较单一,未能很好地整合。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发挥主观性,我们不能够保证环境会计披露的核算数据和计量成果,也就对准确性产生了不确定,全面性。

中石化是中国石化工业的领头羊,重要地位大家都有所了解。以中石化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案例研究相对比较全面和可以总结。首先全面了解中石化,其次全面了解行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也就是选择中石化作为研究对象带来的好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国内经济的系统强化和改善,国家政府对监督制度的巩固,石油作为中国工业的一大方面,给环境带来了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国内很多的学者专家都对这个做出了研究,政府也相应的制定了规章制度,系统化的运营,原油的高利用,小污染,实现成品油的集中批量发行,保证成品油畅通秩序,整理并改进一些成品油在零售界的有关行为准则,对于价格上来讲,致力于促进原油的价格和成品石油的价格,使之与国际上的差价保持同步,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让中国的石油化企业发展有非常良好的提升空间。这几年来,我国在石油业化工业的相关变革的机制上增强了力度进行重组,大大提高了我国在相关工业的公司中所具有的竞争力。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政府就进行了一些对石油企业的相关变革,并成功建成了两个龙头集团,分别是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在21世纪,这两大龙头集团将主要的发展目标转移到了世界的角度,努力与世界接轨,更加时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营方案,构建了股份制度,并在国内和国际纷纷上市。

1.2.1国外环境 全球的经济正在平稳向前发展中,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之下,石油化工企业的相关产品也需要得到一些比较平稳的发展和提升。但是由于美国经济已经苏醒及中国过去三十年在经济方面的提升速度,直接带动了世界经济。从2001年开始直至2003年,经济提升率已经增加了1.9%。国际的局势已经向多元化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在逐渐全球化。全球的石油产业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分别是亚洲、欧洲、美洲。

1.2.2国内环境 跟着国内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之快,及过去三十年在国际上位置不断进步,为中国的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打造了优越的基本条件。在全球事务的重要环节,国内采用平稳前进的方式进行发展,这使得国内的经济得到了不断地前进。从改革开放起,中国的市场就已经开放到了全世界。国际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奉献,与此同时,国内一直都在策略上与执行上和国际保持良好优良的互利互惠的紧密合作关系。国内的石油化工行业在中国加入WTP后大一步的增加发展力度。2000年开始,这一年是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国内的石油化工行业侧向于全球性的合作,通过将资本和技术从优越的海外市场引入国内,恰当发展中国的管理制度;

在这之后,国内的石油化工行业逐步驶入到上市和并购的阶级,正式与国际化高阶发展接轨。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由环保局在2010年发布的有关上市的公司在环境问题上的泄露问题的处理指南中,石油等16个领域已经被列入了高污染的区域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口号使得人们开始重视对于环境的保护。而中石作为一个高污染的龙头集团之一,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的日常生产、经营和商业发展不仅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而且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然而,人们并没有很好的方法来理解企业生产和经营所造成的环境危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成为利益相关者可以参考的少数方法之一。中国有关环境的会计消息被泄露的监管机制还不完善,缺少相关法律对其制约,难以正确引导企业做出合理的披露选择。

因此,本文以中石化为研究对象,刨析它们的有关报告等,提取具体准确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为和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全面了解中石的坏境会计消息的泄露问题的现象。对于泄露过程中具有的一些缺点,进行相关刨析,以揭示问题的根源。最后,提出了提高企业环境会计信息透明度、促进企业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帮助利益相关者及时、有效地了解企业环境现状的对策。

此文将中石的一些环境消息泄露作为研究方向,讨论有关现象。其存在的两个主要意义。第一,理论上,将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相关的结论进行分类。此外,该技术提供了整理不同研究方向上的信息公开以及建立中国环境会计信息公开系统的理论指南。同时,与特定产业的环境信息公开相关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了环境会计信息理论的总体发展水平。第二,实用意义:我们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数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分析,它帮助改进了环境会计信息的公布水平。可以改善公司整体的形象,形成品牌效应。同时,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开发自己的环境会计信息,还可以促进其他企业和特定产业的环境信息的公开。

自2007年以来,经过多次争论和讨论,中国对环境税收制度的变革进行了10年分析。终于,于2016年,正式通过全国人大的一直表决,于2018年确定实行。对于中国现在的生态文明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因此,它的出现是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新时代,是在税收的变革方面的一大改变。它颁发的针对我国的有关绿色生态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所以,作为公众意识信息的载体,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4研究方法 此文运用一些研究的方法对于中国的环境方面的会计信息的泄露问题做出了一些研究。先是分析了一些有关环境会计消息泄露的现象,指出相关问题,刨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因素,进一步指出了中国公司的环境会计方面的信息披露的框架。环境方面的会计信息泄露主要是由泄露中心、泄露的对象、消息的特点、泄露的内容、泄露的方式等。并以中石化为例,通过分析整理中石化近十年来的年度报告,分析中石化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方式以及其信息的准确度等。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应措施,为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完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基本理论概述 2.1 环境会计产生的背景 人类环境资源是鱼与水的关系。如果人类发展离开环境和资源,就等于窒息。世界人口的增长使环境资源越来越紧张,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这种状况已经失去了它理应享有的和平与和谐,并使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处于非常糟糕的境地。

由于环境污染的极大危险,许多国家开始关注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各国学者和专家开始发表各种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结果主要是想要增强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人们认识到保护环境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意义。许多以前确立的会计理论不能适用于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的会计制度。糟糕的会计在这个时候产生了。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如何控制它不仅需要国家政策和立法,而且需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会计方法。环境会计的产生。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严重污染的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处理环境会计信息错误。环境方面的会计消息的泄露成为了其主要的构成部分,也会在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助力,也将在会计理论中发挥完善作用。介绍了环境信息会计披露的相关概念,把中石公司作为案例。此文刨析有关环境方面会计消息的泄露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应措施,为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完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2 环境会计的概念 环境会计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来的。其发展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们对自然的过度需求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1970年代左右,它开始被用作分析污染问题和提供解决方案的一种方法。根据不同国家的基本情况,环境会计的概念也有所不同。环境方面的会计成为一个崭新的学科,还没有形成理论上的概念。西方国家的代表性观点:

1973年,美国会计协会将环境会计定义为:测量、记录和分析与商业有关的经济活动造成的污染的潜在生态和环境潜力[28]。本文列出了西方国家的代表性观点如表1所示 表1 西方国家代表性观点 学者 年度 观点 格雷(英国)1989 环境会计是“人为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增减的会计,最重要的是两者之间会计的转换”。

Hawkinson(加拿大)1994 环境会计“既用货币单位表示,也用物理单位表示,这有助于改善整个社会环境资源的核算”。

gray 1995 环境会计研究的重点是衡量自然资源及其人工资产的价值是环境核算所使用的一种形式,以反映自然和社会成本的转换[29]。

国内会计界代表性观点:

Li Lianhua(2001)由全方位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环境方面的会计是一个具有综合特点的学科。它是包括了生态、会计、环境学、心理学等学科,具有社会发展的特点。在这里,他强调了环境会计出现的时代的特点。同时,他还强调了环境核算和相关因素所包含的相关要素的特点[30],并且在我国,最广泛运用的环境的核算被认定,主要是想增加社会的利益,优化相关配置,创造新的福利。确认、衡量和报告企业、机构的各种商业活动或社会活动的环境影响和管理的管理活动,此文把有关环境方面的会计理解为一个综合的学科。利用一些统计的办法开展管理活动,以查明、测量并记下公司的产出过程具有的一些环境的资本、欠债、本金等。本文列出了国内会计界代表性观点如表2所示。

表2 国内会计界代表性观点 学者 年度 观点 engfanli 2003 环境会计是“企业会计一个新的领域。具体来说,运用了会计的基本办法,运用各项计量手段。针对公司的环境中存在的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管控。” Lilianhua 2001 环境会计是“利用会计和环境管控的手段以及货币计算等属性。确定、记载、泄露和评判公司生产运营的因素和结果的控制。” 2.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2.3.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发展理论基础(1)可持续发展理论 于1987年,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被世界环境委员会提出,这一概念在其介绍中得到了强烈反映。人类的生存和环境息息相关,而生产也在于环境出现矛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人类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同步进行。今天的观点使我们知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分不开的。环境保护也有利于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做到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这是人现在和未来都需要的。

(2)多重信托责任理论 在传统的公司会计中,我们把所有股东提供的资本称为资产,把股东提供的资本以外的资产称为负债。股东资本增减的会计核算按公司收入计算。这种关系是一种相对单一的委托关系。企业也具有多参与关系,即将企业的权力分散到各个参与者,让参与者为了企业的利益而形成企业经营和生产的要素。只有这样,才能将所有参与者聚集在一起,成为企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以造福于企业。这就是所谓的多信托关系。

(3)社会责任理论 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生活环境的逐步转变,企业对环境的认识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从一开始,他们就不重视环境资源的滥用,现在他们强调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企业如果不像过去那样保护它们,就不能再利用不良资源。企业在利用环境获利的同时,必须承担各种环境社会责任。企业的利润离不开环境的支持。没有环境资源的支持,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获得任何利润。因此,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企业要做的,无论当下还是未来。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企业的不断发展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社会可以要求企业承担其社会责任。企业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不能任意破坏环境。

2.3.2需要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在环境会计专业的方面,信息的整个反馈非常重要,良好的信息报告反馈,去披露企业的活动,这些活动又在给环境带来什么影响。这是专业方向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关注这些问题也是企业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所在。也是因此,我们需要去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1)各国需要增加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其中一些是由于环境资源的流失而产生的经济效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相关的环境会计制度。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自然资源的枯竭,而且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和合理利用以及减少环境问题造成的障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仅是为了保护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是为了增加无形资产,改善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

(2)企业本身需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逐步淘汰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公司进行创新改革,努力跟进新的经营方式。它们还旨在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和降低成本,同时保护环境。从市场反应来看,环保产品更受客户信赖。企业除了获得利益外,还需要成为良心企业。它们不仅能够生产利润,而且必须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同时注意保护其能源供应者。

(3)其他外部利害关系方需要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 我们已经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讨论了环境会计披露的重要性。在研究环境会计的使用者之前,我们只讨论了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为了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它总是关注于公司的环境行为。为此,公司需要积极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同时,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使得消费者在消费前关注产品的环保成为可能。中石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分析 3.1 中国石化集团概况 中国石油企业(中石化),即是以国家的石化公司为基石,于2000年建立特大的石油公司集团,注册了2749亿的人民币。中石化集团一经成立便成为我国石化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到了领导作用。日前中国石化已经变成了石油、天然气等进行采挖、提炼、炼化以及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在中国甚至是世界都处于领先位置,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石化生产与供应者。石油化工产业虽然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但是在其生产利润的同时也为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以及环境损失。并且在中国石化集团成立以来发生多起大型污染事件,如表3中国石化2013-2017年环境污染事件。因此中国石化也被列为国家重点监管企业。

表3 中国石化2013-2017年环境污染事件 年份 环境污染事件 2013 未经过处理的油气井污水直接排放入水体中,导致水质骤降,造成大量的水生动物死亡以及附近牲畜死亡。

2014 发生乙烯、氨气等有毒气体泄漏,使空气质量恶化,并引发大量的呼吸道疾病。

2015 输油管泄露,造成严重的土地污染。

2016 将未处理的污泥与油垢进行土地填埋,严重污染地下水。

2016 排放未处理的污染有毒气体,导致空气质量恶化,空气中酚类超标,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爆表。

2017 排放的污染有毒气体处理不达标,导致部分地区雾霾现象加重。

3.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中国石化每年需要独立向公众发布环境责任报告,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采用补充说明的方式。如表4所示为中国石化在2007-2017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汇总表。它们的汇报方式主要是:健康方面的环境汇报、环境的责任方面的汇报、可持续发展的告示等。

表4 中国石化在2007-2017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披露方式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 √ √ × × √ × √ √ √ 财务报表 重要事项 × × √ √ × × × √ √ × × 董事会报告 √ √ √ √ √ √ √ √ √ √ √ 监事会报告 × × × × × × × × × × × 报表附注 √ √ √ √ √ √ √ √ √ √ √ 社会责任报告 √ √ √ √ √ √ √ √ √ √ √ 可持续发展报告 × × √ √ √ √ √ √ × √ √ 健康安全环境报告 × × √ √ √ √ √ √ √ √ √ 环境保护公报 √ √ √ √ √ √ √ √ √ √ √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官网所公布的报告 3.3中国石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中国石化集团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为组合式披露法。环境修复资料附带安全生产环境资料、招股详解、附加资料、财务报告、可持续生产资料等等,其所披露的内容与其他机构相比要相对的全面。但是通过分析2001-2017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布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如表5可以知道,中国石化集团多年来都主要声明他们在环境修复上花费的贡献,并且升级系统来更加环保。在所有的报告当中都着重强调其响应国家政策的积极性以及其企业的环境绩效考核。但是对于其他的环境问题如环境成本与环境负债的组成以及重大环境问题救灾补救基金等问题都鲜有报道如表6环境负债统计表与表7环境成本统计表。通过对表6中环境负债的统计可以看出,中国石化集团的环境负债资金逐年攀升,说明中国石化集团在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中都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说明其对环境的污染的威胁也逐渐增大,而通过负债表中的应交税费可以看出,其应交税费与预计负债并不成正比,而且应交税费在此期间呈现较大的波动,由此可以推断出,应交税费费用较多的一年应该是发生了较大的环境污染事件从而对其企业产生的重大损失。通过表7可以观察到中国石化集团所缴环境税正在逐年上升,2016年的税款是2017年的7倍,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在十年期间由于中国石化企业的营业额增加导致的税费增加以及逐年严格的环境政策导致的环境税增加。并且说明了中国石化的盈利确实也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石化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做的还不够到位,甚至怀疑其存在避重就轻的态度,试图掩盖其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报告能够提高一个企业决策质量,令企业可以构建一个主要为能源调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资源利用等主导环境指标。通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报告令企业重视可持续经营以及有利的生产方式,以此节约及维护当下拥有的资源。无法获得这类信息可能等同于偏见、不透明、欺诈和易于承担风险。这种情况可能会阻止消费者、供应商、投资者、周边社区的光顾,也可能会受到欧盟的制裁。环境责任包括加强公众对企业环境绩效及其公开披露的监督。企业环境责任的这些因素共同企业利益。环境报告举足轻重,因为它们提供环境绩效信息并影响市场。企业可以通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报告来提高企业在外界的知名度。表明其企业的公开透明程度。

中国石化集团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股东的纯现金流,从而增加公司的价值,向公众提供更多的细节。环境报告有利于企业,因为它揭示了企业的社会和生态价值,从而减轻了来自压力群体的压力,树立了企业形象,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好处包括避免任何处罚或罚款支付由于环境犯罪规定的环境保护机构的国家,这样的立法存在,它作为一个内部的变化。它能够帮助公司认清弱点、机会,并设定新的目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了对环境影响和相关财务影响的洞察。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实现组织问责制,提高环境透明度,并确保有效和高效地管理自然资源,将环境会计与财务会计联系起来。有时,实体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产生的一些关键问题是通过环境报告来解决的。环境管理系统提供有关环境表现的量化数据,以纳入环境报告。通过这种方式,报告将管理者所取得的成就告知相关方,并鼓励和激励员工追求更大的成就。

表5 中国石化集团2001-2017年度报表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数量汇总 内容 数量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总数 定量 总数 定量 总数 定量 总数 定量 总数 定量 总数 定量 总数 定量 总数 定量 总数 定量 总数 定量 总数 定量 公司简介 1 1 1 1 1 1 1 1 1 1 董事长致辞 7 √ 5 √ 3 √ 4 4 √ 3 3 √ 4 4 √ 4 4 经济业绩与展望 节能降耗 4 √ 健康、安全、环境 5 √ 4 √ 4 √ 4 √ 4 √ 4 √ 4 √ 4 √ 4 √ 4 √ 科技开发及其他 2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健康、安全、环境(HSE)9 √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 √ 2 √ 3 √ 3 √ 2 √ 3 √ 3 √ 3 √ 3 √ 3 √ 3 √ 重大事项揭示 公司治理 1 1 1 1 1 1 1 1 1 1 1 董事会报告 对待相关利益者方面 宏观政策及政府监管风险 1 1 1 1 1 1 1 1 1 1 1 环保法规要求的变更导致 4 4 4 4 4 4 4 4 4 4 4 生产运营和自然灾害风险 3 3 3 3 3 3 3 3 3 3 3 新会计准则的影响 监事会报告 2 财务报表及附注 会计政策 环保支出 1 1 1 1 1 1 1 1 1 1 1 预计负债 2 2 2 2 2 2 2 2 2 2 2 环境税费 资源税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矿产资源补偿费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石油特别收益金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其他长期负债 预计负债 4 √ 4 √ 4 √ 4 √ 4 √ 4 √ 4 √ 4 √ 4 √ 4 √ 4 √ 财务费用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环境方面的或有事项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披露总数合计 56 46 44 44 44 44 44 45 45 45 45 货币性披露项目合计 10 10 10 9 10 9 10 9 10 9 9 数据来源: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官网年度报告整理(2007-2017)表6 附注中环境负债统计表(单位:亿元) 环境负债 科目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预计负债 76.13 92.80 115.29 155.73 183.81 260.80 297.15 331.86 331.15 369.18 应交税费 14.93 13.41 7.79 7.96 11.18 12.39 9.74 5.15 2.13 6.19 数据来源: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07-2016年附注说明 表7 附注中环境成本统计表(单位:亿元)环境成本 科目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资源税等税目 32.17 42.93 63.36 97.96 197.84 280.79 284.09 263.05 185.84 213.69 数据来源: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07-2016年附注说明 3.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3.4.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明晰性 石化工上市企业的其生产发展过程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尤为重要的。许多公司能够发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中国石化企业在年尾报告里对环境相关资料公开展示,并且主要展示了公共保护报告。然而仅仅阐述了少量环境保护,没有在单独的生产中,将其全面表述,同时展示的信息与形式不全面,不统一。

3.4.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单一 中国石化的环境会计资料展示片面主要表现为展示资料里总是一事多述,将同一件事用不同的方式重复展示。如企业财务年度报告、注明、可持续发展报告、安全卫生报告等。从所有的报告书中得到的相关信息中,反复被讨论的比率很高。为了完成企业的节能作业,这可能会通过4-5份报告书被反复讨论和解释。这个项目是由巨额投资的企业引进的低碳环境保护项目。研究比较15年的相关资料、污染修复报告、企业发展报告,或者是公司无害生产资料等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展示。这类重复散布的公开会给数据收集和对照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关于同样环境保护项目的多项报告和年度报告的作用,只是夸饰企业对环境保护的原因所作的巨大贡献。

通过对上市石油化学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调查,环境信息的公开大部分是对理事会报告书及上市企业年例报告书的记述,但少数企业是独立公开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书企业有很多公开的方法,但是关于紫斑的公开,其他形式的公开没有被广泛采用。

3.4.3 信息披露体系不健全 对中国石化企业近年来的展示资料进行研究表明,在07到09三年间,公司对于环境资料的展示比较公正,将公司业绩资料进行公开展示。从10年开始,该企业的展示资料并不完整,许多利用表格形式。虽然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但是,通过图表可以明显的看出针对于企业 环境方面的披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从罚款支出看,每一年中石化都有几起操作事故,然而,公司却没有将惩处力度进行公开展示,资料来源不具备真实性。关于失误给大气产生的破坏以及挽回方案等方面,公司则是夸夸其谈,浓墨重彩的展示其为社会带来的利益。中国石化企业的健康生产安全报表、社会使命报告、可持续生产报告等主要对关于无害生产、节约能源、社会责任等给予浓墨重彩的表达,而且配上许多图片来取信于大众。对那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资料却遮遮掩掩,不能光明磊落的展示出来。这样的现状使中国石化关于环境会计资料展示比较片面,不具真实可靠性。

3.4.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真实性 在中石化披露了环保的措施,三废排放能够达标、及获得了荣誉,从此以后全部上市企业展示的都为有利消息,却并没有展示企业在环保上的漏洞、收到的罚单、对大气的破坏力度等不良消息。虽然说上市公司要对所披露的信息进行负责,然而现在并没有监督部门提出反对之声,所以企业依旧我行我素只展示对企业有利部分的消息,但是其实这些消息可信度不高,不能取信于大众。

中石化企业的环境消息展示主要是环保手段、环保投入、环保资金、环保荣誉等方面。而且该企业使用记录方法来展示,关于可清算资料亦选择非资金资料为主要。由于缺乏统一的环境信息披露规定,作为石油化工行业领导者的中石化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具有的随意性以及避重就轻的披露方式,由此可见当下我国绝大多数上市企业环境资料的展示以偏概全,并不全面。

中石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相应的措施 通过对中石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即使发现了许多积极的发展趋势,但是仍存在不少的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国家需要更加完善法律法规,使得环境会计披露内容能够全面又准确的描述企业的状况。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研究方法、计算方法、披露形式等方面缺乏研究和规范。目前,国内科技界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主要是规范研究,对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要素、假设、目标和必要性等,实证研究很少。此外,会计方法不科学,没有可操作性,因为环境评估的目标位置比较高,会过度追求科学和理想化的模型。国内在这方面缺乏国家层面的约束,报告不统一,信息披露是企业自身的行为,随机性较大。因此提出以下几条措施建议:

4.1 明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事项与形式 本文通过对中国石化集团在2007年到2017年的年度报告中的财务报表的整理分析发现,中国石化在财务报表方面的披露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并且每年披露的项目与位置都变动不大,所以使得每年的披露数据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同时发现在披露的项目中中石化并未将安全环保以及环境建设等问题单独列出,而是将企业生产成本以及设备成本放在一起进行核算,这种披露方式容易误导公众,误以为其巨大的投资是用于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上。因此加强环境会计准则的制定和研究将会大幅度促进信息披露的正常进行。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环境会计条件下,需要政府主导,用法制护航,公司需要在这方面参与并得到改善的政策,加强成本核算,提高企业的绿色经营。环境成本的结算与控制是环境会计的核心内容。我们需要改进成本处理方法,进而对环境成本实施绩效管理,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倡导绿色的理念,让企业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针对目前各个企业的未在独立的环境项目中,对一些相关问题的调查,得到环境会计的内容得到了集中的回馈。这些反馈中很多都是需要政府积极的参与,统一规范,并要求企业在报告中以要求的披露形式列出必要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事项。从而能有效解决目前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明确的问题。

4.2 制定详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规则 在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各种报告中应限定其各自所需报告的内容,而不是由企业自己随意的报告,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各报告中信息的重,为后续的整理与分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详尽的披露规则要求企业每年对环境会计方面的信息收集和利用。

4.3 健全信息披露体系 在外部方面:政府应当积极联系相关专业的人员,根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所需要的必要信息健全信息披露体系,从而杜绝企业在报告中钻空子的现象出现。

在内部方面:根据中国石化集团在其官方网站中公布的年度报告中,其企业每年均会根据国家的新政策进行依法治理企业,以及每年均积极开展审计监督对各类项目进行审计,能够有效地发挥审计作用,有效地起到了预防风险的作用,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贪污腐败等恶劣事件发生。并且优化公司内部管理,规范会计信息披露。

低碳经济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企业要牢牢把握这一趋势,才能在市场的宏观环境中实现自我发展。

很多不好的企业内因会影响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所以企业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环境,优化公司结构,促进正确的环境保护的概念,这是前提和基础,加强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企业要加强内部的管理,争取做到绿色发展,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4.4 提高会计人员能力以及审查力度 针对目前石化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观察到由于企业出于私立或是其会计人员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所以需要加强企业与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对环境信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视度以及环境会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性加以强调,并设立相关部门对企业进行审查,并对环境报告造假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予以警示。环境类的会计包括了生态学、环境科学、会计学等等,包含了许多,这样多学科的专业要求从业人士一定要能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所以说,有必要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使他们了解环境会计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确保绿色会计工作的开展。

结 论 工业的发达,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人类的工业化发展没有与绿色发展同步,制约了环境科学,也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提出,但并没有建立健全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本文以中石化开展研究,对他的发展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做出了归纳,笔者取得了以下几点结论:

(1)总体而言,中石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不错,但是其中存在的不规范性也是较为严重的,不能够在情况的变动下稳定和比较,这样的情况导致中石化的环境会计信息的可用性降低。

(2)中石化的企业整体是非常好的,然而不能资源、主动地展示关于环境方面的资料,笔者认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披露可以采取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披露。

现在市场环境正处于积极成长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中石化这样类型的企业很好的发展环境,但是企业也需要关注企业的财务与环境的同步,这样也是企业在未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的积极因素,应对市场环境更加轻松。

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本文只对中石化集团进行研究,并没有对以其他方式上市的石油化工业公司进行研究并没有实证相应的影响因素,这是本文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致 谢 经过几个月的论文研究写作,在论文即将完成之时,我最想要感谢的人就是我的导师李政老师。课题确定之前,我非常无措,搜集了许多杂乱的资料,并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李老师给了我一个明确的方向,让我瞬间镇定下来。老师给出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我很好的梳理文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给我指引方向。我的研究能够完美结束,他是功不可没的 我也要感谢所有大学教授过我的老师,在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导以及熏陶下,我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动力和进步。其次我要感谢我的主任黄文涛主任,在我的大学生涯,他给给予了我无数关于学习班干工作以及生活上的指导。最后我要感谢所有陪伴我的同学朋友们,感谢你们一路以来给予我的鼓励与帮助,也是你们的配合让我的班级工作更加顺利,四年的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爱每一个你和你们,谢谢。

参考文献 [1]石油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刘文琦.现代商业.2018(26)[2]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薛淑娟,邹纪元.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01)[3]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胡慧慧,张华.中国集体经济.2018(27)[4]石油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J].鲁娇娇.现代经济信息.2018(02)[5]化工行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戚丽影,李婷婷,李思锦.经济研究导刊.2017(20)[6]石油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若干研究论述[J].郝子凯.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1)[7]能源行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 披露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武朝荣.财经界(学术版).2014(21)[8]我国石油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周蒙蒙.全国流通经济.2018(11)[9]中国与加拿大石油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比研究[J].陈静,史茜.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05)[10]关于对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研究[J].黄帅,闵维.煤炭经济研究.2017(06)[11]三方博弈下对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J].赵海燕,张山.中国农业会计.2017(07)[12]环境会计理论发展进程与研究展望[J].赵海燕,张山.财会月刊.2017(10)[13]碳排放权交易的微观效果及机制研究[J].沈洪涛,黄楠,刘浪.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14]化学制品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分析[J].赵海燕,张山,杨柳.会计之友.2018(05)[15]环境会计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煤炭开采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黄嫦娇.财会研究.2018(01)[16]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刘青,刘彤.现代营销(下旬刊).2014(09)[17]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European industry data[J].Andrea M.Leiter,Arno Parolini,Hannes Winner.Ecological Economics.2018(4)[18]Study on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based on real options for China’s coal-fired power plants[J].Xiping Wang,Lei Du.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7

第二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管理学心得体会

进入大二,经过了一学期的企业管理的学习,管理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工商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管理论文实用性强,主要依托于管理理论的那里指导,运用全球化战略思维,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从企业战略的规划和制定到资产资本的运营,从人力资源的管理调配到企业的管理模式等等,包括对所有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使得资源效能充分发挥出来。管理学是以现实案例为基础,依据相关理论模型,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方案,既能从微观角度上帮助企业良性发展,又从宏观角度上有助于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和公司企业的决策者以及对学术界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尤其是一个企业的发展的潜力和内部的协调与运行都离不开管理。管理就是企业的灵魂。在中石化见习的两周里从高层到底层每个不同的阶层都有自己的管理手段,不同的企业也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财富》2009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9位。但是,由于世界能源紧缺,油价持续攀升,主要靠进口原油的中石化亏损严重,而中石化公司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公司在对外经营和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对策,降低成本,保量保供,尽量减少损失,进而创造效益。经过对企业管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中石化两周见习的经验,我认为 做为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就是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利益,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严格管理,提高质量例如: 以中石化现在的发展状况,企业要生存,要发展,第一步就是对企业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先要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思想,从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到生产直到包装、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把质量关。严格质量管理,1。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管理网络,以便对质量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检查和监督。2.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预防为主,实行全过程管理。因为好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所以就要把不合格的产品消灭在行程过程中,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事先控制不合格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方面,同进要进行严格的事后检查。

二、加强现场管理我所说的现场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拥有好质量的产品生产效率低也是无法提高企业利益的。因此,对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人、机、料、能、法、环等,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管理,使其达到合理配制和优化组合。处于良好状态,保持正常的运作,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生产,其实现场管理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首先要制定标准,做到有章可循,其次加强指导,督促检查,要达到物流有序、设备完好、纪律严明、环境整洁。

三、加强战略管理拥有了好质量的产品和生产效率还需要战略件产品打入市场树立企业形象。首行要从新产品的战略上做到生产一代,研制一代,也就是吃

一、看

二、想三,要在竞争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这样才能把握市场的主动权,才不至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其实,现在的市场竟争,无疑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竞争。一个产品质量的好坏,也是一个企业所有岗位技能的集中体现。所以,做企业应把全员培训作为立业之本,追求全员卓越,以人为本的管理,首先要注重感情管理,感情设资其直接效益是密切企业中人与人,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树立群体精神,激励和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创造性。

现代企业运用刚性管理的同时还要运用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与刚性管理相对而言,刚性管理就是在企业中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运用权力和组织系统强行进行指挥、控制、命令,硬性招待管理来达到目的;柔性管理是采取灵活手段建立灵活的组织系统,强调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人才开发,是看不见的资源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要以柔克刚,刚柔并济,为企业制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气氛,让企业成为一个宽严结合的管理模式。以上所谈,只是本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点体会,因为企业管理学无止境。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也就跟着潮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变化而变化。

经法系国贸四班08910422毛雅静

第三篇: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6-09-20 10:53:00 ]

作者:耿建新 焦若静

编辑:studa20 「摘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重要指导方针。环境会计作为经济管理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应为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会计信息披露入手,分析了上海证券市场中部分强污染行业的有关情况,结合相关法规的要求,揭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披露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国家依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和“排污收费高于治理成本”原则,促使企业单位主动增加投入,自觉治理污染。就此而论,企业的财务报告应当披露与上述内容相关的会计信息。

从总体上看,披露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会计信息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作用:

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顾及环境和社会的决策。这样可以体现会计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的决策价值,调动企业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以保证实现最佳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企业是购买新型环保设备,还是继续使用老设备并承担罚款或排污费决策;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渣是排入环境接受罚款,还是进行改造、利用的决策等。

在新的环境下促进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从吸引外资方面看,增加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能够避免引进污染严重和破坏、掠夺自然资源的生产项目。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因此,更应当通过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促使企业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及其与贸易相互支持的经营战略,减少因环境问题而形成的障碍。有利于政府部门了解企业在环保方面的业绩。只有充分披露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会计信息,才能有利于环保部门对环境总体情况的掌握,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社会贡献作出公正的评价与决策。有利于社会公众、债权人了解企业环境情况和环保形象。社会公众只有了解了企业与环境有关的信息,才能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债权人也只有了解了这方面的信息,才能真正把握企业的偿债能力。

二、上市公司中强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一)上市公司强污染企业样本的选取什么样的企业属于强污染企业?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但是,我国目前没有对此较为明确的划分标准。笔者在此根据一定标准和方法(在本文后面有解释),将冶金、化工、煤炭、电力、建材、造纸、制药、酿造和纺织等行业视为强污染行业,并以沪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列示处于这些行业的企业情况。

(二)强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有关环境信息摘要分析

毋庸讳言,这些上市公司确实处于重污染行业的范围内,且这类上市公司的数量还在快速增加。遵照本文的宗旨,此处对它们与环境有关会计信息的披露状况进行分析。

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的基本状况。从选定的30个样本看,1992年、1995年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均不含与环境有关的信息披露;1993年、1996年、1998年、1999年上市企业则均有环境信息披露;1997年的8家公司中有5家含环境信息的披露。为使大家深入了解处于强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此处简要列示两个公司的部分有关信息资料:

(1)山西兰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环保因素的制约:本公司煤炭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为煤泥水、矸石和煤尘。近几年来所属煤矿煤泥水处理全部实行闭路循环,煤矸石综合利用、填沟造地,制造砖、水泥等;对末煤运输及储煤仓安装除尘洒水系统,相关指标均已符合环保标准。化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为废水、废渣、废气。几年来,通过锅炉除尘器,对煤气发生炉烟油进行除尘改造,废水采用闭路水循环,废渣经粉碎后再利用,废气经等压回收塔回收再利用等措施。近三年本公司治污费用达到648万元,预计98年、99年治污费用为270万元和310万元,各种排放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但不能保证政府是否会颁布更严格的规定,要求本公司支付重大资本投资,或为了符合新规定而使公司承担别的义务和责任。

环保风险之对策:本公司将继续保证对环保的适当投资,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采用洁净煤技术,严格把关,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2)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环保因素的限制:磷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对“三废”进行处理的问题,1996年、1997年和1998年公司已陆续投资了199万元、24万元和31万元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预计1999年环保投入将达到35万元。目前,公司各项环保指标均已达到了国家标准,并在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合格化工清洁文明工厂。另外,近年国内某些地区禁止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将对公司产品市场带来一定影响。2 关于环保信息披露内容逐步演化及其原因分析。上述两公司的信息披露虽较为简单,但是,其确已具备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雏形,我们应当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结合本文前述样本的历史发展情况来看,上市公司有关信息披露的演变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即环保信息披露逐年详尽,内容逐年增加。具体来说,1993年的上市公司仅有环境责任的简单披露;1996年的上市公司披露了环保问题及对策的内容;1997年的上市公司对环保问题及对策、发行人环保情况和环保因素限制等资料的披露已较为详细;1998年的上市公司对环保因素制约、环保风险及其对策、技改项目等资料的披露更为详尽;而1999年的上市公司则对环保风险及对策、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及对策、通过环保质量认证情况等资料的披露进一步具体化了。

究其原因,这与我国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环保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环保执法和处罚力度加大,社会公众对环境信息披露需求的加大是密不可分的。这样的外部情况使上市公司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日趋加强,逐步把加强环境信息的披露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如果不加大披露力度,一方面可能由于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受到处罚,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被打乱;另一方面,如若环境信息披露不完全,导致筹资决策受影响,企业通过股市筹措资金扩大生产的目标就不能圆满实现。

(三)上市公司环境治理费用测算

在选定的30个样本中,有5个公司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了有关环境治理费用的测算。

通过对30个样本的仔细分析,再对比上述数据可知: 在30个选定的样本中,仅有5个企业包含环境治理费用的测算,约占17%,其余企业仅是文字说明,没有财务数据分析。包含治理费用测算的5家公司中,数据仍不完全。披露的数据仅有排污费和治理设备投资费用测算,而不含对原有设备增添的环保支出、专门环保机构经费、临时性或突发性环保支出、因工作环境不良对职工的特别补偿费、因违反有关环保法规被罚款和绿化费、卫生费、土地保持费、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水土资源流失治理费、汽车尾气排放治理费、水土保持费、环境评价费等。没有具体揭示环境治理费用对于公司盈利、资本性支出或竞争地位的影响及预测。

三、上市公司上述情况与我国已有法规结合分析

应当说,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程度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基本吻合。为了深入研究问题,此处先说明我国法规对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

(一)我国法规对企业污染费用的处理要求

我国法规中有很多对污染费用处理的规定和要求,对环境保护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向污染单位征收排污收费的法律依据是《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国务院还颁布了两个专门法规:《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在这些法律法规中,都对处罚的收费标准、基金提取比例有具体的规定。与此相对应,在原《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中,对排污收费制度作出过补充规定;《工业企业财务制度》也有将排污费列入“管理费用”的规定等。经分析可看到;这些法规主要是通过罚款等财务手段强化企业内部工作,没有对外进行信息披露的要求,其结果必然是减弱企业的环境保护压力,影响相关人员的正确决策。

(二)我国法规对于加强污染防治鼓励的规定

《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五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规定,减征、免征在节约能源和防治环境污染方面提供的专有技术所收取的使用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规定,城市建设中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转运站,综合的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和节能项目,资源综合利用、商业供销物资中的废旧物资加工等项目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经分析可看到,这些规定在从减免税的正面角度鼓励企业防治污染,但这些法规中也缺乏进行信息披露的明确规定

(三)上述法规在上市公司中的特殊表现

1997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一号《招股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的通知”中关于“发布招股说明书正文的风险因素与对策”中规定,要公布发行人所在行业的行业特点、发展趋势中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以及行业竞争情况,包括环保因素的限制、严重依赖有限的自然资源等。

1999年中国证监会“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六号<法律意见书的内容与格式>(修订)》的通知”中“发行人的重大债权、债务关系”中规定,要说明发行人是否因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产品质量、劳动安全、人身权等原因产生侵权之债:“发行人的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标准”规定,要说明发行人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近三年来是否因违反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而被处罚。

但是,上述法规所述的内容过于笼统,又与我国其他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没有很好协调,因此没有在强污染公司信息披露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四)信息披露不全面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尽管自1999年以来,中国证监会重视环境保护,强调对重污染行业的企业在上市前进行环境审核,但目前环境审核仅是内部掌握,并未真正向广大股民公开披露。笔者认为,信息披露不全面对投资者可能产生以下影响:

募集的资金有投向污染严重企业的可能,加剧环境污染和破坏。广大股民在不了解企业环保真相的情况下,承担着上市企业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而倒闭、被取缔或被责令停产所带来的投资风险,不利于股市的正常发展。管理者进行投资方案费用收益分析时容易忽略环境因素。其后果可能会直接导致企业经营不善,股民投资不能获得应有的回报,债权人回收债务的风险加大等。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可能出现偏差。没有充分的环境信息,就可能会“忘记”环境代价,形成加大资源耗用和环境污染的恶果,不可避免地造成宏观经济的恶性循环。

四、对我国上市公司充分披露环境信息的建议

基于我国对企业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及其与国外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差异,从我国实际出发,笔者对我国上市公司充分披露环保信息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一)列示强污染企业的划分标准并对外公布

什么样的企业属于强污染的范围,从而要求其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国目前对于强污染行业尚没有一个全面、权威和准确的标准。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强”只是一个综合的评价,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对企业进行判断。总量比重法。根据废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占全部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进行综合判断。按此标准可知,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含水泥)为强污染行业。万元产值平均法。即将万元产值废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与平均排放量对比后进行综合判断。按此标准可知采掘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为强污染行业。指标法。按照国家确定的12个主要污染物指标中的一个或几个污染物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比例来判断。常用的单一指标有汞排放量,在这个指标中,冶金、能源和电子、电工行业为强污染行业。常用的多个指标有判别废气污染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及燃煤使用量,在这样的指标体系中,火力发电厂为强污染行业;还有判别废水污染的,矿物油、氰化物、汞和砷的含量,在这样的指标体系中,石油和化工行业则为强污染企业。

当然,确定一个行业是否为强污染行业的标准仍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国家环保总局已经有了一个强污染行业初步备选名录。中国证监会应要求企业在上市时将企业是否属于强污染行业明确披露,如果属于强污染行业,就要将进行判定的依据方法和指标比例等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以便于信息使用者对于企业的环境状况有足够的认识。上市公司也可以参考各污染指标内容对潜在环境责任金额及企业已经采取的环保措施对资本性支出和公司产品质量等有关的财务事项详细列示并对外披露。

(二)政府环保部门应在对外披露环境信息方面发挥作用

国家环境保护机关应该对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做出技术性基础规定,并会同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对污染企业上市进行环境审核,以促使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进一步规范。

确定强污染行业的名录,严格把关。即要由环境保护机关协助证券监管部门判断企业是否属于强污染行业,如果是,就对企业对外披露信息提出要求。目前,国家环保总局与中国证监会已经在此问题上达成共识,采取了一致的行动,对强污染行业的拟上市公司进行了几年的环境审查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应进行环境审核的行业为:冶金、化工、石化、煤炭、电力、建材、造纸、酿造、制药、纺织、制革、采矿等强污染行业,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处理等行业。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环境审核制度、规则。为进一步做好环境审核工作,应按照以下的原则、内容进行审核并对外披露。核查原则:资金投向要符合国家环保政策,不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影响,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核查内容:是否造成环境污染,是否采取治理措施,治理效果如何,是否有因环境问题而被关停或倒闭的风险及上市企业在招股说明书中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核查材料:上市企业及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上市方案等。对外披露:即以核查报告的形式作为上市企业招股说明书材料对外披露,让广大股民了解核查情况及企业环境保护的真实情况。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披露的主要污染物的指标数据。如废水披露指标应包括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达标量,主要污染物及工业废水处理回用量;废气披露指标应包括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消烟除尘量,生产工艺废气排放量,净化处理量等。

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披露的财务数据指标。与上述技术性的指标相对应,环保部门进行环境审核时,应进一步要求上市公司对以上述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数据进行披露,特别要规范对环保资本性支出、环保运营费用及其效果等内容的披露。

(三)健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财务会计规定

弥补会计准则、制度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缺陷和差距,正确反映上市公司环境问题,是当前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会计工作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更是环境会计发展的关键。

一个上市公司完整的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应包含:(1)环境问题及影响;(2)环境对策、方案;(3)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披露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相比较而言,环境支出与环境负债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关键。为做好这样的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建立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与1998财政部相继发布的的八个具体会计准则一样,我们可以考虑增加有关环境成本和负债披露的会计准则。这样,上市公司就可以将有关环境的会计事项与现有的会计制度相对独立地加以列示。

规范环境信息的披露形式。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披露方式有描述式、统计式及兼有两者特征的综合式。笔者建议我国使用综合式。能以货币单位或其他单位计量的就用数据表示,对于那些不能或暂时不能以数据表示的信息可用文字在附注中表示。总之,要尽量做到内容完整、表述清晰、信息真实。对环境成本、费用的披露。环境成本的发生有多种情况,因此将哪些列为环境成本需要判断。总的来看,发生的环境成本如果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就应将其资本化,并在当期及以后各受益期间进行摊销。而对于不会在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环境成本,则不能将其资本化。这些成本包括:废物处理、与本期经营活动有关的清理成本、清除前期活动引起的损害、持续的环境管理等。这些成本应作为费用计入损益。由于不遵守环境法规而形成的罚款以及由于环境污染和损害造成损失或伤害而对第三方的赔偿,应单独披露。对环境负债的披露。应披露的内容包括:每一类重大负债项目的性质,清偿时间和条件;当负债的金额或偿还时间很难确定时,应对这一事实加以说明;任何与已确认环境负债的计量有关的重大不确定性及可能后果的范围;如果采用现值法作为计量的基础,应披露对估计未来现金流出和确认环境负债起关键作用的所有假定,包括清偿负债的现行成本的估计金额、计算负债所使用的预计长期通货膨胀率、预计清偿负债的未来成本等。5 会计政策的披露。会计报表中的具体处理。在资产负债表中,与环境支出有关的可能会有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环境恢复负债等主要项目。可以要求企业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针对某些项目显示其环境支出的部分。如果企业的环境支出较大,在资产方,可以设立“环保设施”、“环境研究与开发”、“待摊环境费用”等科目专门核算。在负债方,设立“环境恢复负债”科目,在附注中注明估算的方法和依据。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之后、非常项目之前,可考虑综合列示一项“环境收入与支出”,主要包括:环保设施的折旧费用、环境机构及人员的常规性费用、排污费等与本期相关的费用和收益。对于产品销售成本中包含的环境支出,应在附注中说明。

本文参考文献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997 中国环境保护法规全书(1982-1997)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999 中国环境保护法规全书(1997-1999)学苑出版社

环境保护文件选编(1998)1999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第四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活动分析范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活动分析

一: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306亿元,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的有关国有资产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力,对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目前,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境内公众股占4.81%。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建筑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制造;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财富》2010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7位。

1993年2月18日 石化总公司与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合资的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公司开业。7月26日,上海石化H股在香港联交易所上市。9月28日 我国自行研究、设计和制造的首套8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在镇海石化总厂建成。11月28日 上海石化A股在上海证交所上市。2000年 石化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10年1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中国石化11项科技成果获2009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

二.08---10年综合分析

2009年,我国石化公司产业格局未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心还在东南沿海一带,但部分产业正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山东、江苏、广东和俩普宁四省的行业产值合计已达全行业总

产值的42.6%;内蒙古、江西、四川和湖北等中西部各省区的增速已位于全国前列。2009年全年石化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2.00%,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46万家,实现总产值6.63亿元,销售产值6.35万亿元;资产投资1.01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12.9%;全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3270.70亿美元。

收益成品油价格改革,公司09年净利润大幅提升,实现营业收入1.35万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2.9亿元,同比增长115.5%。每股收益0.707元,每股派发红利0.11元。儿中石油业绩出现连续两年下滑,全年盈利1033.87亿元,同比下跌89.7%。中海油,净利润也出现了33.6%的跌幅。

2010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值和主要石化产品产量继续大幅增长;对外贸易增速明显加快;石油和化工市场总体平稳,产销基本顺畅,价格保持稳中上扬态势。中国石化经营收入达1.9万亿元,同比增长40.7%,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2亿元,同比增长22.7%。

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与诊断

1、流动比率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石化流动比率三年来一直在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流动资产的增加,10年增幅达到28.9%。与同行业强企业相比,中国还有2009年流动比率的状况最好,接近基准值2。其他技嘉的速动比率均远远低于2,说明宁初中是由外,他们均面临着短期偿债问题,期短期债券人需要注意。

2、速动比率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石化09年得速动比率均低于08年、10年,主要指由于09念得速动资产减少,10年 情况有所改善,但就指标分析,其短期偿债能力有待改善。就行业而

言,中国还有09、10年表现比较优秀,而东华能源则是相对稳定。

3、则产负债率

第五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营销策划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营销策划

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306亿元,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建筑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制造;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财富》2010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7位。

二、销售网络(经营模式)

中国石化成品油销售网络主要由五大部分构成。一是中国石化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及在主要市场内的下属4个大区分公司,承担着中国石化成品油资源的统一平衡、运输协调和直属销售企业以及专项用户的成品油供应任务;二是主要市场内的直属20个省级石油分公司(包括香港公司)及所属的191个区域公司组成的销售网络;三是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在东北、北、西北、川渝等地区的37个分公司;四是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零售网络;五是中国石化在全国范围内与其他成品油经营单位合资组建以及采取特许加盟方式建立的销售网络。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拥有完善的成品油储运设施,这些设施绝大部分由本公司自己拥有。本公司的批发中心与炼油厂通过铁路、水路相连,在某些情况下以成品油管道相连。本公司还拥有部分铁路专用线、原油码头、油驳、铁路槽车。其中油库428 座,库容1258万立方米;成品油铁路自备车1443辆,总容量7.715万吨。拥有加油站29062座,其中 特许经营加油站657座。

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竞争优劣形势分析(竞争优势)

1、优势

(1)、主要市场区域位于南方,是主要的成品油消费市场。

(2)、在南方市场拥有完善的零售网络,控制60%以上的地区零售份额。(3)、主要炼油厂大多布局在沿海地区,距离消费市场很近。(4)、主要炼油基地规模经济突出,油品质量相对占优。(5)、品牌价值相对占优。

(6)、零售网络分布较为合理。

2、劣势

(1)、南方市场化程度高,竞争较为激烈。

(2)、南方零售网络员工中全民工比重大,人工成本高、管理难度大。(3)、北方零售网络发展期短,只能在局部形成规模。

四、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营销策略(销售之道)

1、加油站满足顾客消费偏好的营销策略(4p)

(l)产品(Product)中石化的各加油站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有:成品油、便利店的商品及其他非油品销售与服务等。加油站提供的产品是否符合顾客的需求,是顾客是否进入加油站的首要前提。同理一辆加气的汽车不会选择没有加气服务的加油站。中石化在产品上做到了多样化全方位满足顾客的需求,这在营销机会上就首先迈出了比较成功的第一步。(2)价格(price)一般地说,司机对油品价格都是较为敏感的。若每升0.1元的差价,一年累计下来就是几百元甚至更多的节余。对于像汽油这类日常消耗品,虽然对整个行业来说价格的弹性较小,但对于一个具体的加油站来说,价格弹性则较大。

中石化的产品价格在整个行业来说是处于一个与自身来说合理于消费者来说公平的地位的,价格弹性小,使消费者在选择时多方考量之后,对中石化的产品有更高的消费意愿。

(3)场所(place)加油站作为成品油卖场,其地理位置的便利性对于顾客来说是一个重要因素,顾客在选择加油站时,既要考虑地理位置的便利性,也要考虑到加油站的行车距离,行车距离的远近对于消费者意味着加油成本。得天独厚的黄金位置具有地域垄断性。因此,国际大石油公司在开发加油站零售网络时,坚持“位置就是竞争力”。此外,加油站内部布局的便利性与亲和性,对顾客的购买行为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中石化近年的营销手段之一就是在全国扩大其零售的销售点,争取铺设一个全面的销售网络以增加销售额,这种强势的不对市场进行细分的营销策略对于中石化这种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来说是很成功且必要的方法之一。

(4)促销(promotion)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现代社会,已没有任何销售商可以坐等客户上门,随着竞争的加剧,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针对顾客的消费偏好和购买行为模式,充分发挥零售服务互动营销的有利条件,开展灵活多样的促销,帮助顾客完成购买行为,实现销售目标。

近年来,由于油品经营毛利越来越低,中石化突出了一个新的“全员促销”的策略。将员工的销售额与绩效工资挂钩,表面看该策略确实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但实际上这是企业内部管理和福利发放的问题,于企业自身来说是有利于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项有效措施。

2、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网络营销策略

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作为传统行业的石油公司和服务公司虽然拥有包括销售渠道、客户、货源等资源优势和专业人才的优势,但要开展电子商务,最好是与独立网站公司合作。因为网络公司拥有互联网技术上的优势,对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更为了解,传统的石油公司与独立网站公司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更有利于石油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买方和卖方处在平等地位,并形成规模,提高购销积极性;减少建网站所需的巨额投资,降低风险。

中石化集团公司“十五”规划的总体思路和股份公司发展战略中,对成品油营销网络策略的目标为:(1)、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销售系统的管理体制

要尽快打破行政区域设置的计划管理模式,适应加入WTO后的市场要求,进一步压缩中间环节,减少批发层次,“十五”期间逐步取消县级公司的批发职能;加大股份公司事业部的产销衔接、财务结算、投资决策方面的控制能力。各销售分公司内部要对储、运以及批发、零售实行专业化管理。

(2)、进一步提高零售市场占有率

充分发挥贴近消费市场和产销一体化的优势,着重提高现有加油站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要以经济效益为标准,继续收购、兼并、改造、新建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加油站,关闭一些布点不合理的小油站,争取2005年单站年均加油量达到1500~2000吨,形成以自有加油站为主,特许站和代理站相结合的零售网络。要统一“中国石化”品牌,树立和维护品牌形象,统一标识、统一进货、统一服务规范,建立总部与各连锁店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体系,实现标准化管理。

(3)、发展广覆盖、高效率的配送网络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大炼厂为依托,发挥产销一体化优势,打破省、市、县公司的界限,按照合理流向改造和调整现有油库的库容和运输能力,新建和收购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油库、码头等储运设施,形成800~1000个以调控区域市场供求为目的的成品油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在合理半径内跨区供应周边市场。同时关闭一批不合理或过剩的小油库。逐步建立以中心油库为主,覆盖市场,布局合理,调运畅通,信息灵活,吞吐自如,保障供给的批发和配送网络。

(4)、发展成品油管道,增强市场控制力

发展成品油管理运输首先必须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与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目的,其次要兼顾单个管道项目的经济效益,统一规划,分布实施。重点考虑在成品油缺口较大的西南地区、华北西部及华东北部建设长距离调运行干线管道。在此基础上,着眼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部分中心城市,建设一部分连接炼油企业与油品消费中心的中短距离经营性管道。

(5)、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成品油销售经营水平

要建立并完善先进、快捷、准确的经销信息网络,做到成品油销售在线统计分析和资金统一结算,实现市场、销量和存货的信息反馈及时,提高销售管理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同时尽快建立IC卡业务,巩固零售市场客户。第一阶段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并在一些省市进行试点;第二阶段用约三年的时间在各省中心城市、国道、省道等推广,并逐步扩散到农村;第三步实现一卡通,做到主要城市联动,偏远城市由POS机结算。

由此可见,中石化在网络营销方面是做到了全面谋划、与时俱进的。

3、开拓海外市场,增加进出口业务策略

中石化充分发挥国内外一体化采购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开拓资源渠道,加快发展国际贸易业务,加强国际合作,在保证本公司生产经营、工程建设物资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降低了采购成本,控制了供应风险。2008年实现原油进口1.28亿吨,第三方贸易原油2755.87万吨。通过采取来进料加工出口等多元化出口方式,根据国内市场平衡情况,灵活组织成品油进出口。全年共进口成品油361.29万吨。

这样的国际贸易策略,有力保障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应,控制了国内资源供应风险;出口成品油178.54万吨,对外继续巩固、优化海外市场,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保障了港澳地区资源供应。

4、广告策略

中石化在央视斥巨资投放广告;邀请著名歌手林依轮演唱广告歌曲《just in the way》。2004年,聘请张艺谋拍摄广告片,中石化大打奥运营销战略。借助万众瞩目的体育赛事,中国石化登上了更高的传播平台,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石化的品牌形象不断亮相国际舞台,产品质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中国石化在培育卓越素质和核心价值、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近年来不断强化品牌意识,丰富品牌内涵,提高品牌影响力,努力赋予其高科技、国际化的“人格魅力”。这种体育营销它要求把企业资源重新整合,一切经营活动都要服务于体育营销,实现体育文化、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从而引起消费者与企业的共鸣,在消费者心中形成长期的特殊偏好,成为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

5、重组销售渠道策略

中石化销售渠道重组的总体思路就是按照“区域化、专业化、扁平化”的原则,以优化物流配送和强化成品油市场营销为重点,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对物流、零售、直销施行专业化管理,建成“管理层次扁平、业务专业垂直、岗位权责明确、市场反应灵活”的新型经营管理体制。

(1)、在管理层次上,由原来的多级管理逐步减少为总部对区域资源配送和市场营销的两级管理;在运行模式上,实行资源配送和市场营销两条线运行。在资源配送这条线中,按照区域经济流向,建立区域配送中心,实行资源统一运作、设施统一管理、物流统一优化、配送统一组织,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空间,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市场营销这条线中,按照专业化分工,零售实行零售管理中心-片区经理-ME-加油站的专业垂直管理,直销实行商业客户中心——客户经理——客户的专业垂直管理,加强市场营销,适应外部市场变化需要。

(2)、在实施步骤上,云南石油分公司和广东石油分公司作为先期试点单位的样板,首先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即在这两个公司内部建立省级物流中心,由它对全省范围的物流实行统一管理和运作,实现物流与商流的分离;同时选择部分地市公司进行跨区域重组,并在区域公司内按照零售中心、商业客户中心、结算中心三条线向下垂直管理到经营网点,撤销县经营部。通过此次改革,省级销售公司的管理职能得到空前强化,与之相对应的是地市级公司则更多地被赋予冲锋陷阵、开拓市场、提高销量的重任。省级公司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业化业务中心强化其决策中心的地位,使公司的决策更加快速准确到位;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省级物流中心合理规划油品流向,即由省级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安排向加油站、大客户的油品运输供应的调度,它以油库为中心,并制定合理的配送半径,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耗。而地市级公司各业务部门只需专注于目标市场的开拓和相应的市场管理工作,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和区域公司重组,实现了责权分明、贴近市场的目的。

五.

一、中国石油市场现状(stp分析)

受宏观经济走势影响,2009年中国石油需求和供应均经历了走出低谷、逐步回升的轨迹。2月份石油需求和供应均达到近年来的最低水平,3月份开始石油需求和供应均波动回升,随后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一)石油需求总体保持增长,油品需求增长各异(环境分析)

1.石油需求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2009年,中国经济率先步出危机阴霾,实现国民经济的回暖。取得了GDP增长8.7%的不俗业绩。与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密切相关,我国石油需求呈现先降后升、总体增长而增速放缓态势。

2004~2009年中国原油和石油表观消费量情况

(表观消费量:指产量加上净进口量)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9年的石油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但呈现放缓的趋势。原油表观消费量增长也有减缓的趋势。

2.主要油品需求增长情况各异

从油品的需求变化来看,各种油品的增长速度不相同,且差异较大。汽油、煤油呈现出了较快的增长,而柴油和燃料油则同比呈负增长。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各油品的主要用油行业不同,各行业受金融危机和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不同等,导致各油品需求增长情况不同。

中国主要油品表观消费量增长率比较,%、万吨

(二)石油进口继续较快增长,原油对外依存度突破50%

1,石油进口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09年石油进口量继续增加,但增速趋缓,这也主要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由于国内汽车消费的增加以及 一些库容、管道以及炼化装置投产增加需求,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2、石油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50% 2009年中国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双破50%。全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21888.5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由2008年的51.4%上升至53.6%。原油净进口量19862.0万吨,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1.2%。

六、中国及国外石油企业的营销情况(参照市场分析)

中外石油企业在组织模式,营销战略上存在诸多不同,这也就决定了它们在发展方向上存在的差异。

(一)中外石油行业市场结构对比

1,在国外,二十世九十年代开始,国际石油行业兼并的情况盛行,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相继进行重组。像埃克森美孚、BP、壳牌等跨国石油公司拥有全世界30%以上的石油工业产值,80%以上的石油石化先进技术,2/3以上的贸易量和直接投资额。与之相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或其他发展中产油国则是通过建立国家石油公司的方式来控制和经营油气资源。

2、中国石油企业的垄断属性以行政垄断为主,因此中国石油产业的供给市场集中程度过高,达到了高度集中的范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几乎垄断了国内的主要石油业务。并且国有股份占了绝对优势。

(二)国外石油公司营销策略

1、低成本战略。建立产销一体化的全球营销网络,实现规模化经营,增加石化产品的直销比例。

2、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通过兼并,收购,互换进行资产结构调整。通过建立联盟,成立合资公司,低成本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3、信息化营销战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石油公司改传统的营销模式,投入大批资金开发、创建电子商务系统,提供网上采购,向电子商务进军。

4、全方位服务战略。提高产品品质,即使应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加强非成品油销售,为顾客提供便捷服务。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培育忠实客户群。

(三)中国石油公司的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国石油企业具有较完善的零售终端销售网络。中国石油炼油与销售公司现有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东北等18个专业销售公司和1个专业油品海运公司,拥有加油站17215座。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现有华北、华东、中南、西南、东北、西北、川渝等39个分公司,拥有加油站30063 座。

2、具有很高的品牌闻名度。“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这两个嘹亮的品牌名字,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具有必然的地位 和良好的形象。

3、但是,中国石油企业在营销上存在明显劣势。现代物流意识不足,物流人才缺乏。运输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大,仓储设施布局不合理。信息化程度低,零售的终端加油站主动化管理程度低,人工成本高。这些因素制约了中国石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中国石油企业面临的挑战(竞争者分析)

1、国外石油巨头的进入,加剧市场竞争。随着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的放开,国外知名的石油跨国公司埃克森一美孚、BP、壳牌、道达尔等已经通过合资合作进入我国的油品市场,投资于国内成品油零售领域。且随着市场的开放及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国家 对成品油市场的价格 干涉也越来越少,价格机制市场化的程度加深。这对中石油中石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质量请求进步。

3、对海外石油依存度提高。由于国内石油资源不足,原油产量不能满足需求,进口石油依存度不断增大另外,动荡的世界局面、西方跨国公司的挤压、处所权势的排挤、外国政府的干涉,不断对中国的海外石油运输通道产生 要挟。毫无疑问,这将使我国石油销售企业的物流成本不断攀升,丢失竞争力。

七.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目标,使命)

面对国内国际市场的挑战,中国石油企业要转变发展方式,制定长远的战略,才能稳固国内市场,获取更多的利润。

(一)实现生产经营平稳持续增长

1、加强油气勘探开发,确保产量增长目标实现。深化地质研究,突出重点项目,重在战略发现。

学习借鉴国际大石油公司先进的开发技术和管理理念,确保生产的平稳增长。

2、突出炼化结构调整优化,平稳有序组织生产建设。要统筹搞好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3、努力抓好油气销售和储运设施建设,提高运营效率、保障市场供应。进一步搞好营销网络布局调整优化,加快沿海、沿江、交通干线等重点市场库站、码头建设,尽快形成相匹配的物流体系和集散中心。继续推进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并搞好千万吨级企业商业储备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以战略和政策为重点的软科学研究,增强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持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2、优化结构、加强管理,努力降低经营风险。加强投资战略研究和管理,实施业务发展动态调整,突出重要战略项目,优先发展高效项目,有序建设骨干项目,调整化工延伸加工项目,切实在优化结构上见到明显效果。

(三)积极学习国外大企业的经营战略,降低成本

1、精简机构、减人增效减少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以贴近市场,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为目的的机构改革和调整,精简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减人增效,是国外石油石化公司降本增效的又一主要做法。

2、加强资金管理和优化投资结构减少财务成本和投资费用。国外大石油公司资金实力雄厚,但仍然非常注重财务和资金的管理,注重对投资方向和具体投资项目的选择,以保证投资高的回报率。这是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另一重要措施。

3、通过优化组合、开拓市场降低营销成本和流通费用。在炼油与油品销售领域,面对近年炼油利润下降,油品销售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国外石油公司采取了各种措施巩固和扩大市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4、实行加油站规模大型化和服务多元化。在炼油业利润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油品销售领域实行加油站规模的大型化可以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以降低营销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企业只有施展优势抓住时机,整合资源,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化劣势为优势,化寻衅为时机,以现代管理营销理念为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才能找到安全的高速增长模式,进步企业的竞争力,创造效益,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fanwen/9/177542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