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鼎汉综合智能电源屏(系统设计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及说明)[精选五篇]

鼎汉综合智能电源屏(系统设计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及说明)[精选五篇]



第一篇:鼎汉综合智能电源屏(系统设计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及说明)

系统设计方案及说明 一、设计指导思想及意图

北京鼎汉技术有限公司(原北方华为)依托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原华为电气)在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监控技术上地强大技术优势,成功研制地 PZ 系列铁路信号智能电源系统于 2001 年 6 月通过铁道部部级鉴定,目前已在全路各大铁路局、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累计销售 1200 余套,其中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累计销售 190 余套,产品地技术先进性、质量稳定性得到全路地普遍认可.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相继为上海地铁五号线、一号线、二号线、八号线及七号线停产场项目;为广州地铁一、二、三、四、五号线项目;北京地铁四、十号线;南京地铁一号线;深圳地铁项目等提供信号电源供应,相继配合地信号主设备供应商包括:阿尔卡特、西门子、USS、阿尔斯通等.b5E2RGbCAP 本次投标地综合智能电源屏是具有智能监控、高可靠、高安全、高效率、少维修、操作方便地铁路信号电源设备,主要功能是向上海地铁 6 号线地正线、控制中心车辆段、及试车线地所有地信号系统设备(含信号机、电动转辙机、DCS 轨旁设备、计轴设备、设备室内地区域控制器、DCS 设备、继电器、联锁设备等)提供稳定可靠地交、直流电源.p1EanqFDPw 二、系统遵循地主要技术指标及规范

我公司提供地综合智能电源屏系统遵循地主要技术指标及规范如下:

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基本试验规程 试验 A:低温试验方法  GB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基本试验规程 试验 B:高温试验方法  GB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基本试验规程 试验 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 GB/T 16435.1 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  GB/T13729

运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 JJG01

电测量变送器  GB 2828

逐批检查技术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 GB 2829

周期检查技术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 TB 1424

通信信号产品地温升

 TB 1433

铁路信号产品正常工作环境条件  TB 1447

信号产品地绝缘电阻  TB 1448

通信信号产品地绝缘耐压  TB/T 1528.1-2002

铁路信号电源屏 第一部分:总则

 TB/T 1528.3-2002

铁路信号电源屏 第三部分: 继电联锁信号电源屏 TB/T 1528.4-2002

铁路信号电源屏 第四部分:计算机联锁信号电源屏 DXDiTa9E3d  TB/T 1476

铁路信号箱、架、柜外型其本尺寸系列  GB 4942.2 低压电器设备外壳防护等级  IEC-439

低压成套配电装置标准  GB 4943-1995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地安全(idt IEC 950:

1991)

RTCrpUDGiT  GB/T 14048.1-199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eqv IEC 947-1:1988)

5PCzVD7HxA  GB14048.2-1994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断路器(eqv IEC 947-2:1988)

jLBHrnAILg  GB/T 14715-1993

信息技术设备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  TB/T2496-2000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 GB7251.1-199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idt IEC 439)

xHAQX74J0X  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2:1995)

LDAYtRyKfE 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1995)

Zzz6ZB2Ltk 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1995)

dvzfvkwMI1 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1995)

rqyn14ZNXI  GB/T 17626.6-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地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1996)

EmxvxOtOco 三、系统基本功能描述

PZ 系列铁路信号智能电源系统地主要功能是向上海地铁 6 号线地正线、控制中心车

辆段、及试车线地所有地信号系统设备(含信号机、电动转辙机、DCS 轨旁设备、计轴设备、设备室内地区域控制器、DCS 设备、继电器、联锁设备等)提供稳定可靠地交、直流电源,注意特点如下:

SixE2yXPq5 高可靠性:所有元器件均降额使用,延长使用寿命;电源模块采用“1+1”或“N+1”备份方式,确保了系统地高可靠性.6ewMyirQFL 适应性强:1)系统整体散热设计,采用自然冷却散热方式,允许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5℃~+50℃,在没有空调地房间能可靠正常运行;2)超宽地允许工作电压范围(AC380/220V±25%),特别适用于电网电压不稳定地电化区段;3)同行业领先地防雷技术,在多雷区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4)所有电源模块均采用 EMI 滤波技术,对外电网带入地高次谐波进行有效抑制,特别适用于 27.5Kv 网电;5)电磁兼容达到国家 A 级标准,不影响其它电子设备地正常使用.kavU42VRUs 维护性好:1)故障定位、故障信息中文显示;2)除集中液晶显示外,所有电源模块均设有电压、电流、频率、相位数字显示装置,清晰直观;3)电源模块可实现热机插拔,在线维护简单快捷;4)电缆连接多采用插接方式,节约维护时间;5)输入配电和输出配电采用抽屉式插框方式,维护方便.y6v3ALoS89 完善地自我保护功能:1)输入过/欠压保护;2)输出过压/限流/短路保护;3)完善地雷击防护措施;4)模块过温保护;5)全部采用阻燃电缆.M2ub6vSTnP 绿色环保:1)高效率:单个电源模块效率大于 92%,整机系统效率大于 85%;2)高功率因数:所有电源模块均采用 PFC(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功率因数达 0.99,减少前级供电系统地无功损耗,降低投资费用,减少运营成本;3)低噪音: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和自然冷却技术,避免了工频噪音和风扇运转噪音;4)无污染:采用 PFC 技术,避免了模块内部高次谐波对外电网地污染,有效采用 EMI 技术,电磁兼容性好.0YujCfmUCw 智能监控:监控系统采用三级集散式监控方案,各级监控自成体系.监控单元能实时显示电源系统地各项运行参数、运行状态、告警状态、设置参数、系统配置数据.界面友好,具有在线帮助、数据边界检查功能.eUts8ZQVRd 监控单元可对系统输入、模块输出模拟量进行遥测;实现配电系统开关量、模块状态量等信号地遥信功能.监控单元可根据采集到地数据对系统故障进行声光报警,产生相应地动作,同时能上报到后台主机.用户可查阅历史告警记录和当前记录.sQsAEJkW5T 四、系统集成方案1、集成方案说明

PZ 系列铁路信号智能电源系统主要由切换系统、电源模块、监控系统及防雷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各个部分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如下:

GMsIasNXkA 输入切换单元

输入切换单元采用在华为公司通信电源已经使用多年、证明可靠地智能切换控制系统,同时考虑到信号电源系统与铁路信号电源系统地差异性,在本电源屏地设计中两路输入时采用独特地“H-Y”型式配电方案,如图所示:

TIrRGchYzg 3LQF2QF3KM1KM2KM3KM4Ⅰ路输入Ⅱ路输入

两路 输入原理图3LUPS/稳压器QF1 其中QF2和QF3为手动切换空气开关,KM1-4为交流接触器,QF1为单刀双掷开关.当两路输入均正常时,交流接触器KM1、KM3 吸合,KM2、KM4断开.当Ⅱ路输入故障时,KM1、KM4 吸合,KM2、KM3 断开.当Ⅰ路输入故障时,KM2、KM3 吸合,KM1、KM4 断开.7EqZcWLZNX 这种方案确保切换单元工作地可靠工作,更换、检修方便,切换单元做到了热备份,同时具备了自动和手动切换功能,实现输出不间断.lzq7IGf02E QF1地作用主要是为故障应急和手动选择输入电源而设计地,一路切换系统故障使UPS地供电脱离故障地输入回路,选择另外一路供电.zvpgeqJ1hk 输入电压波动范围为380V±25%;输入电源频率范围为50Hz±6%.具有可靠地输入电源过压/欠压/断相/错相检测,具有测量电流、电压地功能;其中过压检测范围为0.9—1.3U(输入电压)、欠压检测范围为0.7—1.1U(输入电压)、测量电压、电流精度小于0.5%.NrpoJac3v1 负载分配灵活调整,除在公司内部设计中考虑平衡情况设计外,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使各供电回路做到三相平衡.1nowfTG4KI 智能电源模块

系统地各个组成部分均采用模块化结构.直流模块采用高频开关电源功率因数自动调

整技术(PFC 技术),输出采用自主均流“N+1”冗余配置,交流转辙机模块输出采用“1+1”电子互锁主备配置,提高系统可靠性、灵活性,实现系统地免维修,少维护;更换模块时间小于 1min.fjnFLDa5Zo 采用华为公司无损伤热插拔专利技术(专利号:99216547.4),其输出和输入都有软起动和电流限制装置,带电插拔不会引起系统输出电压地扰动.tfnNhnE6e5 高可靠快速保护以及专门设计地短路回缩特性,确保模块长期短路不会损坏,完善地保护功能保证了系统与模块安全可靠运行.HbmVN777sL 模块本身具有独立地内嵌式 CPU 监控板,可自我监控模块地工作状态,从而成为一个真正地智能电源模块.模块工作地所有信息均可通过 RS485 口传输到监控模块,方便后台实时监控各模块状态.V7l4jRB8Hs 安规模块 EMC:通过信息产业部北京电话交换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NO.EMC2001001 检验.防雷设计:通过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信信号检验站检验.电源模块采用高效率设计,热损耗低,系统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散热问题,可以做到自然散热方式.智能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采用三级集散式监控体系,各级监控自成体系,下级监控保证在上级监控故障或不存在时能独立工作,产生告警信息;上级监控可以对下级监控地工作状态和数据进行汇总处理.第一级监控为模块监控和配电监控,监测模块信息和系统配电信息;第二级监控为监控单元为电源系统地人机交互接口,对第一级监控数据进行汇总显示和故障定位;第三级监控为全线电源地信息汇总.具有如下特点:

83lcPA59W9 第一级:模块监控和配电监控 每个电源模块都是一个智能单元,电源模块内有一块模块监控 CPU 板.模块监控板地功能有:①采集模块地输出电压、电流值②采集电源模块地工作状态,包括保护、故障、工作/备用.③显示该模块地保护、故障告警信息.④通过 RS485 口与监控模块通信.mZkklkzaaP

配电监控对整个系统地配电状态进行监测,完成输入、输出配电地数据采集、干结点输出控制、声光报警及通信等功能.AVktR43bpw 第二级:监控单元

监控模块以 INTEL 公司嵌入式 CPU 为主控器,以 RTOS(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为系统平台,具有如下功能:

ORjBnOwcEd 1)显示与设置功能:能实时显示电源系统地各项运行参数、运行状态、告警状态、设置参数、系统配置数据.全汉字显示,界面友好,具有在线帮助、数据边界检查功能.2MiJTy0dTT 2)遥测、遥信功能:监控模块可对系统输入、模块输出模拟量进行遥测;实现配电系统开关量、模块状态量等信号地遥信功能.gIiSpiue7A 3)告警与记录功能:监控模块可根据采集到地数据对系统故障进行声光报警,产生相应地动作,同时能上报到后台主机.告警分为紧急告警、一般告警和不告警三种级别,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告警级别,并可为每种告警类型设定对应地继电器输出,也可设为无继电器输出.用户可查阅历史告警记录和当前记录,历史告警记录包括告警类型名、发生时间、结束时间,当前记录中则只有告警类型名和发生时间,显示顺序按发生时间地先后来显示.历史告警记录按循环存储方式保存最多 100 条,超出 100 条则自动清除最旧地告警记录.uEh0U1Yfmh 4)通讯功能:监控模块具有与后台主机和下级设备通讯功能.与后台主机地通信支持 MODEM、RS232、RS485/RS422 等方式,与下级设备地通讯支持 RS485 方式.IAg9qLsgBX 5)故障回叫:在设有监控后台地电源系统中,当系统发生紧急告警时,监控模块通过 MODEM 向监控后台发出告警信息.用户可设置回叫次数、回叫时间间隔、回叫电话号码(最多三组),设置时必须通过密码校验.WwghWvVhPE 6)干结点输出功能:监控单元具有 7 个干接点信号输出,当系统发生任何告警时,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成其中一个干接点信号输出.asfpsfpi4k 第三级:远程监控 电源系统采用RS422、RS485、RS232和Modem串行接口,通过适当地组网方式可以对全线电源进行集中监测.控制中心集中监测系统工作站对全线智能电源屏、UPS地工作情况进行远程实时动态监测和管理.采用计算机及通信网络技术对系统各输入、输出回路地电压、电流开关量进行全面监测,并能以图像、表格、文字说明等方式在电源屏上进行显示.ooeyYZTjj1 这种分散分级监控体系使各构成单元(电源模块、防雷单元、配电单元等)具有智能化功能,在电源系统发生集中监测故障时各个模块单元仍然可以实现自我监测、告警.例如电源模块故障和系统配电故障除可以上级监控中报告外还可以通过自身体现告警信

息.BkeGuInkxI 输入输出防雷单元

本智能电源屏输入输出采用完善地防雷系统,同时考虑信号设备复杂地工作环境,系统给室外设备供电地输出也设有一级输出防雷,保证系统在恶劣地环境下可靠工作,防雷系统如下图所示:

PgdO0sRlMo

检测探头C级防雷 D级防雷模块模块模块输出防雷模块负载检测探头检测探头3L+N 系统输入、输出可承受 8/20μs 电流冲击波 20kA,20 次;8/20 μs 电流冲击波 40kA,1 次.C 级防雷采用 DEHN 公司防雷器,D 级防雷采用由华为公司专利技术设计地防雷器.2 2、各站电源屏机柜结构示意图

PZDT-00216OCC 控制中心 ATS 电源设备

PZDT-00216FS-A 正线集中站电源设备

PZDT-00216FS-B 正线非集中站电源设备

PZDT-00216TT 试车线

PZDT-00216MT 维修培训中心

PZDT-00216DE

车辆段

PZDT-00216DP 停车场

五、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工作原理图(以正线设备集中站为例):

系统工作原理说明:

我司电源屏具有综合化,模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满足铁路信号系统对设备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地要求.其主要功能包括两路市电切换、稳压输出、分路输出以及防雷等.其工作原理是:

3cdXwckm15 两路外接交流电源经过防雷单元后进入输入切换单元,此后再经过一级防雷进入UPS,经过UPS进入交、直流模块,模块地输出进入交、直流输出配电单元,交流模块通过隔离变压器隔离后给信号设备供电,直流模块内部高频隔离后输出给信号设备供电.在输出端有多种保护监控功能单元,全面保护信号设备安全.h8c52WOngM 电源屏地监控系统采用三级集散式监控方式,交、直流配电和模块内均设有 CPU 监控板,负责对各自状态进行监测和告警,并与系统地监控模块通讯,监控模块通过 RS485接收交、直流配电和模块地运行信息并进行相应地处理,监控模块还可通过 RS485、RS232、RJ45 等方式连接本地计算机,并可通过 MODEM 或 RJ45 网口联接监控中心,实现信号电源

地集中监控组网.v4bdyGious 六、系统容量大小 上海地铁八号线各站配置容量如下: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智能电源屏 PZDT-00216OCC 套 1 控制中心 ATS 电源设备智能电源屏 PZDT-00216FS-A 套 9 正线集中站电源设备 3 智能电源屏 PZDT-00216FS-B 套 19 正线非集中站电源设备 4 智能电源屏 PZDT-00216TT 套 1 试车线 5 智能电源屏 PZDT-00216MT 套 1 维修培训中心 6 智能电源屏 PZDT-00216DE 套 1 车辆段 7 智能电源屏 PZDT-00216DP 套 1 停车场

七、系统主要接口参数及通讯协议 外部接口

监控模块具有与后台主机和下级设备通信功能.外部通信接口共七个:

串口1:RS485/RS422接口,微机监测仪或其他智能后台; 串口2:RS232 接口,连接后台主机; 串口3:连接MODEM; 串口4:RS485/RS422 接口,连接配电监控板; 串口5:RS485/RS422 接口,智能稳压单元和UPS; 串口6:RS485/RS422 接口,连接电源模块; 串口 7:RS485/RS422 接口,环境监测仪或其他智能设备.干结点接口

电源系统还提供大量地干结点信号以供告警指示及其他监测设备需求.系统状态-系统正常/故障 供电状态-市电/UPS UPS 电源电压-正常/故障 信号机电源状态-有电/断电

转辙机电源状态-有电/断电 直流 60V 计轴电源状态-有电/断电 直流 24V 继电器电源状态-有电/断电 UPS 电源状态-

正常/故障 信号机电源-白天供电/夜间供电 Ⅰ路市电状态-正常/故障 Ⅱ路市电状态-

正常/故障 PIIS(旅客向导牌)电源熔丝状态-

正常/断丝 协议

监控模块地各串口地通信协议参照了原邮电部 1998 年实施地《通信电源和空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暂行规定,及新协议讨论稿中地一些规定,并使协议和格式统一,符合标准化习惯.J0bm4qMpJ9 八、类似系统成功运行地简单介绍 北京鼎汉技术有限公司(原北方华为)依托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原华为电气)在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监控技术上地强大技术优势,成功研制地 PZ 系列铁路信号智能电源系统于 2001 年 6 月通过铁道部部级鉴定,目前已在全路各大铁路局、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累计销售 790 余套,投入运营 500 余套,产品地技术先进性、质量稳定性得到全路地普遍认可.XVauA9grYP PZDT系列城市轨道交通电源屏已经成功应用于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相继为 上海地铁五号线、一号线北延伸、一号线富锦路停车场、二号线西延伸、八号线及七号线停产场项目; 为广州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四 号线、五号线项目;北京地铁四号线、十号线;南京地铁一号线;深圳地铁一号线、四号线项目、长春轻轨一期项目,相继配合地信号主设备供应商包括:阿尔卡特、西门子、USS、阿尔斯通等.另外我公司参与建设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还有:上海市明珠一期、明珠二期、上海市城市轨道3号线北延伸项目.公司员工从产品设计、施工调试和售后服务对城市轨道交通有深入地理解.bR9C6TJscw 详细地客户名单请参见《近五年地销售业绩》.九、系统地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 1、系统性能参数

整机效率:≥85%(负载电流 30%~100%)

功率因数:≥0.99 使用寿命:适当维护,不小于 15 年 音响杂音:≤55dB(A)

绝缘电阻 当温度为 15~35℃时(相对湿度 45%~80%)地气候条件下,整机输入、输出端子对地地正常绝缘电阻值不小于 25MΩ,输入对输出端子绝缘电阻值不小于 25MΩ(直流 500V 情况下).pN9LBDdtrd 经过交便湿热试验后,其潮湿绝缘电阻值不小于 25MΩ.2 2、高可靠性

PZ系列电源屏结构保护等级符合IP20.系统设计符合国际安全标准-EN60950.通过国家核准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NACL)授权实验室: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进行地电磁兼容试验,达到工业产品要求地A级标准,符合地铁环境中多种电子设备集中安装使用对电磁兼容性地要求.DJ8T7nHuGT PZ系列智能电源屏系统地考虑安全性设计,切实保证系统地安全可靠.从技术和工艺方面多角度考虑了安全需求.QF81D7bvUA 按照铁道部对信号电源系统地有关标准和国际电工委员会低压电器有关标准生产,PZ系列电源屏已于2001年6月通过了铁道部地科技成果鉴定.4B7a9QFw9h PZ系列电源屏直流电源模块均采用“N+1”均流并联方式,保证系统地高可靠性.目前该系列电源屏已成功应用于全国各铁路局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ix6iFA8xoX 系统设备地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超过15年;MTBFS(平均无运行故障间隔时间)超过20年,即系统全寿命周期为20年.wt6qbkCyDE 3 3、可维护性

PZ系列电源屏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关键环节采用备份设计思路,电源模块采用华为公司无损伤热插拔专利技术(专利号:99216547.4),其输出和输入都有软起动和电流限制装置,带电插拔不会引起系统输出电压地扰动,避免了输出扰动带来地负载损伤.在线更换时间小于1min,模块采用“N+1”或“1+1”冗余配置,维护模块时可以不间断输出供电,维护快捷方便.系统结构工艺也保证了维护地方便性.Kp5zH46zRk 4 4、可扩展性

PZ系列电源屏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硬件结构可以积木式搭建扩容.集中监测主机软件也采用模块化设计,运用嵌入式CPU、时实操作系统,存储容量和处理能力能满足64个模块地监控能力,集中监控能监控255个电源系统,以满足电源系统地扩展需要.Yl4HdOAA61 5 5、电磁兼容性

本智能电源屏能可靠抑制自我产生地电磁干扰.电磁辐射应不超过可以接受地向外辐射电平.电磁兼容应满足 GB/T17626、GB9254—88A 级、TB/T1528.1 要求地标准.ch4PJx4BlI 1)端口压降 模块内部设计有输入端口放电电阻,确保端口安全 2)尖峰、浪涌

模块输入端设计有吸收电容和压敏电阻,可有效地去除浪涌电压地影响.3)共模差模

典型地双重抗共模、差模电路,去除环境干扰、噪声干扰及传导干扰.同时可以避免电网和模块之间地相互干扰.4)静电

机柜外壳通过喷塑绝缘,且内部电路与外壳地开孔留有足够地空间,模块机箱接地良好,整个机柜电器连接屏蔽,可以有效阻止静电放电地发生; qd3YfhxCzo 5)EMC、EMI 电源屏系统通过了信息产业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EMC、EMI 检测,模块内部 PFC 电路地设计可有效提供功率因数地同时避免了供电与设备之间地相互干扰.E836L11DO5 6 6、过电压、过电流保护

系统输入电压超出系统输入范围时,系统自动切除该路输入电源,保护电源设备;系统输入地过电流保护功能通过断路器实现.S42ehLvE3M 电源模块本身具有过电压、过电流保护功能.当模块输入过电压时,模块自动关机,当电压恢复正常时自动开机;模块输出电压超出过压保护点时,模块自动关机(需要人工恢复),切断对外部地电源供给,保障自身地安全;模块输出电流超出额定值时,即进入限流输出状态,输出电流仍不能得到抑制时,输出电压直至被切断.501nNvZFis 直流电源模块地输出电压经过以下三方面严格限制其输出不超出其额定电压地 20%:

1)具有环路反馈稳压地功能,对于动态负载其输出电压变化不超过 2V.2)具有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其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可以严格限制其输出电压幅值.3)其前级变压器地输入电压最大值及隔离高频变压器地线圈地匝比决定了其输出电

压不会高于其额定输出地+20%.jW1viftGw9 7 7、绝缘耐压

系统在大气压不低于 84KPa 时,系统输入或输出电压 U

U≤60V,50HZ

1000V 1min,无击穿或闪烁现象

60V<U≤220V,50HZ

1000V 1min,无击穿或闪烁现象

220V<U≤380V,50HZ

1200V 1min,无击穿或闪烁现象 8 8、抗雷击特性

交流输入防雷:

模拟雷击电流 8/20µs,幅值 20kA,20 次,幅值 40kA,1 次,冲击间隔大于 1min.输出防雷(室外设备电源):

模拟雷击电流 8/20µs,幅值 5kA,10 次,冲击间隔大于 1min.9、安全防护

1)导线绝缘材料、部件外壳等采用阻燃材料,防止电气火灾;采用可靠地散热措施,有效地控制设备温升.2)地线设计有机壳地或电气安全地和防雷地两种分开地地线,并用符合规格地专用接地线分开接入综合接地系统.xS0DOYWHLP 3)导电部分完全不外露、导线连接使用不需螺丝地弹簧笼式接线端子,有效保护人身安全.4)设备在工作、运输、存放时,有齐全地软包装,可以有效地保护设备运输过程中地振动,设备全部有防潮保护.LOZMkIqI0w 10、接地要求

电源系统地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分别使用不同地接地体,保护地外接地线地线径应不小于 6mm2,接地电阻应小于 10 欧姆(对于提供室内综合接地系统地设备室,当接地系统电阻不大于 0.5 欧姆时,防雷地和保护地可以为同一接地体),外接地线须接到地线排上.防雷地外接地线地截面积应不小于 6mm2,接地电阻应小于 2 欧姆.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通过加大接地体尺寸、加大埋设深度以及在接地体周围施以降阻剂予以解决.ZKZUQsUJed 11、智能监控

监控系统采用三级集散式监控体系,各级监控自成体系,下级监控保证在上级监控

故障或不存在时能独立工作,产生告警信息;上级监控可以对下级监控地工作状态和数据进行汇总处理.第一级监控为模块监控和配电监控,监测模块信息和系统配电信息;第二级监控为监控单元为电源系统地人机交互接口,对第一级监控数据进行汇总显示和故障定位;第三级监控为全线电源地信息汇总.具有如下特点:

dGY2mcoKtT 第一级:模块监控和配电监控 每个电源模块都是一个智能单元,电源模块内有一块模块监控 CPU 板.模块监控板地功能有:①采集模块地输出电压、电流值②采集电源模块地工作状态,包括保护、故障、工作/备用.③显示该模块地保护、故障告警信息.④通过 RS485 口与监控模块通信.rCYbSWRLIA

配电监控对整个系统地配电状态进行监测,完成输入、输出配电地数据采集、干结点输出控制、声光报警及通信等功能.FyXjoFlMWh 第二级:监控单元 监控模块以 INTEL 公司嵌入式 CPU 为主控器,以 RTOS(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为系统平台,具有如下功能:

TuWrUpPObX 1)显示与设置功能:能实时显示电源系统地各项运行参数、运行状态、告警状态、设置参数、系统配置数据.全汉字显示,界面友好,具有在线帮助、数据边界检查功能.7qWAq9jPqE 2)遥测、遥信功能:监控模块可对系统输入、模块输出模拟量进行遥测;实现配电系统开关量、模块状态量等信号地遥信功能.llVIWTNQFk 3)告警与记录功能:监控模块可根据采集到地数据对系统故障进行声光报警,产生相应地动作,同时能上报到后台主机.告警分为紧急告警、一般告警和不告警三种级别,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告警级别,并可为每种告警类型设定对应地继电器输出,也可设为无继电器输出.用户可查阅历史告警记录和当前记录,历史告警记录包括告警类型名、发生时间、结束时间,当前记录中则只有告警类型名和发生时间,显示顺序按发生时间地先后来显示.历史告警记录按循环存储方式保存最多 100 条,超出 100 条则自动清除最旧地告警记录.yhUQsDgRT1 4)通讯功能:监控模块具有与后台主机和下级设备通讯功能.与后台主机地通信支持 MODEM、RS232、RS485/RS422 等方式,与下级设备地通讯支持 RS485 方式.MdUZYnKS8I 5)故障回叫:在设有监控后台地电源系统中,当系统发生紧急告警时,监控模块通过 MODEM 向监控后台发出告警信息.用户可设置回叫次数、回叫时间间隔、回叫电话号码

(最多三组),设置时必须通过密码校验.09T7t6eTno 6)干结点输出功能:监控单元具有 7 个干接点信号输出,当系统发生任何告警时,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成其中一个干接点信号输出.e5TfZQIUB5 第三级:远程监控 电源系统采用RS422、RS485、RS232和Modem串行接口,通过适当地组网方式可以对全线电源进行集中监测.控制中心集中监测系统工作站对全线智能电源屏、UPS地工作情况进行远程实时动态监测和管理.采用计算机及通信网络技术对系统各输入、输出回路地电压、电流开关量进行全面监测,并能以图像、表格、文字说明等方式在电源屏上进行显示.s1SovAcVQM 这种分散分级监控体系使各构成单元(电源模块、防雷单元、配电单元等)具有智能化功能,在电源系统发生集中监测故障时各个模块单元仍然可以实现自我监测、告警.例如电源模块故障和系统配电故障除可以上级监控中报告外还可以通过自身体现告警信息.GXRw1kFW5s 12、各模块技术指标

A A、HXD--E E 模块1)、主要特点:

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 采用自冷散热方式,长寿命设计; 采用一体化输入输出及通讯端口,可带电拔插,维护方便; 采用PFC技术,功率因数大于0.99; 采用先进地低压差自主均流技术,具有较好地均流性能; 设置了短路回缩特性,即使模块处于长期短路状态也不致损坏; 完善地故障保护及告警功能,包括输入过/欠压、输出过/欠压、过热等; 设有CPU监控板,可与系统监控模块通信.2 2)、输入特性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输入电压 154V-286VAC输入电流 ≤8A输入交流频率 50±5Hz

功率因数 ≥0.99效率 满载 DC/DC≥85%

3)、输出特性:1 1 路 24VDC,3 3 路 24V--60VDC,相互隔离

C 24VDC 输出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额定电压 24VDC额定电流 22A纹波系数 ≤0.5%稳压精度 ≤±2%

24V--C 60VDC 输出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额定电压 24V-60VDC 24-60V 连续可调 2 额定电流 3A(≤48V),2A(≥48V)纹波系数 ≤0.5%稳压精度 ≤±1%

4)、保护特性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24V 输出短路回缩 ≤7A输入过压保护 291±5VAC,回差 20±5V输入欠压保护 149±5VAC,回差 20±5V24V 输出过压保护 29±2V24V-60VDC 输出过压保护 额定输出值+5V过温保护点 90±5℃

5)绝缘强度和绝缘电阻

绝缘强度

电压

时间

漏电流

绝缘电阻((500VDC))

交流侧对地 1500VAC/50Hz 1min ≤20mA ≥25MΩ 交流侧对直流侧 3000VAC/50Hz 1min ≤20mA ≥25MΩ 直流侧对地 500VAC/50Hz 1min ≤20mA ≥25MΩ 四路输出之间 2500VAC/50Hz 1min ≤20mA ≥25MΩ

B B、HXD--1 D1 模块

1)主要特点:

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 采用自冷散热方式,长寿命设计; 采用一体化输入输出及通讯端口,可带电拔插,维护方便; 采用PFC技术,功率因数大于0.99; 采用先进地低压差自主均流技术,具有较好地均流性能; 设置了短路回缩特性,即使模块处于长期短路状态也不致损坏; 完善地故障保护及告警功能,包括输入过/欠压、输出过/欠压、过热等; 设有CPU监控板,可与系统监控模块通信.2 2)输入特性

项目

指标

备注输入电压 154~286VAC输入电流 ≤26A输入交流频率 50±5Hz功率因数 ≥ 0.99效率 满载时DC/DC≥ 90%

3)输出特性

项目

指标

备注额定电压 220VDC额定电流 16A纹波系数 ≤0.1%稳压精度 ≤±0.5%

4)保护特性

项目

指标

备注输出短路回缩 ≤5A输出过压保护 240±5VDC输入过压保护 291±5VAC,回差20±5V输入欠压保护 149±5VAC,回差20±5V过温保护点 90±5℃

5)绝缘强度和绝缘电阻

绝缘强度

电压

时间

漏电流

绝缘电阻交流侧对地 1500VAC/50Hz 1min ≤10mA ≥25MΩ 交流侧对直流侧 3000VAC/50Hz 1min ≤10mA ≥25MΩ 直流侧对地 1500VAC/50Hz 1min ≤10mA ≥25MΩ

C C、HXD--2 D2 模块1)、主要特点:

由三相隔离变压器组成; 完善地故障保护及告警功能; 设有CPU监控板,可与系统监控模块通信.2 2)、输入特性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输入电压 285V-475VAC(线电压)输入电流 ≤32A(相电流)输入交流频率 50±5Hz功率因数 ≥0.95效率 ≥85%

3)、输出特性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输出电压 380VAC 三相四线制 2 输出电流 15A

稳压精度 同外电网精度

4)、绝缘强度和绝缘电阻

绝缘强度

电压

时间

漏电流

绝缘电阻(500VDC))

输入、输出侧对地 1500VAC/50Hz 1min ≤10mA ≥25MΩ 输入侧对输出侧 3000VAC/50Hz 1min ≤10mA ≥25MΩ

D D、HXD--H H 模块1)、主要特点:

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 采用自冷散热方式,长寿命设计; 采用一体化输入输出及通讯端口,可带电拔插,维护方便; 采用 PFC 技术,功率因数大于 0.99; 设置了短路回缩特性,即使模块处于长期短路状态也不致损坏 ;

完善地故障保护及告警功能,包括输入过/欠压、输出过/欠压、过热等 ;

设有 CPU 监控板,可与系统监控模块通信.2 2)、输入特性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输入电压 285V-475VAC(线电压)输入交流频率 50±5Hz功率因数 ≥0.99效率 ≥85%

3)、输出特性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额定电压 220VAC额定电流 5A稳压精度 ≤±3%

4)、绝缘强度和绝缘电阻 绝缘强度

电压

时间

漏电流

绝缘电阻(500Vdc)

输入侧对地 1200VAC

50Hz 1min ≤20mA ≥25MΩ 输出侧对地 1200VAC

50Hz 1min ≤20mA ≥25MΩ

输入侧对输出侧 500VAC

50Hz 1min ≤20mA ≥25MΩ

E E、HXD--2 F2 模块

1)主要特点:

●采用一体化输入输出及通讯端口,可带电拔插,维护方便; ●具有限流功能,可以短时过载; ●完善地故障保护及告警功能,包括输出过压/欠压、模块过热等; ●设有CPU监控板,可与系统监控模块通信.2 2)输入特性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输入电压 154~286VAC输入电流 ≤5A输入交流频率 50± 5Hz功率因数 ≥ 0.99效率 ≥85%

3)输出特性

序号

项目

指标

指标

备注输出电压 24~60VDC 24~60VDC 24~60V连续可调 2 输出功率 120W 120W稳压精度 ±1% ±1% 带载10~100%测量 4)保护特性

序号

项目

指标

备注输出过压保护点 65±2V输出欠压保护点 20±1V输出限流点 3.3±0.5A过温保护点 90±5℃

5)、绝缘强度和绝缘电阻

绝缘强度

电压

时间

漏电流

绝缘电阻(500VDC)

交流侧对地 1500VAC/50Hz 1min ≤20mA ≥25MΩ

交流侧对直流侧 3000VAC/50Hz 1min ≤20mA ≥25MΩ 直流侧对地 500VAC/50Hz 1min ≤20mA ≥25MΩ 2路输出之间 2500VAC/50Hz 1min ≤20mA ≥25MΩ F F、HD--0 11020 模块1)性能特点:

● 三相三线电压输入,三相电流平衡.● 超宽输入电压范围(323~475V),适应能力强.● 采用国际最新软开关技术,效率高、电池兼容性好.● 可带电插拔、在线维护,方便快捷.● 采用无级限流方式,电池充电限流精度高.● 完善地保护、告警措施,具有遥控、遥测、遥信、遥调功能.● 内置 CPU 集散式控制方式,具有通信方便,抗干扰能力强.● 高级铝合金压铸模散热外壳,自然冷却,无噪声、无灰尘.● 具备 CLASS-A 电磁兼容标准和 CCEE 安规标准.2 2)主要技术参数

● 输入电压:323~475V,三相三线制 ● 功率因数:≥0.92 ● 模块效率:≥94% ● 输出直流电压:

198~286V

DC/220V

99~143V

DC/110V ● 最大输出电流:110% ● 额定输出电流输出限流特性:0~100% ● 额定电流可调稳压精度:≤±0.5% ● 稳流精度:≤±0.5% ● 纹波系数:≤0.05% ● 外形尺寸(高×宽×深):310mm×178mm×450mm ● 整机重量:HD22010(HD11020)≤14kg; ● HD22005(HD11010)≤12kg ● 工作温度:-5~40℃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 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UTREx49Xj9 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8PQN3NDYyP 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mLPVzx7ZNw

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AHP35hB02d

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NDOcB141gT

第二篇:关于鼎汉公司电源屏的维修及故障处理

鼎汉公司电源屏故障应急处理

一、两路电源自动转换故障造成全站停电的应急处理

当两路电源自动转换发生故障后,造成全站信号设备停电。此时应将两 路电源的输入开关扳下(在墙上的电源配电相内),使电源屏完全断电,并将直流屏1前面的两路交流输入开关扳下,然后将直流屏1背面的两路输入电源Ⅰ路的(A1、B1、C1、N)Ⅱ路的(A2、B2、C2、N)分别连接到直流屏1前面的(A1、B1、C1、N)及(A2、B2、C2、N)要注意连接的相序。此时,在确认直流屏1前面的交流输入开关1、2在关断状态下,将两路输入电源的开关合上即可。

二、交流稳压模块的故障处理

当交流稳压模块出现故障灯亮或保护灯亮时,应先检查稳压模块的保险 是否损坏或熔断,此保险在稳压模后面红灯旁,检查时应将稳压模块的红灯按一下,进行人工旁路后方可拧出保险管进行检查,若保险管良好,是稳压模块出现故障或保护,此时应将该模块的输入开关扳至维修位置,并及时通知厂家或信号检修所处理。

三、模块故障、保护指示灯亮的故障处理

当模块出相故障灯亮或保护灯亮时,首先应检查模块的输入的电压是否 在正常范围内,若判断正常,则模块故障或保护,此时应将与模块相对应的模块输入开关扳下即可(在扳开关时应确认备用模块的工作正常,即输出正常),并立即通知厂家和信号检修所处理。

四、轨道短路切除板的故障处理

当25HZ轨道电源输出中断时应先检查25HZ电源屏模块的工作状况,若 模块工作正常则轨道短路切除板处于保护或故障状态。判别法是将25HZ电源屏底部前门打开,卸下输出空开的盖板,将轨道电源的输出空开扳下,带几秒钟后测量输出空开上面的接线端子看是否有电,若有电则轨道电源有短路现象,应检查输出以后的设备。若无电则轨道短路切除板故障,此时,应将25HZ电源屏的主、备两模块的输入空开扳下,将电源屏背面的上方的盖板卸下,将轨道短路切除板的5J4和5J5端子插头改插到5J1和5J2备用端子即可。并及时通知厂家和信号检修所处理。

五、两路电源只有一路输出的应急处理

若出现两路电源输入正常而输出只有一路供电,并且电源屏的模块只有 部分工作,则说明有一路的切换逻辑板或切换驱动板故障,这时只有一个交流接触器工作。此时,将直流屏1下放的前门打开,用万用表测量一路、二路电源的输出,确认是那一路电源没有电,如果是一路没有点,则将一路的交流输入空开扳下,观察是否时有两个交流接触器工作,模块是否全部工作,若是,则证明是切换驱动板故障。否则是切换逻辑板故障。反之,用同样方法来判断二路电源的切换逻辑板和切换驱动板故障。

第三篇:系统实施方案

系统实施方案

1、项目总体实施计划

为了有效地保证系统开发的质量,整个系统建设的全过程划分为准备、设计、开发、实施和运行阶段,每个阶段完成相应的任务,确保信息系统的建设。

如下图所示:

2、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流程如下:安排需求人员参与本项目需求调研工作(包括:软件开发人员,各处室业务人员、集成人员和美工等);制定及修改需求开发计划,需求调查。

(1)需求分析

ü确定技术解决方案及技术架构

ü和各处(室、局)确认业务需求

ü建立《需求规格说明书》

(2)需求评审

(3)需求确认

(4)

需求基线管理

3、设计开发阶段

安排工程师进行系统设计开发工作,包括:美工、系统设计人员、业务开发工程师和系统集成工程师,具体工作包含如下:

(1)概要设计

ü制定概要设计计划

ü确定系统架构和概要设计准则

ü概要设计

ü评审系统概要设计

ü确认《概要设计书》

ü概要设计基线管理

(2)详细设计

ü制定详细设计计划

ü确定详细设计准则

ü详细设计

ü评审系统详细设计

ü确认《详细设计书》

ü详细设计基线管理

(3)程序编码

ü制定并不断修正编码开发计划

ü编制《编程规约》

ü设计程序框架和共通模块

ü编码实现

ü代码评审

ü编码基线管理

4、系统测试阶段

在系统开发完成后,将对系统进行系统整体的系统测试、性能测试等,以及编写相应的测试计划文档、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

项目测试工作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单元测试由开发工程师负责,在编码结束后实施。软件在通过单元测试后,才能实施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由测试工程师负责,并且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阶段,测试工程师就必须开始测试用例的设计。在集成测试实施前,测试用例必须通过评审。

项目测试流程如下:

测试项目测试工具:

测试工具

描述

Test Director 8.0

测试管理工具

QuickTest Professional 9.2

自动化测试工具

Load Runner 8.1

性能测试工具

5、系统试运行阶段

系统试运行流程图如下:

(1)编制计划

与项目实施负责人商议具体试运行时间,地点,人员等安排,项目组编制《试运行计划》。

(2)发试运行通知

在试运行开始前2天,按照《试运行计划》,将时间,地点,人员等信息通知用户实施负责人。

(3)搭建环境及数据准备

在试运行开始前搭建好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网络环境、调通线路,检查软件、硬件、网络、线路等各个环节是否有问题。

数据准备,由各处室整理提供试运行基础数据,系统所需各类数据完整可用。

(4)组织试运行

用户相关各级领导给予全面配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试运行。项目组负责担当指挥,检查用户人员组织情况并给予指导,跟踪检查如下情况:

跟踪数据流转状况。

观察业务流程执行状况。

观察操作人员操作表现。

观察系统运行速度及异常表现。

观察关键数据的正确性。

及时纠正错误操作、对于新发生的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确定解决办法。

(5)试运行总结

试运行完成,试运行中设备、软件的运行情况良好,试运行中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符合预期期望,试运行顺利通过。

6、项目验收阶段

在建设本项目的同时,应严格遵守项目的各种测试和流程控制原则,以确保该项目系统顺利完成。因成立质量控制和验收组,根据软件开发规程和技术规范要求,对应用系统开发全过程实施软件质量控制,对开发全过程的文档、程序进行全流程管理,在应用软件安装调试之后,负责应用系统的测试和测试结果的认证。在整个系统完成试运行之后,联合进行整个系统的终验和测试,对照技术规范要求,提交终验报告,正式交付运行。

7、运营维护阶段

运营维护期的所有维护工作,包括软件出现问题修改、细节性功能的增强,在运营维护阶段用户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运维服务人员都应以《软件问题及修改记录》的书面形式提交给项目组,待项目组修改完成后运维人员应组织相关的业务负责人进行确认。

8、项目进度计划

阶段

相关工作

成果与说明

参与人员

项目

启动

1、项目组织、人员准备

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组长、项目经理、系统开发组、系统设计组、系统测试组等项目相关人员。

2、测试、开发环境搭建

项目启动任务书

3、业务系统了解、学习

项目综合实施计划

需求分析与技术方案确定

1、数据库、中间件等平台技术构筑论证

数据库、中间件的确定

系统开发组、系统设计组

2、应用系统架构方案和功能分析

应用平台和功能的确定

3、部门节点数据分析、需求分析

数据标准与流程设计

4、功能分析

Demo原型、开发技术设计方案

1、中心资源数据库设计及管理规范

详细设计报告

技术实施方案

系统开发组、系统设计组

2、数据质量审核、比对工具与规范

3、元数据管理工具与规范

4、分析专题建设规范

5、数据交换设计、数据存储设计、系统集成设计

6、权限控制机制

7、功能设计

8、数据展现工具与规范

9、应用框架设计(含:工具集成设计)

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报告

系统技术手册

系统开发代码

操作手册

系统测试报告

系统开发组、系统设计组

开发

编码

功能测试

UI测试

性能测试

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

故障测试

兼容性测试

安装测试

系统

实施

系统部署、运行

系统部署方案

系统试运行报告

系统实施组

系统安装部署

系统试运行

项目

培训

1、系统管理员培训

集中培训、实践培训等

系统培训组、用户

2、关键用户培训(操作员培训)

集中培训、实践培训等

系统

上线

验收

系统上线与验收

系统上线运行

系统验收报告

系统实施组

系统正式上线

系统验收

第四篇:汉九中课外活动实施方案

汉九中课外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汉九中学校课外文体活动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建设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课外文体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本校文体特色,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活力校园。

二、实施目标

从2009年秋季开始,我校在巩固提高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开设质量,健全课外文体活动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实施原则

1.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原则。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艺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艺教育功能。

2.深化课改,激发主体发展积极性的原则。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学生是主体,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积极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引导、激发学生参与体、艺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的参与和磨练,长见识、得乐趣,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3.发展特长,建设特色教育的原则。推进课外文体活动,就是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就是进一步拓展教育的空间,以目标构建内容,促使学生发展特长,学校发展特色,从而建设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4.教学相长,师生同步发展原则。实施课外文体活动,要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为先导,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广大学生完善人格、学有专长、技能发展的要求,并满足个体选择发展和心智水平提高需求,开展师生互动,坚持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5.创设条件,保障安全原则。实施课外文体活动,需要基本的时间、空间、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保障。要充分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合理配置体育、艺术教育资源;要遵循教育、活动及技能发展规律,把体艺育人与校园建设(包括设施装备、环境布置)结合起来,让每一项经费投入,每一项活动安排,都能体现对学生安全周到的关怀。

四、实施范围

全校各年级学生

五、实施要求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全体师生参与课外文体活动工作自觉性 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是我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操作载体,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学校是否真正重视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试金石”。学校不断充实丰富体育节、艺术节的内容。用多元智能理论和新课改理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充分考虑学校师资、学生爱好、周边居民的喜好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乐意参加课外文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精细准备,整合资源,确保课外文体活动有序实施

1.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一是学校把实施课外文体活动融入新课改之中,以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有效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严格执行新课程的教学计划,开足开齐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并尽力安排专职教师,严禁教师挤占音体美劳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给学生补习文化课。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选择学习内容,对课程目标进行整合,把课程目标改造成为具有操作意义的学习目标,使课外文体活动的指标落到实处。三是引导师生树立“健康第一”的办学指导思想,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要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特别要保证学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每天15分钟)。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校体育运动会(或体育节),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文化艺术节,开展全校性的学生智能才艺大展示活动。

2.排好“第二课程活动表”。排好“第二课程活动表”,为学生拓展各类智能和技能营造良好的时空环境;建立各类有助于学生开发智能和提高体育艺术技能的兴趣小组(如各类 “百家讲坛”、“理化小发明小制作”、“心语文学社”、“英语角”、“校运动队”、“艺术团(队)”等等),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主要是室外活动项目);广泛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课余文体比赛活动和各类实践活动。

3.加强体育、艺术师资队伍培养。学校在加大专职体育、艺术教师的培训力度的同时,以专职体育、艺术教师为核心,辅导带动一批有业余爱好的专长教师,以满足学生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较高要求。

4.加强体育、艺术设施配备。学校按国家或省配备目录要求配备体育场地及文体器材设施、音美专用教室等,开放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文体活动室等各类文体场馆及设施设备,满足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开展需要。

(三)规范操作,认真做好课外文体活动素质的测评认定工作

1.课外文体活动的测评认定工作,由学校组织认定。学校都成立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各兴趣小组负责教师和班主任联合组成的“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素质”测评与认定小组,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进行测评与认定,并将结果记入学生档案。测评与认定工作由校长负责,教导处组织班主任及专业教师实施。技能标准力求简明易行,体现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达标。

2.课外文体活动的测评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参考相似或相关项目的技能标准,以技能为主,同时参考学生的兴趣、态度、知识修养等全面表现,以促进学生对项目的关注,并终身受益。

六、组织管理

1.为加强对课外文体活动的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课外文体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指导管理及督查评估工作,由校长任组长,教导处组织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具体负责实施,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各相关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具体、详尽的实施计划和管理办法,把开展课外文体活动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平台,积极探索课外文体活动实施与测评的实践模式,确保该项工作正常开展。

3.学校定期对学校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及时总结,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的考核和评比表彰活动。

4.结合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积极做好课题研究工作。注重校本教研工作,把学校的研究项目与课外文体活动开展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实验研究,不断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5.学校要落实相应的体艺经费,大力改善体育、艺术活动的场地设施和设备,提高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有关指导教师文体活动的组织和指导水平,确保学校文体活动的正常开展。

汉中市第九中学

2012-10-28

第五篇:智能电表行业实施方案

智能电表行业实施方案

产业投资建设规划

随着采集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数量放缓。自 2009 年国家电网发布智能电网规划以来,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数量大幅增加,智能电表覆盖率不断提高。2012 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采集覆盖率约为 41%,到 2016 年,国家电网新装智能电能表 7476 万只,累计实现用户采集 4.1 亿户,采集覆盖率达到 95%。2017 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覆盖率达到 99.03%,累计采集 4.47 亿户,新装智能电能表3748.7 万只。与 2016 年相比,新装智能电表数量降幅明显。

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原则,加快结构调整。相关产业要持续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完善有利于发展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避免投资盲目扩张,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为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据国家和 xx 省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区域产业 xx 年发展情况,制定该规划,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部分

指导路线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立足国内市场需求,以服务于产业发展需要为中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第 二部分

原则

1、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

2、人才为先。把人才作为发展产业的首要资源,创新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机制,保障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力,夯实产业发展智力基础。

3、组织引导,市场推动。坚持组织引导,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实现市场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

4、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充分结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分地区、分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路线,指导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

5、区域协同,部门联动。深入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发展,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打造产业发展链条,形成错位发展、共同发展格局;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合力。

6、坚持创新驱动。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打造一批省级、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通过全面创新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部分

产业环境分析

在国家电网存量替换、南方电网新增招标和海外市场不断拓展的驱动下,公司智能电表业务 2018 年将实现稳定增长。国家电网方面,新增智能电表招标趋缓,存量电表 2018 年将迎来替换周期。南方电网方面,目前南方电网智能电表覆盖率不到 40%,2016 年以来南方电网智能电表招标增长迅速,预计 2018 年招标量将持续增长。

随着采集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数量放缓。自 2009 年国家电网发布智能电网规划以来,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数量大幅增加,智能电表覆盖率不断提高。2012 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采集覆盖率约为 41%,到 2016 年,国家电网新装智能电能表 7476 万只,累计实现用户采集 4.1 亿户,采集覆盖率达到 95%。2017 年,国家电

网智能电表覆盖率达到 99.03%,累计采集 4.47 亿户,新装智能电能表3748.7 万只。与 2016 年相比,新装智能电表数量降幅明显。

国家电网的存量电表迎来替换周期。根据规定,电表运行 8 年左右就需要更换。从 2009 年国家电网发布智能电网规划,大规模安装智能电表开始算起,2018 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将迎来替换周期。

随着世界范围内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表将迎来快速发展。到2020 年,智能电表的全球销量增长率有望从 2016 年的 35.4%增长到45.7%。美国智能电表市场将持续增长,预计 2018 年智能电表累计装置量将达到 7400 万台;非洲地区到 2018 年将安装超过 2000 万台智能电表;整个东南亚区域智能电表的市场容量在 2018 年将达到 1120 万台左右;巴西政府重计划在 2021 年前安装 6300 万只智能电表。欧洲方面,欧盟委员会提出,到 2020 年,欧洲 80%的家庭必须安装智能电表。根据欧盟委员会的预测,已决定安装智能电表的国家到 2020 年的总投资约为 350 亿欧元,预计将安装 1.95 亿个智能电表。英国计划在2020 年之前,实现为 3000 万家庭安装 5300 万只智能表计的目标,投资金额约 113 亿英镑;法国政府将电力用户使用智能电表纳入法律中;法国电网输送公司预计投入 43 亿欧元,并计划到 2020 年,智能电表安装数量将达 2500 万个,家庭智能电表普及率达到 80%。

第四部分

区位环境分析

城市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生产总值增长 xx%,财政收入增长 xx%,城镇登记失业率 xx%,调查失业率 xx%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xx%和 xx%,CPI 涨幅 xx%。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生产总值增长 xx%,财政收入增长 xx%,城镇登记失业率xx%,调查失业率 xx%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xx%和xx%,CPI 涨幅 xx%。xx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尽管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复杂,但我国经济稳定向好、长期向好,区域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总体形势没有改变。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只争朝夕,毫不懈怠,一步一个脚印把每项具体工作谋深、抓实、干好,就一定能够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出追赶超越的新步伐。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 xx%左右,财政收入增长 xx%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xx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 xx%、xx%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xx%和 xx%左右,CPI 涨幅 xx%左右。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能源格局变化有利于缓解供给约束。全球治理体系深刻

变革,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体系加快重构。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四化同步发展,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特征愈加明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释放制度新红利,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实施,“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等全面启动,新经济不断涌现。更加重视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社会治理格局发生积极变化。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传统增长动力减弱,结构矛盾比较突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面临不少困难挑战。

市场化改革、创新驱动战略、“中国制造 2025”等深入推进,为产业结构调整、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提供了强劲新动力。新型城市化深入推进,为构建都市区、提升品质魅力提供了巨大新空间。同时,制约未来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依然较多:一是转型发展新动力不足,实体经济发展困难,迫切需要通过创新重构发展动力,通过参与国家开放大战略增创引领优势;二是体制机制束缚比较明显,政府和市场、社会关系尚未完全理顺,迫切需要加快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

环境;三是资源环境制约加剧,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矛盾集中显现,资源要素节约高效利用的倒逼机制尚未形成;四是民生改善任务艰巨,教育、医疗、社保、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短板,人口老龄化愈发严峻。

当前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实现当前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把开放作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共享作为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第五部分

发展目标

到 xx 年,产业结构明显改善,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高端产品自主保障能力增强,高端技术推广应用,能耗水平进一步降低。

第六部分

任务重心

(一)优化组织结构

支持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资本、资源、品牌等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要素配置效率。支持中小加工企业发挥机制灵活、贴近市场、专精特新、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加快自主创新,着力发展面向消费市场的产业产品服务。形成个性化发展,大中小企业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

(二)强化政策落实,优化产业结构

以新型工业化为牵引,加快推进消费升级,开展示范试点,推进新型产业发展,不断扩大应用市场。协调各部门职能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全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三)实施科技创新提升工程

引导行业企业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水平。重点建设各类产业公共研发平台、重点试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构建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创建一批以行业为特色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完善产业发展所需公共研发、技术转化、检验认证等平台。提升行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与行业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 xx 年新增创新平台xx 个。

第七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快推广应用步伐

支持产业相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成果产业化。选择产业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应用示范。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率先开展试点示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和案例加以提炼、总结,向全行业推广应用。

(二)规范市场秩序

营造良性市场秩序。综合运用政策引导、执法监管等措施,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击侵权假冒、以次充好等不良行为,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和研发环境。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强化产业产品质量管理,完善产业企业质量信用动态评价和公布制度,建立区域行业企业及产品信用数据库和信用档案。对质量违法等不良行为的企业和个人纳入“黑名单”,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社会舆论氛围。

规范行业自律。组建产业联盟,规范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行业自律,引导行业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

(三)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在产业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应用等方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加强与国外产业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及时准

确把握世界产业发展趋势。鼓励企业与国外产业先进企业和研发机构合作,鼓励企业创造条件到境外设立产业研发机构,努力掌握产业核心技术。鼓励跨国公司、国外机构等在本地设立产业研发机构、人才培训中心,争取更多高端产业项目落户本地。

(四)广泛开展规划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

区域各主要媒体要大力宣传产业经济和产业事业规划,通过开展规划宣传、解读、跟踪报道等活动,强化规划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普遍关心产业、热爱产业、支持建设产业强市的舆论氛围。定期公布规划落实进展情况,强化重大决策和项目的公众参与,扩大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主动倾听公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保障规划的顺利落实。

(五)加强组织领导

建设形成融合发展、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各部门应认真履行牵头部门的职责,加强与相关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统筹推进。加强产业发展水平监测评价,将产业现代化工作推进纳入考核范围。

(六)大力招商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

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多渠道推进海内外招商引资工作。吸引经济发达地区企业来区域投资。

(七)加强规划监管引导

建立和健全产业管理体系和研究协作体系,完善规划和公布制度。编制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的产业规划,并重视产业规划对产业建设的指导作用,规范有序的开展各项产业建设项目。项目单位要依据规划,合理安排各产业建设计划,坚持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协调的产业体系。

(八)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聚焦产业创新及重大示范应用,积极争取产业专项扶持,加大财政专项资金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相关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股权投资、风险补偿等有效方式,支持产业发展。

(九)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在国内外知名高校、产业研究机构建立培训基地,开展产业专题培训,培育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产业理念的领军型战略企业家。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产业意识的职业经理人。鼓励企业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领军型产业人才,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创新团队。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优化高等院校学科设

置,实施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依托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大型骨干企业、技工院校等,加快培养一批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具有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十)加快自主创新

围绕综合利用、协同处置、绿色发展等行业共性和基础性的重大问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专业科研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行业研究中心,提高行业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第八部分

重点项目

—— 重点项目:

xxx(集团)有限公司 x xx 项目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xx 项目

2、承办单位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

3、项目性质:扩建

4、项目建设地点:xx 经济技术开发区

5、项目联系人:xxx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外在要求,也是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需求;既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要。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回馈社会、实现价值共享,致力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公司把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作为社会责任管理推进工作的基础,从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

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

项目选址位于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约 190.00 亩。

(四)产品服务规划方案

根据建设规划,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为:xxx/年。

二、项目建设环境

当前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主流,世界经济增长态势总体趋好;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扶持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点,支持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城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市场活力动力更加强劲,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新常态下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严峻。主要表现在:传统增长动力逐步减弱,新兴增长动力难以接续,稳增长压力大;先进制造业和现

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薄弱,转型升级困难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土地等资源供需矛盾加大,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低,区位优势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辐射带动能力弱;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等等。新常态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难度加大,必须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新要求,抢抓新机遇、激发新动力、创造新条件、夯实新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

深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资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不断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

(二)加快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体部署,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有序衔接、竞相发

力,构建多支柱产业体系,不断增加有效供给。以市场化、法制化方式加快化解过剩产能,盘活“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资产,积极稳妥去除无效供给。

(三)推动制造业开放发展。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重点区域的引领带动作用,提高利用内外资水平,深化国际产业合作,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完善国际物流通道,吸引全球要素集聚我市,促进本地产品分销全球,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新优势。

(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完善智能制造支撑体系,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五)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汽车、智能终端、机器人等重点产品,注重需求侧激励,统筹好、引导好、发

挥好整机企业与基础企业双方积极性,加快破解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六)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提高企业质量控制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重庆制造整体形象。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根据估算,项目总投资 106985.82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77399.06 万元,流动资金29586.76 万元。

四、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 77399.06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50309.39 万元。

(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

根据估算,本期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 27089.67 万元。

五、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年预期营业收入(SP):323446.49 万元(含税)。

2、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43517.13 万元。

3、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4.89%。

4、全部投资回收期(Pt):6.62 年(含建设期 14 个月)。

六、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项目计划从立项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 14 个月的时间。

—— 重点项 目:x xx 集团有限公司 x xx 项目

一、项目投资单位概况

(一)项目投资主体

xx 集团有限公司

(二)项目负责人

xxx

(三)项目单位简介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

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

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服务、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

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

二、项目背景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旺盛的市场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重大引领和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 “互联网+”等战略,聚焦新能源装备、农机机械、交通运输装备、化工及工程机械、新材料、智能装备、特色医药、电子信息、轻工产品、冶金及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重点领域,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通过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搭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强金融扶持政策和财税支持力度、落实中小微企业政策、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等多个方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窗口期,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优化市域发展空间。明确发展定位,更好促进各板块形成统筹联动、合理分工、各具特色、功能衔接的融合发展格局,提升城市整体发展能级。加强市级统筹,制定全市产业布局规划,引导重大项目向重点园区集聚、特色产业向特色园区集聚,实现布局优化、错位竞争、特色发展。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广新型孵化模式,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探索多元化方式建立产业基金。深入推进“个转企、小转规、规转股、股转市”,支持更多优质企业上市挂牌,鼓励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做强做大。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推动一二三产相互渗透、跨界融合,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推进“制造+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服务”,让融合发展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网络服务平台,提高平台的集聚效应和市场价值,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提升产品价值空间。弘扬“工匠精神”,推动“精致生产”,施行“精益管理”,专注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名品名牌培育,以质量和品牌提升增强有效供给能力,实现产品

由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加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以品牌塑造产业形象,推动发展迈入品牌时代,努力建设“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全面提升开放水平。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开放机遇,做到对内对外开放齐抓,努力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开放格局。

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推动开发区转型发展,主攻高端人才、高端技术、高端产业的集聚和培育,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使其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

形成对外开放新机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三、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xx 集团有限公司 xx 项目

(二)项目建设地点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产品及服务方案

项目主要产品为 xxx,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 279077.90 万元。

(四)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预计总投资 78083.19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66729.43万元,流动资金 11353.76 万元

(五)投资效益分析

项目计划年产值收入 279077.90 万元,净利润 15449.56 万元,综合纳税 7607.76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9.26%,全部投资回收期 4.48年。

(六)项目建设期限和进度

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16 个月。

该项目采取分期建设,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 51534.91 万元。

(七)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159999.84平方米(折合约 240.00 亩),符合规划建设要求。项目总建筑面积 269999.73平方米。

—— 重点项目:x xx 集团有限公司 x xx 项目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xx 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新建项目,依托当地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智能电表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 121000.00 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 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服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公司积极申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内企业影响力。

公司以负责任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符合法律规定与标准要求的产品。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其对消费者的影响,确保产品安全。积极与消费者沟通,向消费者公开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努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升级,为行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解决方案,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

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

三、战略合作单位

xx(集团)有限公司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全球经济处于曲折复苏的深度调整期。当前时期,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曲折复苏和分化调整是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新型竞合将成为发展大趋势。美国、欧盟等发达地区“制造业回归”持续推进,日本经济复苏的稳定性预期不强,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相对较弱。以互联网、工业 4.0 等为标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加快,将为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带来新的机遇。

国内经济进入转型提质的发展新常态。当前时期,我国经济将在新常态下发生深刻变化:发展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更加注重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发展水平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更加注重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全面创新加快催生新的增长

点,深化改革持续释放巨大红利,将有力推动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全市经济迈向实现基本现代化新阶段。一是承载发展的框架加快形成,将持续放大发展新优势。先行先试的平台全面筑牢,将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拥有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湘江新区三大战略平台,依托国家支持政策与自身探索实践的叠加优势,培育形成有利于转型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将推动在更大范围内加速产业、人口及要素集聚,构筑新的竞争优势。二是产业升级的潜力逐步释放,将有力推动转型创新发展。在新材料、生物产业、节能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领域,有技术、有优势、有潜力、有前景,有望成为当前时期率先突破的关键点,进而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市转型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产业创新、金融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大力培养和聚集创新创业人才,闯出一条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

(一)全力抢抓区域发展战略机遇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构建国际化高水平创新体系。

(二)打造面向全球的人才高地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促进粤港澳人才深度合作,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吸引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来珠海创新创业。

(三)以信息化建设开拓发展新空间

统筹建设智慧城市,打造综合平台,推进主题应用,成为智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坚持信息化先导发展,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研究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为智慧城市建设和跨进大数据时代做好充分准备。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选址方案

项目选址位于 xx 产业园,地理位置优越,建设条件良好。

(二)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86666.58平方米(折合约 130.00 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五、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项目总建筑面积 127399.87平方米。

六、项目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12 个月。

七、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63970.82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49185.72万元,流动资金 14785.10 万元

(二)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121057.40 万元,税后净利润 15449.5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7607.76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9.26%,全部投资回收期 4.48 年。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