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三颗枸杞豆》有感
古诗有云:“玛瑙天然胭脂色,东来紫气益精光。”枸杞,红如胭脂、艳如玛瑙,也赢来了历代文人雅客为之吟诗作赋、挥毫泼墨赞美。然而,如今,提起红果枸杞,人们在意的大多都只是她的滋生养颜效果、延衰抗老的功效以及她所具有的潜在的商业价值,关于枸杞、赞美枸杞的文章越来越少见。数年前阅读的由陕西著名作家程海创作的一篇散文《三颗枸杞豆》至今让我记忆深刻!
《三颗枸杞豆》讲述了作者和三叔的故事,文中的三叔一生豪言壮语地立下了许多的理想,但一直都没有至始至终的努力,在生命快要终结了的时候,才醒悟到,时间和生命是那么容易从眼前倏忽而过,才怜爱地细心观察身边的花花草草,甚至能清清楚楚地说出以前忽略的植物有几片花瓣,几片花蕊,叶上有几根叶脉。也让小时候的作者发现了人生的一个很大的秘密:“临死的人大概都很留恋这个世界,甚至留恋世上的一草一木。”作者正是因为三叔临终时留给他的那三颗枸杞豆、三个意味着生命终结的“0”,才真正大彻大悟生命的意义,也最终明白了三叔的话——“捉太阳很烫,还费力气,但一把它捉到手,它就变成一个金盘了,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去追求,去奋斗,抓住太阳,抓住理想……
是的,人生如梦,时间如流水,穿越了时空,蹉跎的岁月亦如指间的沙土,在不经意间滑落,如白驹过隙般地流逝远去,却从不回头。正如朱自清在《匆匆》那篇散文中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人生的风景,记载着从幼稚到成熟,谱写着从青春到暮年。而我们却仿佛无动于衷,只有在蓦然回眸的时候,才会像作者的三叔那样感叹生命竟然是如此的短暂,悔恨自己的曾经是多么的堕落!
于是,有些人便开始了埋怨,埋怨命运的不公,埋怨自己总是得不到与别人同等的幸福,埋怨生活的烦闷以及人生的索然寡味,却往往没有看到自己所拥有着的,总认为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往往是最为美好的。然而,当自己真正拥有自己所苦苦追寻的以后却又发现并非真的像自己所想象中的那样美好,而当自己所拥有着的面临失去的时候,才会不由地叹息原来自己所拥有着的弥足珍贵!正如当我们身在巍峨壮丽的高山,感受着“一览众山小”的时候,往往憧憬着辽阔大海的无边无际;
当我们收获着秋天的硕果累累,尽情地享受着秋天带给我们的深情、厚意、收获、快乐的时候,脑子里却往往勾勒出春天的繁花似锦、纯净淡雅;
当我们身处高楼大厦林立、灯火阑珊的繁华都市,享受现代生活的舒适与方便时,却往往渴想回归田园的自然与恬适,渴望大自然的怀抱;
当人过中年,才明白年轻时代荒废了多少光阴;
当默数着浑浑噩噩的往日时,才明白该干而没干的事原来太多太多……我们总是在向往,在憧憬,在渴想……然而,在宽阔的大海边,才体会出山的峻拔;
在盎然十足、播种希望的春天的时候,却渴盼着凉爽金秋的到来;
在幽僻宁静的乡间小道,才怀念起城市的灯红酒绿、热闹繁华……于是乎,我们又陷入了新一轮的苦恼,抱怨,回忆,寻找回去的方向……
人有的时候真是矛盾的产物!在矛盾中生长,在矛盾中又陷入矛盾!总是自以为是的认为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理所当然、唾手可得。这或许是因为拥有太多而麻木的缘故,只有失去后的感觉让自己醍醐灌顶地醒悟曾经拥有的可贵与最美。正如作者的三叔感慨地说道:“我小时想做一个建筑师,但又讨厌建筑学上那些个复杂的公式,就放弃了。这一摞书,是我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作家,写了几篇稿子,寄出去被退回来了,我又灰心丧气,不干这伤脑筋的事儿了。这一棵树,是我第三个理想,想当一名生物学家,后来又觉得生命的起源、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等问题竟是那么复杂和渺茫,我又精神萎靡了。第四个理想还没有建立,命运忽然对我说:‘算了吧,你该回老家了!’”直到生命终结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一直在放弃与争取之间来回挣扎徘徊,而又一无所成!是的,悔恨自己以前所做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极为凄惨的!唯有能做的就是珍惜拥有着的,珍惜美好的时光,向前勇敢地迈步!
时光像货物,在生命的轮轴上缓缓滑过,滑向生命的远方,有些失去的便永远不再有了,比如青春,比如年华,比如生命。在匆匆的时光面前,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脆弱地都像是无能为力的孩子,而唯有学会珍惜,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正如这样一条被转发无数次的短信,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累了把心靠岸,选择了就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痛了才享受生活,伤了才明白坚强。总有起风的清晨,总有绚烂的黄昏,总有流星的夜晚。
与其慨叹“曾经拥有”,与其埋怨“不曾拥有”,不如珍惜今日拥有……
第二篇:读三颗枸杞豆有感
读【三颗枸杞豆】有感
这是一篇似乎平淡无奇的文章,乍一看未必有什么感情溶于其中,但这是一篇蕴藏了许多永恒不灭的哲理的文章。
这是一个有几分悲凉的故事。作者是一名植物学家,他少年时很顽皮,长逃学到树林里玩。他在小树林里玩的时候,偶然遇到了一个归来养病的瘦弱的年纪不算太大的叔叔。他叫住了他,用野豆角花来考他。第二次见到这位叔叔的时候,他看见了地上的一幅奇怪的画。那画里画了一写奇怪的图案: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棵歪歪扭扭的树。每一个图案下面都有一个圈。这三幅画象征着三个梦想,而这三个圆代表三个零。这些梦想曾令他热血沸腾,在此时却已化成泡影。此时,他已去日无多了。说道此处,他凝视夕阳,像要将它收回,透出一种垂死者的悔恨和惋惜。他明白了这位叔叔的苦心,发奋读书,终成大器。
诚然!这世界上有几个死而无憾者!
这个故事平凡。很平凡。极平凡。是啊!难道有什么不同吗?有!当然有!这世界上的地球人所拥有的哲学中最大的问题莫非生死的诘问?难道珍惜时间,持之以恒这类的高贵品质不是因无数先知的呼喊而形成的?人生还有更大的问题吗?
这世上有多少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死观?谁敢在临终时叫嚣“我死的无怨无悔没有任何遗憾”?就是耶和华本人也未必吧!又有谁百分之百的利用了每一毫秒呢?试想,如果一个人虚度了一身的光阴,那么他在临死之时悔恨的痛将会胜于他一生享乐所取得的所有的快乐。有谁愿承担如此的痛楚而因此在被自己良心折磨终了此一生呢?只有那些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者。
珍惜你那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时间吧!人生苦短,为了避免一个充满悲怆的结局,请务必去过充实,有意义的一生。从此时做起,从原地起步,扬起自信的风帆,拾起坚持的长桨,带上智慧的轻舟,装上理智之锚,系上正义之索,竖起勇敢的桅,安上虚心的舵,登上这艘由你的生命铸成的船,向大洋的彼岸驶去。搁浅时就推船行走,风暴中就降下风帆,巨浪前就抛下铁锚,疾病前就靠港,避免一切无谓的损失。不论遇到触礁的危险,不论受到漏水的打击,不论没有淡水,不管没有蔬菜,排除一切的艰难险阻,向前,向前。向前!向前!是想成功的彼岸!
第三篇:三颗枸杞豆
8、三颗枸杞豆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几颗红色的枸杞豆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你可曾想到,三颗红色的枸杞豆却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让他从一个出了名的“淘气鬼”变成以后的植物学家。个中原因何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说《三颗枸杞豆》,相信你一定会解开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作者介绍
程海,1947年生于陕西省乾县大墙乡程家村,1968年毕业于乾县师范。历任乾县大墙中学教师、县文化馆创作组组长,咸阳市艺术研究室副研究员。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协常务理事,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政府有突出贡献专家、咸阳市作家协会主席。
7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诗刊》、《解放文艺》、《延河》等刊物发表诗作500余首,其中数首诗选入《解放军文艺30年诗歌选》《恋歌》、《陕西新诗选》等数种选集。
80年代开始小说创作。至今共发表中短篇小说70余篇(部),其中《三颗枸杞豆》、《漆彩》等小说先后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转载,并获《小说林》优秀作品奖和延河第一届文学奖。
89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我的夏娃》,并获双五文学奖。
93年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热爱命运》,发行量近百万册,火暴全国,成为“陕西东征”主将之一。
96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苦难祈祷》。97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程海散文》。200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人格粉碎》。2000年出版《程海文集》四卷。
短篇小说《三颗枸杞豆》获1983年《小说林》优秀作品奖,《诗彩》获《延河》第一届文学奖,《我的夏娃》获陕西省第一届双五文学奖。
2、阅读课文,理清思路(速读课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请一名同学口述故事梗概。如有遗漏,其他同学加以补充或更正。
3、本文先交代“我”是一个植物学家,再写小时候却是出了名的“淘气鬼”,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我”童年时代思想转变的历程。全文采用什么记叙顺序?又有什么作用?
倒叙写法,可形成悬念,引出回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1、说说这是怎样的三颗枸杞豆?(可以用原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催我奋进的三颗枸杞豆”;“征服我的三颗枸杞豆”;“富有教育意义的三颗枸杞豆”;“三叔送我的三颗枸杞豆”;“启示生命意义的三颗枸杞豆”------
2、这三颗有着特殊意义的枸杞豆,征服了年少的“我”,最终使“我”成就了一名植物学家。但在这之前,“我”是什么样的人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贪玩的我”;“不爱读书的我”;“爱逃学的我”;“不怕打的我”;“顽皮淘气的我”;“热爱大自然的我”------三叔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三叔,是一个身患癌症最终离开人世的人。他有多个理想和志向,但由于没有抓紧时间,不够勤奋,见到困难就退缩,最终一事无成,只留下对生命的悔恨。
3、这篇小说的主旨是什么?怎么分析出来的?
本文记叙了“我”童年时候怎样受三颗枸杞豆的启示,懂得生命的意义,转而勤奋好学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勤奋好学,勇于克服苦难,不断奋斗才能实现理想这个道理,形象而又富有哲理。
这篇课文还可以从其他角度理解,如“教训也是财富”,“拳头只能征服皮肉,深刻的启示才能触及心灵”,“兴趣经过正确的引导可以成器”„„
通过三叔临终前对自己虚度一生、毫无成就的悔恨分析出来。
四、品析景物,学习写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分析其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形象地表现小树林是“我”的乐园的。
(1)春光几乎从山沟里溢出来了。
“溢”是“充满而流出来”的意思。在这里,形象而生动的表现了春季小树林里花草树木蓬勃生长、欣欣向荣的势态,饱含了“我”对小树林的喜爱之情。(2)一绺一绺的阳光,像金色的丝绸。
量词“绺”是写阳光的形态,“像金色的丝绸”则写出了阳光的色泽和质感,形象生动的体现了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也烘托出人物此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2、文章开头有关春天山谷里的小树林的描写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
课文对小山沟、小树林、阳光、蝴蝶、太阳这些自然环境的描写生动、细致,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来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重点写捉金巴牛,追大花蝴蝶,写出了“我”在小树林里的各种有趣的生活,使文章很有文采,富有感染力,符合孩子的童心、童趣,生动、形象的衬托了孩子在大自然中的愉快生活,表现了大自然对一个孩子巨大的吸引力。
3、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小树林是“我”的乐园,是三叔表示悔恨、给我启示的地方。(2)渲染了一种浓烈的充满活力的生命的气息。在这样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环境中,“我”充满了活力,三叔感受到了生命的充实,悟出生命的真谛。(3)刻画人物形象。“我”的淘气及后来成为植物学家,三叔对生命的留恋,我们对生活的热爱,都是借助于景物描写完成的。
五、作业
1、字词作业
2、《学用通》
3、揣摩三叔留给“我”的三颗枸杞豆给“我”怎样的启示?
8、三颗枸杞豆 第二课时
一、设计对话,概括情节
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用下面的句式概括三叔和“我”的经历。三叔年少时,;成年时。
“我”遇到三叔之前,;遇到三叔之后。(引导学生理出故事情节,关注细节。)
二、人物寻踪
(一)初遇三叔
1、速读9~34段,思考初遇三叔“我”明白了什么?
“我”明白了三叔仔细的观察花花草草是他对生命的留恋,是对生命的热爱、渴求。“我”隐约感到了时间的宝贵、生命的重要。
2、作者是从对三叔的哪些描写当中体会到这些的?
(1)外貌:
瘦弱不堪的病体,眼睛像开得大大的窗户。分析:心灵的窗户是眼睛,侧面写消瘦,又说明了想把看到的一切都记在自己的心里。
(2)动作:
“仔仔细细望”“凝神望”。分析:观察得极为地仔细,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留恋。(3)神态:
①“狡猾地一笑”
分析:表现了三叔有了主意,想考一考“我”的心理,实际上这也表现了三叔对“我”的喜爱,对年轻的生命的喜爱,对“生”的渴望,渴望与人交流,渴望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别人,与别人探讨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②“眼睛闪射出一种异样的光辉,瘦瘦的脸颊上升起两朵红晕。”
分析:三叔仔细观察后有所发现的兴奋,把他自己的发现告诉“我”,他知道“我”也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孩子。
③“叹息”“怪异的声音”“时间不多了”“太迟了”。
分析:表现出悔恨的心理。
(4)语言:
三叔的语言,体现出对生命的留恋、生活的充实,隐含对“我”的期望。
3、在和三叔的交往中,“我”的反应是什么?(1)“我”惊讶于三叔把花看得那么仔细,在这惊讶中,已有了对三叔的敬意。(2)“呆呆”既有对三叔知道的如此之多的惊讶,也有对三叔叹息太迟了的不理解。(3)“感到很乏味”三叔知道的那么多,而“我”经常在树林里玩,对这些秘密却不知道,三叔这时也不再告诉“我”,“我”的兴趣被打断了,所以感到乏味。不是对“乐园”感到乏味,而是对自己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感到乏味。这才和下文的“想念我的小树林”“想念我的可敬的三叔”的心理一致。
(二)再遇三叔
1、阅读思考以下问题
(1)三叔的神态表现了什么心情?
从三幅画和画下面的三个圆圆的“○”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三叔总结出的自己一生的教训和悔恨三幅画和三个“○”的含义三叔自己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三幅画是过程,三个“○”是结果。这就是三叔一生教训形象的说明:遇难而退,一事无成。“微微一笑”“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眼眶里滴下几滴泪水”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三叔在临死前对自己虚度一生的无限悔恨之情。
(2)三叔的话语包含了怎样的深刻内涵
①两次说“时间不多了”两次说“太迟了”,从这些话语可以体会到三叔对其一生庸碌无为的悔恨之意。
②由三叔多出关于“太阳”的话语,体会“太阳”的比喻义,含有时间总不断流逝的意味,也表现出三叔对时间、生命的认识:时间和生命就像太阳一样是抓不住的,能够捉住的是学习、工作、生活等等。
③三叔对三个理想破灭的回顾,感悟充分:执著一念比想入非非的理想来的重要,任何浅尝辄止的行为都将导致一事无成。
2、辨别三个“太阳”的含义,体会三叔内心复杂的感情。
三叔和“我”关于太阳的对话含义深长,这里的“太阳”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这时,太阳快要西沉。”这里的“太阳”是指自然界的太阳。因为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所以太阳的运动也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把太阳比喻为“一个红色的车轮”,含有时间总是在不断流逝的意思。
“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这里三叔喊的、要捉住的实际上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太阳,在他的意识里,太阳就是时间,就是生命。想要捉住,是悔恨以前虚度光阴的一种潜意识的表现。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可以悟出:这里的“它”表面是说太阳,实际是指时间,指生命。从这几句话里可以体会出三叔现在对时间、生命的认识,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总结和悔恨。太阳是捉不住的,能捉住时间、生命,也就是能抓紧时间学习、工作、生活…… “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是说要真正做到捉住时间、捉住生命是不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这里的“它”也是指时间、生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是说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就是像保尔所说的“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义。“五彩的宝石”含义很广,可以指为人民做出的巨大的贡献,也可以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耕耘;可以指多彩的生活,也可以指淡泊的生活……
“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这两个句子,第一个是设问句,第二个句子是回答。这里的“太阳”喻指“我”,因为“我”还是个孩子,我生命的路还很长,“我”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
(三)三叔赠豆
三颗红色的枸杞豆是什么意思?给“我”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三叔的一生,树立理想----遇事而退-----遗憾终生------充满希望 三颗枸杞豆象征了他生命的终结——“生命告终的句号”,象征了他一生的教训——“三个遗憾的‘○’”,象征了他对“我”的谆谆告诫——“‘○’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三、结语:
确实,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时间匆匆的脚步谁也无法遮挽得住。不错,就像保尔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当我们回忆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世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珍惜时间,把握今天,每一个无愧的今天,将铸就金色的成功的明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四、作业
1、总结关于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勤奋学习,永不放弃”的诗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了他。——富兰克林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2、学用通
板书设计:
三颗枸杞豆
山谷小森林——我的地盘我做主 三叔一番话——少年初识愁滋味 三颗枸杞豆——就这样被你征服
第四篇:《三颗枸杞豆》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8课《三颗枸杞豆》课文同步练
习
(一)一、积累: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缝xì()惊chà()叶qiào()mè(i)力 一lǐu()训斥()脸颊()殷红()颓唐()花蕊().....
2、用些列词语造句:
蹑手蹑脚:
鲜为人知:
3、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注意:有的可能不止一个错别字)
(1)好多人羡幕我,要我谈谈小时候克苦学习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心里烦燥极了,就在桌子底下掏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爸爸以为这是他拳头承罚的功劳。
4、阅读课文,品味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
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
(2)“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的问道。“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
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想到要捉住它!
”
(3)“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
(4)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的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
5、题目《三颗枸杞豆》有什么深刻含义?
6、遇到三叔前,“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遇到三叔后呢?“我”前后的变化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
7、作者对于这个转变的记述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呢?有什么作用呢?对 1
于“回忆”的部分,作者又采用什么样的顺序呢?
8、文章中三叔的悲哀可以用这样一句古诗来形容: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样劝告人们珍惜时间求学上进的格言还有许多,你能再写出一两句吗?
二、阅读:
【甲】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有山有水。尤其是门前的山沟,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里边还有小松鼠、小兔子……有一种昆虫,土名叫金巴牛,翅膀外面有两片圆鼓鼓的硬壳,上面布满了黄色的花纹,看起来就像一个金质的盾牌。它经常躲避我,藏在野高粱墨绿色的叶鞘里。但我终于发现了它的秘密,于是蹑手蹑脚地走过去,闪电一般捏住叶子的上半部,把它堵在里面,任它嗡嗡地哀啼,也不理睬。然后,用指甲在叶鞘上挖一个小洞,等它爬出来逃跑时,再一把捉住。……山谷里的树林成了我的乐园。
【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两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是什么?都表达了什么感情?
2、甲文作者描写小树林的快乐生活,出现在文章开头。从全文来看有什么作用呢?
3、经过比较,可以看出,乙文描写景物更加详细,请分析一下,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写景物?
4、在甲文中找出一个与“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句子,写在下面。
5、你的童年有过这种生活的记忆吗?请仿照以上文段的写法,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或准确的动词写下来。(100字左右)
《三颗枸杞豆》课文同步练习
(二)阅读:
在那颗星子下
—— 记我的中学生时代
舒婷
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夏天,海风捋(注)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花雨红殷殷的梦中。
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初一时,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十一门课。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仅那个绷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我私下又加了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爬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读书。
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们不许看电影。老师们要以身作则,所以我每当大摇大摆屡屡犯规,都没有被当场①。
英语学期考试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了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他们在找座位。我努力想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毫无根据地,我认定他也教英语)比我们的班主任辜老师长得还神气。.
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空了。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良心的②,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其实我根本不会吹口哨,多少年苦练终是无用)。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守着一盏捻小了的油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我顿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
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做出判断,哪儿人多,哪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上课铃响了,b-e-a-u-t-i-f-u-l,beautiful,美丽的。“起立!”“坐下。”赶快,再背一个。老师讲话都没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样咕噜咕噜。
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抗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成绩发下来,你猜多少分?一百一十三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十分,我全做出来了。虽然beautiful 这个单字还是错了,被狠狠扣了七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字狠狠揪住了。
那一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有多高。
慢!
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先把我一通夸,然后要我到黑板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她微笑着,惊讶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五十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条考过。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四十七分。
课后,林老师来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很受我的老师称赞的。”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
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
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在记忆的银河中,我的老师。
注:捋,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
1、(1)根据拼音,写出文中横线处的词语。
①dǎizhù②qiǎnzé
(2)给加点字注音。③辜老师④惴惴然 ..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3、4、5、“我”明明违反规定去看电影,遇见老师后不仅不心虚,反而“撮起嘴唇”吹起口哨,说说“我”的心理活动。“我”的英语考试考了113分,林老师也给了“我”一个“优”,可她为什么要“重新逐题”再考我一次?说说你的理解。1、2、6、结合全文,请你说说林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三颗枸杞豆》课文同步练习答案: 缝隙 惊诧 叶鞘 魅力 一绺chì jiá yān tuí ruǐ 例如:
蹑手蹑脚:夜晚,我复习完功课蹑手蹑脚地回到自己的卧室,生怕惊动了熟睡中的奶奶。
鲜为人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它的背后却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3、(1)慕 刻(2)躁 捣(3)惩
4、(1)指自然界的太阳
(2)指的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太阳,在三叔的意识里,太阳就是时间,就是生命。想要捉住,是悔恨以前虚度光阴的一种潜意识的表现。
(3)比喻只要抓紧时间,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就可以使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活得有意义。
(4)比喻“我”,因为“我”还是孩子,“我”生命的路还很长,“我”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
5、①象征着三叔生命的终结——“生命告终的句号”;
②象征着三叔一生的教训——“三个遗憾的„○‟”;
③象征着三叔对“我”的谆谆告诫——“„○‟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6、开始“我”是一个贪玩的孩子;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孩子;一个爱逃学的孩子;一个热爱大自然的孩子。后来他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开始勤奋好学,成为植物学家。
7、全文采用倒叙的写法,先交代“我”是植物学家,但小时候却是出名的“淘气鬼”,形成悬念,引出回忆。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记叙“我”童年时候怎样受三颗枸杞豆的启示,懂得生命的意义,转而勤奋好学。
8、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二、阅读:
阅读一:
1、内容上都写了童年时期的乐园,在大自然中自由快乐生活的乐趣;都描写了乐园的景物,运用了准确的动词写出在乐园里的趣事;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2、为下文写遇见三叔,写作者成为植物学家作了铺垫。
3、颜色: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形态: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声音: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低唱,蟋蟀们弹琴;
4、(金巴牛)它经常躲避我,藏在野高粱墨绿色的叶鞘里。
5、略。
阅读:
1、(1)①逮住②谴责(2)③gū④zhuì
2、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无形的海风化为有形,比“吹落”等词更生动、形象。
3、统领全文(总领下文)
4、我尽管违规,但林老师也没有以身作则,她一定觉得很歉疚。
5、尽管“我”考得很好,但林老师知道“我”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通过再考,让“我”明白平时认真学习的重要性。
6、林老师勇于自责,和蔼可亲,关心爱护学生,善于说服人。
第五篇:三颗枸杞豆
《三颗枸杞豆》教案
鹤壁市淇滨区第二中学 肖幸福
教学目标:
1、领悟文章的语言,理解其深刻含义。
2、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要珍惜时光,把握金色年华。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5分钟播放歌曲《童年》。
2、一首《童年》将我们带回了如诗如画的岁月。童年是美好的,是有趣的,是懵懵懂懂的。而程海笔下“我”的童年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三颗枸杞豆》。(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写的主要事件。(2)课文标题三颗枸杞豆有什么特殊含义?
2、交流明确。
(1)三叔以自己一生的教训教育我,使我从一个淘气鬼成为了一个植物学家。(2)它是生命终结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三、重点研读:
1、请用一幅画来概括三叔的一生,并在这幅画下写一句话来揭示三叔一生的教训。讨论明确:三叔有着远大的理想,但都因为虚度年华,遇到困难就退缩,半途而废,没有坚持不懈,没有毅力,以致于最后悔恨终生。
2、介绍读书方法——跳读:这篇文章较长,如何在最短的时间,找出我们需要的材料呢?今天,老师将教给大家一种新的读书方法,这就是跳读。
3、出示投影,指名朗读:跳读是专门寻找所需材料的阅读方法。跳读不要求对文章必须从头至尾的通读,只要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选读某些章节就可以。跳读时要眼脑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迅速扫描,寻找所需材料。
4、本文多次提到太阳,先在文中划出这几句话,然后讨论下面的问题。(1)第48节提到太阳,他把太阳说成“红色的车轮”有何含义?(2)“捉住太阳”是什么意思?(3)为什么说把太阳捉到手,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4)三叔为什么说“我”“也是太阳”? 讨论明确:
(1)这里的“太阳”是指自然界的太阳。前进的车辆,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把太阳比喻成“红色的车轮”,含有时间总是在不断流逝的意思。“红色的”是因为快要下山的太阳是红彤彤的。
(2)这里的太阳,实际是指时间,指生命。“捉住太阳”是指捉住时间,捉住生命,也就是抓紧时间学习、工作、生活······
(3)抓紧时间,利用时间学习、工作,你的事业和作为就是价格不菲的金盘子。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是说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就能结出丰硕的人生之果。
(4)因为“我”还是个孩子,我生命的路还很长,“我”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
四、拓展延伸:
1、欣赏朱自清的散文《匆匆》的配乐朗诵,对比思考:这篇散文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三颗枸杞豆》中三叔对人生的感悟有什么相同之处?
讨论明确:这篇文章短小精悍,主题深刻,《匆匆》中的“我”和《三颗枸杞豆》中的三叔都流露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劝勉人们珍惜时间。
2、悟一悟,写一写:请同学们用精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写出你对时间、对生命的感悟。
3、大家静心想一想:在你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有没有留下一些遗憾的“0”呢?你打算怎样把它充实?
五、课堂小结:
1、三叔一生屡立志向,但都因为没有持之以恒,而最终一事无成。为了不使三叔的悲剧在我们身上重演,我们必须把握现在,抓住时间,让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
2、组织齐读保尔·柯察金的话。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六、作业布置:
1、如果让你给三叔立一块墓碑,你想在上面刻些什么呢?
2、如果你是文中的“我”,在你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之后,回到三叔的坟前,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