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陶瓷挂件的传统造型设计论文
陶瓷是我国古老的艺术,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人们对陶瓷的喜爱日益加深,陶瓷更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陶瓷挂件就是近年来新兴的陶瓷制品,以其精巧、细腻、美观、寓意深刻、古意十足而受到广范的喜爱,尤其是女性对陶瓷挂件更是情有独钟。因此,陶瓷挂件得到了快速发展,不断推出具有时代感设计的创意产品,满足喜爱陶瓷人士的需求。
1陶瓷挂件所涉猎的范围
陶瓷挂件所涉猎的范围并不十分广泛,它不同于日用陶瓷,能够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陶瓷挂件主要是装饰作用,主要范围是装饰和首饰。因此,更受到女士的喜爱,主要有陶瓷耳环、陶瓷项链、陶瓷挂坠、陶瓷包宠、陶瓷车饰、陶瓷胸针等,用于可以悬挂的装饰。因此都比较小巧灵动,让人感觉古意且又趣味十足。由于悬挂,陶瓷挂件都会给人以动感的联想,比如动物、人物、卡通造型等,都十分受人们的喜爱。
2陶瓷挂件的传统造型
(1)吉祥图案造型。由于陶瓷本身就传递着古意,因此陶瓷挂件的造型设计,最主要的是传统造型的设计,而传统造型的设计主题元素就是吉祥图案的设计。传统吉祥图案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物,都是代表着一定的寓意,而这些寓意是千百年来在中国人心里形成的固有的审美感。圆圆的葫芦、温顺的小鹿、华美的神仙等。无论动物、植物、汉字、故事情节的挂件造型,都是运用传统吉祥图案本身的寓意来传递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在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里吉祥图案所赋予的美感是固定下来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创意造型。创意造型的设计是以传统造型为基础,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使传统造型设计在陶瓷挂件中展示新的风采。比如QQ企鹅的陶瓷项坠、包宠,都十分受到年轻女孩子的喜爱,而陶瓷的钱袋造型和花朵造型的挂坠,同样也会受到有一些阅历的女士的喜爱。陶瓷人物肖像、陶瓷钱币造型、陶瓷佛像等车饰挂件更会受到有车一族的男士喜爱。另外,还有一些抛开传统造型的创意造型的挂坠、包宠受到时尚人士的喜爱,比如陶瓷的骷髅、陶瓷的卡通人物、陶瓷的另类造型的包宠,都会受到追求个性的年轻人喜爱。
(3)物件造型。陶瓷挂件的物件造型,是把物件按照原来的造型按比例进行缩小,而设计的各类挂件。比如近年来受到学生喜爱的陶瓷高跟鞋造型、陶瓷水杯造型、陶瓷如意造型、陶瓷奶瓶造型、陶瓷电话造型、陶瓷包包造型的钥匙扣、手机坠等。另外还有各种陶瓷挂件作为家庭软装饰用,比如陶瓷古筝造型、陶瓷琵琶造型、陶瓷编钟造型、陶瓷荷包造型的各类挂件,挂在室内的墙壁、门、家具上,会给室内增添无限的情趣和艺术气息。陶瓷挂件是物件造型,会给人们传递一种活泼的童趣,因此也会受到更多怀旧人群的喜爱。
(4)汉字造型。汉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而陶瓷挂件的汉字造型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艺术,更是一种创意。汉字造型的陶瓷挂件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汉字艺术,同时也是汉字本身所传达的本意与引申意,钥匙扣主要有龙、福、寿、双喜字、吉、雅、禄、财等汉字,也都成为挂件造型,能够受到相应人士的喜爱。汉字造型的挂件设计,以变形汉字设计为主,根据字的造型,巧妙地变形成各种美术字,而成为艺术造型。比如“财”字,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造型,可以是三个元宝的叠加,也可以是人抱着元宝的造型,汉字造型的挂件也需要新的创意来对汉字进行艺术变形创作。
3陶瓷挂件造型的未来前景
陶瓷制品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因为陶瓷传递着古老的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陶瓷挂件造型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同样是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的创新,是离不开传统文化本源的。无论怎样的创新,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基础,离不开陶瓷源于中国的古老元素。在未来陶瓷挂件的造型设计中,会不断融入新的时尚元素,会不断拓宽设计渠道,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不会改变的。西方设计理念会不断地渗入到陶瓷挂件的设计中来,但依然不会偏离传统的中国陶瓷文化,依然是陶瓷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结语
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者,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文化如何融入与碰撞,陶瓷文化的本源是不会改变的。古老的陶瓷文化造就的陶瓷世界无论怎样日新月异,都不会偏离陶瓷文化的本源,离开了陶瓷文化的本源,陶瓷作品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陶瓷产品的创新与发展,推动陶瓷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弘扬,从而推动现代文明的发展,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第二篇:陶瓷传统造型语言在当代陶艺中的转换论文
传统陶瓷基本以器皿为主,有许多造型堪称经典。如宋代的梅瓶、元代的玉壶春等,以及多种钵的造型、如斗笠碗、金钟碗、荷叶碗等,造型简洁做工精致,并且实用。器皿的造型特点启发了陶艺家创作的灵感与想象,现代陶艺家将传统器皿转化为纯粹的视觉形式语言。他们将创作的主题与传统器皿造型样式相结合,寻找其最完美的结合点,基于对传统造型的理解,表达新的主题。美国陶艺家温·海格比的作品便是最好的说明。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创作源于传统的器皿,它们周而复始循环不断的空间启发了我……”他的作品致力于表现美国大峡谷的迷人风光,主要采用拉坯成型的方式。韩国出土的民用器皿,造型质朴,制作粗放,倾斜碗口造成了视觉上的空间错觉,中国的传统龙纹装饰也是他灵感的来源,纹饰的延续性效果运用到作品之中。
在当代陶艺家中,有一部分艺术家仍然坚持以器皿为题材进行创作,他们大多数对传统器皿的形式语言有着独特的见地,加拿大的陶艺家史蒂文·海恩门的作品是对钵的造型的探索。他的作品对钵的内在独立空间的把握显得轻松自如。内在空间有粗糙肌理的黏土与外在空间的细腻黏土的对比状态以器皿形式得到最直接的体现。在作品表面的独特艺术处理手法,使得艺术家更多的关注形式的语言,图案样式和象征符号的意义。传统的器物除了以陶瓷为材质的作品,还流传下来众多的其它材质的作品,比如青铜器、漆器等,在今天以陶瓷为材料创作的艺术家中,同样也得到了重视,并带来了新的灵感。编钟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乐器,以青铜为材质,通过打击产生乐音,战国时期亦有原始瓷青釉编钟传世,且完好保存下来,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类似的乐器还有商代青铜乐器兽面纹铙,由于悬挂与击打的实用特点,这类乐器具有相似的造型特征,而主要区别来自材质的不同与表面装饰的不同。考帕·汉斯作品的造型来源于古代的编钟,简洁与明快是其作品的基调,传统的基本形态做为造型的基础,在外形的微妙变化中寻找新的感受,材质的转变带来与传统器物截然不同的面貌,在他的作品中,观者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我们似曾相识的、伟大的、传统的影子;同时,也能得到我们所不曾感知的,新鲜的,具有想象性的空间。
在现代陶瓷艺术创造过程中,陶艺家无可回避地运用装饰语言来丰富和体现作品的创作意图,增加表现力。装饰风格与人们的审美意识相辅相乘,艺术创作源于每个艺术家自身的审美情趣和知识建构,装饰是艺术家体现自身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体现了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艺术水准以及其文化与信仰。装饰与造型的完美结合是传统陶瓷的特征之一,古代陶工传授的传统陶瓷装饰技法,如压花、刻花、镂雕、釉上彩、釉下彩等等,这些手法技巧作用于现代陶艺作品上。现代陶艺发展了泥土材质本身的语言——肌理,肌理是现代陶艺家的兴趣和追求之一。釉子是陶瓷有别于其它材质的主要因素,经过火的洗礼之后的釉子是美丽的陶瓷装饰语言;让人始料不及的特殊因素——火,决定陶艺作品的成功与否,使得陶艺家更加热衷于探索其中的奥秘,也使得陶瓷艺术充满神秘。
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不同信仰都会在各自传统艺术中得以体现。中国传统的陶瓷的装饰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体现也是陶瓷艺术自身特有的艺术语言形式。这种艺术语言的独特性源于材料本身。胎和釉是构成陶瓷的两大物质要素,胎质传统装饰技法包括:纹胎、刻划花纹、模压贴花、堆塑。而胎质有胎土粗细、轻重、厚薄之分。胎色则有白胎、灰、黑、氧化点、窑红之别。丰富多样的装饰手法在陶瓷发展史中都达到过颠峰;都有佳作流传于世。在拥有如此丰厚传统陶瓷艺术遗产的今天,艺术家在其个性化的创作不断汲取传统的装饰艺术语言,并积极地探索新的发展,其承载有高度见解的艺术观点,并与内在思想完美合。反之,现代陶艺家的新发现新创造不断推动了装饰语言的发展也确立了装饰语言新的地位。当代陶艺家更注重景德镇民间手工艺的挖掘,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人物的彩绘形式以及掐花工艺都是景德镇流传已久的传统工艺,这些艺术语言的应用完全从主题的表现出发,成为与现代感极强的形式语言。
传统雕塑的范畴除了造型还包括材料因素,自古以来,雕塑有石头、陶瓷、木头、铜、玉等等材质的运用,在今天,材质雕塑成为创作的主流。而立足于材料艺术的角度,当代陶艺家运用雕塑语言进行创作是非常普遍的,无论是表现性的抽象造型语言,还是具象性塑造语言。虽然,在中国及到全世界的传统雕塑瓷器一直是构成陶瓷艺术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瓷区,一些专门从事实用美术的工艺美术师致力于瓷塑的创作。工艺美术与民间结合得更为紧密,由人民生活审美趣味、信仰而确定创作方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实现审美价值。但是,以雕塑造型为主攻方向的陶艺家仍是陶艺创作的主流。
造型语言的形式趣味,注意个人观点表达,传统陶瓷艺术一路辉煌的走到今天也需要新的发展。这些优秀的传统如果直接拿来表述内心对社会观感,显然是词不达意的。传统陶瓷艺术的模式与规范,与现代艺术的形式是格格不入的,它需要一种新的诠释,需要新的审美支撑。
现代主义给予它这种新的审美支撑。当代艺术是共性与个性并存的世界大环境,它包括现代音乐,现代绘画,现代建筑,现代雕塑,受当代艺术大环境的影响,它们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着,风格层出不穷。现代陶艺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并很快融入了当代艺术文化潮流之中。作为材料艺术的现代陶艺受到现代雕塑的影响是显易见的。现代雕塑家的创作观念和艺术样式,正如美国艺术家露西达克沃丝所说的: “我从不把自己看成是陶艺家,在过去15年里我一直把自己看成一个雕塑家。”不管是雕塑家涉入陶艺还是陶艺家以雕塑形式进行创作,他们之间无需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因为它们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它们都关注当下的人性,社会和自然都富于浓厚的现代文明气息。
第三篇:从造型设计看陶瓷创作语言论文
一、火焰的艺术
陶瓷材料离开火仍然是泥土一堆,所以陶瓷造型艺术也是火焰艺术,创作设计人员出于职业的本能,从构思开始就得准备迎接火的考验,通不过火的考验即使再优美,仍然不是陶瓷的语言,所以火是陶瓷创作人员接受的第一个工作前的指挥信号。寻找材料要考虑吠的因素,加工配置要考虑火的温度,创作设计、翻模成型要考虑火的作用,最后靠火来烧成。火既可以创造奇迹,也可以毁灭一切,不考虑火的作用的陶瓷造型设计人员必将遭到火的报复。包你烧成的废品率经常保持在200%的记录,为什么不是100%而是200%呢?因为造型设计不当,一经火的洗礼,作品必会七歪八扭,变形倒塌。自己的作品变形倒塌是自作自受,还要变成害群之马,影响左邻右舍,你的作品一歪必倒在别人的作品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连别人本来可以烧成的作品都只好跟着陪葬。所以火即是成功陶瓷作品的助产士,也是不会运用陶瓷语言设计的掘墓人。陶瓷造型在火与陶瓷材料的制约下在造型上就有其特殊的要求。
二、重心点与支撑面的问题
所谓重心点,即重量的中心点,任何物体的重心点偏离了支撑面就要倒塌。所以一般的说支撑面越大物体放的就越稳。如埃及的金字塔就是因为它的支撑面大、重心稳才这样千古不变巍然屹立。人体也是这样,重心点一定要落在双脚的支撑面内,人才能站稳扩大支撑面可以使人站的更稳。当重心偏离了双脚的支撑面人就要跌倒。陶瓷造型的重心点也一定要落在支撑面内,重心掌握不好的陶瓷造型设计,除了给成型带来困难外,还有一个难过的火焰山的问题。在一千二百多度的高温下,瓷坯的瓷化过程中,坯体是软化的。只要作品重心稍微不稳,轻在变形,重在倒塌在所难免。在处理重心点和支撑面时,不能但求稳当,不管张三、李四、王三麻子,也不管苗条淑女还是大刀王五,统统做的五大三粗,以应付烧成。创作设计人员应该在稳字上寻找千姿百态的变化。面对不同的人物、动物、器皿题材,考虑相应的构图形式。天无绝人之路,关键靠作者对陶瓷语言的掌握程度以及聪明才智和随机应变的本领。
三、负荷部位的重量问题
在重心点与支撑面之间的负重体积即负荷部位。如人体的两腿及作品的下半部分或底座。陶瓷不能像石膏人像那样在狭窄负重的部位中心加上铁条,陶瓷又不具有其他硬质材料如铜、钢那样的强度和韧性,如果负荷部位的体量过小、过薄,负载不起上面的重量,从成型到烧成都会带来极大的困难。所以在选择题材和寻找构图形式上就要格外注意,不要把本来就符合陶瓷语言的形式与内容勉强搬进陶瓷设计里来。为了加强负荷部位的负荷量,可以通过注浆成型过程,上半部分注的薄一些,下半部分注的厚一些来解决,还可以在后面加上不影响美观的支撑柱来解决,支撑柱如与作品结合好,能增强作品内容的表达又不影响作品的效果。
四、形体四周的均衡问题
陶瓷造型的四周形体不均衡只能允许在一定的限度内,超过了限度,就会造成四周烧成支撑力的不平衡,往往直的一边支撑力强,而向内弯曲的一边支撑力弱,已经收缩,强弱较量,就会往弱的一边倾斜。陶瓷艺术造型又不可能像日用瓷那样对称,所以均衡总是相对的,而且还要避免过于对称,不然就会均衡呆板,缺乏变化。因内容或构图需要出现了必要的不均衡怎么办?可以在装窑时调整垫饼的厚薄调整重心来解决,所以装窑的经验和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五、陶瓷材料的质地问题
陶与瓷由于材料和烧成温度的不同,艺术效果就不一样。陶显得较浑厚古朴,而瓷则细腻洁白,但陶或瓷的材料,从成型到成品,都属于易碎的材料,在造型要求上不宜过于繁琐,如果四周乱生枝节,张牙舞爪,就会为废品率的增加创造条件,所以越简洁越好。少讲话的人,并不是不会讲话,而且“言简意深”的语言,往往不是出于爱讲话和乱讲话人之口,陶瓷造型设计也是这样,形体越简练难度就越大。但简练不等于草率。所以需要作者惨淡经营,在形式和形体处理上要讲究节约,做到形简意深,力图以精炼的表达方式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六、陶瓷雕塑作品占有空间的问题
雕塑是占有空间的艺术形式,小型的陶瓷雕塑仅占有室内空间,所以应与室内空间取得和谐。陶瓷雕塑一般体积小、质地光洁细腻,创作人员应根据质地材料特点和室内陈设要求,从题材内容到处理手法,都要细心推敲,要避免简单的把大型雕塑或适应室外纪念性雕塑的处理手法,不经改造的搬进小型雕塑上来,大型雕塑的收缩不等于小型陶瓷雕塑,在陶瓷雕塑手法上周国桢比罗丹更合适些。
七、注意总的形体感染力
人物或动物雕塑跟舞蹈一样,主要通过动作的本身,靠四肢体积的移位,靠人体基本面的转动造成运动的节奏和韵律,表现人们的种种极为细腻复杂的情绪,这种情绪是靠全身的动作配合来完成。面部五官的表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好的雕塑构图应当使观众从很远的地方通过明确的外形就能看清人物的身份、表情和作者所要告诉观众的内容,而且他能用自己的总效果把观众吸引到他的周围,来不及对他进行评判就对他生动的细部所陶醉,使观众情不自禁的同作品的人物同甘苦、共命运。所以在处埋方法上要求大效果与小效果的统一,才能达到近看远看的统一。不要近看琳琅满目,远看一塌糊涂,也不能成为隔河的西施,只能远远一看,一走近则变成猪八戒的表妹,吓傻一大片。这样是否说陶瓷语言受限制太多,太不自由呢?完全不是,“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何处不遮楼。”这些限制如利用得好,恰恰正是陶瓷雕塑从形式上区别于其他雕塑的特点。有经验的陶瓷创作设计人员总是能扬长避短的把这些特点发挥好,把陶瓷语言说的别具一格优美动听。
八、继承传统问题
在许多陶瓷艺术作品上除名称不同外,往往从形象到装饰都一样,不管是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林妹妹,还是开人肉酒店的夜叉孙二娘,不管是李白还是铁李拐,一律按公式处理。这就象糊涂的县太爷,一升堂不管有理没理,一律拿大板伺候。自以为保持这种千古不变的公式就是传统,这种既不懂得传统为何物,又武断的作风是《阿Q正传》里的假洋鬼子的作风,与继承传统格格不入。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在我们祖国数不尽的遗产宝藏中,陶瓷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很早就出现了,它经过了历代艺人的辈辈相传,总结提高,包括人们的欣赏习惯也在变化着、进步着,并不是过去有吃树皮草根的传统,现在有大米白面偏不吃一定要去啃树皮草根才过瘾。继承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并非光啃树皮草根才能解决。所以继承装统是继承与时代相适应的优秀的民族传统,并不包括落后的糟粕部分。
我们学习传统是为了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消化后加以灵活运用,同时在应用中丰富它,把我们同族的优秀传统风格推向更高一层。以上说的这些都仅是陶瓷造型最一般的工艺要求和必须具备的基本常识,这些知识都属于技术性的问题。陶瓷创作设计人员只要有一段认真的实践与训练,没有不能掌握的。但是它不能全部解决复杂的陶瓷创作问题。石涛先生说“天能授人以法,不能授人以功,天能授人以画,不能授人以变”。这里说的“法”与“画”,属于技术性问题是可教的,而“功’’和“变”是不拘泥于生活原型,而善于灵活变通,是不能传授的。要通过自己的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才能做到。所以说艺术创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知识,与创造性的劳动相结合的结晶,它需要作者具有多方面的知识修养,继承、创新、发展的能力。
第四篇:车辆造型设计探讨论文
1Alias2016造型优势
在BRT车辆造型设计当中,Alias以NURBS为技术核心,可以及时、准确、灵活地描述出车辆的造型特征。目前车辆设计的数字技术平台主要有Alias、UG、CATIA等,相比过去通过传统的手工绘制车辆效果图、制作模型,车辆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可以极大地缩短研发周期、增加数据的准确度、提升造型的灵活度。最新版的Alias2016应用于车辆造型设计其主要优势表现如下:(1)曲面造型更加自由、灵活。Alias具有灵活多样的曲面工具,如SurfaceFillet、FreeformBlend等。这些曲面创建工具可以在各自的调节面板中进行参数设置从而生成各种变化的曲面造型,新版当中扩充的诸如MultiBlend等工具对车辆造型设计起到了极大的助力作用。(2)强大的历史构建功能。Alias可以通过对模型的构建历史进行编辑,从而快速地修改数字模型,这极大地减轻了设计师的工作强度,加快了方案的呈现。(3)快捷的数字草绘工具。2016版Alias的数字草绘模块集成了丰富实用的草绘工具和相应的修改命令。如pencil、markerink等命令,这些命令均采用界面自定义的操作方式,同时结合图层和画布功能可以方便设计师随时更改初创的方案。
2BRT车辆车身外观曲面特征
目前BRT车辆的外观造型在曲面特征上普遍采用大弧面小圆角过渡的手法。在实际的设计实践当中一台BRT车辆的车身总的来说可分为四部分:骨架、蒙皮、内外饰、附件,这其中蒙皮与骨架是密切关联的。如表1所示。BRT车辆的外观造型中,其外观设计主要是通过蒙皮的造型得以实现,从上面图表可以清楚地看出车辆的外饰造型主要依附于车身前后围蒙皮、侧围蒙皮、顶盖蒙皮。通过Alias线面工具来构造出车辆外饰五大基础面造型特征,就可以创建出车身的设计曲面,再通过线面的编辑工具在车身基础面上创建出造型细节,就可以得到最终的车身设计方案。在前期BRT车辆造型设计中,需要利用数字建模来构建出一定质量的基础曲面,并且车辆的数字模型一般均是基于Nurbs的线面技术来实现的。在车辆后期实际的生产装配中,BRT车身骨架是作为车辆装配与制造的基准,这与轿车以数模模具为装配与制造的基准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精度难以完全通过数模来对装配与制造精度进行掌控,后者则可以很好的通过数模来对装配与制造精度进行控制。就BRT车身蒙皮和内饰而言,骨架有着足够的刚度,且具有保持几何形位尺寸的能力。对于车身外表线面的精度上考虑到制造工艺的简单性、成本的低廉性、车身各部件最终装配精度等因素,BRT车辆外饰曲面的构建不同于轿车的A级曲面,在实际的造型中应主要从曲面的光影关系、造型风格等设计要素入手进行构建。
3Alias在BRT车辆造型设计的流程
Alias因其大部分建面工具均带有Constructionhistory可以极大地方便设计师及时动态地修改方案,同时Alias具有从最初绘制数字草图、效果图到最终的数模造型、渲染展示一整套工具,从而极大地缩短车辆开发周期、提升设计品质。
4在BRT车辆造型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作为以Nurbs技术为核心的Alias,由其创建的BRT车身基础曲面包含了如下重要的理念:分面、特征交线、四边构面、连续性与高光等。深度理解并掌握这些理念是后期解决车身细节等复杂曲面构建的思路来源。BRT车辆在前期车身基础曲面构建之初需要评审二维效果图、车辆总布置图,这其中前期评审当中的数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求是前期评审的主要内容。首先依据BRT车辆外形尺寸在视窗当中放置一个长方体,并且将其1:1调整到和二维效果图一样大小。依据效果图绘制车辆前后围、侧围、顶盖的基础断面线,在绘制断面曲线时应随时使用CurveCurvature、CurveContinuity等工具检测曲线是否连续光顺。依据前期绘制的各主要断面曲线对车辆外饰基础曲面进行构建,同时参照效果图对基础曲面进行调整,并使用Horizontal/Vertical、UserDefinedTexture等命令对曲面进行质量检测。当经过调整的基础曲面符合要求之后,结合效果图使用曲面编辑工具对基础面进行裁切,制作过渡曲面,进一步完善车身造型。
5结语
作为BRT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车辆外饰造型设计尤为重要,利用新版Alias2016作为技术平台对车辆进行设计、开发,可以极大地缩短研发周期,同时对于快速分析、创建高质量曲面和实时渲染反馈有着其它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对于BRT车辆曲面造型当中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卓森.现代汽车造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刘开春.客车车身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崔俊杰.基于AliasStudio的曲面造型建模研究[J].时代报告,2011.
[4]陆锡明.快速公交系统[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五篇:工业造型设计论文要求[范文模版]
工业造型设计学期论文要求
设计题目:(选一产品)的造型设计及其说明
日用产品:家用电器如吹风机、微波炉、电视等; 生活用品如杯子、牙刷等;
生活运动产品如自行车、球拍等;
工业产品:机床、汽车、手机等;
或自己所熟悉的产品即产品不限。
同学之间所设计的产品可以相同,但样式不能相同,即包括论文不能抄袭,否则以作弊论,记0分,切记!
设计要求:
(1)所设计产品的整体视图,部位视图,视图表达按工程图要求执行;
(2)产品的整体造型,在说明中应附彩图,才能表达完整,建议用3D软件设计如PROE,SOLIDWORK等;
(3)产品的色彩、肌理设计;
(4)产品各部分细节所用造型原理,如美学原则、人机工程学、色彩情感等,在设计说明中说明;
(5)提交给教师内容:(A)设计产品的3D软件电子档,论文电子档;(B)课程论文的A4纸打印档。电子档应以学号为文件夹名,两种文档由班长统一提交给老师。因学院归档要求,提交日期应在2015年4月15号之前。
论文要求:
工业造型设计 电饭锅
(1)字数8000~10000字,页码10~15页;
(2)论文应分章节,先对产品整体介绍,后分节对各个细节详细介
绍,内容为设计参数的选择及其应用造型设计的原理,所设计出部件所代表的含义及其性格;
(3)大体应分的章为:
第一章 XX产品造型设计概述
(内容包括:设计产品的目的意义,目前市场状况,所
设计产品的市场价值,投资成本及其经济价值)
第二章 XX产品造型设计
2.1 XX产品整体设计参数及其说明(应有相应插图
及其尺寸)
2.2 **部位设计参数及其说明(应有相应部位插图及
其尺寸)
2.3 **部位设计参数及其说明(应有相应部位插图及
其尺寸)
。。。
第三章 XX产品设计总结
第四章 设计心得与展望
(4)格式按附件要求。章节标题用3号字体,正文用4号字体。封
面中成绩栏由由教师填,其余都应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