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催化剂项目申报材料参考例文(推荐5篇)

催化剂项目申报材料参考例文(推荐5篇)



第一篇:催化剂项目申报材料参考例文

催化剂项目

申报材料

泓域咨询/ /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催化剂项目申报材料

催化剂也称触媒,是一类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在反应中自身并不消耗的物质。2011 年我国催化剂行业销售收入为 214.27 亿元,到 2017 年增长至 281.81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 5%。

该催化剂项目计划总投资 8787.59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7062.3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0.37%;流动资金 1725.2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63%。

达产年营业收入 15372.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11959.06 万元,税金及附加 156.54 万元,利润总额 3412.94 万元,利税总额 4040.23 万元,税后净利润 2559.70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1480.53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8.84%,投资利税率 45.98%,投资回报率 29.13%,全部投资回收期 4.93年,提供就业职位 248 个。

报告目的是对项目进行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可能性的方案分析和论证,在此基础上选用科学合理、技术先进、投资费用省、运行成本低的建设方案,最终使得项目承办单位建设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协调、和谐统一。

......我国机车车在近十年发展很快,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使企业得到了激励和发展。一种新的被大家所提及,叫做:尾气净化催化剂。

催化剂项目申报材料目录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 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二、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三、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一、环境和生态现状

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四、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五、特殊环境影响

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

一、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二、行业影响分析

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四、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第八章

社会影响分析

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三、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附表 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 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附表 3:节能分析一览表

附表 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附表 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

附表 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表 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

附表 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

附表 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 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

附表 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

附表 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 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一)项目单位名称

xxx 有限责任公司

(二)法定代表人

向 xx

(三)项目单位简介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

公司在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激励制度、科技创新等方面严格按照科技型现代企业要求执行,并根据公司所具优势定位于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研制、生产和营销,以新产品开拓市场,以优质服务参与竞争。强调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科技型企业的组织框架已经建立,主要岗位已配备专业学科人员,包括科技奖励政策在内的企业各方面管理制度运作效果良好。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吸引了较多适用人才,并通过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得以释放,因此,项目承办单位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自设立以来,组建了一批经验丰富、能力优秀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人员对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敏锐地把握行业内的发展趋势,抓住业务拓展机会,对公司未来发展有着科学的规划。相关管理人员利用自己在行业内深耕积累的经验优势,为公司未来业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坚持精益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战略,充分发挥渠道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产品质量优势、规模化生产优势,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品。公司将不断改善治理结构,持续提高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四)项目单位经营情况

上一年度,xxx 科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790.09 万元,同比增长30.29%(3438.32 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催化剂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2130.66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82.02%。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3108.38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360.55 万元,增长率 13.12%;实现净利润 2331.28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396.67 万元,增长率 20.50%。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1

营业收入

3105.92

4141.23

3845.42

3697.52

14790.09

主营业务收入

2547.44

3396.58

3153.97

3032.66

12130.66

2.1

催化剂(A)

840.65

1120.87

1040.81

1000.78

4003.12

2.2

催化剂(B)

585.91

781.21

725.41

697.51

2790.05

2.3

催化剂(C)

433.06

577.42

536.18

515.55

2062.21

2.4

催化剂(D)

305.69

407.59

378.48

363.92

1455.68

2.5

催化剂(E)

203.80

271.73

252.32

242.61

970.45

2.6

催化剂(F)

127.37

169.83

157.70

151.63

606.53

2.7

催化剂(...)

50.95

67.93

63.08

60.65

242.61

其他业务收入

558.48

744.64

691.45

664.86

2659.43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

万元

14790.09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12130.66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82.02%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30.29%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万元

3438.32

利润总额

万元

3108.38

利润总额增长率

13.12%

利润总额增长量

万元

360.55

净利润

万元

2331.28

净利润增长率

20.50%

净利润增长量

万元

396.67

投资利润率

42.72%

投资回报率

32.04%

财务内部收益率

25.52%

企业总资产

万元

15311.78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万元

26.41%

流动资产总额

万元

4044.25

资产负债率

24.61%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催化剂项目

2、承办单位:xxx 有限责任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某工业园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

化工催化剂作为化工行业重要的原材料,与化工行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我国化工催化剂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渐提高。根据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化工催化剂产能约为 50.2 万吨。但由于催化剂是重化工行业,因此随着 2019 年供给侧改革的深化,预计 2019 年产能增长率和 2018 年保持不变,产能接近51 万吨。

根据统计,大约 90%以上的工业过程都需要使用催化剂,比如,化工,石化,生化,环保等。催化剂作为工业生产中的不可缺少的化学原料,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因为它能够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的同时提高反应效率。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项目主要产品为催化剂,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 15372.00 万元。

催化剂也称触媒,是一类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在反应中自身并不消耗的物质。2011 年我国催化剂行业销售收入为 214.27 亿元,到2017 年增长至 281.81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 5%。

根据统计,大约 90%以上的工业过程都需要使用催化剂,比如,化工,石化,生化,环保等。催化剂作为工业生产中的不可缺少的化学原料,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因为它能够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的同时提高反应效率。

中国等新兴市场对于道路燃料需求高速增长正在改变全球炼油市场的格局。原料劣质化和环保法规不断升级也为炼油催化剂生产商带来商机,因为市场需要催化剂将劣质原料转换成高附加值的轻质油品。加上中东和亚洲市场的异军突起,以及页岩气革命导致丙烯增产需求快速增加,让催化剂供应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催化剂可以减轻炼油业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有助于炼油厂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因此全球炼油催化剂市场将出现快速增长。

催化剂按来源来分,可分为生物催化剂和非生物催化剂。非生物催化剂目前大多数是工业催化剂,它们都是由人工合成的,是具有特定组成和结构的制品。工业催化剂按材质分,可分为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硫化物催化剂、酸碱催化剂和络合催化剂等;按使用

领域来分,工业催化剂又可分为炼油催化剂、化工催化剂和环保催化剂等。

在国家的支持和引导下,经过我国广大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化工催化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发展较快,水平也较高,在化工催化剂表征和基础研究方面已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经过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支持后,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开发了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化工催化剂,这些化工催化剂的开发成功,对促进相关工业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随着国内与国际市场的迅速接轨,国外化工催化剂产品大量涌入国内,我国已成为国际上较大的化工催化剂买方市场。另外,国外大公司在争夺我国化工催化剂销售市场的同时,在中国申请了大量专利,抢占我国化工催化剂的技术市场。从化工催化剂行业的研制开发情况分析,虽我国经引进、吸收等阶段的发展,现已摆脱模仿创新和跟踪创新的模式、具备了大范围开展自主创新的条件,但不同细分领域的发展不平衡。

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是投资项目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市场需要量是根据分析项目产品市场容量、产品产量及其技术发展来进行预测;目前,我国各行业及各个领域对项目产品需求量很大,由于此类产品具有市场需求

多样化、升级换代快的特点,所以项目产品的生产量满足不了市场要求,每年还需大量从外埠调入或国外进口,商品市场需求高于产品制造发展速度,因此,项目产品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是投资项目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市场需要量是根据分析项目产品市场容量、产品产量及其技术发展来进行预测;目前,我国各行业及各个领域对项目产品需求量很大,由于此类产品具有市场需求多样化、升级换代快的特点,所以项目产品的生产量满足不了市场要求,每年还需大量从外埠调入或国外进口,商品市场需求高于产品制造发展速度,因此,项目产品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

(五)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预计总投资 8787.59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7062.3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0.37%;流动资金 1725.2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9.63%。

(六)工艺技术

验收材料应根据领料单或原始凭证进行清点实测验收,发现规格、质量、数量不符等问题应及时与有关人员联系处理;做好原辅材料原始记录和资料积累,及时准确地做好月报、季报和年度各种统计报表工作。原材料仓库按品种分类存储;库内原辅材料的保管应按批号分存,建立严格的入库、分发制度,坚决杜绝分发差错,坚决杜绝因混批错号、混用原材料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工艺技术经济合理性与可靠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的前提下,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选择还必须针对生产规模、产品制造工艺特性要求,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同时,配备先进、经济、合理的生产设备,使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配置及自动化水平与生产规模及产品质量相匹配,力求技术上实用、经济上合理。工艺技术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含量较高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却取决于其生产技术及采用工艺是否先进;为适应市场竞争要求,根据项目项目产品生产纲领、生产特性并结合项目承办单位的自身条件,本着高起点、高效率的设计原则,采用先进、可靠、适用技术,制订合理、简捷、科学先进的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七)项目建设期限和进度

项目建设周期 12 个月。

该项目采取分期建设,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 7275.84 万元,占计划投资的 82.80%。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677.55 万元,占总投资的64.29%;完成流动资金投资 2598.29,占总投资的 35.71%。

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完成投资

万元

7275.84

1.1

——完成比例

82.80%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4677.55

2.1

——完成比例

64.29%

完成流动资金投资

万元

2598.29

3.1

——完成比例

35.71%

(八)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 25012.50平方米(折合约 37.50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 25012.50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 37.50 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40270.1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25144.64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 40270.13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 3038.20 万元。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104 台(套),设备购置费 2761.13 万元。

(九)设备方案

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 104 台(套),设备购置费 2761.13 万元。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一)建设背景

我国机车车在近十年发展很快,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使企业得到了激励和发展。一种新的被大家所提及,叫做:尾气净化催化剂。

尾气净化催化剂到底是啥?就是添加了铂、钯、铑等稀土元素,再加以其他助剂的一种化学催化剂,能让尾气中的有害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无害气体。尾气里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会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使尾气得以净化。目前我国国产机动车尾气净化剂的产能在 1500 万升左右。

目前应用于欧 V 标准的三元催化剂高性能 CeZrOx 和其他载体材料的可控规模化制备技术和市场主要被国外的少数几家大公司(庄信,巴斯夫、优美客等)所垄断。我国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三大公司在催化剂的寿命和稳定性上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所以很难打入合资或外资品牌汽车市场。同时,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行业行业准入门槛高,技术封锁、难度大,同时资金要求高,所以对于国内企业发展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有一定的难度。

(二)行业分析

化工催化剂作为化工行业重要的原材料,与化工行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我国化工催化剂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渐提高。根据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化工催化剂产能约为 50.2 万吨。但由于催化剂是重化工行业,因此随着 2019 年供给侧改革的深化,预计 2019 年产能增长率和 2018 年保持不变,产能接近51 万吨。

受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影响,加上供给侧改革,导致我国化工催化剂需求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产量增速整体上趋于下降。根据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化工催化剂产量为 38.7 万吨,同比增长 3.9%;预计 2019 年我国化工催化剂的产量将达到 40 万吨左右,产能和产量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我国化工催化剂消费量与化工产品产量由直接关系。根据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化工催化剂消费量约为 40.6 万吨,同比增长 2.8%;预计 2019 年我国化工催化剂的消费量将达到 41 万吨以上。

(三)市场 分析预测

根据统计,大约 90%以上的工业过程都需要使用催化剂,比如,化工,石化,生化,环保等。催化剂作为工业生产中的不可缺少的化学原料,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因为它能够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的同时提高反应效率。

催化剂按来源来分,可分为生物催化剂和非生物催化剂。非生物催化剂目前大多数是工业催化剂,它们都是由人工合成的,是具有特定组成和结构的制品。工业催化剂按材质分,可分为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硫化物催化剂、酸碱催化剂和络合催化剂等;按使用领域来分,工业催化剂又可分为炼油催化剂、化工催化剂和环保催化剂等。

催化剂也称触媒,是一类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在反应中自身并不消耗的物质。对近几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催化剂行业销售收入逐年上升。2011 年我国催化剂行业销售收入为 214.27 亿元,到2017 年增长至 281.81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 5%。

石油炼制除常减压、焦化等少数几个过程外,80%以上的过程为催化反应过程,催化剂技术成为实现原油高效转化和清洁利用的关键核心技术,是炼油技术进步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炼油催化剂行业的发展与炼油行业紧密关联,是当代石油化工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也是石油化工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并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全球范围内原油的重质化、劣质化、高质量轻质油品需求量的增加以及环保法规的实施,炼油催化剂在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逐步贯穿于每一阶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油消费量呈长期快速增长趋势,年消费量从 1965 年的 0.11 亿吨增至 2017 年的 6.06 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7.95%;进入 21 世纪以来,尽管需求增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2016 年石油消费量是 2001 年的 2.53 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仍超过 6.39%。

国内炼油催化剂主要由中石油和中石化附属企业生产。我国炼油催化剂生产主要集中在四个厂家:兰州炼油化工催化剂厂、抚顺石油三厂催化剂厂、齐鲁石化公司催化剂厂以及长炼催化剂厂。

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是指借助某些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或使尾气中的 CO、HC、NOx 等有害物质被氧化或还原,生成无毒的 CO2、H2O 和 N2。

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7)》:2016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初步核算为 4472.5 万吨,比 2015 年削减

1.3%。其中,一氧化碳(CO)3419.3 万吨,碳氢化合物(HC)422.0万吨,氮氧化物(NOx)577.8 万吨,颗粒物(PM)53.4 万吨。

国家政策鼓励,国 V 标准助推排放升级。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成为其焦点内容,而 2015 年以来,在国内大气污染持续加重影响下汽车排放问题持续发酵。受此影响,2016 年 1 月 18日环保部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公告》提出根据油品升级进程,分区域实施机动车国五标准。目前,国 V排放标准及车用汽柴油标准已从东部地区 11 个省市逐步渗透至全国。2017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全面供应符合国 V 标准的车用汽油、车用柴油,同时停止国内销售低于国 V 标准车用汽﹑柴油;而 2017 年 7 月 1日,我国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重型柴油车,须符合国五标准要求。届时,在尾气排放高标准要求下,国内对汽车尾气催化剂也有望呈现巨大需求。

二、产业政策分析

过去 5 年,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根本性变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指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但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2018 年以来中美经贸摩擦复杂演变,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国内结

构性矛盾仍然明显,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贯彻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重大判断。高质量发展,强调的是质量而非速度,强调的是发展而非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着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双重考验。抢抓“中国制造 2025”等重大机遇,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以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为抓手,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转动力、增后劲;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做实做强做大工业的规模和总量;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延伸产业链为路径,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主导力,加快形成产业结构合理和产业类别齐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动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企业群成长工程”,选择一批骨干企业,“一企一策”定向培育,鼓励支柱型企业战略合作,推动规模发展;支持实力型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多元发展;扶持外向型企业发展总部经济,推动集团发展;成立中药材、食品、建材等行业协会,支持龙头企业沿链组建集团公司,推动成链发展;扶持成长型企业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推动上市发展;推动苗子型企业快速成长。结合精准扶贫,加速土地、山林经营权流转,建设

一批具有我市地缘特色的原料基地;突出地方特色,培育乡镇产业发展龙头企业,集中打造 30 个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国家、省、市特色小镇,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考虑到项目建设地的投资环境、劳动力条件和政策优势,项目承办单位决定在项目建设地实施投资项目建设,投资项目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装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种并可以配合其他相关产品形成突出优势,使市场占有率以及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当今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又一次面临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新一轮挑战,为确保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相关工业的支撑和发展;建设好项目,将有助于发挥项目承办单位集聚效应、资源共享、充分协作、合理竞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快速提高当地项目产品制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行业市场竞争能力,对于项目产品制造企业为国家实现产业振兴计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投资项目的建设可以大幅度提升项目产品的生产、研发水平,有利于促进我国相关行业稳定健康发展;项目承办单位具有较高项目产品制造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新产品的研发能力,近年来,项目承办单位在消化、吸收国际先进项目产品制造技术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对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及相关材料的研发投入,形成了在国内同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要求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行业准入

xxx 有限责任公司于 20xx 年 xx 月通过 xxx 有限责任公司所在地相关部门立项和其它必要审批流程,达到行业准入条件。

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改善发展环境,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设立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各级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落实好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准备金提取和代偿损失税前扣除的政策。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金融、工商等部门要为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开展抵押物和出质的登记、确权、转让等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管,引导其规范发展。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保险产品。当前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必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从中小企业情况看,要以建设“一带一路”为契

机,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和开拓国际市场。鼓励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合作和产能合作,推动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加大出口信用保险以及各类出口信贷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到境外收购技术和品牌,带动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和帮助中小企业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中小企业提供应对反补贴、反倾销等方面的法律援助。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中小企业进出口经营秩序,从源头上避免恶性竞争和贸易纠纷。

2016 年 7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发展改革委等 11 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并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具体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会同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引导企业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开展管理咨询服务,建立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专家信息库,并在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和中国企业家联合会网站公布,供广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选用,为各地开展管理咨询服务提供支撑;鼓励和支持管理咨询机构和志愿者开展管理诊断、管理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全年完成对 50 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和 1000 名中小企业领军人才的培训,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过河拆

桥式的策略性利用。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三个没有变”的判断:“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同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写入党章和宪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离场,只会越来越好、不会越来越差。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该项目为非资源开发类项目,其生产经营过程未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无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一)土地资源

该项目选址位于某工业园。

园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厚植优势、补齐短板,着力破除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改善投资环境,强化要素保障,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经济发展向高中速、高中端转型,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园区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全面落实制造强省建设 1274 行动计划(即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等 12 个重点产业,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 7 大专项行动,标志性产业集群等 4 大标志性工程),加强对各级产业园区的分类指导,进一步强化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产业聚集发展中的先导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通过引进

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质量水平。

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同时具备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场址,并且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一致。

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培养和集聚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产品生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通过引进和内部培养,搭建了一支研究方向多元、完整的专业研发团队,形成了核心技术专家、关键技术骨干、一般技术人员的完整梯队。当地相关行业的前列,具有显著的人才优势;项目承办单位还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向科研开发倾斜的奖励机制,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对重点产品及关键工艺开发的奖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项目产品及相关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已具有龙头地位,同时,xx 省又是相关行业在国内的生产基地,这就使本行业在国际市场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项目承办单位通过参加国外会展和网络销售,可以使公司项目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投资项目土地综合利用率 100.00%,完全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

业土地综合利用率≥90.0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土地综合利用率≥95.00%”的具体要求。

(二)原辅材料

验收材料应根据领料单或原始凭证进行清点实测验收,发现规格、质量、数量不符等问题应及时与有关人员联系处理;做好原辅材料原始记录和资料积累,及时准确地做好月报、季报和年度各种统计报表工作。原材料仓库按品种分类存储;库内原辅材料的保管应按批号分存,建立严格的入库、分发制度,坚决杜绝分发差错,坚决杜绝因混批错号、混用原材料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三)能源消耗

1、项目年用电量 957921.92 千瓦时,折合 117.73 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 9473.59 立方米,折合 0.81 吨标准煤。

3、“催化剂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 957921.92 千瓦时,年总用水量 9473.59 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18.54 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 31.51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 27.55%,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绿色低碳发展,就是通过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提升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过程能耗和物耗,从而实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的目标。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发展绿色经济是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实践。绿色经济是一种“促成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的经济”。传统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追求数量扩张、增加要素投入来实现增长,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威胁,而绿色经济注重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携手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能源法》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4、《中国能源技术政策大纲》

5、《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通知》

6、《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9、《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10、《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11、《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1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13、《产业政策调整指导目录》

14、《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15、《各种能源与标准煤的参考折标系数》。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一)项目用电量测算

全年用电量 957921.92 千瓦时,折合 117.73 标准煤。

(二)项目用水量测算

项目实施后总用水量 9473.59 立方米/年,折合 0.81 吨标准煤。

(三)能耗指标分析

项目位于某工业园,项目建成后年消耗能源总量折合标煤 118.54 吨,节能量折合标煤 31.51 吨。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不采暖楼梯间或前室及走廊:采用 25.00 毫米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

(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不采暖地下室顶板采用单面钢丝网架聚苯板。外门窗建筑的外窗均采用 PA 隔热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窗,玻璃厚度为 5+5 空气间层为 12.00 毫米,窗的气密性不低于 4 级,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为:0.5E1≤1.5[?(m?h)],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为 E2≤4.5[?(?O?h)]。外门选用中空玻璃门,外门窗框与门窗洞口之间的缝隙采用聚氨酯高效保温材料填实并用密封膏嵌缝不得采用水泥砂浆填缝。

(三)公用工程节能设计

建、构筑物间连接管道的布置应尽量缩短线路长度,尽量使水流顺畅以减少能源损失,排水采用重力流排放。热水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管线在屋顶设计放置太阳能热水器的位置。

(四)节能措施

车间动力 50.00KW 以上用电设备采用分控配电系统,设备空转时将自动断电,杜绝较长时间空转,从而达到节电的目的;主体工程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节约照明能源。项目承办单位的操控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工艺要求认真操作,坚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认真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加强设备管道保温保冷,减少散热损失从而降低能耗。做好生产设备的综合保养提高其利用率,杜绝各类能源浪费现象,节约能源和物料资源,提高材料综合利用率,废旧材料集中回收利用。

制定合理的用水定额,调整供水政策,在项目承办单位内部进行用水商品化管理,首先必须有科学的用水定额,只有确定了符合实际的、先进的用水定额并进行严格的考核,才能将用水成本体现到工序能耗上,才能促进有限的水资源发挥积极效能。供、用水系统管路及设备,如阀门、水泵、冷却设备、储水设备、水处理设施及计量仪表等,均应选择节能型产品或按国家有关规范和产品标准的要求设计、制造、安装,减少水资源的跑、冒、滴、漏;项目承办单位内部各用水部门由公司安装计量分水表,车间用水计量率应达到 100.00%,设备用水计量率不低于 95.60%。

合理选用供配电线路,选用高效节能型灯具;供配电系统要配置谐波、滤波及静态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能的消耗。办公及生活用水,选用节水水嘴等产品节约水资源;生产场所和办公及福利设施照明选用节能型灯具,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要求做到人走灯灭,空调机、计算机、饮水机等设施必须做到无人时全部关闭。

项目位于某工业园,项目建成后年消耗能源总量折合标煤 118.54 吨,节能量折合标煤 31.51 吨,节能率 27.55%。

节能分析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总能耗

吨标准煤

118.54

1.1

—年用电量

千瓦时

957921.92

1.2

—年用电量

吨标准煤

117.73

1.3

—年用水量

立方米

9473.59

1.4

—年用水量

吨标准煤

0.81

年节能量

吨标准煤

31.51

节能率

27.55%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一)项目选址原则

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同时具备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场址,并且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一致。

(二)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某工业园园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厚植优势、补齐短板,着力破除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改善投资环境,强化要素保障,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经济发展向高中速、高中端转型,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园区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全面落实制造强省建设 1274 行动计划(即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等 12 个重点产业,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 7 大专项行动,标志性产业集群等 4 大标志性工程),加强对各级产业园区的分类指导,进一步强化国

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产业聚集发展中的先导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质量水平。

(三)建设条件分析

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培养和集聚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产品生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通过引进和内部培养,搭建了一支研究方向多元、完整的专业研发团队,形成了核心技术专家、关键技术骨干、一般技术人员的完整梯队。当地相关行业的前列,具有显著的人才优势;项目承办单位还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向科研开发倾斜的奖励机制,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对重点产品及关键工艺开发的奖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项目产品及相关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已具有龙头地位,同时,xx 省又是相关行业在国内的生产基地,这就使本行业在国际市场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项目承办单位通过参加国外会展和网络销售,可以使公司项目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四)用地控制指标

投资项目土地综合利用率 100.00%,完全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

业土地综合利用率≥90.0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土地综合利用率≥95.00%”的具体要求。

(五)用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 61.45%,建筑容积率 1.6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 6.4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88.33 万元/亩。

(六)节约用地措施

(七)总图布置方案1、平面布置总体设计原则

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工艺、土建、公用等各种技术因素,做到总图合理布置,达到“规划投资省、建设工期短、生产成本低、土地综合利用率高”的效果。2、主要工程布置设计要求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建设场区道路网呈环形布置,方便生产、生活、运输组织及消防要求,所有道路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坡路及弯道等均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设计。项目承办单位项目建设场区主干道宽度 6.00 米,次干道宽度 3.00 米,人行道宽度采用 1.20 米。道路路缘石转弯半径,一般需通行消防车的为 12.00 米,通行其它车辆的为 9.00 米、6.00 米。道路均采用砼路面,道路类型为城市型。3、绿化设计

场区植物配置以本地区树种为主,绿化设计的树木花草配置应依据项目建设区域的总体布置、竖向、道路及管线综合布置等要求,并适合当地气象、土壤、生态习性与防护性能,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4、辅助工程设计

(1)给水系统由项目建设地给水管网直供;场区给水网确定采用生产、生活及消防合一系统的供水方式,在场区内形成环状,从而保证供水水压的平衡及消防用水的要求。

(2)投资项目生产给水的对象主要是各类清洗设备,其余辅助设备、空压机及厂房内水冷制冷机组等均采取冷却循环用水。投资项目消防对象主要是厂房、库房、办公场地等;因此,室外消防用水量按 25.00L/S,火灾延续时间按 2.00 小时计,同一时间发生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室内消防栓用水量 15.00L/S,火灾延续时间按 2.00 小时计,室内外的消防栓均按规范间距要求布置。

(3)场区照明采用透露性强的高压钠灯和路灯专用灯具;各车间通道的上方装设平时作为工作照明一部分的金属卤化物灯作为值班照明;各车间的工作照明分片集中控制;值班照明为常明灯,常年不断电单独控制;车间生活和办公室等场所的照明均采用分散控制。为节约电能,设计中选用节能型电器产品,照明选用光效高的光源和灯具,采用低压静电电容补

偿以降低无功损耗。合理安排生产,加强用电监督管理,对计量仪表定期校验,确保其计量的准确性。

(4)项目承办单位外部运输和内部运输可采用送货制;采用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使企业的物流组成达到合理优化;把企业的组成内部从原材料输入、产品外运以及车间与车间、车间与仓库、车间内部各工序之间的物料流动都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物流系统设计,使全场物料运输形成有机的整体。本项目所涉及的原辅材料的运入,成品的运出所需运输车辆,全部依托社会运输能力解决。

(5)数据通信:数据传输通道主要采用中国电信 ADSL 构建 VPN 虚拟专用通信网,可同时解决场区数据、IP 数据及计算机上网需求;也可采用GPRS 数据传输通信,投资项目数据利用中国电信 ADSL 构建 VPN 虚拟专用通信网,上传至项目承办单位调度中心。

(八)选址综合评价

二、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

该项目用地属为建设用地,无拆迁情况,不存在移民安置问题。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一、环境和生态现状

投资项目拟建区域范围内土壤中 pH、Zn、Cr 等指标均达到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中的Ⅱ级标准要求,土壤环境现状质量较好。根据环境质量监测部门最近监测数据显示,项目建设地声环境功能区划为Ⅱ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Ⅱ类区标准:昼间 60.00dB(A)、夜间 50.00dB(A)。

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认真执行“三同时”制度,将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实处。建议项目承办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认真落实投资项目污染物的各项治理措施,加强对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投资项目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各项标准、规范和要求,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生产的全过程实施污染控制。通过在项目工程规划设计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专门的治理措施,在项目施工、运营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防止污染因素所造成环境的影响。undefined

2、未来五年,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工业绿色发展的攻坚阶段。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动绿色增长、实施绿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也成为衡量

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推进绿色发展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我国工业总体上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节能降耗、实现降本增效,有利于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补齐绿色发展短板。

3、项目承办单位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为加强清洁生产管理,提升企业形象,项目营运后须建立健全清洁生产管理体系和工作制度,做到清洁生产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齐全,并且认真贯彻落实。强化原材料质检制度和原辅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定期对项目物耗、电耗、水耗、产品合格率进行单项和综合考核,并记录备案。投资项目各种废物均可得到合理的处置和利用,降低了二次污染产生的可能性,达到了增产不增污的目标,从清洁生产的角度来讲,投资项目的建设是完全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

4、环境保护措施设计与环境影响分析应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为最终依据,xxx 科技公司将尽快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施工机械主要包括搅拌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它们都是以柴油为燃料,因此,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施工机械产生的燃油废气均为不定时无组织排放,排放量随设备性能而异;由于产生量不大,且施工场地空旷,废气易扩散,废气经自然扩散稀释后对周围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二)建设期噪声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施工噪声是居民特别敏感的污染源之一,根据目前的机械制造水平,它即不可避免又不能从根本上采取噪声控制措施予以消除,只能通过加强施工产噪设备的管理,以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以上计算结果表明,在施工过...

第二篇:催化剂

摘要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多种催化剂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针对我国催化剂技术发展现状,对催化剂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催化剂 技术 材料 新产品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ore comprehensive variety of domestic and catalyst of new technologies, new materials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for our catalys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 the catalyst industry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Key words: Catalyst

Technology

Materials

New products

1.前言

催化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制药、环保等行业。催化剂的技术进展是推动这些行业发展的最有效的动力之一。一种新型催化材料或新型催化工艺的问世,往往会引发革命性的工业变革,并伴随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913年,铁基催化剂的问世实现了氨的合成,从此化肥工业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Ziegler-Natta催化剂开创了合成材料工业;20世纪50年代初,分子筛凭借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引发了催化领域的一场变革;20世纪70年代,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在美国实现工业化,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普遍重视;20世纪80年代,金属茂催化剂使得聚烯烃工业出现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诸多重大挑战,如:资源的日益减少,需要人们合理开发、综合利用资源,建立和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以及生活体系;经济发展使环境污染蔓延、自然生态恶化,要求建立和发展物质全循环利用的生态产业,实现生产到应用的清洁化。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无不与催化剂和催化技术息息相关。因此,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新催化剂的研制和催化技术的发展,均将催化剂技术作为新世纪优先发展的重点。

2.国外催化剂技术发展趋势

经过长期的发展,催化剂的应用领域已趋向如下局面:传统的石油化工技术基本趋于成熟,但需要新催化剂以满足原料性质变差、产品升级换代以及日趋苛刻的环保要求;天然气化工和煤化工在经济上还不能与石油化工竞争,所涉及的催化技术有很大的相似性;用于高附加值化学品和药物中间体合成为主的精细化工催化技术相对较为分散,发展迟缓,目前正在得到加强;以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为目的催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据统计,全世界石油加工的产值为940多亿美元,基本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分别520和480亿美元左右,虽然在产量上,后二者之和低于前者,但其产值已超过石油加工,而且呈上升趋势。新型催化剂、高效催化反应技术和催化新材料及催化剂制备共性技术的创新是推动这些产业发展的核心。其中,环保用催化工艺及相应的新型催化剂、催化剂制备精细化等的发展是关键,也是今后催化剂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2.1新型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发展迅速 2.1.1炼油与化工催化剂

新型、高效催化剂的研制,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国际上有关催化的研究中,近50%的工作围绕开发新型催化剂展开,且对其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另一显著特点,是新型催化剂的开发与环境友好密切联系,即要求催化剂及催化技术生产生活必须品的同时,从源头消除污染。从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的研究论文数量来看,有关新型催化剂的报道自l990年至1999年至少增加了15倍,其中固体酸、固体碱、选择性氧化等新型催化剂发展极为迅速。

固体酸催化剂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催化剂,因其可在酯化、烷基化、异构化等重要反应中替代传统硫酸催化剂,并从源头杜绝污染,从而成为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一类新型催化剂。均相碱催化在化学品合成中占有相当比例,如环氧化物开环加成合成表面活性剂、酯交换制备精细化学品等,但因严重的污染问题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近年来,以固体碱替代传统氢氧化钠等液碱催化剂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由于对催化剂活性、经济、环保的要求,煤液化催化剂的研究重点已经集中在超细粒分散型铁基催化剂的制备与加入方式上,今后的研究课题仍需在用离子交换法引入催化剂的方式、直接浸渍方法的改进、纳米级氧化铁和改性(硫化)氧化铁的应用、低浓度的可促进铁基催化剂活性提高的金属的加入等方面做工作。

2.1.2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随着汽车发动机新技术的应用及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汽车尾气转化催化剂将呈以下发展趋势。首先,为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和减少CO排放,汽车发动机将逐渐采用贫燃技术。据有关报道,该发动机比常规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高出20%~25%。由于氧气过剩,因而将NOX还原脱除就成为一技术难题。目前正在研究的解决方案包括NOX捕集、选择性还原和电热催化剂等,该技术可望于近期在欧洲工业化。其次是设计发动机冷启动时能快速预热的催化剂。在欧洲和北美,汽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是在催化转化器预热之前的早期排放引起的。在今后数年中,美国、欧洲和日本将生效的更为严格的排放限制主要是针对启动前20~30s尾气的净化。此外,汽车尾气转化催化剂生产商正致力于减少催化剂中的贵金属含量。第三是消除H2S的排放。刚装上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在行驶时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这是由于催化转化器中积累的硫以H2S的形式排出,目前合适的解决办法正在研究之中。

2.1.3光催化剂

20世纪 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不仅带来了光电化学的迅速发展,而且引起了对光催化剂领域的广泛关注。近30年来,由于在环境治理、太阳能转换、临床医学等诸多方面的潜在应用,光催化及其相关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在污水处理和太阳能转换方面得到了广泛研究。

目前净化水的技术有很多是借助于化学和光化学方法。光催化作为污水治理的新技术有以下优点:一是作为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高活性光催化剂二氧化钛可以吸收 4%~5%的太阳光,且具有稳定性好、无毒、廉价等优点。二是除来源于空气中的氧以外,不需要添加其他水溶性的氧化剂就可以分解有机污染物,原理上不需要添加其他化学药品。三是同时进行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四是可以氧化其他高级氧化技术方法无法分解的稳定有机物。五是二氧化钛的杀菌作用是光催化剂的重要优点。

近年来,以日本、欧美为主的国家纷纷投入巨资和大量的人力进行相关的开发研究,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据介绍,目前光催化剂开发的热点主要是:非二氧化钛半导体材料的研究;混合/复合半导体材料的开发研究;掺杂二氧化钛催化剂;催化剂的表面修饰;制备方法和处理途径的探索等。

从光催化剂应用的前景来看,目前主要应用领域:一是二氧化钛涂层的自洁净功能。将二氧化钛镀在建筑材料、交通工具、室内装修材料的外表,利用生活中的太阳光、照明灯光即能分解这些表层的污染物,雨水清洗即实现自洁功能。二是超亲水性能用于制备防雾设备。如涂有超亲水光催化性薄膜的玻璃遇到水气时表面形成了均匀的水膜,所以镜像保持清晰。三是空气和水资源的净化。水处理的分类有各种不同领域,如对上下水源的处理,工厂排水、农业排水的处理等。在医学方面用来消灭病菌和病毒也受到极大的关注。此外,光催化反应还在防腐、印刷、光储存等诸多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光催化要成为实用技术目前尚存在许多难点,如反应速度慢、量子效率低等,特别需要考虑污染物本身的特征以及可能产生有害的副产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如上问题,关键是要改善催化剂本身的性能。因此,开发研究可见光催化剂以及高效率催化剂已成为光催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利用多相光催化治理污染的过程不需要能源和化学氧化剂,催化剂无毒、廉价、反应物活性高、无选择性,并且可能完全矿化有机物,破坏微生物。如果找到量子效率足够高的光催化剂,该项技术将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2.1.4生物催化剂

生物催化剂技术是化学生物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化学合成的一种手段或工具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求、产业界要求提高收益并降低成本、政府和行政部门对加强管理的压力以及新技术出现和科学发明等推动了生物催化剂的应用。

精细化学品制造商不断采用酶工艺制备手性中间体。美国的酶合成工艺正在向生产光性医药中间体的传统合成工艺挑战。目前使用的工业催化剂有青霉素酰化酶、天冬酶、磷脂酶、氨转移酶、富马酸酶以及固定化大肠杆菌等。用工业生物催化剂生产的产品已有L-苯丙氨酸、L-天冬氨酸、综合氨基酸、L-亮氨酸、丙烯酰胺、L-苹果酸、L-丙氨酸、6-氨基青霉烷酸、氨苄青霉素、头孢氨苄等。

目前生物催化工艺对化学工业已经产生重大影响。在传统方面,微生物和酶工艺已经被用于生物衍生原料。现在开始扩展到石油衍生材料领域,并且手性酶在有机药品合成及柴油微生物脱硫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反应中作歧化剂。生物催化合成技术与传统的有机化学过程相比,具有潜在的优越性,其选择性好,效率高,生产费用低。酶催化可应用于精细化学品生产,范围包括药品和农用化学品。酶不仅对天然物催化有效,并且可用于非天然物的催化反应,其催化选择性较高,可在常温条件下反应,易于处理废料。用酶催化由丙烯腈制丙烯酰胺工艺已达到年产10万t的水平。将传统的化学合成转变为生物催化过程,具有费用大大节减和环境友好的优点,它可提高天然原材料的使用率。

目前,杜邦等公司已注册酶工艺生产1,3-丙二醇的专利。生产过程利用了不同碳水化合物一步发酵技术。该产品已应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三甲酯类聚酯的生产。Corgill-Dow聚合物公司在其玉米加工系统中应用大规模发酵工艺,并采用化学加工形成一种“生物炼厂”生产聚乳酸,该工艺可用于生物降解材料,生物兼容纤维及包装工业,取代通用的聚苯乙烯包装。

巴斯夫公司开发新的生物催化工艺主要用于生产高附加价值产品,而不是通用化学品,它们包括氨基酸,如赖氨酸和蛋氨酸,辛烷羟基化生产辛醇,以及维他命,这对通用化学品业务如聚丙烯或聚苯乙烯尚不产生影响。巴斯夫将使用生物催化途径使产品价值提升10欧元/kg。只要原油价格在20美元/桶,生物催化途径就尚不能与传统的化学途径生产通用化学品相竞争。然而,生物催化途径可用于生产某些特种化学品,巴斯夫公司利用生物催化剂可生产用于涂层树脂的交联剂和生物去垢剂用酶。一些生物催化系统可实际用于合成复杂的化学分子,从而可生产高价特种产品。1998年,巴斯夫公司向生物技术策略投资了几亿美元,预计在今后8年内,巴斯夫公司将投产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维他命E的装置。巴斯夫公司正加大投资开发新的发酵过程用于生产维他命,并于最近计划在韩国Gunsan(冈山)新建3000t/a维他命B2装置。

现已有许多生物催化领域获得突破。在制造生物医药方面,DSM公司开发了生物催化生产抗菌素中间体-7氨基乙酸基苄基头孢菌素酸(7ADCA)。一些化学公司正在开发新的生物催化途径制造工业化学品,杜邦与Tate & Lyle柠檬酸公司的合资企业开发生物途径生产1,3-丙二醇(PDO):杜邦公司聚三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PTT)塑料的原材料。该合资企业已将发酵微生物工程化,从谷物糖类生产PDO。杜邦现通过化学合成生产PDO的PTT市场,可望2003年由生物法PDO装置取代。全世界现有几百万支队伍在进行生物催化研究,在今后十年内,预计会有许多研发机构会成功开发新的生物催化工艺应用于化学工业。

生物催化剂在精细化学品市场中呈现出很高的增长率。据报道,1998年工业酶制剂的世界市场约16亿美元,2000年已达到20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将达到30亿美元,年增长率为6.5%,而用于精细化学工业和制药业的生物催化剂总销售额已达到1~1.3亿美元,预计年增长率将达8%~9%。生物催化剂的需求增长主要是由于单一异构体化合物产品的强劲需求。目前,单一对映体药物的世界市场年增长率达20%以上。手性药物已成为国际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新方向之一,世界上正在开发的1200种新药中有三分之二是手性药物,其中单一异构体占51%。预计2005年全球新上市的化学药品中将有60%为单一异构体。

2.2催化剂制备共性技术及新型催化材料的开发

催化剂制备精细化是改进和提高催化剂性能的重要途径,而催化新材料则是催化剂更新换代和品种多样化的物质基础。新型催化剂和相应的催化工艺的出现,往往以催化新材料和精细化制备工艺为重要前提。国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此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政府和许多公司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从事研究开发,并在相关领域中长期坚持研究。如联碳公司的磷铝、磷硅铝、金属磷铝分子筛和铑催化体系的磷配体,飞马公司的ZSM分子筛、法国石油研究院的金属有机络合物、杜邦公司的白钨矿结构氧化物、海湾石油公司的层状硅酸盐和硅铝酸盐、英国石油公司的石墨插层化合物、埃克森公司的双、多金属簇团等。

随着纳米技术在催化剂领域的应用,新研制的催化剂的效能大大提高。如:粒径小于0.3nm的镍和铜-锌合金的纳米颗粒的加氢催化剂的效率比常规镍催化剂高10倍。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称为钛硅酸盐ETS-4的物质能够作为良好的分子筛。当温度升高时,ETS-4会逐渐脱水,微孔的尺寸随之减小。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在3到4埃的范围内精确地调整微孔尺寸。在开发新材料的基础上,借助催化剂制造精细化技术,有效地调节催化剂孔结构、孔分布、晶粒尺寸、粒径分布、形貌等,并通过控制活性组分分析与载体间相互作用等方法,提高催化剂性能。由于精准控制分子筛的结构使其呈现多样性,以及工业应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辉煌成就,使人们更加注意新型催化材料和精细化制备技术的开发。目前,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主要有杂多酸、固体酸、固体碱、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物、层状化合物、均相催化剂和酶固载化载体、金属超微粒子和纳米材料等。

据美国《燃料》2008年3月报道,加氢处理催化剂在炼油厂用于加工从汽油到渣油的各种油品,其目的可以是脱硫、脱氮、提高含氢量、脱金属(镍、钒、铁、砷、硅)和/或改进其它性质如贮存安定性和颜色。最近的法规要求超低硫柴油含硫量≤15ppm,美国和欧洲的许多炼油厂都新建或改建了一批中馏分油加氢处理装置。所有这些以及渣油和油砂油的增多,都增加了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需求。在过去10年间,对氢加工催化剂(含加氢裂化催化剂)的需求已经从9.08万吨/年左右增加到2007年的13.62万吨/年左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氢加工催化剂市场将持续增长。大约有40%~50%的催化剂用于渣油加氢处理。在渣油加氢催化剂中约有40%用于渣油沸腾床(LC-Fining和H-Oil)加氢,60%用于渣油固定床加氢。Chevron/Grace的合资企业 ART公司在渣油固定床加氢处理催化剂市场中占有50%以上的份额。脱金属催化剂可以容纳自身重量50%~80%的金属(如镍和钒)。渣油的含硫规格越来越严使渣油加氢的重要性提高,要么进行直接加氢,要么就焦化然后进行瓦斯油加氢。最近,UOP公司收购了CANMET技术,打算将其用于渣油加氢的第一步,接着进行加氢裂化。Criterion、Albemarle和ART公司最近都供应沸腾床加氢催化剂。世界上有13套渣油沸腾床加氢装置在运转,己经计划的还有一些。

对总加工能力达300万桶/日(1.5亿吨/年)的15座大炼油项目进行了研究。拟建设的加氢处理装置66套、加氢裂化装置23套、焦化装置24套,催化裂化装置只有9套。显然,炼油工业正在投巨资,满足含硫法规、加工重质原油和多生产柴油的需求。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有许多供应商,但主要供应商是Criterion、Albemarle、Haldor Topsoe、ART、Axens和UOP公司。为满足美国2006年和欧洲2009年生产超低硫柴油的需求,加氢处理催化剂生产能力有了很大增长。Haldor Topsoe公司在丹麦、美国都有催化剂生产厂商,都在全力生产。重要的创新技术和最新产品是设计有BRIM活性中心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能够用于脱除由于空间位阻作用而堵塞Ⅰ型活性中心非常难以处理的硫分子。Haldor Topsoe公司称,自己是超低硫柴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领先者,正在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今后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需求增长的市场是尚未生产超低硫柴油的炼油厂和将进行催化裂化原料油加氢预处理的炼油厂。

Albemarle公司供应市场需要的各种加氢处理催化剂。美国在车用柴油需求增长的同时,非车用柴油和船用燃料油降低含硫量是今后催化剂市场需求增长的两个亮点。Nebula催化剂设计用于生产超低硫柴油。最近Albemarle公司收购了Akzo公司的催化剂业务,声称因为炼厂要生产高质量的运输燃料,预计催化剂业务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Criterion公司是世界上炼油工业加氢处理催化剂的领跑者。催化剂业务在持续增长,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建的催化剂工厂将在2008年末或2009年第一季度投产,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两座催化剂工厂最近已进行扩建。氢加工是受市场拉动的技术。Criterion公司的研发工作集中在生产更好的超低硫柴油加氢处理催化剂、改进加氢裂化催化剂和生产更好的渣油加氢新催化剂。因为不少裂化石脑油要进行重整,所以也做一些石脑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研发工作。焦化石脑油和合成原油石油脑油中都含有较多的砷和硅。

UOP公司的工作主要在常规催化剂方面,也开发生产生物柴油和绿色柴油所用的催化剂。前者生产脂肪酸甲酯(FAME),后者是把各种植物油与石油馏分油一道加氢处理生产合成柴油或绿色柴油。

加氢处理催化剂的价格在过去几年间己经上涨,因为生产催化剂所用的金属如钼、镍等的价格都在上涨。钼的价格上涨了9倍,因为生产钢材用钼的数量很大。价格还在上涨。加氢处理催化剂含钼15%~20%(重)。钴和镍的价格也大幅度上涨。据报告,大批量催化剂的售价为1.1~2.0万美元/吨(5~9美元 /磅),高性能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售价为2.0万~2.6万美元/吨(9~12美元/磅)。加氢处理催化剂市场的总销售额约在23亿美元左右。未来催化剂的价格决定于各供应商的配方,因为能源、原材料和金属的价格都在变化。新建炼油厂的调查表明,大量氢加工装置都要用催化剂,在今后3~5年间加氢处理催化剂的需求会从5%增长到10%。科威特炼油厂的加氢装置投产以后,加氢催化剂的用量将在9080吨(2000万磅)以上。

UOP、Criterion、Chevron Lummus(CLG)和Axens公司都是加氢裂化催化剂的主要供应商。其中除Criterion公司外都直接转让加氢裂化技术,Criterion公司是通过其母公司Shell Global Solutions公司转让加氢裂化技术。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市场规模估计是在5902~8172吨/年(1300~1800万磅/年)之间。随着新装置投产和许多国家对加氢裂化的重视,预计今后5年间催化剂的需求还将增加2270~2724吨/年。

加氢裂化催化剂的组成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加氢裂化催化剂通常是用氧化铝-结晶沸石和非贵金属。沸石通常是用高质量的超稳Y型沸石,活性金属组分通常是用镍-钼或镍-钨。价格在1.76~4.4万美元/吨(8~20美元/磅)之间。市场总额约为1.8亿美元/年±20%。在今后3~5年间将增加到2.25亿美元/年以上。因为每套装置的设计、原料油、所需要的产品及其性质都不一样,所以新催化剂必须适用。今天催化剂研发工作的竞争更剧烈更困难,开发提高目的产品收率的新催化剂难度很大,炼油厂总想要提高目的产品收率、降低氢气消耗、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今后催化剂的价格除包括原材料和能耗的成本外还要包括研发费用。正在新建的加氢裂化装置转化率接近100%,要满足日益增长的柴油和喷气燃料的需求。这样装置都是在≥14.0Mpa压力下操作,加工减压瓦斯油和不同原油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和粘减裂化得到的瓦斯油。

国外柴油加氢处理催化剂近况

阿克苏-诺贝尔公司STARS和NEBULA催化剂技术

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和日本Ketjen公司推出两种STAS催化剂:KF 757和KF 848,现已实现工业化应用。KF 848是应用于较高压力下的NiMo催化剂,KF 757是应用于低至中压下的CoMo催化剂。STARS催化剂的HDS和HDN活性及稳定性均比前一代催化剂高出50~60%。KF 757用于馏分油超深度脱硫,产品柴油含硫量可达50μg/g。原料可为直馏柴油或催化柴油,含硫0.8~2.0%,氢分压1.5~6.5MPa。某炼厂将KF 757应用于直馏柴油加氢处理,其HDS活性优于KF 756,催化剂寿命也由1年延长至2年。另一炼厂用于处理含大量裂化原料的柴油,活性也提高15~20℃。处理含或不含裂化成分的轻柴油,KF 757可生产含硫30~50μg/g产品。KF 848推荐用于高苛刻度HDS,可使硫含量降至小于10μg/g。重质、高含氮的原料需高度HDN,也可将KF 848用作下游贵金属催化剂的预处理。KF 848与KF 852相比,具有高HAD(加氢脱芳烃)、HDS和HDN活性。KF 757已在BP公司英国格兰杰默斯炼厂和科雷顿炼厂使用,生产含硫10~20μg/g的柴油。KF 848也在两套装置上应用,生产极低含硫量柴油。

上述两家公司与埃克森美孚公司联合开发的NEBULA加氢催化剂,尤其适用于加氢裂化预处理操作和高氢分压下生产超低硫柴油。NEBULA催化剂与其他催化剂系统相比,有很高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和加氢脱芳烃活性。NEBULA-1对转化极难裂化的硫化物(如位阻取代的硫芴)有较好的选择性,因此能用一步法工艺使高含硫的LGO和LCO馏分脱硫至10μg/g水平。炼厂无需增设新的反应器就可使设计生产含硫350~500μg/g产品的装置达到含硫5μg/g水平。该技术已于2001年推向工业化应用。

日本触媒化成公司和日本材料及化学研究院开发的催化剂

这种催化剂由铂、钯、镱和其他金属负载在分子筛载体上构成。可在与常规镍基催化剂相似的条件下操作,条件为:约300℃和5MPa。可使柴油含硫减小到10~20μg/g。该催化剂费用比镍基催化剂贵几倍,但使用寿命更长。日本Orient催化剂公司还开发了柴油脱硫的双催化剂系统,可使柴油含硫降达50μg/g以下。一种是以氧化铝为载体的CoMo催化剂,处理有机硫化物,如烷基硫化物、硫醇和烷基多硫化物。另一种是以氧化铝为载体的NiMo催化剂,可分解去除多环化合物如烷基二苯并噻吩中的硫。可在常规反应条件(340~370℃和5~7MPa)下操作。

Axens公司开发的加氢处理新催化剂

Axens公司开发了新的加氢处理催化剂系列:HR400。这些催化剂有高的活性,在生产超低硫柴油(ULSD)时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HR406为钴-钼(CoMo)催化剂,尤其适用于缓和工况,如石脑油或煤油脱硫,对于很轻质至轻质的进料,有高的脱硫活性。HR426为含助剂的CoMo催化剂,用于生产ULSD,适用于直馏瓦斯油(SRGO)或SRGO与某些热解馏分的混合物,可使含硫小于10μg/g。该催化剂还可使烷基二苯并噻吩脱硫。适用于长停留时间的低压或中压装置。可使耗氢量最少。HR448为含助剂的NiMo催化剂,有高的加氢活性和高的脱硫率。可在高压下处理很难加工的进料。进料可以是高含氮和(或)高含裂解料的重质进料。该催化剂系统组合了高脱硫和脱氮活性。HR468可替代HR426 CoMo或HR448 NiMo催化剂。可用于柴油深度或超深度脱硫。高的加氢活性使之可灵活处理难加工的进料,也可用于低压装置对FCC进料进行预处理。

分析:炼油催化剂工业发展的五大特点

催化剂的发展对促进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及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等都有极重要的作用,国外炼油催化剂制造业从宏观的产业发展方面看,有如下特点。

① 催化剂生产厂家兼并、联合,以加强竞争地位:据美国《油气杂志》1999年对世界炼油催化剂市场的品种调查,全球有催化剂品种825种,生产厂商27家,而1997年分别为790种和31家。许多厂家扩大了产品种类,使其新增产品的数量超过了被淘汰的产品数量。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Akzo(阿克苏)兼并了Filtrol的催化裂化催化剂,Engelhard(恩格尔哈德)兼并了Harshaw的加氢催化剂。英国的ICI Katalco、Dycat国际,美国的Acreon催化剂和LaRoche工业公司已经不复存在。1998年9月,ICI集团将它5个同催化剂业务相关的公司(ICI Katalco,Unichema,HTC,Vertec和Tracerco)合并成立了Synetix公司。1999年,Synetix又收购了Dycat。2001年CRI国际公司收购了Kataleune公司,并对产品进行了优化。CRI同时拥有Criterion和Zeolyst国际各50%的股份。与此同时,Kataleuna退出了石脑油催化重整和加氢裂化催化剂领域,进入烃类蒸汽转化和二甲苯异构化领域。

2000年,雪佛龙研究和技术公司(雪佛龙产品公司分部)与鲁姆斯催化剂公司(鲁姆斯公司分公司)组建了雪佛龙-鲁姆斯公司(CLG),CLG现生产加氢裂化、缓和加氢裂化、润滑油脱蜡和加氢精制催化剂。另外,CLG公司STARS催化剂是由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生产的CLG产品,它组合了阿克苏-诺贝尔公司STARS技术。

美国先进炼制技术(ART,Advanced Refining Technilogies)公司(雪佛龙油品公司与格雷斯-戴维逊公司的合资企业)于2002年8月收购日本能源公司(JEC)和它的子公司东方催化剂公司(OCC)的加氢处理催化剂技术业务。ART日本子公司ART KK公司在日本日立的东方催化剂公司工厂生产催化剂,并拥有JEC公司在东登(Tota)的催化剂研究中心。

Johnson Matthey公司(JM)于2002年收购前ICI公司Synetix催化剂分部

在燃料催化剂领域,前5位生产商是:格雷斯公司、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恩格尔哈德公司、标准催化剂公司(也拥有Zeolyst)和UOP公司。Synetix和南方化学公司位于前10名。

2002--2003年间,炼油催化剂行业还发生以下变化:恩格尔哈德公司与萨索尔公司组建联盟,在荷兰迪门(De Meen)生产费托合成催化剂;先进炼制技术公司收购Orient催化剂公司加氢处理催化剂业务。

Albemarle公司于2004年5月以6.25亿美元收购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炼油催化剂业务,这一举措使这家美国特种化学品集团在美国特种化学品市场上的地位由第10位上升到第6位。收购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炼油催化剂业务后,Albemarle公司将成为世界最大的HPC催化剂生产商和第二位FCC催化剂生产商。

② 根据市场变化,积极调整业务:

90年代初期,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能力在4万吨/年以上的公司共有6家,UOP下属的Kalisks公司和克罗斯费尔德(Crsfield)催化剂公司各有两家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厂,Katalistoks公司生产能力达到215吨/天,由于研究开发费用及制造成本费用较高,而催化剂价格偏低,加之市场前景一般,两家公司在90年代中期相继退出了催化裂化催化剂业务,UOP公司扩展了重整和加氢类催化剂业务,并在石油炼制类的叠合、异构化、硫回收、脱臭、克劳斯装置尾气处理等方面开拓业务。

Grace Davison(格雷斯-戴维逊)是世界上催化裂化催化剂第一大制造厂家,其他依次为Akzo-Nobel(阿克苏-诺贝尔)、Engelhard(恩格尔哈德)、催化剂和化学工业公司、墨西哥石油研究院。Akzo-Nobel的业务范围很广,Engelhard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方面的业务扩展很快,其宣称占有世界市场份额的1/3。环保法规推动了生产清洁燃料(包括脱硫)催化剂市场的发展,今后几年内潜力巨大。戴维逊公司推出了催化裂化用SuperSaturn催化剂,中试表明,可使催化裂化汽油降硫50%~70%。格雷斯公司戴维逊催化剂分部在渣油裂化催化剂开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这些技术包括:Midas—氧化铝溶胶催化剂用于渣油最大量裂化和改质,该公司查里斯湖装置已完成数百万美元的投资扩建,用以生产氧化铝溶胶催化剂;Impact—用于渣油催化裂化时具有最大的焦炭选择性,Impact堪称是近10年来最大的突破之一。

戴维逊公司2003年生产低硫汽油的催化剂销售额增长30%~40%,欧美清洁空气法规的推行使前景继续看好。戴维逊在FCC降硫催化剂市场推出Impact催化剂,用于处理重质渣油,现已应用于6套FCC装置。另外,该公司FCC降硫催化剂Surca品牌的销售额也上升。还推出使用膜法系统的Sbrane降硫技术,已完成验证试验,正在推向商业化。

格雷斯-戴维逊公司与雪佛龙公司的合资企业—先进炼制技术公司(ART)的加氢处理业务得以发展,ART的关键催化剂业务是将其ApART催化剂系统用于催化裂化进料的加氢处理,低硫FCC进料对生产清洁燃料将起重要作用。

C & C T(催化剂和化学工业)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加氢催化剂供应商,生产的催化剂包括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异构化和石脑油催化重整等领域。

恩格尔哈德公司从事的催化剂业务涉及:炼油、天然气合成油(GTL)、石油化工和聚烯烃领域。特别在炼油领域,于2001年推出分散的基质结构(DMS)平台技术,DMS技术堪称是25年来催化裂化催化剂的重大突破。采用基于DMS的NaphthaMax催化剂,汽油产率可提高2%。使用实例表明,提高2%汽油产率,相当于增产汽油151立方米/天。另外,还提高了转化率和其他产品产率,总效益超过1000万美元/年。恩格尔哈德公司最近又推出新型沸石分子筛催化剂:Flex-Tech催化裂化催化剂,该催化剂也基于DMS技术,可大大提高从重质渣油或高含杂质进料生产的汽油产率,该催化剂体系还可钝化重质进料中可能污染催化剂的镍、钒等金属。由DMS衍生的催化剂产品已用于世界70多座炼油厂,现占恩格尔哈德FCC催化剂40%以上。

恩格尔哈德公司推出基于分子筛的添加剂,可使炼油厂加工宽范围的原油,而无需改变FCC催化剂。这种添加剂名为Converter,2002年进行了9次工业试验(在澳大利亚、欧洲、墨西哥和美国),业已表明:可使FCC油浆减少50%以上,而反应温度不增高,还提高了产品产率。使用Converter可提高炼油厂加工的灵活性,这种添加剂可掺合用于所有FCC催化剂中。Converter是恩格尔哈德公司专有的分散基质结构(DMS)分子筛技术的第三种产品。恩格尔哈德还推出新技术—CleanOx和OxyClean,控制FCC的NOx排放,使炼油厂低费用地满足或超越美国环保局的规范。CleanOx和OxyClean是环境友好的添加剂,可大大减少FCC装置NOx排放,而不影响装置操作性能。

炼油催化剂生产商阿克苏-诺贝尔公司2002年销售额(包括合资企业)增长了32%,达到5.9亿美元。该公司FCC催化剂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0%,加氢处理催化剂占全球市场份额也达到30%。该公司推出了FCC汽油降硫的Resolve添加剂

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推出Stars加氢催化剂,同时与埃克森美孚公司合作推出Nebula催化剂体系,两者均用于生产低硫燃料。

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的Nebula催化剂是近20年来脱硫技术的最重要进展,其使柴油的脱硫效率是常规技术的两倍,将工业推广用于生产超低硫柴油。许多炼厂可采用该技术生产含硫小于10μg/g柴油,无需追加或很少追加投资。现己应用于三套工业装置,这些装置原先生产含硫350μg/g柴油,改换催化剂后可在较低温度(325℃)下生产含硫2~3μg/g柴油。在FCC环境催化剂方面,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的脱除NOx添加剂可使NOx减少40%~80%。

ABB鲁姆斯公司全球技术分部的销售额达20亿美元/年,其中催化剂和工艺过程技术转让价值2亿美元/年,涉及石油化工和化工催化剂,如苯乙烯催化剂。

南方(Sud)化学公司催化剂销售额达3.751亿欧元/年(3.245亿美元/年),其中1/3来自炼油催化剂业务。南方化学公司在炼制催化剂方面近期取得一些新进展。在脱芳技术上,开发的高度抗硫的ASAT脱芳催化剂可用于瓦斯油改质生产超清洁燃料,ASAT催化剂技术可采用现有的加氢处理装置无需改造作为第一段单元,再通过第二段脱硫反应器就可加工500PPm的含硫物流。在加氢方面,新一代的NiSAT催化剂可用于炼厂溶剂或白油加氢以及用于汽油物流脱苯。在加氢脱硫方面,当柴油燃料含硫为15PPm时,柴油的低温流动性成为关注问题,该公司基于沸石的HYDEX催化剂可单独使用或与加氢脱硫催化剂在现有加氢处理装置中组合使用。在石脑油异构化方面,基于沸石的HYSOPAR催化剂可提高苯生成汽油调合用异构化油的能力。使用催化剂还可减少炼厂排放污染,包括VOC转化、CO氧化和NOX脱除。一些含特定金属的沸石催化剂可促进NOX选择性催化还原,并使VOC排放大大降低,南方化学公司已将新型催化剂PRO?VOC2A推向商业化应用,通过氧化使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转化成CO2和水蒸汽,可使VOC排放达到微量。

IFP和Procatalyse公司炼制催化剂分部的合资企业Axens公司开发了Axens Prime-G+工艺和催化剂用于FCC汽油脱硫。道达尔公司己决定在安特卫普炼油厂等三座炼油厂应用Prime-G工艺生产清洁汽油的催化剂系统。Prime-G工艺可使FCC汽油含硫减小到小于10PPm。Prime-G技术已转让了70套装置,生产“绿色”汽油8170万吨/年。另外,Fortum油气公司已使芬兰诺特利炼油厂Prime G+装置成功投运,该24.5万吨/年装置采用Axens公司技术和催化剂,工业化运行表明可使FCC汽油脱硫至16PPm。

Axens公司在FCC汽油加氢处理、催化重整、烷烃异构化和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催化剂领域的业务快速发展,2003年签署了用于FCC汽油脱硫的Prime-G+催化剂技术转让项目19个,大多项目在北美,2005~2007年该业务可望在中东和亚洲得以拓展。

恩格尔哈德公司特定设计的吸附剂技术S Zorb已于2003年用于大陆菲利浦斯公司炼厂86万吨/年大型汽油脱硫装置,可使汽油中硫脱除高达99%。恩格尔哈德公司开发了利用FCC助剂作为降低NOx和SOx排放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格雷斯公司所属戴维逊催化剂公司投资数百万美元完成了美国查里斯湖联合企业中FCC催化剂装置的扩建,生产戴维逊优质FCC催化剂,包括Aurova-XLC和渣油FCC催化剂Impact。戴维逊也与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合作生产埃克森美孚AdVante FCC催化剂。

天然气制合成油(GTL)催化剂在今后几年内将以两位数的速率增长。在建的GTL能力超过1350万吨/年,萨索尔、雪佛龙德士古、壳牌和大陆菲利浦斯公司等均参与其中,预计到2015年,GTL市场将达4500万吨/年。GTL催化剂拥有发展机遇。

③ 广泛开展国际间的合作:

国际上大的催化剂公司,已基本上没有地域的概念,他们采取兼并、合作或合资建新厂的方式,广泛扩展在世界各地的业务,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Akzo公司是1969年由AKU集团和Akzo集团组成的,1994年Akzo公司和EKA Nobel公司合并成立了Akzo-Nobel(阿克苏-诺贝尔)公司,这大大加强了该公司的战略地位。其年销售额达140亿美元,有7 000名雇员,其中有6 000多人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Akzo-Nobel公司的催化剂制造业务非常广泛,其生产的催化剂有催化裂化催化剂、加氢处理催化剂、加氢裂化催化剂、异构化催化剂、化工过程催化剂等几大类。Akzo-Nobel除在其本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设有生产厂外,还在美国的休斯顿、洛杉机、巴西的Santacruy及新加坡等地建设生产厂,其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能力已达到18万吨/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生产能力为5万吨/年。Akzo-Nobel积极开展和国际上同行之间的合作业务,如其加氢类催化剂生产,有与日本凯金公司(Nippon Ketjen)联合生产的产品,还与埃克森美孚、凯洛格和菲纳研究公司三家公司联盟,推出成套中压加氢裂化技术。

④ 依托母公司的强大技术后盾,进行一体化服务:

美国《油气杂志》2001年世界炼油催化剂汇编中列入的炼油催化剂生产厂家,催化裂化催化剂为5家,加氢裂化催化剂为11家,中压加氢裂化催化剂为10家,加氢处理催化剂为12家,加氢精制催化剂为14家,催化重整催化剂为5家。这些催化剂生产厂家有的同时介入几类催化剂生产业务,实际纳入OGJ统计的为19家。19家催化剂制造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下属公司,其中典型的是埃克森(Exxon)研究与工程公司、UOP公司、巴斯夫公司,它们的母公司是世界石化工业的巨头,母公司还开展炼油新工艺开发、工艺设计、成套设备提供等等业务。

相当部分的炼油催化剂是与新开发的炼油工艺一起推出的。如在柴油的脱硫、脱芳烃方面,许多加氢催化剂生产公司都有自己开发的工艺,如美国鲁姆斯公司(ABB Lummus Crest Inc.)和标准催化剂公司(Criterion Catalyst Co.LP)联合开发的Synshift/Synsat工艺、美国环球油品公司(UOP)的Hydrofuning工艺以及Akzo-Nobel公司、托普索公司(Topsee)等均开发了各有特色的工艺。

⑤ 催化剂生产厂家的地区分布相对集中:

大的炼油催化剂公司都集中在欧美地区,并在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建有催化剂厂,大洋洲、非洲和中东地区未见有催化剂生产厂投产的报道,亚洲的韩国、印度、新加坡都有合资建造的催化剂厂,印度催化剂生产的民族工业也有所发展,但总体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日本的炼油及环保催化剂研究活跃,有关炼油催化剂生产主要集中在触媒化成株式会社一家,日本在炼油及环保催化剂的研制和生产方面与欧美公司的合作比较多。

第三篇:催化剂生产制造项目申报材料通用范文

催化剂生产制造项目

申报材料

MACRO 泓域咨询

催化剂生产制造项目申报材料

我国机车车在近十年发展很快,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使企业得到了激励和发展。一种新的被大家所提及,叫做:尾气净化催化剂。

该催化剂项目计划总投资 15186.31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453.9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2.01%;流动资金 2732.3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7.99%。

达产年营业收入 20731.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16408.89 万元,税金及附加 255.04 万元,利润总额 4322.11 万元,利税总额 5173.30 万元,税后净利润 3241.58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1931.72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8.46%,投资利税率 34.07%,投资回报率 21.35%,全部投资回收期 6.18年,提供就业职位 420 个。

报告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项目承办单位能够提供的资本金等情况,提出建设项目资金筹措方案,编制建设投资估算筹措表和分资金使用计划表。

......化工催化剂作为化工行业重要的原材料,与化工行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我国化工催化剂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渐提高。

根据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化工催化剂产能约为 50.2 万吨。但由于催化剂是重化工行业,因此随着 2019 年供给侧改革的深化,预计 2019 年产能增长率和 2018 年保持不变,产能接近51 万吨。

催化剂生产制造项目申报材料目录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二、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三、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一、环境和生态现状

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四、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五、特殊环境影响

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

一、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二、行业影响分析

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四、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第八章

社会影响分析

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三、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附表 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 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附表 3:节能分析一览表

附表 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附表 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

附表 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表 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

附表 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

附表 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 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

附表 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

附表 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 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一)项目单位名称

xxx 有限公司

(二)法定代表人

武 xx

(三)项目单位简介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企业管理理念,以“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核心思想为指针,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咨询与合作。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

公司主要客户在国内、国外均衡分布,没有集中度过高的风险,并不存在对某个或某几个固定客户的重大依赖,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市场竞争充分,供应商数量众多,在采购方面具有非常大的自主权,项目承办单位通过供应商评价体系与部分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存在对单一供应商依赖的风险。

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公司在未来三年将进一步坚持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设计能力,优化工艺制造流程;扩大产能,提升自

动化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客户,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公司市场地位;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政策,激发员工潜能;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管理效率,为公司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司自设立以来,组建了一批经验丰富、能力优秀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人员对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敏锐地把握行业内的发展趋势,抓住业务拓展机会,对公司未来发展有着科学的规划。相关管理人员利用自己在行业内深耕积累的经验优势,为公司未来业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项目单位经营情况

上一,xxx 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953.38 万元,同比增长20.32%(3200.72 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催化剂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7974.01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94.83%。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4314.01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565.19 万元,增长率 15.08%;实现净利润 3235.51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567.80 万元,增长率 21.28%。

上营收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1

营业收入

3980.21

5306.95

4927.88

4738.35

18953.38

主营业务收入

3774.54

5032.72

4673.24

4493.50

17974.01

2.1

催化剂(A)

1245.60

1660.80

1542.17

1482.86

5931.42

2.2

催化剂(B)

868.14

1157.53

1074.85

1033.51

4134.02

2.3

催化剂(C)

641.67

855.56

794.45

763.90

3055.58

2.4

催化剂(D)

452.95

603.93

560.79

539.22

2156.88

2.5

催化剂(E)

301.96

402.62

373.86

359.48

1437.92

2.6

催化剂(F)

188.73

251.64

233.66

224.68

898.70

2.7

催化剂(...)

75.49

100.65

93.46

89.87

359.48

其他业务收入

205.67

274.22

254.64

244.84

979.37

上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

万元

18953.38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17974.01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94.83%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20.32%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万元

3200.72

利润总额

万元

4314.01

利润总额增长率

15.08%

利润总额增长量

万元

565.19

净利润

万元

3235.51

净利润增长率

21.28%

净利润增长量

万元

567.80

投资利润率

31.31%

投资回报率

23.48%

财务内部收益率

22.06%

企业总资产

万元

37882.64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万元

39.80%

流动资产总额

万元

15078.08

资产负债率

25.65%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催化剂生产制造项目

2、承办单位:xxx 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某某工业园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

根据统计,大约 90%以上的工业过程都需要使用催化剂,比如,化工,石化,生化,环保等。催化剂作为工业生产中的不可缺少的化学原料,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因为它能够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的同时提高反应效率。

催化剂也称触媒,是一类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在反应中自身并不消耗的物质。2011 年我国催化剂行业销售收入为 214.27 亿元,到 2017 年增长至 281.81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 5%。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项目主要产品为催化剂,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 20731.00 万元。

我国机车车在近十年发展很快,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使企业得到了激励和发展。一种新的被大家所提及,叫做:尾气净化催化剂。

尾气净化催化剂到底是啥?就是添加了铂、钯、铑等稀土元素,再加以其他助剂的一种化学催化剂,能让尾气中的有害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无害气体。尾气里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会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使尾气得以净化。目前我国国产机动车尾气净化剂的产能在 1500 万升左右。

目前应用于欧 V 标准的三元催化剂高性能 CeZrOx 和其他载体材料的可控规模化制备技术和市场主要被国外的少数几家大公司(庄信,巴斯夫、优美客等)所垄断。我国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三大公司在催化剂的寿命和稳定性上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所以很难打入合资或外资品牌汽车市场。同时,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行业行业准入门槛高,技术封锁、难度大,同时资金要求高,所以对于国内企业发展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有一定的难度。

坚持把项目产品需求市场作为创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市场的变化合理调整产品结构,真正做到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就生产什么产品,市场的热点在哪里,创新工作的着眼点就放在哪里;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合理确定项目产品生产方案,增加产品高附加值,能够满足人们对项目产品的需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求得突破,就要聘请有营销经验的营销专家领衔组织一定规模的营销队伍,创新机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相关行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涉及范围广、对相关产业带动力较大的产业,根据国内统计数据显示,相关行业的发展影响到原材料、能源、商业、金融、交通运输和人力资源配置等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预计总投资 15186.31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2453.9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2.01%;流动资金 2732.3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7.99%。

(六)工艺技术

投资项目原料采购后应按质量(等级)要求贮存在原料仓库内,同时,对辅助材料购置的要求均为事先检验以保证辅助材料的质量和生产需要,不合格原材料不得进入公司仓库,应严把原材料质量关,确保生产质量。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承办单位物资采购部门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掌握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项目所需原辅材料合理地选择品种、规格、质量,为企业节约使用原材料降低采购成本。

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利用资源”的原则,选用当前较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严格按照相关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项目产品和良好的服务。根据投资项目的产品方案,所选用的工艺流程能够满足产品制造的要求,同时,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严格质量管理,按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进行操作,提高产品合格率,努力追求项目产品的“零缺陷”,以关键生产工序为质量控制点,确保投资项目产品质量。

(七)项目建设期限和进度

项目建设周期 12 个月。

该项目采取分期建设,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 13779.87 万元,占计划投资的 90.74%。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9764.75 万元,占总投资的70.86%;完成流动资金投资 4015.12,占总投资的 29.14%。

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完成投资

万元

13779.87

1.1

——完成比例

90.74%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9764.75

2.1

——完成比例

70.86%

完成流动资金投资

万元

4015.12

3.1

——完成比例

29.14%

(八)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 45876.26平方米(折合约 68.78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 45876.26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 68.78 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76154.5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49712.05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 76154.59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 5572.69 万元。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150 台(套),设备购置费 4806.96 万元。

(九)设备方案

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和项目承办单位生产经验以及对国内外设备性能的了解,投资项目工艺设备及检测设备选用原则是以国产设备为主,关键设备拟从国外进口,国内采购以人民币支付。以甄选优质供应商为原则;选择设备交货期应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售后服务好、安装调试及时、可靠并能及时提供备品备件的设备生产厂家,力求减少项目投资,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投资项目主要工艺设备及仪器基本上采用国产设备,选用生产设备厂家具有国内一流技术装备,企业管理科学达到国际认证标准要求。

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 150 台(套),设备购置费 4806.96 万元。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一)建设背景

化工催化剂作为化工行业重要的原材料,与化工行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我国化工催化剂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渐提高。根据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化工催化剂产能约为 50.2 万吨。但由于催化剂是重化工行业,因此随着 2019 年供给侧改革的深化,预计 2019 年产能增长率和 2018 年保持不变,产能接近51 万吨。

受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影响,加上供给侧改革,导致我国化工催化剂需求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产量增速整体上趋于下降。根据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化工催化剂产量为 38.7 万吨,同比增长 3.9%;预计 2019 年我国化工催化剂的产量将达到 40 万吨左右,产能和产量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我国化工催化剂消费量与化工产品产量由直接关系。根据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化工催化剂消费量约为 40.6 万吨,同比增长 2.8%;预计 2019 年我国化工催化剂的消费量将达到 41 万吨以上。

(二)行业分析

根据统计,大约 90%以上的工业过程都需要使用催化剂,比如,化工,石化,生化,环保等。催化剂作为工业生产中的不可缺少的化学原料,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因为它能够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的同时提高反应效率。

催化剂按来源来分,可分为生物催化剂和非生物催化剂。非生物催化剂目前大多数是工业催化剂,它们都是由人工合成的,是具有特定组成和结构的制品。工业催化剂按材质分,可分为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硫化物催化剂、酸碱催化剂和络合催化剂等;按使用领域来分,工业催化剂又可分为炼油催化剂、化工催化剂和环保催化剂等。

催化剂也称触媒,是一类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在反应中自身并不消耗的物质。对近几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催化剂行业销售收入逐年上升。2011 年我国催化剂行业销售收入为 214.27 亿元,到2017 年增长至 281.81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 5%。

石油炼制除常减压、焦化等少数几个过程外,80%以上的过程为催化反应过程,催化剂技术成为实现原油高效转化和清洁利用的关键核心技术,是炼油技术进步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炼油催化剂行业的发展与炼油行业紧密关联,是当代石油化工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也是石油化工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并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全球范围内原油的重质化、劣质化、高质量轻质油品需求量的增加以及环保法规的实施,炼油催化剂在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逐步贯穿于每一阶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油消费量呈长期快速增长趋势,年消费量从 1965 年的 0.11 亿吨增至 2017 年的 6.06 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7.95%;进入 21 世纪以来,尽管需求增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2016 年石油消费量是 2001 年的 2.53 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仍超过 6.39%。

国内炼油催化剂主要由中石油和中石化附属企业生产。我国炼油催化剂生产主要集中在四个厂家:兰州炼油化工催化剂厂、抚顺石油三厂催化剂厂、齐鲁石化公司催化剂厂以及长炼催化剂厂。

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是指借助某些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或使尾气中的 CO、HC、NOx 等有害物质被氧化或还原,生成无毒的 CO2、H2O 和 N2。

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7)》:2016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初步核算为 4472.5 万吨,比 2015 年削减

1.3%。其中,一氧化碳(CO)3419.3 万吨,碳氢化合物(HC)422.0万吨,氮氧化物(NOx)577.8 万吨,颗粒物(PM)53.4 万吨。

国家政策鼓励,国 V 标准助推排放升级。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成为其焦点内容,而 2015 年以来,在国内大气污染持续加重影响下汽车排放问题持续发酵。受此影响,2016 年 1 月 18日环保部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公告》提出根据油品升级进程,分区域实施机动车国五标准。目前,国 V排放标准及车用汽柴油标准已从东部地区 11 个省市逐步渗透至全国。2017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全面供应符合国 V 标准的车用汽油、车用柴油,同时停止国内销售低于国 V 标准车用汽﹑柴油;而 2017 年 7 月 1日,我国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重型柴油车,须符合国五标准要求。届时,在尾气排放高标准要求下,国内对汽车尾气催化剂也有望呈现巨大需求。

(三)市场分析预测

催化剂也称触媒,是一类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在反应中自身并不消耗的物质。2011 年我国催化剂行业销售收入为 214.27 亿元,到2017 年增长至 281.81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 5%。

根据统计,大约 90%以上的工业过程都需要使用催化剂,比如,化工,石化,生化,环保等。催化剂作为工业生产中的不可缺少的化学原料,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因为它能够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的同时提高反应效率。

中国等新兴市场对于道路燃料需求高速增长正在改变全球炼油市场的格局。原料劣质化和环保法规不断升级也为炼油催化剂生产商带来商机,因为市场需要催化剂将劣质原料转换成高附加值的轻质油品。加上中东和亚洲市场的异军突起,以及页岩气革命导致丙烯增产需求快速增加,让催化剂供应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催化剂可以减轻炼油业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有助于炼油厂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因此全球炼油催化剂市场将出现快速增长。

催化剂按来源来分,可分为生物催化剂和非生物催化剂。非生物催化剂目前大多数是工业催化剂,它们都是由人工合成的,是具有特定组成和结构的制品。工业催化剂按材质分,可分为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硫化物催化剂、酸碱催化剂和络合催化剂等;按使用领域来分,工业催化剂又可分为炼油催化剂、化工催化剂和环保催化剂等。

在国家的支持和引导下,经过我国广大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化工催化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发展较快,水平也较高,在化工催化剂表征和基础研究方面已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经过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支持后,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开发了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化工催化剂,这些化工催化剂的开发成功,对促进相关工业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随着国内与国际市场的迅速接轨,国外化工催化剂产品大量涌入国内,我国已成为国际上较大的化工催化剂买方市场。另外,国外大公司在争夺我国化工催化剂销售市场的同时,在中国申请了大量专利,抢占我国化工催化剂的技术市场。从化工催化剂行业的研制开发情况分析,虽我国经引进、吸收等阶段的发展,现已摆脱模仿创新和跟踪创新的模式、具备了大范围开展自主创新的条件,但不同细分领域的发展不平衡。

二、产业政策分析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强则经济强。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牢牢把握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层面、关键环节、突出问题,提出激励性措施,打造政策洼地,催生发展动力。按照“抓住一个龙头,带动一个行业、带旺一批企业、带活一片区域,形成集群式发展”的模式,切实增强产业龙头带动作用,规划引导产业链聚集发展、协同发展,打造一批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集群。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方向,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引领、绿色集约、开放协同、特色发展,优化全省高新区布局,创新高新区发展体制机制,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产业发展生态和创新创业生态,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形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为我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产业向中高端发展的要求,加快企业产品升级。支持企业围绕产品升级换代、发展中高端产品开展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在开展老产品二次开发、增加产品新功能、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优化产品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广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上的嵌入式应用,大力开发智能产品。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标准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瞄准行业标杆,通过技术改造,完善检验检测手段,推行先进质量管理,提升品牌附加值,打造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

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承办单位将成为项目建设地内目前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项目的建设无论是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投资项目的建设是项目承办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内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客户需求面的不断增多,项目产品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因此,紧紧抓住项目产品市场需求

动态,拓展投资项目丰富产品线及扩大生产规模已经显得必要而且紧迫。当今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又一次面临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新一轮挑战,为确保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相关工业的支撑和发展;建设好项目,将有助于发挥项目承办单位集聚效应、资源共享、充分协作、合理竞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快速提高当地项目产品制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行业市场竞争能力,对于项目产品制造企业为国家实现产业振兴计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制造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制造业是许多其他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很多服务业,比如研发设计、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的基础是制造业。这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制造业的振兴,如果制造业发展慢了,这些服务业的发展必然受到重要影响。此外,制造业是研发创新和效率提升的核心领域,其技术进步速度要远快于服务业,各产业大的创新几乎都是在制造业领域发生的,因此制造业虽然占比小,但效率提升快,是经济增长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关键支撑。

三、行业准入

xxx 有限公司于 20xx 年 xx 月通过 xxx 有限公司所在地相关部门立项和其它必要审批流程,达到行业准入条件。

中小企业应改变盲目多元化战略倾向,做好做强核心主业,实施归核化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平衡专注与多元的关系,专注特色,打造精品。归核化战略强调将企业业务向其核心能力靠拢,资源向核心业务集中,着

力推动主营业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过度多元化的企业需要平衡专注与多元的关系,舍弃多元化的诱惑,实施“归核”战略,降低多元化经营程度,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上,或者将经营重点收缩于价值链上,培育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国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中央领导多次就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近年来,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台了一系列配套办法和实施意见。对中小企业财税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所缓解,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加强。在各级政府和各项政策支持下,经过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近年来中小企业稳步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增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完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渠道畅通,职能转变到位、政府行为规范,宏观调控有效、法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创新融资机制,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民间投资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约占制造业投资的 85%以上,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对促进民间投资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

部等 15 个相关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围绕《中国制造 2025》,明确了促进民营制造业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旨在释放民间投资活力,引导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该项目为非资源开发类项目,其生产经营过程未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无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一)土地资源

该项目选址位于某某工业园。

当地正朝着一个功能完备、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的工业新城区目标奋进。“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我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城市转型的攻坚期。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国内结构性改革带来的阵痛仍将持续,各种矛盾愈加凸显,各种挑战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发力,我市交通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政策叠加优势集中显现,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有利于我们坚定赶超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新起点上创造新的业绩。

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

投资项目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7.0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7.00%”的具体要求。建设项目平面布置符合行业厂房建设和单位面积产能设计规定标准,达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投资项目建设地址及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生产配套与协作能力,项目建设地工业种类齐全制造业发达,技术人员与高等级工程技术人力资源充足,项目配套及辅助材料均能找到合适的服务厂家,供应商分布在周边150.00 公里的范围内,供货运输时间约在 2.00 小时之内,而且铁路、公路运输非常方便快捷。拟建项目用地位置周围 5.00 千米以内没有地下矿藏、文物和历史文化遗址,项目建设不影响周围军事设施建设和使用,也不影响河道的防洪和排涝。

(二)原辅材料

投资项目原料采购后应按质量(等级)要求贮存在原料仓库内,同时,对辅助材料购置的要求均为事先检验以保证辅助材料的质量和生产需要,不合格原材料不得进入公司仓库,应严把原材料质量关,确保生产质量。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承办单位物资采购部门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掌握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

项目所需原辅材料合理地选择品种、规格、质量,为企业节约使用原材料降低采购成本。

(三)能源消耗

1、项目年用电量 612523.25 千瓦时,折合 75.28 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 21274.63 立方米,折合 1.82 吨标准煤。

3、“催化剂生产制造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 612523.25 千瓦时,年总用水量 21274.63 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77.10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 31.49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8.57%,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三、资源节约措施

项目承办单位根据企业主体工程的建筑布局,正确设计供配电系统,合理安排供电负荷及供电半径,优先选用节能型电气产品,通过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和措施,实现供配电设备的经济运行,以保证供、配电系统的能效指标,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项目承办单位根据企业主体工程的建筑布局,正确设计供配电系统,合理安排供电负荷及供电半径,优先选用节能型电气产品,通过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和措施,实现供配电设备的经济运行,以保证供、配电系统的能效指标,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到 2020 年,在单位产品能耗水耗限额、产品能效水效、节能节水评价、再生资源利用、绿色制造等领域制修订 300 项重点标准,基本建立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监督,完善节能监察、对标达标、阶梯电价政策;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组织工业节能管理人员和节能监察人员贯标培训 2000 人次;培育一批节能与绿色标准化支撑机构和评价机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能源法》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4、《中国能源技术政策大纲》

5、《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通知》

6、《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9、《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10、《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11、《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1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13、《产业政策调整指导目录》

14、《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15、《各种能源与标准煤的参考折标系数》。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一)项目用电量测算

全年用电量 612523.25 千瓦时,折合 75.28 标准煤。

(二)项目用水量测算

项目实施后总用水量 21274.63 立方米/年,折合 1.82 吨标准煤。

(三)能耗指标分析

项目位于某某工业园,项目建成后年消耗能源总量折合标煤 77.10 吨,节能量折合标煤 31.49 吨。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热桥:外立面的装饰构件及挑檐、空调搁板等均做保温节能处理,保温材料采用发泡聚氨脂。不采暖楼梯间或前室及走廊:采用 25.00 毫米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

(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不采暖地下室顶板采用单面钢丝网架聚苯板。

(三)公用工程节能设计

项目承办单位应加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各类设备、管道、器具等进行检修,从而减少跑、冒、滴、漏等不必要的浪费。undefined

(四)节能措施

做好生产设备的综合保养提高其利用率,杜绝各类能源浪费现象,节约能源和物料资源,提高材料综合利用率,废旧材料集中回收利用。项目承办单位的操控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工艺要求认真操作,坚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认真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加强设备管道保温保冷,减少散热损失从而降低能耗。undefined

项目承办单位根据企业主体工程的建筑布局,正确设计供配电系统,合理安排供电负荷及供电半径,优先选用节能型电气产品,通过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和措施,实现供配电设备的经济运行,以保证供、配电系统的能效指标,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项目承办单位根据企业主体工程的建筑布局,正确设计供配电系统,合理安排供电负荷及供电半径,优先选用节能型电气产品,通过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和措施,实现供配电设备的经济运行,以保证供、配电系统的能效指标,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供、用水系统管路及设备,如阀门、水泵、冷却设备、储水设备、水处理设施及计量仪表等,均应选择节能型产品或按国家有关规范和产品标准的要求设计、制造、安装,减少水资源的跑、冒、滴、漏;项目承办单位内部各用水部门由公司安装计量分水表,车间用水计量率应达到 100.00%,设备用水计量率不低于 95.60%。

采用自动控制系统优化控制工艺参数,以便节省能源及原材料消耗;在各工段的水、电、汽入口处安装计量仪表,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各种超额用能及浪费的现象发生。

项目位于某某工业园,项目建成后年消耗能源总量折合标煤 77.10 吨,节能量折合标煤 31.49 吨,节能率 28.57%。

节能分析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总能耗

吨标准煤

77.10

1.1

—年用电量

千瓦时

612523.25

1.2

—年用电量

吨标准煤

75.28

1.3

—年用水量

立方米

21274.63

1.4

—年用水量

吨标准煤

1.82

年节能量

吨标准煤

31.49

节能率

28.57%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一)项目选址原则

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

(二)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某某工业园当地正朝着一个功能完备、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的工业新城区目标奋进。“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我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城市转型的攻坚期。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国内结构性改革带来的阵痛仍将持续,各种矛盾愈加凸显,各种挑战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发力,我市交通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政策叠加优势集中显现,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有利于我们坚定赶超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新起点上创造新的业绩。

(三)建设条件分析

(四)用地控制指标

投资项目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7.0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7.00%”的具体要求。建设项目平面布置符合行业厂房建设和单位面积产能设计规定标准,达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五)用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 77.18%,建筑容积率 1.66,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 5.6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81.07 万元/亩。

(六)节约用地措施

土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项目承办单位在利用土地资源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行业规定的用地指标,根据建设内容、规模和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有关节约土地资源要求,合理利用土地。土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项目承办单位在利用土地资源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行业规定的用地指标,根据建设内容、规模和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有关节约土地资源要求,合理利用土地。投资项目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专业化生产的原则,除了主要生产过程和关键工序由项目承

办单位实施外,其他附属商品采取外协(外购)的方式,从而减少重复建设,节约了资金、能源和土地资源。

(七)总图布置方案1、平面布置总体设计原则

2、主要工程布置设计要求

应与场外道路衔接顺畅,便于企业运输车辆直接进入国道、高速公路等国家级道路网络,场区道路应与总平面布置、管线、绿化等协调一致。3、绿化设计

场区绿化设计要达到“营造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之目的。4、辅助工程设计

(1)投资项目用水由项目建设地给水管网统一供给,规划在场区内建设完善的给水管网,接入场区外部现有给水管网,即可保证项目的正常用水。消防水源采用低压制,同一时间内按火灾一次考虑,室内外均设环状消防管网,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100.00 米,消火栓距道路边不大于 2.00米。

(2)投资项目消防对象主要是厂房、库房、办公场地等;因此,室外消防用水量按 25.00L/S,火灾延续时间按 2.00 小时计,同一时间发生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室内消防栓用水量 15.00L/S,火灾延续时间按 2.00 小时

计,室内外的消防栓均按规范间距要求布置。项目用水由项目建设地市政管网给水干管统一提供,供水管网水压大于 0.40Mpa 可以满足项目用水需求;进厂总管径选用 DN300?L,各车间分管选用 DN50?L-DN100?L,给水管道在场区内形成完善的环状给水管网,各单体用水从场区环网上分别接出支管,以满足各单体的生产、生活、消防用水的需要;室外给水主管道采用 PP-R 给水管,消防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项目建设地内规划的排水方案采用分流制,并已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完全能够保证全场生产、生活废水和雨水及时排出。

(3)项目承办单位内设配电室,电源进户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引入配电室;场内供电电压等级 380V/220V、TN-C-S 系统供电,选择节能型SF11 型变压器;场内配电室操作环境,按国标《爆炸及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要求设计。投资项目供电负荷等级为Ⅲ级,场区降压站电源取自国家电网,电源符合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规定。

(4)短距离的运输任务将利用社会运力解决,基本可以满足各类运输需求,因此,投资项目不考虑增加汽车运输设备。项目建设规划区内部和外部运输做到物料流向合理,场内部和外部运输、接卸、贮存形成完整的、连续的工作系统,尽量使场内、外的运输与车间内部运输密切结合统一考虑。

(5)车间采用传统的热水循环取暖形式,其他厂房及办公室采用燃气辐射采暖形式。有空调要求的办公室和生活间夏季设置空调,空调温度范围要求为 26.00℃-28.00℃,空调设备采用分体式空调控制器。冬季室内采暖要求计算温度:各主体工程 14.50℃-16.50℃,需采暖的库房 5.50℃-8.50℃,公用站房 14.50℃,办公室、生活间 18.50℃,卫生间 15.50℃;采暖热媒为 95.50℃-75.00℃采暖热水,由市政外网集中供应,供水压力为0.40Mpa。

(八)选址综合评价

投资项目建设地址及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生产配套与协作能力,项目建设地工业种类齐全制造业发达,技术人员与高等级工程技术人力资源充足,项目配套及辅助材料均能找到合适的服务厂家,供应商分布在周边150.00 公里的范围内,供货运输时间约在 2.00 小时之内,而且铁路、公路运输非常方便快捷。拟建项目用地位置周围 5.00 千米以内没有地下矿藏、文物和历史文化遗址,项目建设不影响周围军事设施建设和使用,也不影响河道的防洪和排涝。

二、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

该项目用地属为建设用地,无拆迁情况,不存在移民安置问题。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一、环境和生态现状

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项目承办单位在设计、建设和生产经营中,认真贯彻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采取有效的防治和回收利用措施,其污染物的排放均可达到国家标准的规定,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从生产状况分析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投资项目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各项标准、规范和要求,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生产的全过程实施污染控制。通过在项目工程规划设计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专门的治理措施,在项目施工、运营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防止污染因素所造成环境的影响。

2、逐步建立体系完善的典型行业准入规范和典型装备绿色制造标准,把握好绿色制造标准中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等的区别定位和分级管理,突出行业特点,推进重点绿色标准制定。强化标准实施,通过开展标准培训、评价和监督,加强标准实施中的指导,发挥企业在标准实施中的主体作用,建设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20 多年前,我国制定的“九五”计划就包含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 2000 年,基本建立比较

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境法规体系,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建成若干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示范城市和示范地区;到 2010 年,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较好贯彻,环境管理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状况,环境质量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建成一批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和地区。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全面提升工业绿色发展领域的国际交流层次和开放合作水平,共谋绿色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推进绿色国际经济合作。在“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着眼于全球资源配置,采用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合作、装备出口等方式,推动绿色制造和绿色服务率先走出去。钢铁、建材、造纸等行业注重以循环经济模式进行合作,石化化工行业加强境外绿色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参与风电、太阳能、核能、电网等国际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3、投资项目使用电能、新鲜水、天然气作为能源,就能源本身而言属于清洁能源,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投资项目对其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进行比较彻底的预防性治理,符合清洁生产、循环使用的环境保护理念。在设备选型上杜绝采用国家公布的淘汰产品,选用高效率、低耗能的环境保护设备。项目设计中设备选型立足于国内先进、节能型设备,并充分考虑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复用率。

4、环境保护措施设计与环境影响分析应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为最终依据,xxx 有限公司将尽快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施工时先做好坡脚挡土墙,做好边坡防护,取土场及弃土堆边缘设置土工围栏,在施工场地周围构筑一定高度的围墙减少扬尘扩散范围;根据有关资料调查,当有围栏时,在同等条件下施工造成粉尘污染可减少40.00%,车辆尾气污染可减少 30.00%;采取上述措施后,建设期扬尘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二)建设期噪声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建筑施工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噪声具有各自的噪声特性,土方阶段噪声源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和各种运输车辆,基本为移动式声源,无明显的指向性;基础阶段噪声源主要有各种平地车、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和风镐等,基本属于固定声源;结构阶段是建筑施工中周期最长的阶段,使用设备较多,是噪声重点控制阶段,主要噪声源包括各种运输设备、振捣棒、吊车等,多属于撞击噪声,但声源数量较少。

(三)建设期水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建造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含油量较高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较高的其他施工废水需经处理后方

可排放;砂浆、石灰等废液宜集中处理,干燥后与固体废弃物一起处置。生活废水:建筑施工队员的生活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废水,包括:食堂废水、洗涤废水和冲厕水等,主要污染物有:氨氮、BOD、SS 等,类比水质为20.00mg/L-40.00mg/L、150.00mg/L-350.00mg/L、200.00mg/L-450.00mg/L。施工单位应设置临时厕所等生活设施;施工人员生活所产生的少量生活废水,主要污染物是:COD、氨氮、SS 等,生活废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Ⅱ级标准后排入附近的水体,对受纳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

(四)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项目建设期间将有一定数量的废弃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废砖、弃土、土石方、废弃的包装材料等;处置不当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根据调查资料分析,投资项目挖填土方量基本能够达到土方平衡,没有取土场和弃土堆。

(五)建设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绿化不仅能够改善和美化场区环境,而且植物叶茎还能阻滞和吸收大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树木树冠能够阻挡、过滤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吸收并减弱噪声声能,草地的茎叶可以固定地面尘土飞扬;而且,认真做好绿化工作,对于防止水土流失具有良好效果。土地利用资源影响:项目建设前土地使用功能以农业生产为主...

第四篇:钛催化剂

用于制备聚酯的催化剂、使用该催化剂制备聚酯的方法和含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申请号/专利号: 200480015080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制备聚酯的催化剂;使用该催化剂制备聚酯的方法;和具有优异特性的含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用于制备聚酯的催化剂的特征在于其包含(1)第Ⅳ↓[B]族元素的化合物(下面将其称为化合物(1)),(2)选自镁、钙和锌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化合物(下面将其称为化合物(2))和含氧有机溶剂。含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具有下列性质(A)、(B)和(C):(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提供了钛K端吸收XAFS光谱,其经标准化的XANES光谱具有超过0.2的峰强度比R的值,峰强度比R由等式R=A/B所定义,其中A是K吸收端前的峰的最大峰强度,B是K吸收端后的峰的最大峰强度;(B)末端羧基的含量低于35eq/ton;和(C)特征粘度是0.5dl/g或更高。

申请日: 2004年06月03日

公开日: 2006年07月05日

授权公告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申请人地址: 日本东京

发明设计人: 二村均;宗像基浩;森徹;赤井俊雄 2 粘土矿物用做聚酯缩聚催化剂的用途

申请号/专利号: 200510002183

本发明公开了粘土矿物用做聚酯缩聚催化剂的用途。所述粘土矿物为: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粒度小于200目、结构为层状或纤维状的硅铝酸盐矿物粉末,该粘土矿物在210℃的二元醇中的溶解量高于0.10wt%。该缩聚催化剂是一种天然矿物,不含重金属,对人畜无害,是一种新型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缩聚催化剂。该催化剂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其共聚物的端羧基含量低于20mmol/Kg,热稳定性好。

申请日: 2005年01月18日

公开日: 2006年07月26日

授权公告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申请人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发明设计人: 管国虎;李春成;袁学培;张栋 3 含钛溶液、聚酯制造用催化剂、聚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及含有聚酯的中空成形体

申请号/专利号: 20048001723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液的保存稳定性优异并以高浓度含有钛成分的含钛溶液,和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供给均匀性、显示高催化性能并对回收再利用的脂肪族二元醇的品质没有造成恶劣影响的聚酯制造用催化剂,以及提供一种显示高催化活性、且成型时稳定性高的聚酯制造用催化剂。另外,其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该催化剂的聚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和含有该聚酯树脂的中空成形体。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包括以含有钛、脂肪族二元醇以及三元以上的多元醇为特征的含钛溶液。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包括溶液中的钛粒径在规定范围内的含钛溶液。

申请日: 2004年06月16日

公开日: 2006年07月26日

授权公告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申请人地址: 日本东京 发明设计人: 前田宪;锅田贵司;永山时男;堀秀史 4 钛系聚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专利号: 200610116238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系聚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的由钛酸酯和水反应制得的钛系聚酯催化剂在乙二醇中溶解度低、制得的聚酯色相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由钛化合物先和水反应,反应产物再和选自元素周期表中IA的金属化合物反应,得到的产物为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聚酯的工业生产中。

申请日: 2006年09月20日

公开日: 2008年03月26日

授权公告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5一种用稀土催化剂合成聚酯的方法

申请号/专利号: 20041010154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稀土化合物催化剂合成聚酯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单釜操作,选自金属钛、锑和锌的化合物中的一种的催化剂组分C1为酯交换和酯化反应阶段的催化剂,在反应前与单体原料一同加入反应釜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预聚后,再加入选自稀土金属化合物的催化剂组分C2,进行真空缩聚。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单釜操作,简化了操作工艺;加快了聚合反应速度,提高了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副反应减少,明显改善了聚酯产物色泽。

申请日: 2004年12月23日

公开日: 2006年07月05日

授权公告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申请人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6号

发明设计人: 陈伟;祝桂香;陈锡荣;张伟;闫一凡;张艳霞;吕静兰 用于聚酯的聚合反应催化剂、该催化剂的生产方法和用该催化剂生产聚酯的方法

申请号/专利号: 20048000617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酯聚合反应催化剂、生产该催化剂的方法及用该催化剂生产聚酯的方法,所述催化剂包含至少具有如下定义的金属元素(1)和如下定义的金属元素(2)的成分,所述金属元素的含量满足下述(a)中的关系,并且所述催化剂为当光路长度为10mm时浊度至多为20%的液体,并且能够以高反应速率生产具有优异色调和透明度的聚酯。(1)选自周期表中第ⅣB族金属元素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2)选自周期表中第ⅡA族金属元素、铝、锰、铁、钴、锌、镓和锗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和(a)0.50≤m/t≤3.50,其中t代表来自上述(1)的金属原子的总量(摩尔/千克催化剂),m代表来自上述(2)的金属原子的总量(摩尔/千克催化剂)。

申请日: 2004年03月04日

公开日: 2006年04月05日

授权公告日: 2007年10月10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申请人地址: 日本东京都港区芝四丁目14番1号

发明设计人: 藤森义启;矢次丰

7用于制备聚酯的聚合催化剂、聚对苯二甲酸亚乙酯的制备和聚合催化剂的用途

申请号/专利号: 200480013203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聚酯的聚合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含有氢氧化铝和/或乙酸铝作为第一成分和至少一种磷酸酯或膦酸酯作为第二成分。本发明还涉及分别通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的酯交换反应或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反应来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亚乙酯的聚合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当通过缩聚反应或酯交换反应制备聚酯时氢氧化铝和/或乙酸铝与至少一种磷酸酯或膦酸酯组合作为聚合催化剂的用途。

申请日: 2004年05月12日

公开日: 2006年06月14日

授权公告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阿德万萨公司

申请人地址: 荷兰霍夫多普

发明设计人: 马提亚·舍恩纳格尔;迈克尔·维恰斯;艾哈迈德·杰拉勒丁·图兰

8钛催化剂聚酯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专利号: 200710026105

一种钛催化剂聚酯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以二元醇和二元酸为基本原料,按摩尔比1-1.6∶1制备成浆料,搅拌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内进行酯化反应,酯化温度为210-280℃,绝对压力为0-1MPa,反应时间为0.5-6小时,反应得到低聚物;将得到的低聚物进行缩聚反应,缩聚温度为260-290℃,绝对压力<1KPa,反应时间为0.5-5小时,得到聚合物熔体,经冷却、切粒、干燥,得到聚酯切片;在酯化或缩聚阶段加入钛催化剂、磷热稳定剂和调色剂,钛催化剂通式为Ti(L)↓[n](OR)↓[m]。本发明通过加入钛催化剂Ti(L)↓[n](OR)↓[m]、磷热稳定剂、调色剂制备聚酯切片,克服了其它钛系催化剂产品色相不好的缺点,可以工业化应用,并且生产出的聚酯产品性能优于用锑系催化剂制备的聚酯产品。

申请日: 2007年08月15日

公开日: 2008年01月16日

授权公告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华润聚酯(常州)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外环西路68号

发明设计人: 朱振达;安泽坤;宗建平;文兰;陈旭;徐梅;陈小雷 9 钛系聚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专利号: 200610116238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系聚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的由钛酸酯和水反应制得的钛系聚酯催化剂在乙二醇中溶解度低、制得的聚酯色相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由钛化合物先和水反应,反应产物再和选自元素周期表中IA的金属化合物反应,得到的产物为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聚酯的工业生产中。

申请日: 2006年09月20日

公开日: 2008年03月26日

授权公告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申请人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6号

发明设计人: 周文乐;沈志刚;郁剑乙;赵薇薇;陈丽娟 制备聚酯的催化剂、聚酯的制备方法和聚酯

申请号/专利号: 01802509

通过本发明,提供了制备聚酯的催化剂,它包含含有钛、氧、碳和氢并具有Ti-O键的固体钛化合物,当将此催化剂溶解于150℃加热下的乙二醇中时,测得它在乙二醇中有以钛原子计不小于3,000ppm的最大溶解度,还提供了制备聚酯的催化剂,它包含含钛溶液,其中卤化钛的水解产物或烷氧基钛的水解产物与多元醇的接触产物以按钛原子计为3,000-100,000ppm的量溶解于乙二醇中,还提供了用此催化剂制备聚酯的方法,以及由此方法制成的聚酯。根据本发明,能以比用常规催化剂制成的聚酯更高的催化活性制成聚酯,并且可获得与用锑化合物作为缩聚催化剂的方法所获得的聚酯相比透明度更好、色调更佳和乙醛含量更低的聚酯。

申请日: 2001年08月21日

公开日: 2003年01月01日

授权公告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申请人地址: 日本东京

发明设计人: 堀秀史;江原不二人;清水昭义;向展正;平冈章二 酯化催化剂,聚酯方法和聚酯制品

申请号/专利号: 01821050

生产聚酯的催化剂组合物,包含:a)有机金属化合物,它通过钛、锆或铝的原酸酯或缩合原酸酯,含有至少两个羟基的醇,2-羟基羧酸和碱进行反应而获得;和b)包含锗,锑或锡的至少一种化合物。通过在根据本发明的催化剂组合物存在下的酯化反应获得的聚酯显示出了改进的熔体性能并特别适合于纺织品和商品纤维,膜和硬质包装的生产。

申请日: 2001年11月21日 公开日: 2005年04月27日

授权公告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洪尼维尔国际公司

申请人地址: 英国伦敦

发明设计人: A·M·贝拉米;C·M·林达尔;C·H·麦肯托施;M·G·帕特里戈;J·A·杨;S·C·达维斯 用于制造改性聚酯的预缩聚及缩聚催化剂

申请号/专利号: 03141505

一种用于制造改性聚酯的预缩聚及缩聚催化剂,聚酯单体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该催化剂为含有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含钼的化合物和化合物A的组合物。其中二氧化钛与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00∶(6~9.5);二氧化钛与含钼的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00∶(5~40);二氧化钛与化合物A的重量比为100∶(30~100)。含钼的化合物取自钼的氧化物或钼的硫化物中的任何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化合物A取自醋酸锰或氯化锰中的任何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本催化剂的优点是反应过程副反应少,得到的聚酯具有较好色泽。

申请日: 2003年07月09日

公开日: 2005年01月19日

授权公告日: 2006年07月26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 上海市金山区金一路48号

发明设计人: 陈恩庆;侯培民;钱瑛;杜欣庄;张技明 催化剂及使用此催化剂制造的聚酯聚合物

申请号/专利号: 03153920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及使用此催化剂制造的聚酯聚合物,尤指一种以可溶解于碱的钛化合物与碱金属氢氧化物及乙二醇混合的组成物,可做为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的聚合反应催化剂,以制造不含重金属的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聚合物及共聚合物。

申请日: 2003年08月20日

公开日: 2005年02月23日

授权公告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中兴纺织厂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 台湾省台北县 发明设计人: 文澎生;朱时霖;徐家麒;陈琦 聚酯聚合催化剂,采用该催化剂生产的聚酯和生产聚酯的方法

申请号/专利号: 00812597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使用锑化合物的新型缩聚催化剂,采用该催化剂生产的聚酯和生产聚酯的方法。含有铝化合物和磷化合物的新型催化剂在生产聚酯中被用作缩聚催化剂。本发明的聚酯可应用于织物纤维,工业原料用纤维,各种薄膜,片材,诸如瓶子的模塑制品和工程塑料,以及涂料和粘合剂。

申请日: 2000年08月24日

公开日: 2002年10月09日

授权公告日: 2005年12月28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申请人地址: 日本大阪府

发明设计人: 中嶋孝宏;塚本健一;形舞祥一;桑田光启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悦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用于制造改性聚酯的预缩聚及缩聚催化剂

申请号/专利号: 03141505

一种用于制造改性聚酯的预缩聚及缩聚催化剂,聚酯单体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该催化剂为含有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含钼的化合物和化合物A的组合物。其中二氧化钛与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00∶(6~9.5);二氧化钛与含钼的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00∶(5~40);二氧化钛与化合物A的重量比为100∶(30~100)。含钼的化合物取自钼的氧化物或钼的硫化物中的任何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化合物A取自醋酸锰或氯化锰中的任何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本催化剂的优点是反应过程副反应少,得到的聚酯具有较好色泽。

申请日: 2003年07月09日

公开日: 2005年01月19日

授权公告日: 2006年07月26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 上海市金山区金一路48号

发明设计人: 陈恩庆;侯培民;钱瑛;杜欣庄;张技明 用包覆二氧化钛制造聚酯的方法

申请号/专利号: 02812163

一种用于制造聚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一种钛催化剂组合物存在下,对包括(i)羰基化合物或其低聚物与(ii)二元醇的一种聚合混合物进行聚合,以制造所述聚酯,其中在进行所述聚合之前或过程之中加入一种包括二氧化钛及涂料的包覆二氧化钛。

申请日: 2002年08月13日

公开日: 2004年07月28日

授权公告日: 2006年01月18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纳幕尔杜邦公司

申请人地址: 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

发明设计人: J·F·段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景朝 马崇德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用于制备聚酯的催化剂以及使用该催化剂制备聚酯的方法 申请号/专利号: 02814171

具有良好色调(高L值和低b值)和低乙醛浓度的聚酯,是通过使用含有(A)通式(Ⅰ)表示的钛化合物(1)和/或通式(Ⅰ)的钛化合物(1)与通式(Ⅱ)表示的芳族多元羧酸或其酸酐反应而获得的钛化合物(2)与(B)通式(Ⅲ)表示的磷化合物(3)反应的产物的催化剂而获得的。下式中,R↑[1]、R↑[2]、R↑[3]、R↑[4]和R↑[5]为C↓[2]-C↓[10]烷基,k为1至3,m为2至4,R↑[6]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基或C↓[6]-C↓[20]烷基。

申请日: 2002年07月16日

公开日: 2004年09月08日

授权公告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帝人株式会社

申请人地址: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

发明设计人: 山本智义;长野博纪;铃木稔;鸟屋尾洋;岸野友行;见延信夫;塚本亮二;石原健一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庞立志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钛系聚酯催化剂

申请号/专利号: 200610029977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系聚酯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由钛酸酯和水反应制得的钛系聚酯催化剂在乙二醇中溶解度低、制得的聚酯色相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钛化合物、水和选自元素周期表ⅠA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的反应产物为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聚酯的工业生产中。申请日: 公开日: 授权公告日: 2006年08月11日 2008年02月13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申请人地址: 发明设计人: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专利类型: 分类号: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6号

沈志刚;周文乐;宗弘元;章瑛虹;郁剑乙;赵申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张惠明 发明专利 C08G63/85 制备聚酯的催化剂、聚酯的制备方法和聚酯 申请号/专利号: 01802509 通过本发明,提供了制备聚酯的催化剂,它包含含有钛、氧、碳和氢并具有Ti-O键的固体钛化合物,当将此催化剂溶解于150℃加热下的乙二醇中时,测得它在乙二醇中有以钛原子计不小于3,000ppm的最大溶解度,还提供了制备聚酯的催化剂,它包含含钛溶液,其中卤化钛的水解产物或烷氧基钛的水解产物与多元醇的接触产物以按钛原子计为3,000-100,000ppm的量溶解于乙二醇中,还提供了用此催化剂制备聚酯的方法,以及由此方法制成的聚酯。根据本发明,能以比用常规催化剂制成的聚酯更高的催化活性制成聚酯,并且可获得与用锑化合物作为缩聚催化剂的方法所获得的聚酯相比透明度更好、色调更佳和乙醛含量更低的聚酯。申请日: 公开日: 授权公告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2001年08月21日 2003年01月01日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申请人地址: 发明设计人: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专利类型: 分类号:

生产聚酯的催化剂

日本东京

堀秀史;江原不二人;清水昭义;向展正;平冈章二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沙永生 发明专利 C08G63/85 申请号/专利号: 20051002266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聚酯的化学催化剂,催化剂由钛化合物、镁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组成。在所述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包括芳香二羧酸二醇酯或其低聚物的聚合原料进行缩聚而获得的聚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良好耐热性和色调(b值)。申请日: 公开日: 授权公告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申请人地址: 发明设计人: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专利类型: 分类号:

2005年12月23日 2007年06月27日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祁华;本田圭介 南通市科伟专利事务所 葛雷 发明专利

C08G63/85;C08G63/181 用于聚酯的钛系催化剂

申请号/专利号: 200510110286 本发明涉及用于聚酯的钛系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钛的光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钛化合物(A)、有机膦酸化合物(B)和磷化合物(C)的反应产物为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聚酯的工业生产中。申请日: 公开日: 授权公告日: 2005年11月11日 2007年05月16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申请人地址: 发明设计人: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专利类型: 分类号: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6号 杨为民;周文乐;沈志刚;章瑛虹;郁剑乙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张惠明 发明专利 C08G63/85 19 用于生产聚酯的催化剂

申请号/专利号: 200510110288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聚酯的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制得的钛的二元醇类化合物催化剂在乙二醇中溶解性差,制得的聚酯色相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钛化合物、磷化合物和醇的三组分反应产物为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聚酯的工业生产中。申请日: 公开日: 授权公告日: 2005年11月11日 2007年05月16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申请人地址: 发明设计人: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专利类型: 分类号: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6号 周文乐;夏燕敏;赵申;陈丽娟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张惠明 发明专利 C08G63/85 CN 200810033244.4 21

第五篇:合成氨催化剂

合成氨催化剂

摘要:合成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合成氨工业是化学工业的支柱产业。合成氨工艺主要是对催化剂的研究,文章对合成氨催化剂作研究进展概述,提出了对合成氨催化剂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合成氨

催化剂

发展

合成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复合肥料,氨作为工业原料和氨化饲料,用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硝酸、各种含氮的无机盐及有机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液氨常用作制冷剂。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合成氨是一个大吨位、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因此, 合成氨工艺和催化剂的改进将对降低能耗, 提高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开发低温高活性的新型催化剂, 降低反应温度, 提高氨的平衡转化率和单程转化率或实现低压合成氨, 一直是合成氨工业的追逐目标。

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至今仍没有开发出与其低压高活性相匹配的低压合成工艺,因此,以催化剂为核心技术,通过对催化剂的深入研究,以提高合成氨工业的综合效益。

1、催化剂合成氨的反应机理

热力学计算表明,低温、高压对合成氨反应是有利的,但无催化剂时,反应的活化能很高,反应几乎不发生。当采用铁催化剂时,由于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以显著的速率进行。目前认为,合成氨反应的一种可能机理,首先是氮分子在铁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化学吸附,使氮原子间的化学键减弱。接着是化学吸附的氢原子不断地跟表面上的氮分子作用,在催化剂表面上逐步生成—NH、—NH2和NH3,最后氨分子在表面上脱吸而生成气态的氨。上述反应途径可简单地表示为:

xFe+N2→FexN

FexN+[H]吸→FexNH FexNH+[H]吸→FexNH2

FexNH2+[H]吸FexNH3xFe+NH3

在无催化剂时,氨的合成反应的活化能很高,大约335kJ/mol。加入铁催化剂后,反应以生成氮化物和氮氢化物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为126kJ/mol~167kJ/mol,第二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为13kJ/mol。由于反应途径的改变(生成不稳定的中间化合物),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因而反应速率加快了。

合成氨铁催化剂以来,铁催化剂在氨合成中的应用就越来越广泛。该催化剂具有价格低廉、稳定性好等特点,一般采用熔融法制备,以磁铁矿和铁为主要原料,添加各类助剂化合物, 经电阻炉熔炼后, 再冷却、破碎筛分成不同颗粒的铁催化剂。研究表明, 最好的熔铁催化剂应该只有一种铁氧化物(单相性原理)任何两种铁氧化物的混杂都会降低催化活性,而铁氧化物氨合成的活性次序为:Fe1-XO>Fe3O4>Fe2O3>混合氧化[1]物。实际应用中,由于铁催化剂起活温度比较高,大型氨厂通常400℃~500℃和20.0M Pa~30.0MPa的条件下使用,在氨合成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苛刻,能耗巨大。而压力的降低,不仅可降低压缩气体能耗, 还可采用廉价易得的机械和设备, 使投资和操作费用降低。因此,开发在低温和较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活性的新型

剂中时才具有高活性。研究发现具有维氏体(WUstite, Fe1-XO , 0.04≤x≤0.10)相结构的氧

[4-5]化亚铁基氨合成催化剂具有最高活性。1986年,浙江工业大学刘华章等人通过对合成氨催化剂活性与其母体相组成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了催化剂的活性随母体相呈双峰形曲线变化,并且当母体相为维氏体Fe1-XO时具有最高的活性和极易还原的性能。这一结果发现打破了传统的火山形分布理论,在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时对新型合成氨催化剂A301和ZA-5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4 稀土作助剂的催化剂

稀土元素包括钪、钇和原子序数从57~71的镧系元素, 由于其内层4f 电子的数目从0~14逐个逐满所形成的特殊组态, 造成稀土元素特有的催化、电化学等性质和特殊的应用。80年代初, 研究发现在铁基合成氨催化剂中添加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氧化物添加剂(CeO)富集于催化剂表面, 经还原后与Fe形成Ce-Fe 金属化物, 促进Fe 向N: 输出电子, 加速氮的活性吸附, 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Ce由界面向基体的迁移速度比K慢, 使Ce比K能更长时间保留在界面, 发挥其促进活性的作用, 保证催化剂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6] 黄贻深研究了Fe2Ce金属间化合物对合成氨反应的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经600℃空气中焙烧4h氧化处理后,Fe2Ce 催化剂在450℃以上仍然具有很好的合成氨活性。、钌基合成氨催化剂

钌基氨合成催化剂被称为第二代氨合成催化剂,具有节约能源,提高单程产率等优点,因此,开展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研究,对于追踪国际前沿,填补国内空白,开发低温氨合成工艺,节约能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开展钌基催化剂研究,王晓南等研究BaIJaKRu型和RuKBa型钌基催化剂,研究表明钌基催化剂活性比ZA-5型铁基催化剂明显提高,但氨净值有待提高。

[7]1972年Ozaki.Aika等发现,以钌为活性组分、金属钾为促进剂、活性炭为载体的催化剂对氨合成有很高的活性,在常压下的活化能为6911kJ/mol,开创了对钌催化剂研究之先河。钌基合成氨催化剂是一类新型负载型催化剂,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的工业投入刚处于初阶段。其制备不同于传统的铁催化剂,通常选择适当的母体化合物,添加某种促进剂,采用浸渍法负载在载体上,经一定条件还原活化处理后,转化成活性组分。催化剂中母体化合物、载体、促进剂对所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具有很大影响。

3.1 母体的选择

选做钌基合成氨催化母体的化合物很多,但是,同其它负载型催化剂的母体作为与一般化合物相比,由于羰基官能团的存在,以及不含阴离子配体的原因,Ru3(CO12优点明显,被认为是制备钌系合成氨催化剂理想的活性母体。

3.2 载体的选择

载体的目的在于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分散活性组分,防止金属粒子烧结,并通过自身的 SMSI,直接影响催化剂的物理结构与形态,影响催化剂的活性。此外,考虑到实际应用环境,载体要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尽可能大的比表面,以及特定的电子性质。因此,钌基合成氨催化剂多选用金属氧化物和各种处理过的碳材料作为载体。

3.3 促进剂

不同载体的催化剂体系,其机理及活性的差别很大,但无论是何种载体的催化剂体系,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为适应合成氨低温低压节能降耗工艺,环保和环境友好要求,氨合成催化剂的研究从未间断,不仅要跟踪新型催化剂的研制、开发,更要将已生产定型的性能良好、附加值高的产品大力推向市场。

参考文献

[1]刘化章.氨合成催化剂的进展[J ].工业催化, 2005, 13(5): 1~ 8.[2]郑晓玲, 魏可镁.第二代氨合成钌催化剂-钌系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工业应用[J ].化学进展, 2001, 13(6): 472~ 480.[3]魏可镁,王榕,陈振宇,等 化肥工业,1985 [4]刘化章,胡樟能,小年,等A301催化剂等压合成氨的可行性[J]化工时报,2001,52(12)

[5]刘化章,胡樟能,李小年,等 A301 催化剂在大型合成氨装置的工业旁路试[J]大氮肥,2001,24(3)

[6]黄贻深 铈 铁金属间化合物合成氨催化活性考察[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0,17(2)

[7]AikaK,HoriH,OzakiA.JCatal,1972,27(3)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