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应急预案

优选幼儿园开园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应急预案

优选幼儿园开园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应急预案



优选幼儿园开园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应急预案

为保障全园幼儿以及全体教职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做好幼儿园开园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依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与精神,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防控应急预案:

1、成立防控应急领导小组

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的成员及其职责,使防控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1.组长:园长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幼儿园防控应急领导小组的全面指挥工作。

2.副组长:副园长:指导保健医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控制度,协助保健医督查全园各部位卫生消毒制度落实工作。负责确保防控物资充足,以及防控或疫情突发时的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

3.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负责落实督察全园传染病工作的报告、登记、统计、分析和传染病管理工作;负责指导全园教职工做好班级、园内环境的消毒工作,指导教职工掌握传染病消毒隔离要求。若发现传染病病例,立即向相关防疫主管部门报告。

4.副组长:保教主任:负责督促班上保教人员落实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做好家长联系工作。

5.组员:各班教师:全力配合保健医做好班级卫生消毒工作及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及防控各具体措施的执行;严格配合执行全日健康观察及记录;对疑似症状早发现、早汇报、早联系,不瞒报;负责与家长之间的联络、协调、信息发布等工作确保家园配合。

6.组员:保育员、炊事员:全力配合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的落实工作;每日记录个人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症状及时报告,不带病工作。

二、预防措施:

1.幼儿入园前与家长签订传染病防控安全责任书,告知家长配合事项。

2.启动日报告制度,每日向相关传染病防控部门报告园内情况。

3.园内各部门做好进入防控应急状态准备,严格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4.严格落实卫生消毒制度及传染病防控制度各项工作要求。加强教室、食堂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5.严格执行幼儿园出入的管理制度。

6.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幼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7.全园师生每日早午晚定时检查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8.发现传染病病例或密切接触者,配合相关卫生防控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工作。

9.班级老师对缺勤幼儿逐一登记,并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及时上报。

【具体实施方案】:

入园前:

1.各班班主任需逐一联系幼儿,了解情况,确保幼儿及家人身体健康,且未接触疫情或去过疫情发生地,方可入园。

2.幼儿入园前家长须与幼儿园签订传染病防控安全责任书。

3.去过疫区或途径疫区家庭,需经卫生部门进行检查并达到隔离观察期限后,无疑似症状方可入园。

4.保育老师在幼儿入园前做好班级及公共区域的通风及卫生消毒工作。

5.门卫严格执行门禁制度。传染病期间,所有幼儿家长均将幼儿送至幼儿园大门内即可。

6.保健医晨检位置设在幼儿园大门处。

7.老师做好迎接幼儿准备,园长协助老师做好家长沟通工作。

入园时:

1.切实做好晨检工作。班级教师要配合保健医,切实加强和落实晨检制度,对有异常情况的幼儿要协助保健医做好家长情绪安抚工作。

2.幼儿须先用免洗消毒液对手部进行消毒,再接受保健医的晨检。

3.幼儿家长需等保健医为幼儿晨检后方可离开。

在园时:

4.幼儿进入班级后,老师除常规检查外,需重点关注幼儿洗手环节的指导,尤其是小班幼儿。

5.每日上午10点前各班教师要对缺勤幼儿查明缺勤原因,并逐一登记,及时上报保健医或副园长。

6.班级教师随时关注每位幼儿的精神状态,若有异常,及时上报保健医或副园长。

7.午睡前后班级教师为每位幼儿测量体温并记录,体温表做到一用一消毒。

6.保教主任巡视督促各班工作开展情况。

8.保健医上下午各逐班巡视一次师生状态,若有异常,及时处理并上报。

离园前:

1.各班教师观察幼儿精神状态,为每位幼儿测量体温并记录。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2.门卫需严格执行接送制度,疫情期间,所有家长均在大门外等待接幼儿。

3.园长组织各班有序离园。(按年龄组分批离园,避免因过度拥挤产生不愉快。)

离园后:

1.教师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将当日情况如实记录。

2.保育老师按卫生消毒制度要求对于班级物品进行消毒,并每日紫外线灯消毒。

3.各班班主任向主管领导汇报当日情况。

三、应急预案:

凡患传染病的幼儿、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在治愈或排除前一律不得来园。若在园期间发生疑似病例,幼儿园应及时启动传染病应急预案:

1.及时上报(责任人:当班保教人员)

当发现本班有幼儿出现疑似冠状病毒传染病症状(如发热、精神异常、咳嗽、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当班保教人员立即通知保健医及应急小组组长。

2.报告相关部门(责任人:保健医、应急组长)

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情况;班级教师及时通知家长来园;保健医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诊断、隔离或护送患者立即就医;应急组长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疫情,通知相关卫生防疫部门请求协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3.全面排查(责任人:应急组长、班级保教人员)

各项目负责人转达应急领导小组的决议及工作方法和要求;各班班主任对没有来园的幼儿电访,全面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并如实向应急小组组长汇报;各班保教人员对本班幼儿全面排查,统计疑似人数,上报组长。

4.现场处理(责任人:应急小组组长)

在患者家长未接患者离园就诊期间,保健医做好患者隔离工作;保健医指导保育老师开展全面消毒工作;保育老师负责实施具体消毒方案和消毒工作,尽最大的努力切断传染源,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扩散;班级班主任做好家长安抚工作。

5.协助调查(责任人:应急组长、全体工作人员)

保健医、班级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需如实向主管部门、疾控中心、卫生监督部门等来园调查的部门人员反映情况。

6.传染病的处理(责任人:应急小组成员、事件关联人员)

全园教职工严格按照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部门的要求进行消毒工作;如需要,应急小组组长可利用网络工具召开班级家长会,告知幼儿家长,以便配合做好孩子在家时的医学观察等。班长负责通知家长,并做好参会人员签到、记录等工作。

7.病情追踪(责任人:应急小组组长、保健医、班级保教人员)

保健医与上级卫生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各项检查结果并向组长报告,同时告知班级教师,指导保教人员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幼儿园按教育或卫生部门要求,执行对疫情的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

幼儿入园后,班主任对没来园的幼儿进行电访了解情况,班级保教人员继续按要求做好卫生保健工作;保健医生把好幼儿晨午晚检关,对治愈后的幼儿必须严格检查,痊愈或隔离期满,且带有相关部门的复课证明才能入园。

8.善后处理(责任人:应急小组成员及事件相关人员)

将事件处理经过书面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园长对教职工和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幼儿园的稳定;疫情控制后,及时对传染病流行的原因及处理过程等进行总结,对职工进行相关的预防教育,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防止事件再发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fanwen/4/120428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