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先进事迹材料

桥头村先进事迹材料

桥头村先进事迹材料



第一篇:桥头村先进事迹材料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推进桥头村发展

——新寺镇桥头村创先争优活动先进材料

新寺镇桥头村位于漳县东南的龙川河畔,下辖6个村民小组。

桥头村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活动主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有力地推动全村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一、主要做法:

(一)广泛宣传,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创先争优活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充分利用广播、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宣传简报、宣挂横幅、办黑板报、文艺演出、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动员。努力在全村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为抓好创先争优活动,桥头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成国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由村两委成员组成。领导小组把宣传工作与村上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向村民宣讲什么是创先-1-

争优,创先争优活动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村党支部还在村务公开栏上开辟学习园地,张贴最新学习简报、宣传资料、创先争优活动相关知识问答等。通过坚持不懈地宣传,村民逐步转变了观念,提高了对创先争优活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抓好经济,促进发展,为桥头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桥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深深认识到,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结合,才能建设好现代化新农村。为此,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最佳载体,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村民道德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

(三)大力打造特色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桥头村高度重视种植技术指导,每年邀请专家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所种植的“甜黄瓜”个大肥嫩,味道鲜美、醇香,已逐步形成品牌优势,深受省内外客商青睐,产品远销青海、新疆、兰州、天水等地。成为农民群众增收的主要途径。

(四)提升农民生活环境质量,创建平安村居。

村两委按照“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的要求,切实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努力做好环境卫生及环境建设,制定了卫生制度,落实人员负责检查督促,确保卫生整洁。村成立了调解小组、联防队,减少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民事调解率100%,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无非法宗教等邪教活动。

二、取得实效:

(一)设施农业突飞猛进。

自2007年至今,桥头村日光温室大棚已建成500多座1500多亩。每座大棚建成需30000元,为了增加农民建设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县上为每个大棚补贴10000元。每座大棚年纯收入达15000元,政府的支持加之良好的经济效益,农民种植积极性日益高涨。面对良好的市场需求和农民日益高涨的建设热情,镇党委、政府对设施农业建设做了长远规划,计划在龙川河两岸每年建设日光温室大棚150座,并不断改善设施农业区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针对设施农业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通过多方协调争取到资金296万元,围绕500多座蔬菜大棚修建水泥路14.8公里。有效解决了千亩设施农业区万吨蔬菜的运输问题。

(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村容村貌得到改善。2008年,全村依托沼气池修建

项目,大规模修、改建农村沼气池。现在,全村形成了“人人讲卫生、人人爱卫生、人人护卫生”的新风气、新习惯。同时,村两委对群众耕地上的农用粪坑进行了合理布局,作好掩盖,既方便生产,又讲究环境卫生。二是建立互助制度,全村上下形成关心“五保”户、特困户、受灾户的良好社会风尚。三是合理利用远程教育,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增强党员和村组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四是积极调解群众纠纷,做到纠纷不沉淀,纠纷不出村。截止目前,全村无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

农村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桥头村将抓住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主动争取上级支持,认真实施好每一工程,努力推动桥头村朝着“有好又快发展”的奋斗目标迈进。

第二篇:桥头村党支部晋升实施方案

桥头村党支部晋档升级实施方案

自开展村党组织升级晋档党建主题活动以来,桥头村始终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创新载体、强化措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作为统揽农村工作的抓手。

一、基本情况

桥头村辖6个社,365户1616人,耕地面积3267.6亩,被镇党委定级“A类”。

二、2012年的发展思路

以“打造万亩无公害精品蔬菜种植为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种植专业户为保障,促进农民群众增收为目的”的总体思路,结合本村情况,以发展经济为主体,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三、2012年目标任务及工作方向

目前,我支部被评定为“A级”,将努力通过以下工作进一步保持“A类”村级党组织。

1、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建设优质、高效农业生产基地。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销售、无公害蔬菜栽培加工等农业生产基地,加速推进市场农业建设。

2、阵地的建设工作。围绕“万亩无公害精品蔬菜种植”突出村级阵地功能的发挥,并美化、亮化、硬化大院,打造成农业科技博览中心场所,阵地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

3、平安村建设:一是健全完善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机构;二是开展责任大落实活动,层层签订综治和平安建设责任书;三是加强治安防控,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确保无治安、刑事案件和上访案件,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参与率、知晓率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

4、完善村委会各项制度、软件。继续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实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保证不让群众空跑路。

5、完善党建工作各种软件、资料做好各项制度上墙版面,并建好村级阵地围墙和大门。

总之,于本末,加强桥头村硬件指标建设,在保持

A类党支部的基础上继续突破,并且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使我村党组织升级晋档工作取得阶段性突破。

桥头村党支部 2012年3月

第三篇:桥头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桥头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为了落实袁书记的讲话精神,打造我乡“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程,实现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泉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7月29日,我乡召开关于“围绕农民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大摸底、大调研、大讨论”动员大会。组织30名包村干部进村入户填写《万泉乡产业结构调整调查摸底入户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确定我乡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扎实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建设。

8月1日至8日,2名包村干部组成调研队伍前往桥上村驻村入户走访,通过大力宣传、召开户代表座谈会、入户问卷调查等,了解该村产业结构调整。

一、基本情况

桥头村位于万泉乡西南方向,孤峰山阴坡,海拔800余米,距离县城不到10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共5个居民组,1

250户,950余口人。耕地面积3300余亩,共有深井4眼。

二、摸底汇总情况

桥上村总户数250户,入户183户,占73.2%,并户17户,占6.8%,无劳动能力(常年在外)50户,占20%,从事农业生产476人,占63.47%,经商打工63人,占8.4%,旱地2575.4亩,占总耕地78.04%,其中,水果1306.6亩,占50.74%,蔬菜724.9亩,占28.15%,粮食474.4亩,占18.42%。在你认为种植什么作物效益高,见效快问答中,同意种植西红柿133户,占72.68%,大葱7户,占3.83 %,苹果40户,占21.86 %,梨1户,占0.55%,玉米1户,占0.55%,桃1户,占0.55%。通过调查,76.51%同意将蔬菜作为该村的主导产业。

在你认为制约发展农作物的主要原因问答中,认为缺水179户,占97.81%。缺技术144户,占 78.69%,缺资金98户,占53.55%,缺市场30户,占16.39 %,缺组织10户,占5.46%,缺地1户,占0.55%。通过调查,认为缺水和缺技术是制约该村主导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你需要政府从哪及方面予以扶助问答中,认为需要灌溉179户,占97.81%,技术指导144户,占78.69%,小额贷款101户,占55.19%,拓展市场29户,占15.85%,劳动力32户,占15.3%。通过调查,认为政府应从灌溉、技术、小额贷款几方面进行扶助。

在你愿意加入哪种专业合作社和协会从事生产销售问答中,同意加入西红柿合作社110户,占60.11%,大葱10户,占5.46%,苹果51户,占27.87%,梨1户,占0.55%,养殖7户,占3.83%,桃1户,占0.55%,蔬菜1户,占0.55%。通过调查,有户同意加入蔬菜合作社。

在你认为在农村发展、和谐、稳定上存在着哪些问题问答中,通过调查,认为

三、效益分析

通过为期一周的进村入户调查,桥上村主要发展蔬菜,其中以西红柿为主。目前,我们大力推广发展的西红柿正常情况下亩产在2万斤左右,以去年平均价格0.6元/斤计算,年收入1.2万元/亩,除去投资3000元,纯收入在9000元左右,如果水利能保障、技术措施能跟上,我们的发展前景会很乐观。

四、前景规划

利用五年的时间,我们的西红柿发展将会产业化、规模化,如果按人均0.8亩西红柿种植面积计算的话,人均纯收入可达7000元,这样到十二五末,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调研员:李英丽 郭晓红二0一一年八月九日

第四篇:桥头小学

桥头小学“庆六一”活动总结

细雨霏霏,号角嘹亮,我校全体师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迎来了又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六月一日上午,校园里人头涌动,欢声笑语不断,桥头小学正在举行隆重的“庆六一”系列活动。200多名少年儿童这里度过了快乐的节日时光。现将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庆“

六、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围绕活动主题,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整个活动计划。并将筹备工作落实到班级、人头,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在活动期间,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宣传声势和影响,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并充分利用标语、板报、墙报等传播媒介,加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力度,使这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全体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

活动当天,桥头村村支书、村委主任和学生家长代表共7人莅临我校,和全校师生一起庆祝全世界儿童的节日。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让全体学生过一个“快乐祥和、有趣有味”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热爱艺术的丰富情感,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挥其个性特长,充分展示个人风采,展示我校的艺术教育成果,展现我校风貌。举办了“快乐节日,童心飞翔”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及游园活动。通过开展庆祝”六一“活动,使队员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集体合作的快乐,体现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开展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校园的情感,欢度一个有意义、能回味的六一儿童节。同时,也为了展示我校素质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

具体活动内容有:新少先队员入队、优秀少先队员表彰、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干部、特长生、十佳儿童表彰、文艺汇演、游园活动。

经过我们学校师生的精心准备周密的安排下,《娃哈哈》、《保卫黄河》、《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们走在大路上》、《吹牛》、《激动的眼睛》、《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中华少年》、《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金花花哟遍地开》、等一个个由师生精心编排的精彩文艺节目搬上了舞台,将六一的欢乐气氛推向了高潮。期间还进行了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的表彰,使活动的气氛此起彼伏。

下午的游园活动项目更是丰富多彩。”吹翻天“、”快乐运球“、”瞎子画鼻子“、”钓鱼“、等各种形式的游园活动,同学们都高兴地玩,开心地笑,在玩中得到了乐趣,在乐趣学到了知识。校园里到处洋溢着同学们欢乐的笑声、欢呼声、喝彩声。几乎每个参与的孩子都能得到一份奖品,有的更是满载而归。两个多小时的游艺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下结束了,但是孩子们留下的笑声还荡漾在空中,整个校园似乎也变得更加明媚和朝气蓬勃了。

三、宣教结合,重视维权。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校围绕”平安和谐校园“教育内容加大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利用校园广播、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加大法律、法规、道德的宣传力度,倡导”儿童优先“、”尊重儿童“、”支持儿童“的意识,为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强的社会保障;同时面向家庭,利用家长学校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从而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目的,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可以说,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级领导、部门的支持;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今年的”六一“,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灿烂、幸福的笑容。系列活动从研究决策到准备到活动过程,都是以孩子意见为主,广大老师给予指导,总的活动体现了”快乐节日;童心飞翔“的宗旨,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真正做到了”让每个学生拥有的钥匙"。

2012年6月3日

第五篇: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寺河村位于xx桥乡西南部,下辖11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小

组8个、党员46名。近年来,寺河村党支部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

务,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

村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充分地发挥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村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5

年被评为第一批市级生态村,20××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镇。

一、抓住一个关键——狠抓党建,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农村基层贯彻执行。寺河村党支部抓住党

建这个关键不放松,在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上做,不

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提升

党员素质。寺河村党支部按时有效地组织村支两委成员、党员和

村民小组长进行了学习教育活动。一年中先后学习了党章、党规

以及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针对所学习的内容,要求党员深入讨

论,通过学习讨论,使全村党员干部清醒的认识到我为什么要当

党员干部,当党员干部要为人民群众干什么,自觉把自己的思想

认识摆到正确的位置,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党员干部为党工作,为

党增光,发展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二是扎实开展党员主题活

动,激发活力。在党员教育活动中,寺河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党员

活动日的有利时机,分层次安排好党员教育活动,做到形式多样,内容精彩丰富。除坚持“三会一课”外,还经常请卫校的医学专

家、农业技术专家、茶叶技师、法制学者来村授课,现场观摩演

示,将党员的思想教育学习活动和科技培训活动有效的融为一体,使党员群众受益匪浅,深受党员群众的称赞。同时坚持走出去学习经验,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到平桥新集村,郝堂村以及新县等地

参观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开阔了党员的眼界,提升了党员的思想认识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模范引领。

寺河村党支部注重发挥党员支部的模范作用,干工作不怕苦不怕

累,就怕服务群众不到位。如在扶贫攻坚任务中,支部委员高度

重视,在贫困户的精准识别过程中“五加二”“白加黑”,夙夜不

懈、加班加点地入户普查,完善档卡,并严格按照程序,多次召

开党员大会,推荐、提名、讨论、审议、通过、公示公告,精准

识别了全村34户,93人的贫困户人员,及时准确地完成了贫困

户确定任务,为下一步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紧扣一个主题——帮民致富、为民服务

近年来,寺河村党支部认识到只有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增加经

济收入,增强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能力,党支部才会有凝聚力、号

召力和吸引力。因此,寺河村在支部班子的带领下,依托地域特

色,重点发展茶叶、板栗、食用菌和淡水鱼养殖等特色产业,经

济不断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扎实推进茶叶品种改良,不断提升茶叶品质,截止目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x余亩,扎实推进板栗种植精细化管理,截止目前,板栗种植面积达x亩。

积极鼓励农户利用闲置土地开展食用菌种植,千方百计为群众拓

宽致富渠道,目前,全村共有食用菌种植户近20户,食用菌种植

近30棚,2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x元。在增加农民经

济收入的同时,寺河村党支部还非常注重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经营、和生活出行环境,近两年来,积极争取上级

项目扶持,共修建村村通道路4条,共计7公里左右,修建x方

大塘共6口,获得群众的一致点赞。

三、美丽一方水土——和谐相处、民乐村安

寺河村党支部深刻地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不

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发挥党组文化阵地引领作用,积极推进了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寺河村支部多次邀请文化工作者,文艺演出人员到村进

行文艺汇演活动,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同时该支部认真细心收集整理本村人文、地理、历史以及

红色文化故事,深挖寺河村的历史内涵,并结合本村现实的发展

情况,编成篇章印刷成册,使寺河村的文化故事在附近广为流传,极大地提升了该村的知名度,为寺河村成为茶乡文化旅游村打好

坚实的基础。

“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寺河党支部一班人全心全意

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不断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