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感知7以内的数》及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感知7以内的数》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设计意图:
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是中班数学教学内容,这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人复习巩固5、6、7、3个数,而且要引导幼儿能够不受物体的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由于幼儿思维有着直观、形象性的特点,而数却是抽象的概念,由于受幼儿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单一的图片加上老师的讲解,往往不易调动幼儿积极学习的积极性,幼儿理解和掌握比较困难,因此制作了教学软件,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学习。
活动目标:
1、帮助复习巩固5,6,7,三个数,引导幼儿能够不受物体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
2、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呢?(打开电脑屏幕)
(2)果园上有几个菠萝?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柿子树上有几个柿子?
2、给果树排队
(1)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
第一盆是什么水果?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第二盆是什么水果?;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第三盆是什么水果?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
3、分水果
(1)小猴非常高兴,摘了这么多水果,他想把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让大家尝一尝。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有几只小兔?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根据幼儿回答,老师让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为什么把柿子分给小兔?
(2)小猴来到小虎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虎吃,有几只小虎?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虎,才是正好每只小虎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为什么?
(3)小猴来到小猪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猪吃,有几只小猪?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猪,才是正好每只小猪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为什么?
4、分组练习:
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习题,考考小朋友。
(1)添点子
(2)找家
教学反思:
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内容,这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复习巩固5、6、7 这三个数,而且要引导幼儿逐步能够不受物体的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感知7以内的数》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074字。
第二篇:中班计算:感知7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
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是中班数学教学内容,这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人复习巩固5、6、7、3个数,而且要引导幼儿能够不受物体的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由于幼儿思维有着直观、形象性的特点,而数却是抽象的概念,由于受幼儿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单一的图片加上老师的讲解,往往不易调动幼儿积极学习的积极性,幼儿理解和掌握比较困难,因此制作了教学软件,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学习。
活动目标:
帮助复习巩固5,6,7,三个数,引导幼儿能够不受物体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
活动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呢?(打开电脑屏幕)
(2)果园上有几个菠萝?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柿子树上有几个柿子?
2、给果树排队
(1)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
第一盆是什么水果?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第二盆是什么水果?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第三盆是什么水果?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
3、分水果
(1)小猴非常高兴,摘了这么多水果,他想把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让大家尝一尝。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有几只小兔?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根据幼儿回答,老师让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为什么把柿子分给小兔?
(2)小猴来到小虎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虎吃,有几只小虎?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虎,才是正好每只小虎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为什么?
(3)小猴来到小猪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猪吃,有几只小猪?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猪,才是正好每只小猪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为什么?
4、分组练习:
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习题,考考小朋友。
(1)添点子
(2)找家
第三篇:幼儿园中班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及教学反思
中班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计算活动中的兴趣思维,发展思维的观察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游戏,观察、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使幼儿初步建立对数量的认,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感知4以内的数》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2、培养幼儿在计算活动中的兴趣思维,发展幼儿思维的观察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使幼儿初步建立对数量的认,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手口如一的点数出4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我为本次教学活动准备了,挂图,铃铛,幼儿操作材料等。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引起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故事《耳朵,眼睛和嘴巴》,让幼儿知道耳朵,眼睛,的作用,来引发幼儿爱听的,爱看的目的。
2、运用游戏,进入主题,在这个环节这个中我利用游戏:《谁的耳朵灵》,让幼儿听声音说数量,感知4以内的数量,培养幼儿的视听能力。
3、指导观察,感知数量,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挂图,让幼儿说出图中动物在做什么,它们分别有几只,让幼儿进一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4、运用游戏,加深对数量的认识,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进行操作游戏活动,从而进一步让幼儿巩固幼儿对4以内数的感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本文扩展阅读:4,数字,(发音:中文sì,读第四声。英文four),是3与5之间的自然数,也是正整数、偶数、有理数、实数。
第四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复习7以内的数》及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复习7以内的数》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复习7以内的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1-7的数字排序。
2、正确感知7以内物体的数量。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数量1-7的实物;分别写有1-7的动物头饰7种;1-7的数字卡每人一套;地上画有各种写上数字的图形。
活动过程:
1、复习数数1-7和1-7的排序。
(1)、教师:今天圣诞老人带来了七位客人,我们请他出来。!出自:快思老.师!
(2)7位幼儿带着动物头饰出场,其他幼儿数出场的顺序,按头饰上的数字说出1-7的排序,复习认识1-7。
(3)“圣诞老人”带来了一袋的礼物,“圣诞老人”拿出一种礼物,幼儿说出有多少。请个别幼儿点数看。
2、运用多种感官7感知以内的数量。
(1)、教师敲铃几下,幼儿说出相应的数字,并伸出相应的手指。
(2)、教师举起一个数卡,幼儿轻轻拍手几下。
3、游戏:站图形。
音乐响起,幼儿按图形里数字的数量多少站进图形里。音乐停止,幼儿一起说出三角形里的是数字几,有几个人;正方形里的是数字几,有几人……。
4、幼儿操作,复习点数1-7的物体。
请幼儿数一数,每行数量是多少,再按数字涂色。
教学反思:
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内容,这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复习巩固5、6、7 这三个数,而且要引导幼儿逐步能够不受物体的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幼儿的思维有着直观、形象性的特点,而数却是抽象的概念,由于受幼儿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单一的图片加上老师的讲解等,往往不易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理解和掌握会比较困难。为此,我们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制作了教学软件,优美的动画配以轻快的音乐,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观,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的学习。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复习7以内的数》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198字。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感知9以内数
活动目标:
通过各种感官感知9以内数,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卡,大象吹泡泡的图;
学具:有数量分别为5-10的黑白棋子,数字卡若干张,分组操作活动的作业纸、笔。
活动过程:
(一)操作活动比一比。
1、师:每两人一组,请小朋友取出托盘里的一个小杯子,数一数小杯里的物体有几个,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找好后,比一比你们的这两个物品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幼儿回答,提问后引导幼儿说出多少、一样多,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
(二)不受物体大小、排列方式、颜色的影响,感知9以内的数。
1、出示教具大象吹泡泡引入活动。
师:大象吹泡泡,吹了三组泡泡(泡泡的颜色、大小、排列形式均不同),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每组泡泡的数量,比一比哪组多?哪组少?
2、幼儿回答后,请幼儿点数每组泡泡的数量,并贴上相应的数字。
3、引导幼儿说出谁多谁少,如:7比8少1,8比9少1,8比
(三)通过感官感知9以内的数。
1、教师敲小铃,幼儿拍手。幼儿的次数与铃声相同。
2、师:老师拍手,小朋友听到几声,用小手拍出比老师多1的数。
3、教师出示书卡,请幼儿拍出比数卡多1的数。
(四)分组操作。
1、第一组幼儿在带数字的卡片上贴上相应数量的物体。
如:568(数字下方有大小适中的格)
2、第二组幼儿在数字的下方盖上比该数字少1的实物印。
如:648(数字下方有大小适中的格)
3、第三组幼儿按方格纸条上的数字涂画出比该数字多1的方格。
如:6(数字后面有十个小格)
各组活动后与其他组轮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