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林水利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xxx,男,汉族,196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90年6月大学毕业,在xxxx省xxxx农场参加工作;2008年8月至今,任xxxx省xxxx市xxxx区农林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正科级),主管农业和农机等工作。
一、勤于学习,认真钻研政策理论和农业新技术
该同志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和农业管理各项法规制度,努力学习和钻研农业新技术。在该区推行的年度绩效考核中,领导该局连续5年获一等奖单位。
该同志善于学习、钻研和发现农情新动态、新趋势,善于站在农业干农业,跳出农业看农业。《xxxx市xxxx区土地流转的实践与思考》收录入中央党校主刊《理论前沿》获征文一等奖,研究成果成为xxxx市委政府决策推动的重要参考依据。
该同志勤于总结、推广和普及农业新技术、新经验。由其主笔的《湘北地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研究》等18篇论文,被《中国农垦水稻生产与技术》、《xxxx农业》等专业刊物收录和发表,机插秧旱育秧技术成为全省主推技术。5年来,该同志先后在《xxxx日报》、《农民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专业文章146篇,有力推介了区域内农业特色和经验。
二、敢于创新,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该同志主管全区农业和农机工作以来,该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超常发展和突破,于2012年1月被农业部确立为“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了以粮食、棉花、油菜、蔬菜、淡水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为主的5大支柱产业,5大产品加工业均名列省、市前茅,成为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其推动的农业“品牌立区”、“生态立区”上升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战略,被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核心区、“中国淡水渔都”核心区;“口口香米业”等6个品牌成长全国知名品牌,拥有“绿色认证”面积27万亩、产品38个、12.4万亩大湖养殖被确立为“国标”养殖“衡器”,全区已认证的标准化生产面积占比达82%。
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建设。5年来,全区农机装备总动力水平由12.6万kw提升至26.3万kw,亩平动力水平居全省前茅,特别是插秧机保有量、机插秧规模和综合配套水平居全省第一。
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建设。全区已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95家,入社农户9133户,占全区农户总数86.1%,先后有33家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和省、市级示范社。截止目前,全区5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达346户,1000亩以上的种植户29户,5000亩以上的7户,推介出了6位全国种粮大户和标兵。
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全区农业已形成统一排灌的水利设施和体系,有75kw以上的大中型泵站195座;5年来,全区棚栽设施生产面积达341万平米,滴灌、喷灌面积327万平米,设施农业规模、占比等指标均居xxxx省前茅。
三、勇于实践,致力农业体系改革和科技推广普及
在其5年来的努力推动下,全区农技体系改革全部完成,形成了“县乡共管,县管为主”的模式,在岗64名事业编制人员全部实现财政供养,161人均得到妥善安置并有充分保障。
认真做好农业基础试验和推广工作。该区已连续60年承担国家和省棉花区试工作、承担农业部超级稻试验和推广13年,先后6次获得部、省“丰收奖”;2010年以来,连续三年获得xxxx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筛选出的6个棉花品种获得了国家的审定推广。
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示范。5年中仅超级稻推广就超过130万亩,增产粮食26万多吨,为农民增收5亿多元,2009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场)”。
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在其领导指挥下,全区大力推进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在全省率先发布县级旱育秧技术规程,机插秧生产集成技术研究和应用走在全省前例。近3年来,全区新增和拥有各类插秧机542台4200kw,实现年机插面积21万亩以上,全区水稻生产机插率达63%,规模和比例均居xxxx省第一。
大力推进绿色生产技术。着力推进以“三花混播”为主的绿肥生产,5年中全区年均推广在10万亩以上,是全省绿肥推广重点县和示范县。在全省率先执行并通过了稻米和蔬菜两大企业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考核。
四、善于谋划,促进科技入户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着力谋划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以提高复种指数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蔬菜播种面积由5年前7.5万亩增长到目前的18万亩,成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产业,蔬菜加工成为区域经济第一大产业;结合资源和技术优势,瓜蒌生产
用3年时间发展到1.1万亩,年亩平产值超5000元。
着力谋划科技入户新方式。于2013年2月开通了“xxxx区现代农业信息网”,6个月时间网站访问量261万人(次);开通了直达农户的专家视频咨询系统,开创了全省农业技术网络服务先河。建立了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短信平台,入录农户手机1.76万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的98.6%,实现了病虫情报、农情信息直接上传下达,被农户誉为“科技直补”,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得到根本改观。
着力谋划引领科技前沿。牵头组织与科研院校合作,全区先后与中国水产大学、xxxx农业大学、xxxx省棉科所等签订了“校区合作”、“院区合作”协议,落地“博士后工作站”1个、研究项目12个,引领农业新科技推广应用前沿得到了有力支撑。
第二篇:农林农机水利局党支部
中国共产党贡井区农林农机水利局党支部
班子民主生活会方案
按照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和统一部署,为保证局班子的民主生活会质量,收到效果,达到目的,特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精心准备
1、局党支部将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征求和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真正地把问题反映够,突出问题找准。
2、召开党支部委员会,对所搜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3、形成书面的党支部班子和行政班子的总结分析材料。
二、会议形式和内容
1、参加人员:班子全体成员,邀请区委、区政府、区先教办、督导组、区纪委、组织部相关领导参加,同时邀请局内部分一般党员和群众代表10人以内帮助共同查找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2、会议的开法:由党支部书记、局长主持,班子主要负责人首先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支部班子和行政班子),班子成员进行补充完善,与会同志进行自由发言(要求每位同志至少提三条以上的意见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3、将总结分析的情况和同志们所提出的意见进行再梳理,罗列出必须解决的,逐步解决的,暂时不能解决,应向群众解释的几大类后,明确责任和时间。
4、领导讲话,提要求。
5、时间、地点:时间安排在4月5日上午,地点初步安排在大公井会议室(避免干扰,封闭式进行)。
附:参加会议人员名单
班子成员:宋家德张利华林利强陈才波熊琪章(支委)许德湘(支委)
局内干部:办公室主任胡明忠,副主任唐莉、卢友德;畜牧站站长董仲书,财务负责人李秀兰,林果站站长徐升荣,农机站站长张泽荣,农技站站长吴曼琳,种子站站长罗正明,退休党员罗在华。
区委相关领导。
二○○五年三月二十九日
第三篇:2012年自然灾害情况-农林水利局
滨海区“达维”台风受灾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一、“达维”台风受灾情况
“达维”台风期间,我区8月3日0点至17点,平均降雨量为18mm,测报点最大降雨量为26mm。
我区的灾情主要来自上游冶源等几座水库的泄洪,主要损失为:盐田约8000亩,损失710万元;农作物约160亩,损失23万元;林场绿化树木损失275万元;其他工业企业损失约180万元;河道水利设施损失约120万元。灾情总计造成损失约1300万元。
二、采取的措施
(一)高度重视,由区防指副总指挥主持召开了紧急会议,对防范弥河突发汛情进行了安排部署。
(二)做好值班,保证汛情的及时传递。
(三)利用电视等多种媒体发布了水情预警信息。
(四)启动了应急预案,按照防汛责任书要求,将防洪任务落实到各单位。
2012.12.12
第四篇:绍兴市越城区农林水利局
绍兴市越城区农林水利局
关于2009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通知
各镇、街道农办:
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经研究决定,在省市各项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我们出台以下政策:
一、实施水稻良种补贴
(一)补贴品种:本我区补贴品种常规稻为金早
47、秀水123、浙粳22,杂交稻为秀优5号、嘉优2号。
(二)补贴标准:购买常规水稻种子每市斤补0.5元,购买杂交水稻种子每市斤补3元。
(三)补贴方法:为确保种子质量,拟补贴种子由省种子公司绍兴县分公司统一采购,销售给我区农民自己种植的部分。
二、开展水稻高产攻关田竞赛活动
(一)全区范围内进行粮食生产的农户均可报名参加高产竞赛。
(二)高产攻关田分为三个类型,分别为早稻、连晚、单晚。以产量为标准,每一类型全区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分别奖1500元、1000元、500元。
(三)高产攻关田以坵为单位,面积不少于0.1公顷。
(四)高产攻关田必须在生产活动开展前确定,由镇街农技人员进行具体指导,做好必要的记载。在收获前10-15天将测产材料上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上报材料,组织专家进行实际测产。
三、鼓励多种早稻
对种粮大户在承包土地上种植早稻70%以上的部分(包括因季节性流转种植的早稻),经区农技术推广中心核定,给予每亩20元的奖励。
附表1:绍兴市越城区2009年良种补贴汇总表
附表2:绍兴市越城区2009年良种补贴登记表
附表3:绍兴市越城区粮食高产攻关田作业记载表
附表4:绍兴市越城区粮食高产攻关田验收表
附表5:绍兴市越城区2009年种粮大户扩种早稻面积调查表
二○○九年二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农林水利局主题活动方案
xx区农水局迅速行动,抽调了30余名懂政策、业务强的干部组成科技服务组进村入户、进田间地头,直接指导农民搞好春耕生产。
1、下派的工作组分5个小组,涉及农业、林业、水利等方面的科技人员。每到一处,他们都为农民介绍中央“一号文件”、省委“四号文件”精神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讲解粮食和经济作物播种中的新型技术,造林绿化以及防汛抗旱、病险水库加固有关的技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阳光工程政策。还来到田头“问诊把脉”,释疑解惑,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工作组着重调查了解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实际,开展春耕生产、田间管理、科技培训、农民工就业、创业等多种支农活动。此次活动,掀起了xx区春季农业生产高潮,目前,农技服务队接受科技咨询200余次,发放各种科技和政策宣传材料2000余份,刊发科技专栏5期。农机管理部门已准备好100万农机具补贴,涉及多功能微型耕整机、旋耕机、喷灌机等机具。
2、抓好造林和森林防火工作
(1)下列各个村组,进行广泛的动员和部署,抓紧时间造林。加大、加快工作进展,力争2月底,确保3月12日之前全面完成造林任务。
(2)广泛宣传《森林防火条例》、省政府《致全省农民朋友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公开信》、市政府《森林防火戒严令》及“五个禁止”。
(3)严格控制野外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