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整改措施

创建二甲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创建二甲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第一篇:创建二甲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关于二甲评审验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资料整体主线不清、理解偏差,导致支撑材料的散乱。

2、加强护理人员应知应会的“三基”知识的训练、培训,特别是考核。

3、结合相关政策、法规、文件等细化和修改、完善各种职责、制度,做到人人知晓。

4、各种预防院内感染的相关仪器应尽快安装使用,真正做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避免医疗纠纷。

5、建议医院适增加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机会,以提高护理各级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全体护理人员的护理业务技术水平。

二、针对创建二甲评审工作护理存在的问题,特拟定以下改进措施1、2、严格按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手册”要求完善相关资料。每季度组织全院护理人员三基理论考试,每月组织全院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并不定时进行考核。

3、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各种制度、职责的培训并组织考试。

4、督促各科按医院感染相关规定完善各类仪器的安装使用,并组织本科护理人员学习操作流程。

5、积极向院方申请不定期派出护理管理人员及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以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第二篇:关于医院二甲评审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

关于医院二甲评审护理工作中

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

问题一: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整改措施:院领导积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招聘护理人员,补充临床护士的不足。充分利用大屏幕滚动宣传及有线电视招聘广告等方式。尽量能达到临床1:0.4,ICU1:2.5-3,手术室1:2.5-3,统筹护理人力资源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护士配置不达标问题。护理部积极向院领导申请,在社会上招聘护士,以扩充护理队伍的人员配置,扩大护理部的专业技术力量,以保证临床护理安全。

问题二:全院无省级专科护士

整改措施:为了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加强专科护士培训,积极向院领导建议,抽调有一定工作能力、好学上进的护士到省城相关机构培训,并制定护士分层培训方案。

问题三:护理不良事件定义及分类不太明确

整改措施:护理不良事件定义及分类不太明确,主要原因是护理管理者与外界交流机会太少,知识老化所致。从现在开始,加强护理管理知识学习,不断更新护理管理知识,开阔视野,跟上护理事业发展的步伐,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问题四:护士分层次培训不完善 整改措施:加强对护士的分层次培训,有计划、有重点,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并且争取得到领导在经济方面的必要的支持,奖勤罚懒,以调动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我院近90%都是90后的年青护士,精力旺盛,但临床经验相对不足,专业思想不稳定。我们将制定一套符合我院实际情况及未来护理事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培训计划,对他们进行分层次培训。

问题五:护士绩效考核方案不完善

整改措施:护士绩效考核方案不完善。积极要求院领导制定护士绩效考核方案,以巩固护士的专业思想,使护士安心工作,调动护士的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达到不断完善,提高各方面的护理工作质量,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三篇:护理质控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护理工作整改措施

2011年3月,市护理质控中心对我院进行了护理质量检查。提出存在问题如下:

1、护士长质控材料未按PDCA模式进行;

2、责护掌握病情缺乏饮食指导;

3、护理记录缺少动态连续性;

4、抢救车药品登记不规范。原因分析:

1、部分科室住院患者多,工作量大,护士长忙于日常事务,疏于管理,在主观上护士长没有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意识差,管理能力欠缺。

2、护理人员对护士理论知识学习、提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护理人员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应用于临床及继续巩固。对护理记录的书写没有足够重视。

3、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落实。部分护士工作只完成基本治疗护理,没有为病人做耐心细致的健康指导。

整改措施:

1、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结果,将明显存在问题以书面反馈单形式详细反馈给科护士长,科室制定具体整改措施上交护理部。

2、护理部加强对整改措施落实效果的监督。

3、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护理质量控制,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2)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指导护士长从实际出发,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

4、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终末质控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进行护理文书评比。

5、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责护的责任心,增加护士对病情的了解和掌握。

以上是我们对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的整改措施,其他方面我们还要认真的自查,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不断提高护理质量,达到三级医院规定的标准。

沈阳市人民医院

护理部 2008、12、1

第四篇:护理文书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护理文书检查记录 存在问题

xx床 xxx护理文书存在字迹潦草,有涂改。整改措施

要求护士认真书写,加大处罚力度。效果评价

书写认真,规范,字迹清晰。

存在问题

xx床 xxx临时医嘱漏签名;xx床 xxx护理记录漏记录1次。整改措施

通知责任护士认真处理医嘱,及时书写护理记录。效果评价

无漏签名,护理记录完整。

存在问题

xx床 xxx入院告知书没有填写评估时间、无入院诊断。整改措施

接待新入院病人的护士要认真书写入院告知书。效果评价

入院告知书写完整,无漏项。

第五篇:2013年护理发展规划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2013年护理发展规划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2013年我院护理工作根据5年发展规划及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在医院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遵循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医疗护理安全为主,加强患者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医疗护理安全,强调环节管理和质量责任,强化内涵建设;加强护士培训,提高各级护士技能水平;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下,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经护理部讨论分析,提出了相应整改措施,现总结如下:

一、存在问题

1、各科室护士长对科室管理规范,制度落实到位,但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在科室的成本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

2、护理队伍中低年资护理人员对急救知识及技能的掌握不够熟练。

3、部分护士风险、安全、法律意识薄弱,存在护理安全隐患。

4、有些护理人员对病人服务态度及入院健康教育宣传有待改进。

5、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护士法律意识淡薄,对自身保护意识不强,不够重视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

6、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不足,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有意丢弃和生活垃圾混装现象。

二、原因分析 1 2 部分护理人员对核心制度,应急预案内容掌握不熟悉。

年轻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少、应急能力差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临床上遇到应急事件及各种抢救时出现慌张、手忙脚乱,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救治工作。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缺乏护士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安全问题,日常工作中忙于护理行为而疏于解释宣教告知工作,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护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护士的法律意识普遍比较薄弱,缺乏危机意识,对工作中存在的危机、风险意识不充分、不全面,容易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部分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心不是很主动,对新入病的入院宣教只是简单一字而过,对病情掌握不够祥细,护理措施不全面。未按时巡视病人。护理人员往往存在记录不及时或超前记录,书写不规范,有涂、刮、粘等现象,用药记录时间与医生开具医嘱时间不相符,护理病情记录与医生病程记录不相一致等情况都存在较大风险。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不够:①不能认识到医院感染与自己有 关,是护理质量组成部分,对患者每完成一项护理操作程序都必须要有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②医院感染链存在,有科室,病人较多,加上陪护人员多,病房空间小,空气流动不畅,患者间互相接触,室内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往往很难控制:医院建筑布局、流程不合理,造成院内感染。限制陪伴做的不够好,不能按时通风换气。③环境物品管理,病区治疗室、换药室、抢救室,室内不能坚持每日按时清扫,使用盘、罐个别不能定期消毒灭菌。个别科室使用后氧气湿化瓶不能及时消毒、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不能坚持每日更换、消毒后干燥保存不规范,监测湿化瓶水监测超标;使用后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没有安要求消毒。病房环境以及病房卫生,管理不到位,要求晨间护理湿式清扫,扫床刷套每床1套,保持床铺清洁,床单污染及时更换。个别科室出院患者床单位终末消毒处理不到位。个别科室拖把使用,标识不清楚。④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不规范,有些护士治疗时不戴口罩。⑤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处置不当。有些科室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有随意丢弃和生活垃圾混装现象。

三、改进措施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重新修定标准护理计划,制定各工作环节交接流程。同时督促护理人员加强制度的学习,特别是核心制度要做到熟练掌握,如查对制度、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

理好科室成本核算:① 强化科室人员主人翁意识,灌输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把发展看成是医院生存的第一生命线,没有了经济效益,医院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严格把好收费关,做到增收节支,并注意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滴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小事 起,从点滴做起。② 医疗设备成本管理:科内很多昂贵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电子血压计心电监护仪等,都有专人保管,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正确操作,用后注意终末处理,定期保养,并由设备科定期检测仪器性能,及时维修,延长寿命,提高设备使用率。

2、加强专科知识和专科技能的培训制定抢救操作技术培训每月进行2次业务学习,选择对新购的仪器组织学习,请专科医生为护士讲授心电图知识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知识。制定严谨的层级培训计划,定期考核护理常规及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的使用、心肺复苏术等操作,按时按质完成考核,制定奖罚制度,充分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确保每位护士均能准确、熟练地进行操作和护理,防止发生护理差错,使护理安全质量得以保证。、开展《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 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 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让护理人员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条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断规范护理工作 流程,制定病人安全管理预案。加强质量监控措施管理,加大关键质量控制力度,科室建立质控小组,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和各环节质量管理,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消除和减少隐患的发生。反复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利用晨会和平时业务学习进行法律知识与防范医疗纠纷案例的讲课,用具体案例告知护士,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让护理人员结合岗位工作,寻找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尤其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更新管理理念,鼓励护理人员上报安全隐患,并设立隐患自查报告奖励制度,如隐瞒不报,则按相应制 度惩罚。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护士在病人入院时就应给对方良好的第一印象关爱病人,热情,稳重。迎合病人心理,先介绍病人最想知道的病情、用药、预后及医师的技术,同时注重微笑服务, 善于使用美好语言,多与病人交流,使病人对护士有良好的心理定位,取得其信任,可大大增进护患关系。在平时工作中, 对待病人应耐心细致,解释到位,不可因忙碌而敷衍了事。治疗时关心病人的病情和心理;了解病人的睡眠和进餐时宣教饮食;巡视病房时全面与病人交流感受、看法,适时做好健康教育与指导。定期向患者收取征询意见表,以此反馈护理工作情况,接受患者监督,努力改善病人满意度。调查成绩与个人经济挂钩,以督促护士提高业务素质。同时注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引导护士学法、知法、守法,依法规范护理行为,改进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始终以质量为核心,只有令人放心的护理质量才是构筑良好护患关系的根本所在。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提高书写质量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和《临床护理文书规范》,遵循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的书写原则,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仔细观察病情,从法律角度规范书写护理文书;禁止涂改、粘贴、错写、漏写;加强医护沟通,保持与医生病程记录一致。护士长应经常检查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尤其是危重抢救患者或有纠纷苗头的患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格交接班制度,确保护理记录的联系性。提高医护人员对内感染工作认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执行感染控制,是自身的职责。护士应熟练掌握预防感染发生和传播的工作方法:⑴ 在日常工作中,将控制医院感染各项措施变成医护人员的自觉行动,养成习惯,护士长要加强督促检查,做好把关。⑵限制探视,病室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病房清洁干燥及整洁。⑶科室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及时消毒、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坚持每日更换、消毒后干燥保存;消毒液、消毒容器要及时更换。一次性用品用后要及时放入医疗垃圾桶。⑷各项记录要齐全、真实。⑸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避免给病人增加感染机会。⑹加强手卫生,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认真学习二级达标标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fanwen/2/113339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