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整改措施

放射科防护整改意见[优秀范文5篇]

放射科防护整改意见[优秀范文5篇]



第一篇:放射科防护整改意见

黄冈现代妇科医院

放射科防护整改措施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我院自查发现x光机已坏,通过院内负责同志来我科逐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督导后,经检查存在的问题如下:机器高压发生器已焼坏,机房有些潮湿,通风差的问题。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放射科防护工作,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我院放射诊疗防护专项整改工作。根据存在的问题,经研究决定做出以下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放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1、我院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及安全防护。

2、给放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服,工作期间必须穿戴。放射工作人员按规定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个人剂量监测,同时对被检者不断加强防护。

4、我院积极派送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上级放射防护知识培训。

5、、为了避免射线引起对公众的放射损伤,机房搬家后设立防护措施,放射科机房出口及候诊区设立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受检者须知。

6、经董事会研究决定预定更新一台新的设备,并按要求配备准备的机房。

今后,我院要进一步在防护、监测设施设备上加大投入,在管理上加大力度,强化监测、防护、安全意识,确保人民群众和医护人员安全。

黄冈现代妇科医院

二O一五年三月三日

第二篇:放射科防护制度

放射科防护制度

一、放射科安装X线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设计出机房面积、控制室及墙面、门窗防护方案,经放射卫生防护部门审核后,方能施工安装,安装后须经放射卫生防护部门测试合格颁发许可证后方能投入使用。

二、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认真配合有关临床医师做好X射线检查的正当性判断,正确掌握其适用范围,合理使用X射线诊断。

三、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尽量以X射线摄影代替透视进行诊断。对婴、幼、儿童、青少年的体检,不应将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对育龄妇女的腹部及婴幼儿的X射线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孕妇,特别是受孕后8-10周的,非特殊需要,不得进行下腹部X射线检查。

四、操作人员曝光时,应在控制室内操作,如需要在机房内操作者,必须穿铅衣 , 必要时戴铅手套,防止射线损伤。

五、曝光时,注意病人防护,尽量缩小视野,特别注意病人生殖腺的敏感部位的防护,尽量减少病人曝光量。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曝光时一定要关好机房铅门,防止射线对其他人员的损伤。进入机房的其他人员,曝光时应离开机房,必须留在机房者,需穿铅衣,并尽可能远离射线源。

六、只有在把受检者送到固定设备进行检查不现实或医学上不可接受的情况下,才可使用移动或携带式X射线机施行检查。床边拍片时,工作人员必须穿铅衣,尽可能远离射线源,并注意周围其他病人的防护。

七、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化验检查血象,低于正常者需暂停接触射线的工作 , 改换其他工作,待恢复正常后再恢复工作,如复查仍不正常者,按国家规定治疗、休息。

八、本科室设防护监督员一名,不定期检查上述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向科主任汇报。

第三篇:放射科防护规章制度

放射科防护规章制度

1、X线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配合有关临床医师做好X线检查的临床诊断,注意掌握其适用范围,正确合理使用X线诊断。

2、除了临床必须透视检查时,应尽量采用摄影检查,以减少受检者和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3、用X线进行各类特殊检查时,要特别注意控制照射条件和重复照射对受检者和工作人员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4、摄影时,工作人员应严格按所需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用线束限制临床实际所需范围内并对受检者的非投照部位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5、摄影时,工作者应注意合理选择胶片,并重视暗室操技术,以保证摄影质量,避免重复照射。

6、X线检查时,对受检者性腺部位要特别注意防护。

7、孕妇一般不宜做X线检查,以减少对胎儿的照射。

单位名称:XXXXXX

第四篇:放射科防护整改措施

洪屯卫生院放射科防护整改措施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自收到贵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测报告》后得知,通过市疾控负责同志来我院逐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督导后,经检测存在的问题如下:透视时漏射线,机房北窗户无防护的问题。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放射科防护工作,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我院放射诊疗防护专项整改工作。根据存在的问题,经研究决定做出以下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放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1、我院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及安全防护工作。

2、给放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服,工作期间必须穿戴。放射工作人员按规定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个人剂量监测。

4、我院积极派送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上级放射防护知识培训。

5、、为了避免射线引起对公众的放射损伤,机房北窗设立防护措施,放射科机房出口及候诊区设立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受检者须知。

6、定期对放射诊疗设备进行稳定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并建立机器使用维修记录。

今后,我院要进一步在防护、监测设施设备上加大投入,在管理上加大力度,强化监测、防护、安全意识,确保人民群众和医护人员安全。

茌平县洪官屯乡卫生院二O一一年八月三日

第五篇:放射科防护规章制度

尺寸:50X80cm 数量:各1张,共6张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

为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确保辐射安全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如下制度:

1、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工作由放射科主任负责,科室指定兼职人员协助科主任做好X线辐射防护工作。

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3、放射诊断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

4、放射科各X线检查室、治疗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查防护用品。

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X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做放射检查时,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周至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

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尽量远离设备。

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废片、避免重复照射。

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带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查体,医院应建立个人计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9、X线等机器应当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口腔CT/全景机操作规程

1、打开设备电源开关,启动设备;

2、打开电脑,启动操作界面,开始每天的拍摄;

3、在电脑上输入患者的信息,进入相应的拍摄程序,使电脑处于等待准备;

4、选择曝光程序(全景或头颅以及其它),选择成人或儿童模式,检查CCD是否在正确位置,更换或取下相应的患者定位件;

5、根据患者的体型在机器上选择选择相应的曝光条件(KV或mA值);

6、调整机器的高度,嘱咐患者摘下需要摘下的物件,告诉患者如何站位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引导患者进入机器;

7、调整机器定位及患者的站位,告诉患者拍摄时应注意的事项,按机器准备按键使机器处于准备曝光状态;

8、保持按下曝光按钮,启动曝光,带机器曝光语音结束1-2秒后松开曝光按钮结束曝光;

9、引导患者离开机器后复位机器;

10、保存并调整拍摄下的X光片,使电脑为下一次拍摄做好准备;

11、如果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警报,请记录下警报代码和内容,以及当时操作的详细情形,反应给经销商;

12、每天下班后注意检查关闭电脑和机器电源;

13、工作人员必须对机器的使用、保管、清洁、维护负责,机房内保持清洁,不堆放杂物,无关人员不得擅自动用机器。

口腔牙片机操作规程

1、打开机器电源开关;

2、检查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3、给受检者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4、校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及投照部位并根据投照部位选择投照条件、角度及摆位进行拍片;

5、拍摄完成后,嘱患者离开牙片机机房;

6、下班前,依次关闭机器、墙上电源开关;

7、工作人员必须对机器的使用、保管、负责,机房内保持清洁,不堆放杂物,无关人员不得擅自动用机器。

电离辐射危害告知

1、人体受到放射线照射后可能产生潜在危害,但危害发生的概率和程度与接受辐射剂量有关,小剂量放射检查对人体健康无明确危害。

2、权衡利弊,在没有其他更合适的检查方法替代时才用放射性检查不非特殊需要,孕妇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婴幼儿、儿童应慎用射线检查。

3、育龄妇女应将孕情如实告诉医生,如已怀孕或计划怀孕,医生将考虑是否进行射线检查。

4、检查时请逐个进入机房,并配合选用必要的放射防护用品,不要在机房内或靠近机房门口等待。

5、请妥善保存您的射线检查胶片,以便复查或转院时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摄片检查病人须知

1、登记后请您在相应机房门外依次等候,按号检查。

2、摄片前请您去掉检查部位的体外衣物,如带金属的衣物、饰物、绷带等。

3、摄片时请您配合医生正确摆位,拍片时体位保持不动。

4、摄片检查结束,请您回到诊室等待检查报告;如您需要打印胶片,请提前告知。

5、如果您和您的陪同人员已经怀孕,或有可能已经怀孕请您务必在检查前告知医生。

放射防护须知

本科在检查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辐射危害的X光射线,特告知如下:

1、孕妇、儿童属于高危人群,应高度重视辐射防护。孕妇应禁止进入辐射场所,防止接受直接或间接辐射。儿童除疾病诊疗而需要进行相应检查外,应尽量避免接受辐射。

2、受脸者在检查过程中应配合医生的工作安排在室外候诊,避免候诊过程中的辐射危害。

3、医护人员应避免不必要的辐射危害,非必须人员在检查过程中请勿滞留在检查室中。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fanwen/2/112778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