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整改措施

浅谈加油站的安全隐患及整改预防措施

浅谈加油站的安全隐患及整改预防措施



第一篇:浅谈加油站的安全隐患及整改预防措施

浅谈加油站的安全隐患及整改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辆大量增加,各种大大小小的加油站尤其是私营加油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加油站在城市交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加油站的灾害事故也是频繁发生的,直接威胁到加油站周围人群和建筑物的安全,也削弱了加油站作为城市能源枢纽的功能。一方面,由于加油站内储存的气体和轻柴油属于高危品,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不仅加油站受灾,对周围的人群和建筑物也有极大威胁;另一方面,很多私营加油站业主的文化水平低、欠缺专业技能,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亦缺乏了解,加之建站资金少,使私营加油站在加油站的选址、设计、施工等方面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消防安全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城镇消防安全的新隐患。

一、加油站事故的屡屡发生,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油站的先天隐患

2、操作人员文化素质低

3、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差

4、安全思想意识差,领导责任意思不强

5、违章操作

6、电器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

7、储油罐没有设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仪

8、汽车油罐车采用敞口式和喷溅式卸油方式、且卸油场地没有设静电接地装置

9、加油站人员违反规定用塑料桶加油

10、给客车和摩托车加油时不按规定操作

二、浅析加油站事故预防及整改

我们在对加油站进行事故分析的同时,感觉到原因无非是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人的因素,一方面则是加油站自身安全隐患。我们应当严格遵守以下事项:

1、加油站工作人员要严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2、非工作人员未经同意不得擅自进入加油站,禁止一切人员因私入站住宿。

3、严禁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如站,站区内严禁抽烟,燃放烟花爆竹等。

4、站区内必须安装避雷针,并定期检测,确保有效;站内禁止一切明火,不准使用不防爆的电气设备如电风扇、电视机、交流收录机、电饭堡、电吹风等,所有电气设备必须是防爆型。

5、加油站管理区30米范围内严禁烧焊、试车、修车以及进行易燃品、爆炸品的点燃试验,在加油站禁区内,严禁存放、堆积其他的易燃、易爆、助燃物品及受压容器。

6、严禁对载有危险品(如石油液化气瓶、氧气瓶、硫酸、硝酸、雷管、炸药、胶片、赛璐璐等)的车辆加油。

7、进站加油的车辆,必须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随车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加油站。加油时,驾驶员不准离车、不准吸烟,不准在加油站内修车。

8、正在加油的车辆必须熄灭火,待加油的车辆应在门外等候,待前车离开后再进入加油位置。

9、油槽车卸油时,发动机必须熄灭,必须先接好接地电线,并暂停对其他车辆加油。遇到雷暴时,应暂停卸油、加油。

10、卸油、加油时要控制流速,初速不大于2米/秒,待出油口被浸没后,流速可适当加快,但最高流速不得大于6米/秒,油槽车向油时,严禁喷溅式输送油。

11、禁止穿订有铁掌或铁的鞋进入加油站。取样筒、温度计的系绳须是铜链或棉麻绳,不得使用含有化材料的制品,上油罐计量,操作人员不得穿着化纤服装,不得使用化纤棉纱。

12、加油站的电气设备以及消防器材,必须定期检查、保养,确保完好有效,并妥善保管,做好记录,建立档案。

13、要做好仿讯、防洪、防台风、防胀、防薯、防冻等防护工作。

14、要有专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每次检查要做好检查记录,检查出问题要及时处理,问题严重的需上报安监部门。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汽车拥有量的迅猛增加,加油站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都会有很大增长,这就要求必须确保加油站安全运营,从而为人们的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第二篇:探究汽车加油站常见的安全隐患分析与预防措施

探究汽车加油站常见的安全隐患分析与预防措施

[摘 要]由于受到?济发展的影响,道路发展速度非常好,交通工具为人们现代化的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并且创造很多效益,建立加油站可以保证交通畅通。由于加油站的特殊性,使其存在很多安全的安全隐患,例如安全防火距离、消防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加油站当中需要不断加强管理,将其制度进行完善,还要实现定期检查,将不安全的隐患进行有效的防范。

[关键词]汽车加油站;安全隐患;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X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158-01

当前我国社会不断发展,逐渐缩短了城乡差距,也在不断的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加油站开始遍布各个地区,促进交通的正常通行,并且对于人们的生活起到一定的便利性。但是加油站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需要得到重视,为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需要针对汽车和加油站存在的安全隐患提供预防措施。汽车加油站常见的安全隐患

1.1 接合管设计的安装不够合理

以我国有关于结合管设计的安全的规定为基础,油罐的粮油空需要设置带锁的量油帽,在量油帽下部的结合管,需要向罐底的0.2m处移动。主要是为了对于量油管的底部实现液面封闭,避免在油位测量的过程中,导致油气向外溢出来,混合到空气当中,发生爆炸。然而在现实当中,很多汽车加油站都没有全完按照标准要求,通常都是在人孔盖的上部安装量油帽接合管,并没有进行延伸,有的在人孔盖的下部也没有设置接合管。主要因为这项规定并不是强制执行的,另一个方面接合管比较长,对于测量的准确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行安装或者检修都不够方便。在卸完油之后进行油位测量,在这个时候会产生大量浓度比较高的油气,很容易就会发生爆炸的情况,汽油蒸汽比空气要重,如果通风情况不好,油气就会沿着地面不断扩散,如果遇到火,就会发生闪爆。

1.2 导静电跨接间断

汽车加油站通常都是利用地埋管线的方式,连接过程都是利用焊接的方式,汽油在管路当红,可以会产生静电并且导入到地下当中,对加油站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通过检测静电,很多电阻值都出现严重超标的情况,通过检查我们得知,针对加油机和输油管线的连接区域,通常都是利用三角法兰进行连接,中间理应石棉垫进行阻隔,只有三条连接螺栓,在加油的过程中,因为局部不同等情况,无法及时的导除系统产生的静电,从而积聚静电,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加油的过程中,会同时产生大量的油气,如果达到一定的浓度就会产生静电火花,发生油气爆炸的情况。

1.3 敞口卸油的操作

加油站在日常卸油的过程中,为了对于液位进行更加便利的观察,掌握卸油的速度,通常情况下都会利用敞口卸油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敞开量油口。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接卸汽油,在储油罐的上部可以产生油气,通过量油口,可以向操作井进行扩散,有的时候由于疏忽,就会出现冒油的事故,导致火灾的发生。

1.4 管理不善

一些加油站没有结合建筑安装的竣工图和资料,没有采用极路由一定资质的设计单位,不够重视规章制度,没有采取有关规章制度的管道和安全仪表的防腐出来。没有定期检测防静电和防雷设施,没有实现有效的防静电跨接。缺乏静电接地线,或者存在的静电接地线不好用。在实际加油的过程中,没有将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明示。针对汽车加油站常见的安全隐患采取的预防措施

2.1 严格的设计

我国的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加强扩建加油站,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实现验收管理,并且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的遵循,以技术标准为基础实现设计施工的验收。在萌芽阶段就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建设加油站的安全设施和主体工程,从而保证二者可以同时投入到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针对事故制定出具体的应急救援的预案,具体的工作人员应该做到有章可循。向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例如消防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

2.2 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设计

无论是汽车加油站的新建还是扩建,都要按照《规范》进行,主要采取具备资质的石油化工单位进行设计。例如设计油管量油孔的过程中,量油帽应该设置带锁,在量油帽的下部的结合管,需要不断延伸,达到罐内底部0.2m的地方。这样可以汽油的液面可以封住量油管的底部,对于油位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油管会产生一定的油气,从而向外溢出,和空气进行混合,如果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2.3 加大培训力度

加油站的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加油站设施的防静电和防雷设施,如果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解决。电气设备的防爆设施需要始终按照《规范》,配置应该做到严格检查,不能因为便利原因而出现安全隐患。工艺管线地阻和加油站的设备需要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避免静电出现聚集的情况,对于不合要求的设备应该及时的整顿。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监督操作人员,对于操作人员形成有效的提醒,从而使其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实际操作,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风险。

针对加油站的加油员和保障员等各种特殊作业的人员,需要通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认定,通过培训机构,采取安全技能培训,要保证持证上岗,明确油气产生的激励和危害,还要对于静电产生的机理和危害等各种理论知识进行掌握,使作业人员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将各种必备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齐全。有关加油站的从业人员需要配备防静电服,利用的工具不能产生静电火花,避免产生静电火花和撞击火花,避免出现明火源。

2.4 加强监测接地电阻

加油设备和工艺管线接地电阻应该符合相关的要求,避免静电出现积聚的情况,需要对于其接地情况和跨接情况以及腐蚀情况定期进行检查,检测接地电阻,如果发现某些部位不符合要求,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在加油站应该严禁明火的应用,避免对于垃圾和杂草等进行焚烧,在接卸油品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意这些问题。对于管理需要不断加强,实现精心的操作,对于与此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这样可以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加油站的安全生产事故。

2.5 加强管理

对于加油站的安全形成保证的措施就是管理工作,加油站首先应该将各种制度和章程进行完善,并且制定出应急方案,培养急救预案员。对于汽车加油站的员工的培训力度需要不断加强,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结合知识培训和业务培训,使其可以掌握有关危险品的法规,熟练应用各种安全知识,此外还要掌握职业性的方会和各种应急救援的技能,针对加油站的不安全因素,实现日常防范,对于急救建立高度的警惕性,从而促进加油站可以得到安全的运行。结束语

有关于汽车加油站的运营在当今的交通运输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汽车加油站属于一座城市的重要标志。在当今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想发挥出加油站的作用,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对于加油站实现改建和扩建,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为基础进行相关的工作,避免因为谋求各种利用而出现投机行为。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对于相关的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使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安全知识得到加强,利用正确的操作方法,促进汽车加油站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湘燕.浅析B超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以及预防措施[J].中国农村卫生,2016,04:72.[2] 龙电玲.护理风险管理对ICU室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J].中医临床研究,2016,16:124-126.[3] 伟景峰.浅析医院常见的火灾安全隐患及其预防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2:69-70.

第三篇:油库加油站静电预防措施

油库加油站静电预防措施

静电是油库加油站着火爆炸事故主要点火源之一,油库加油站中的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静电。油品本身属于易燃易爆液体,当静电放电能量超过油蒸气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引燃引爆油品。因此油库加油站在营运过程中静电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研究静电危害的原因,采取工程技术手段和管理对策,是预防和避免静电事故的一项重要任务。静电事故分析

1、静电产生

根据双电层理论,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流动、搅拌、沉降、过滤、摇晃、喷射、飞溅、冲刷及发泡等接触、摩擦、分离的相对运动而产生静电。

2、静电积聚和放电

当静电产生后,由于容器内的油面上积聚的电荷亦可通过油品向接地的四壁流散,但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本身存在着导电性能差和对地电容,所以静电电荷积累是必然的。

静电除流散外,还以放电进行消散,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在空间放电。放电有电晕放电、刷形放电和火花放电三种形式。电晕放电能量小而分散,引起火灾的几率较小。刷形放电因放电不集中,所以释放的能量也较小,但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比电晕放电的灾害几率高。火花放电是两极间的气体被击穿而形成通路,又没有分叉的放电,这时电极有明显的放电集中点,在瞬间内能量集中释放,因而危险性最大。

3、静电灾害的条件

静电灾害是在一定条件下造成的,静电作为火源引起爆炸和燃烧的可归纳为四点:(1)有产生静电的来源;(2)静电得以积聚,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3)静电放电的能量达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4)静电放电火花周围必须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存在。从理论上讲,只要消除其中一个条件就可预防静电事故。但油品在装卸、储运过程中,静电荷的产生、积聚、作业场所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等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只有采取措施抑制静电荷的产生、积聚,消除放电火花间隙,加强作业场所的管理,降低爆炸性混合物浓度。消除静电危害的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油品作业过程中防静电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减少静电产生;促进静电流散;避免火花放电;加强安全管理。

1、减少静电产生

(1)控制流速。油品流速愈高,则产生的静电量也愈大,因此控制流速是减少静电产生的有效措施。一般要求灌装油初速度限制在1m/min左右,待油管出口被浸没以后,可适当提高流速。

(2)控制油罐车卸油方式。如果油罐是从顶部喷溅卸油,油品必然冲击罐壁,搅动罐内油品,同时加速油品蒸发、雾化,使容器内油品的静电量急剧增加。采用潜流式灌装油代替喷溅式灌装油,可以减少冲击、喷溅。加油站要求必须密闭卸油,即进油管应距离油罐罐底不大于0.2m,以减少静电量的产生。(3)减少油品与高起电材质剧烈摩擦。电导率很低的高分子聚合物、丝绸、水、杂质、空气等都是高起电材质。禁止在加油管口、加油枪口加装绸套进行过滤。输油前,注意排放输油系统的水分和杂质,吸入口系统的连接和填料应密封,不让空气吸入。不要用高起电材质制作轻油容器和输油管,不能用非导电的塑料桶装汽油。

(4)人体静电防护。操作人员在危险场所频繁作业和接触设备,可能由于带电会造成事故。人体穿着的内外衣,由于材料不同,在穿、脱情况所产生的静电也有差异。人体穿着的内外衣为化纤织品或毛织品产生的静电最高,放电可能引燃引爆爆炸性混合气体的机遇较多。因此,在危险场所应避免穿化纤衣服,应穿着防静电服,或棉织品的衣服;在加油站勿用化纤和丝绸类纱布去擦试加油机、油罐口、量油口等;在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座椅,也勿选用人造革或化纤类作靠垫的座椅;在爆炸危险场所,工作人员严禁穿脱衣服,不得梳头、拍打衣服。

2、促进静电流散

(1)静电接地与跨接。金属储罐、泵房工艺设备、输油管线、鹤管等均应可靠地接地。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和输气管道的始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接地装置。卸车场地,应设用于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为卸油设施跨接的静电接地装置。油罐测量孔应有接地端子,以供采样器、测温盒、导电绳子等接地。需接地的设备应与接地干线或接地体直接相连,不得彼此串联。接地电阻不大于100Ω,容量大于50m3油罐接地点不应少于二处。油品的输油、输气管道的法兰接头、胶管两端、阀门等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2)其他导静电措施。其他措施主要有汽车油罐车采用导电橡胶拖地带,以消除油罐车运输途中产生的静电;在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危险场所的入口处设置人体导静电的接地柱,以消除人体静电;场地喷水,增加湿度;在储油罐进口设静电缓和器;油料中加静电添加剂;在油罐车装卸系统消静电器等。

3、避免或减少静电放电机会

(1)金属设备进行电气连接并接地,相邻设备形成等电位。

(2)油品静置,正确选用检测工具。

4、防静电危害的安全管理

(1)进行防静电危害安全教育。

(2)建立防静电设施档案。

(3)检查测试。

第四篇:夏季加油站安全预防措施

夏季如何做好加油站安全工作

夏季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季节,高温、干旱、多雨、雷电都会对加油站的安全造成威胁,如何做好安全防护是夏季加油站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预防和应对夏季灾害性天气及其他各类事故的发生,就必须首先了解夏季常见的安全隐患,做到对症下药。夏季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夏季气温较高,加油站内油气蒸发加剧,空气中油蒸汽浓度较高,此时空气中的油气分子在明火和静电下极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二、加油站员工经常要顶着高温站在罩棚下,在长时间的进行加油操作,容易导致人员中暑。

三、持续高温,加之用电负荷过大,可能导致线路老化,引起线路起火,导致火灾。

四、持续干旱,地表干硬,如遇暴雨,小则加油站油罐漂浮,管线拉断,油品跑冒,大则可能导致加油站被淹或被冲毁,造成巨大损失。

五、没有做防雷防静电检测和防静电跨接,未设静电接地线或静电接地线不好用,遇雷电时,聚积的油分子能瞬时爆炸,造成巨大损失。

针对以上安全隐患及危害,当务之急就是做到防患于未然。

首要加油站员工要认真执行《加油站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努力排查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危害。引导员工正确认识灾害天气的危害性,做有心人,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对灾害性天气提前预警。加强预防措施的培训和演练,各加油站负责人要加强员工对消防器材的学习和使用,使广大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真正做到“安全思想要严肃、安全管理要严格、安全制度要严密、安全组织要严谨、安全纪律要严明”。从思想上提高防范意识,减少惰性和散漫造成的事故。

其次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加油站要配备充足的防暑降温用品及药箱,如仁丹、清凉油、绿豆汤、电蚊香片、蚊不叮等。减少高温时段的加油操作,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立即做应急处理与治疗,并及时与医疗救护机构联系,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的伤害。

再次是车辆进站加油时,员工要严格执行加油十三步曲规程,特别提醒熄火加油,严禁吸烟、站内接打手机等危险动作及严禁敲打铁器、严禁直接向塑料壶加油、严禁在强雷电时进行加油和卸油工作、严禁随意挪动消防器材等各种加油站禁令,确保操作动作的规范化。

最后未雨绸缪,将必要的防洪物资,如铁锨、沙袋、雨衣、雨鞋等配备到位。并组织员工对本站的排水渠道进行清理、疏通;对排水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在发生汛情时能够正常使用。同时成立加油站的防台、防汛突击队,组织员工进行防台、防汛预案演练,确保台风、暴雨来临时,各部位的人员都能熟练掌握防洪技巧,切实减

轻洪涝灾害对加油站的损害程度。同时,要尽量加大油罐的库存量,减少因暴雨造成油罐上浮的可能,保障加油站的安全。

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加油站要时刻牢记:不仅仅只是针对夏季安全工作,而应该贯穿于整个安全工作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把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加油站的安全经营结合起来,实现安全掌控管理,确保安全度夏。

第五篇: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探讨

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探讨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骨科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性措施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骨科住院患者216例,将其做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骨科住院患者306例,将其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性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性干预措施应用于骨科住院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骨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措施;护理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护理纠纷发生率在临床上也呈现增多的趋势[1]。由于骨科患者治疗时间长、病种复杂、治疗方法多样及年龄跨度较大等,致使骨科护理人员工作难度与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只有重视骨科护理,才能够消除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2],本文旨在探寻消除骨科安全隐患有效方法,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骨科住院患者216例,将其做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骨科住院患者306例,将其做为观察组。21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39例,女77例;年龄在12~76岁,平均年龄(32.4±10.3)岁。患者骨折类型分为:四肢骨折102例;骨盆骨折84例;胸腰椎骨折30例。30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27例,女79例;年龄在9~82岁,平均年龄(33.6±10.5)岁。患者骨折类型分为:四肢骨折169例;骨盆骨折95例;胸腰椎骨折42例。两组患者各项基线指标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其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①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患肢血液循环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以便给予处理。②体位护理:骨科患者术后选用硬板床,对于四肢手术患者,使用软枕、支架、沙袋等将患肢抬高,以利于促进血液回流;对于石膏固定患者,在给予患者肢体摆放时,以舒适、保证石膏完整、不引起局部软组织压迫、利于静脉回流为原则。③功能训练指导: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及手术类型,给予患者行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康复训练指导,以利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性干预措施:①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对骨科住院患者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引发因素进行分析与归纳,并以此制定出相应预防性措施。②常规引发因素有:??K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及部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均可导致不良事件发生。??L患者自身因素:患者由于突然受伤,心理缺乏准备,易出现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呈退行性改变,加之卧床时间较长,易引发诸多并发症发生;部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导致其治疗依从性差。③预防性措施:??K针对患者预防性措施: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式、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性措施等,在及时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同时,也为术后肢体康复奠定了良好基础[3]。对于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护理人员应经常询问患者需求,主动给予患者安慰与帮助,护理人员利用护理操作间歇时间,向其讲解各项治疗的目的及对促进病情转归的影响等,使患者能够以较积极的态度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对于老年患者,术后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定时给予患者行翻身、拍背、按摩等基础护理,同时及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以促进其体液循环,预防并发症发生。??L针对护理人员预防性措施:经常举办安全教育专题讲座,选派经验丰富、资深护理人员对骨科潜在不安全因素行重点分析与讲解,规避不良事件发生。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科室应对事件一查到底,按责任处理当事人。定期举办护理现场教学会与骨科理论知识讲座,邀请本科专家或教授讲解新技术、新疗法等,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鼓励本科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再教育、再学习,委派护理骨干参加各类技术交流活动等,以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水平[4]。

1.3评价指标 ①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为我院自行设计,其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等项内容,由患者采用不记名方式自行完成填写。②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较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较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在医疗体制改革下,对骨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骨科护理人员只有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强化专科护理知识等基础上,才可及时识别出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规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最大限度保证患者治疗安全[5]。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这一结果提示出:对于骨科住院患者采用护理安全预防性干预措施,可融洽医患关系,最大程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对提高骨科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琳.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医学信息,2014,09(16):270-271.[2]赵芸.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4,26(3):371-372.[3]卢绮妮.分析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医药前沿,2013,11(24):273-273.[4]高健,邵玉丽.骨科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6(21):389-389.[5]韦雪梅.浅析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和人性化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105-2106.[6]姜义琴.浅析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4,18(16):249-250.编辑/许言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fanwen/2/107332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