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自查报告

中学两免一补自查报告(精选5篇)

中学两免一补自查报告(精选5篇)



第一篇:中学两免一补自查报告

“两免一补”等资金专项自查

经我校自查小组对学校“两免一补”等资金专项自查,情况如下:

学区拨付款项

1.2006年春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128059.15元,实收123059.15。

2006年秋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123424元,实收123424元。

2.2007年春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92424元,实收92424元。

2007年秋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92040元,实收92040元。

2007年春季应拨寄宿生生活补助5975元,实收5975元

2007年秋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15660元,实收15660元。.2008年春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142875元,实收142875元。

2008年秋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142875元,实收142875元。

2008年春秋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41999元,实收41999元。

2008年秋季应拨寄宿生生活补助42000元,实收42000元。2008年应拨政府资助贫困生生活补助1680元,实收1680 元。.2009年秋季应拨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184250元,实收184250元。

2009年春季应拨政府资助贫困生生活补助3360元,实收3360元。

学校支付款项

2006年公用经费支出222887.51元。2007年公用经费支出202276.24元。

2007年寄宿生生活补助两次共支出21635元。2008年公用经费支出207950.98元。

2008年寄宿生生活补助两次共支出83999元。2008年政府资助贫困学生补助金1680元。2009年公用经费支出35339.5元。2009年政府资助贫困学生补助金3360元。三

查出的问题: 2008年春秋两季寄宿生生活补83999元,因修建,无住宿学生,未发,资金暂存中学账户。2006年至2009年3月发代课教师工资共计29280元。3 2006年至2008年垫付学校工程款185000元。4 2006年至2008年共支出归还信用社贷款利息95628.59元。学校自制发票有:2007——2008年初三教师加班费、各 种校外劳动补助、2007——2008年教师节慰问金、2006——2009年节假日教师护校费、2006——2009年

2006——2008年各种目标兑现奖金、2008年度清理厕所人员补助、2006——2008年先进教师奖品、2007——2008年两次班主任费。

整改情况

未发 2008年寄宿生生活补助83999元,已将问题上报乡政府和教育局。

垫支工程款已到账80000元,下剩105000元。3自制发票中的部分项目开支是否合理待上级领导指示后进行整改。

索罗中学自查小组

2009.5.19.3

第二篇:两免一补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自查报告

根据 教体局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执行情况自查通知的要求,我学区按照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 “两免一补”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学区2009年春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785人,小学生1256人,减免教科书2041套,享受寄宿生补助245人次,补助资金86625元;2009年秋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729人,小学生1022人,减免教科书1751套,享受寄宿生补助234人次,补助资金87750元,2010年春季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729人,小学生1022人,减免教科书1751套,享受寄宿生补助 310人次,补助资金116250元;2010年秋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814人,小学生855人,减免教科书1669套,享受寄宿生补助 334人次,补助资金125250元,2011年春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814人,小学生855人,减免教科书1669套,享受寄宿生补助369人次,补助资金183000元;2011年秋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690人,小学生692人,减免教科书1382套,享受寄宿生补助269人次,补助资金134500元2012年春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690人,小学生692人,减免教科书1382套,享受寄宿生补助 243人次,补助资金,185500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我学区自实施“两免一补”工作以来,学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各学校校长为组长领导小组,了解学校帮困学生的情况。明确了专人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落实专人负责具体操作,要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制。

(二)规范流程,加强管理

一是成立了“两免一补”评审领导小组,由班主任、教师代表、贫困生家长代表、群众代表、学生代表等成员组成,严格把关。二是坚持“三公示”,即公示贫困生界定标准,公示贫困生评审情况,公示评审结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一步规范免费教科书发放流程,保证资助名额分配,贫困生评定,教材选择等各个环节都做到公开透明,使之成为一项“阳光工程”。三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自下而上,具体到每一名贫困学生的动态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全校所有贫困生都纳入管理系统,定期更新,动态管理。

(三)建全制度,加强管理,形成帮困助学的长效机制

1、学校对申请、受理、审定、登记、办理、结算、备案等环节,建立起相应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帮困助学的工作机制,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困难学生不被遗漏,确保每一个特殊困难学生都受到特别关注,得到特别关爱。

2、学校加强对受助学生的跟踪了解,及时掌握受助学生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更好地落实帮困措施。

3、学校每学期末对帮困助学工作开展一次全面的自查、梳理、总结,结清帮困经费,及时调整和优化帮困助学工作的措施,不断提高帮困助学工作水平。

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一项“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学区通过自查深深认识到这项政策的意义,同时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操作流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身上,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二0一二年五月二日

第三篇:红城中学“两免一补”自查报告

红城中学“两免一补”自查报告

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办法;是保证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大战略举措。

我校校委会高度重视“两免一补”工作,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要求各处室各年级要从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从体现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关心的高度,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两免一补”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两免一补”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两免一补”工作落到实处。现将我校2005年秋季落实“两免一补”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

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两免一补”工作的基本思路,即:先免书费,再免杂费,后补生活费,分步实施,三年到位。我校去年(2004年秋)确定“两免一补”人数140人,每人补助杂费60元,共计6400元;2005年春确定“两免一补”人数120人,每生补助杂费110元,书费61元,共 元,2005年秋季确定“两免一补”人数200人,其20人被确定为补助生活费。为切实做好“两免一补”工作,我校在乡教办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精心组织,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为使“两免一补”政策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王以林同志亲自担任组长,副校长刘教丰同志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任成员。基本上做到了政策具体,责任明确,进一步分清了各处室的职责,狠抓落实。

(二)健全机构、精心组织

及时成立了红城中学“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班选送的贫困生进行评议、审查,发现有违反“两免一补”规定不符合贫困生要求的学生,一律予以清除。制定和修订“两免一补”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贫困学生资料档案,负责对全校“两免一补”工作的部署指导和督促检查。同时,加强对“两免一补”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确保熟练掌握相关政策措施。

(三)规范流程,加强管理

一是成立了“两免一补”评审领导小组,由班主任、教师代表、贫困生家长代表、群众代表、学生代表等成员组成,严格把关。二是坚持“三公示”,即公示贫困生界定标准,公示贫困生评审情况,公示评审结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一步规范免费教科书发放流程,保证资助名额分配,贫困生评定,教材选择等各个环节都做到公开透明,使之成为一项“阳光工程”。三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自下而上,具体到每一名贫困学生的动态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全校所有贫困生都纳入管理系统,定期更新,动态管理。

(四)明确要求,及时发放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印发《贫困学生调查表》,让各校明确帮扶的对象,并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分配方案,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红城中学2005年享受“两免一补”救助的贫困生200人,共发放免费教科书9科,32种,3850册。

(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监督检查

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一项“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们为此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文化长廊、广播室、校园网等媒介,对“两免一补”政策及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让这项政策的意义和内容为社会各界特别是贫困学生家庭全面准确地了解,让这项工作为当地党委、政府了解和支持。同时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操作流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身上,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第四篇:红城中学“两免一补”自查报告

红城中学“两免一补”自查报告

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办法;是保证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大战略举措。

我校校委会高度重视“两免一补”工作,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要求各处室各年级要从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从体现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关心的高度,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两免一补”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两免一补”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两免一补”工作落到实处。现将我校2005年秋季落实“两免一补”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为使“两免一补”政策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王以林同志亲自担任组长,副校长刘教丰同志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任成员。基本上做到了政策具体,责任明确,进一步分清了各处室的职责,狠抓落实。

(二)健全机构、精心组织

及时成立了红城中学“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班选送的贫困生进行评议、审查,发现有违反“两免一补”规定不符合贫困生要求的学生,一律予以清除。制定和修订“两免一补”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贫困学生资料档案,负责对全校“两免一补”工作的部署指导和督促检查。同时,加强对“两免一补”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确保熟练掌握相关政策措施。

(三)规范流程,加强管理

一是成立了“两免一补”评审领导小组,由班主任、教师代表、贫困生家长代表、群众代表、学生代表等成员组成,严格把关。二是坚持“三公示”,即公示贫困生界定标准,公示贫困生评审情况,公示评审结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一步规范免费教科书发放流程,保证资助名额分配,贫困生评定,教材选择等各个环节都做到公开透明,使之成为一项“阳光工程”。三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自下而上,具体到每一名贫困学生的动态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全校所有贫困生都纳入管理系统,定期更新,动态管理。

(四)明确要求,及时发放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印发《贫困学生调查表》,让各校明确帮扶的对象,并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分配方案,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红城中学2005年享受“两免一补”救助的贫困生200人,共发放免费教科书9科,32种,3850册。

(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监督检查

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一项“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们为此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文化长廊、广播室、校园网等媒介,对“两免一补”政策及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让这项政策的意义和内容为社会各界特别是贫困学生家庭全面准确地了解,让这项工作为当地党委、政府了解和支持。同时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操作流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身上,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第五篇:两免一补

“两免一补”心得体会

以前,我哥哥姐姐上学的时候,学校不仅要收书费,学杂费,还要收作业本费。除了这些,还有生活费。农村的贫困学生哪承担得起?所以不少同学成绩很优秀,也不得不辍学。那时,我家也很穷,不仅学杂费还有生活费根本就交不起。无奈之下,哥哥姐姐们都退学了,到外地打工去了。他们合力供我一人上学,也只能勉强维持。现在我已经上到三年级,考虑到家庭条件不宽裕,我便向校方递交了了申请书,申请补助。学校经过调查,批准了我的申请,我很幸运的拿到了1000元的生活补助金。当我听到宣布通知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感谢的话都卡在了嗓子眼里。

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无微不至。不让贫困生辍学,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当文盲。现在我们上学,不仅不收任何费用,而且每年还补助我们生活费。对补助的钱,同学们一分都不敢乱花。我们知道,这些钱是国家出于对我们成长的关心而给的帮助,所以一定要好好学习,成才之后报效祖国,报答社会。

在我有幸得到这份政府给贫困生的补助后,我也确立了一个目标:现在,我享受着祖国的阳光雨露,我要怀着感恩之心;等我长大后步入社会,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也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贫困学生,让他们接受良好教育,得到温暖和帮助。

“两免一补”的政策,圆了多少学生的上学梦!我们再也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我们一定不辜负家长、老师、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愿美好的阳光常在,愿温馨的关怀永存,愿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苦难学子的心灵都得到照耀!

“两免一补”心得体会

有助学金的日子里,我的天空少了几分阴沉,多了几分晴朗;有助学金的日子里,我的生活像春柳般充满着生机与诗意;有助学金的日子里,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改进人生,完善自己。我要用自己坚挺的双翅将它的恩惠化成春雨滋润心田每个地方,这个冬日里有它的陪伴我无比感动。

古人云:“仁以知恩图报为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面对着国家助学金所给予的帮助和鼓励,我们心中万般感谢的祝愿在这里汇成一句简短的但代表我们心声的话,那就是“谢谢”!有了国家助学金的相伴,我前行的道路更加宽广。我的心灵不再寂寞与无助。感谢那些所有给我们力量的人,给了我们光芒的学习生涯。黑暗的天空因群星点缀而璀璨,平凡的我们因感恩的心而不再平凡。

受到国家的资助,我深感社会是无比的温暖,并时刻提醒自己,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和一种帮助,它教育我们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想,这也是国家助学金的作用。它启迪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启迪我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未来”。感谢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感谢伟大祖国美好和谐的政策。也许,前方还有许多困难等着我们,但我们的心却异常坚定,是国家助学金政策和学校的关怀,给了我们力量去战胜人生的挫折。我要实现人生思想的心,乘风破浪,激流勇进,不断地奋力前行,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两免一补”心得体会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国家,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国家助学金的相伴,它减轻了我们的家庭经济负担,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得到了物质保证,让我们能够安心地在教室里学习更是让我们懂得了知恩图报,培养了我们生活的自信心,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坚定了我们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信念。存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奋力拼搏,励志成才,努力成为未来社会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我们正在经历的生命,身边的生命,悉心的呵护,使其免遭创伤。感恩生命,为了报答生命的给予,我们实在不应该轻视和浪费每个人仅有的一次生命历程,不应荒废青春,一生碌碌无为,而应让生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体现出生命的价值,让生命更有意义,显示出生命本应拥有的精神。我会始终坚定自己的目标,奋发图强,用青春的激情毅力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光辉未来。

感谢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感谢伟大祖国美好和谐的政策。也许,前方还有许多困难等着我们,但我们的心却异常坚定,是国家助学金政策和学校的关怀,给了我们力量去战胜人生的挫折。

“两免一补”心得体会

回忆以前开学,我揣着父母辛苦为我筹到的七百元学费,去报名。一路上,别的小伙伴都是蹦蹦跳跳地欢跑着。而我却是小心翼翼地捂着口袋,捂着那来之不易的学费钱,慢慢地走着,深怕一不小心弄丢了,那可就上不成学了。

来到学校,见同学们互相问道:“你知道今年的生活费是多少吗?”“听说七百多元。”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我脑海里顿时一片空白,像得了失忆症一样。要知道,父母为了给我筹集这六百元学费,只差没有砸锅卖铁了。本来我家经济条件就不好,这下,我的学费可就成了大问题。记得放假回家时,我给爸妈提到生活费的事,爸爸眉头紧锁,一言不发,只是长叹了一声。

为了给我筹学费,一家人都起早贪黑地忙碌:爸爸妈妈在田间地头劳动;我呢,自然也懂事了些,每天细心的照料鸡鸭,只盼望它们能尽快长大。

补助贫困生生活费。不但学杂费不交了,只交书本费,现在生活费也补助给了我。这样减轻了父母的负担,那些没钱上学的孩子就可以重返校园,继续读书了。

坐在书桌前,我认真而幸福地翻看着新书。我知道,这新书包

含着国家对我们西部孩子的深切关怀,也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之美。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