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自查报告

两免一补自查报告

两免一补自查报告



第一篇:两免一补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自查报告

根据 教体局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执行情况自查通知的要求,我学区按照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 “两免一补”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学区2009年春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785人,小学生1256人,减免教科书2041套,享受寄宿生补助245人次,补助资金86625元;2009年秋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729人,小学生1022人,减免教科书1751套,享受寄宿生补助234人次,补助资金87750元,2010年春季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729人,小学生1022人,减免教科书1751套,享受寄宿生补助 310人次,补助资金116250元;2010年秋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814人,小学生855人,减免教科书1669套,享受寄宿生补助 334人次,补助资金125250元,2011年春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814人,小学生855人,减免教科书1669套,享受寄宿生补助369人次,补助资金183000元;2011年秋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690人,小学生692人,减免教科书1382套,享受寄宿生补助269人次,补助资金134500元2012年春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690人,小学生692人,减免教科书1382套,享受寄宿生补助 243人次,补助资金,185500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我学区自实施“两免一补”工作以来,学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各学校校长为组长领导小组,了解学校帮困学生的情况。明确了专人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落实专人负责具体操作,要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制。

(二)规范流程,加强管理

一是成立了“两免一补”评审领导小组,由班主任、教师代表、贫困生家长代表、群众代表、学生代表等成员组成,严格把关。二是坚持“三公示”,即公示贫困生界定标准,公示贫困生评审情况,公示评审结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一步规范免费教科书发放流程,保证资助名额分配,贫困生评定,教材选择等各个环节都做到公开透明,使之成为一项“阳光工程”。三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自下而上,具体到每一名贫困学生的动态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全校所有贫困生都纳入管理系统,定期更新,动态管理。

(三)建全制度,加强管理,形成帮困助学的长效机制

1、学校对申请、受理、审定、登记、办理、结算、备案等环节,建立起相应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帮困助学的工作机制,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困难学生不被遗漏,确保每一个特殊困难学生都受到特别关注,得到特别关爱。

2、学校加强对受助学生的跟踪了解,及时掌握受助学生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更好地落实帮困措施。

3、学校每学期末对帮困助学工作开展一次全面的自查、梳理、总结,结清帮困经费,及时调整和优化帮困助学工作的措施,不断提高帮困助学工作水平。

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一项“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学区通过自查深深认识到这项政策的意义,同时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操作流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身上,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二0一二年五月二日

第二篇:两免一补

“两免一补”心得体会

以前,我哥哥姐姐上学的时候,学校不仅要收书费,学杂费,还要收作业本费。除了这些,还有生活费。农村的贫困学生哪承担得起?所以不少同学成绩很优秀,也不得不辍学。那时,我家也很穷,不仅学杂费还有生活费根本就交不起。无奈之下,哥哥姐姐们都退学了,到外地打工去了。他们合力供我一人上学,也只能勉强维持。现在我已经上到三年级,考虑到家庭条件不宽裕,我便向校方递交了了申请书,申请补助。学校经过调查,批准了我的申请,我很幸运的拿到了1000元的生活补助金。当我听到宣布通知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感谢的话都卡在了嗓子眼里。

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无微不至。不让贫困生辍学,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当文盲。现在我们上学,不仅不收任何费用,而且每年还补助我们生活费。对补助的钱,同学们一分都不敢乱花。我们知道,这些钱是国家出于对我们成长的关心而给的帮助,所以一定要好好学习,成才之后报效祖国,报答社会。

在我有幸得到这份政府给贫困生的补助后,我也确立了一个目标:现在,我享受着祖国的阳光雨露,我要怀着感恩之心;等我长大后步入社会,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也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贫困学生,让他们接受良好教育,得到温暖和帮助。

“两免一补”的政策,圆了多少学生的上学梦!我们再也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我们一定不辜负家长、老师、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愿美好的阳光常在,愿温馨的关怀永存,愿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苦难学子的心灵都得到照耀!

“两免一补”心得体会

有助学金的日子里,我的天空少了几分阴沉,多了几分晴朗;有助学金的日子里,我的生活像春柳般充满着生机与诗意;有助学金的日子里,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改进人生,完善自己。我要用自己坚挺的双翅将它的恩惠化成春雨滋润心田每个地方,这个冬日里有它的陪伴我无比感动。

古人云:“仁以知恩图报为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面对着国家助学金所给予的帮助和鼓励,我们心中万般感谢的祝愿在这里汇成一句简短的但代表我们心声的话,那就是“谢谢”!有了国家助学金的相伴,我前行的道路更加宽广。我的心灵不再寂寞与无助。感谢那些所有给我们力量的人,给了我们光芒的学习生涯。黑暗的天空因群星点缀而璀璨,平凡的我们因感恩的心而不再平凡。

受到国家的资助,我深感社会是无比的温暖,并时刻提醒自己,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和一种帮助,它教育我们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想,这也是国家助学金的作用。它启迪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启迪我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未来”。感谢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感谢伟大祖国美好和谐的政策。也许,前方还有许多困难等着我们,但我们的心却异常坚定,是国家助学金政策和学校的关怀,给了我们力量去战胜人生的挫折。我要实现人生思想的心,乘风破浪,激流勇进,不断地奋力前行,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两免一补”心得体会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国家,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国家助学金的相伴,它减轻了我们的家庭经济负担,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得到了物质保证,让我们能够安心地在教室里学习更是让我们懂得了知恩图报,培养了我们生活的自信心,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坚定了我们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信念。存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奋力拼搏,励志成才,努力成为未来社会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我们正在经历的生命,身边的生命,悉心的呵护,使其免遭创伤。感恩生命,为了报答生命的给予,我们实在不应该轻视和浪费每个人仅有的一次生命历程,不应荒废青春,一生碌碌无为,而应让生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体现出生命的价值,让生命更有意义,显示出生命本应拥有的精神。我会始终坚定自己的目标,奋发图强,用青春的激情毅力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光辉未来。

感谢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感谢伟大祖国美好和谐的政策。也许,前方还有许多困难等着我们,但我们的心却异常坚定,是国家助学金政策和学校的关怀,给了我们力量去战胜人生的挫折。

“两免一补”心得体会

回忆以前开学,我揣着父母辛苦为我筹到的七百元学费,去报名。一路上,别的小伙伴都是蹦蹦跳跳地欢跑着。而我却是小心翼翼地捂着口袋,捂着那来之不易的学费钱,慢慢地走着,深怕一不小心弄丢了,那可就上不成学了。

来到学校,见同学们互相问道:“你知道今年的生活费是多少吗?”“听说七百多元。”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我脑海里顿时一片空白,像得了失忆症一样。要知道,父母为了给我筹集这六百元学费,只差没有砸锅卖铁了。本来我家经济条件就不好,这下,我的学费可就成了大问题。记得放假回家时,我给爸妈提到生活费的事,爸爸眉头紧锁,一言不发,只是长叹了一声。

为了给我筹学费,一家人都起早贪黑地忙碌:爸爸妈妈在田间地头劳动;我呢,自然也懂事了些,每天细心的照料鸡鸭,只盼望它们能尽快长大。

补助贫困生生活费。不但学杂费不交了,只交书本费,现在生活费也补助给了我。这样减轻了父母的负担,那些没钱上学的孩子就可以重返校园,继续读书了。

坐在书桌前,我认真而幸福地翻看着新书。我知道,这新书包

含着国家对我们西部孩子的深切关怀,也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之美。

第三篇:两免一补

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2010年秋季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方案。

一、基本政策

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两免”资助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父母均为农民的学生,“一补”资助对象为“两免”资助范围内的贫困寄宿生。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所需资金由县财政解决。

对享受“两免一补”资助的学生,学校和有关部门一律不得再以任何名目收取教科书、教辅材料等费用,违者按乱收费处理。严格按“一费制”标准免除杂费,不得再以任何名目向学生收取其它费用。

二、操作办法

1、“两免一补”对象的确定。

“两免”对象按照学生父母户籍均为农业户口的标准确定。“一补”资助对象按照扶贫工作确定的贫困标准界定,以下几种类型优先作为资助对象:持有农村低保证家庭的学生;因天灾人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家庭的学生;父母因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学生;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学生。对革命烈士子女、独生子女、少数民族家庭子女以及艾滋病家庭子女给予优先照顾。

2、资助对象的确定程序。

第一,学校通过有效途径公布资助信息,包括资助政策、资助名额、资助程序等。第二,学校组织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填写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申请书。申请书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申请资助项目及申请理由。

第三,学校负责成立有学生家庭所在村委会成员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和教师代表等参加的评审小组,按照政策规定和相关办法进行评审,初步确定资助名单。学生来自较多村组的学校,可以成立若干个评审小组。

第四,学校将评审结果在校内及学生家庭所在村民小组分别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县财政、教育部门设立举报电话,并在电视台向全县公布,及时查处有关问题。第五,公示无异议后,学校组织受助学生填写《2010年秋季“两免一补”学生登记表》,建立资助学生档案,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县教育局、财政局。第六,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审核确定资助对象,并上报市教育局、财政局备案。

3、发放程序。

所有教科书由学校按“课前到书”要求统一发放。受助学生确定后,学校直接免收受助学生的教科书费和杂费,在其教科书扉页加盖“本书由国家免费提供”印章,向受助学生开具免收杂费证明,不得先收后退。学生或家长在发放花名册上签字,学校将花名册报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备案。

县财政局按照确定的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助人数和补助标准,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各学校。学校将补助资金一次发放到学生个人,受助学生或家长在发放花名册上签字,学校将化名册报县教育局、财政局备案。

4、资金管理。

“两免一补”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分账核算、集中支付、封闭运行。县财政局设立“两免一补”资金专户,资金按规定从专户中直接拨付。免费教科书资金,由县财政局根据实际享受免费教科书学生数,按照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确定的结算价格,据实结算,直接拨付县新华书店。免杂费资金,由县财政局在开学前先将资金预拨到有关学校,以保证学校运转,再根据实际落实免杂费学生数和补助标准进行结算。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因省下达资助人数与实际应补助人数所产生的资金差额,由县财政清算,不足部分由县财政安排,结余资金转到下一学期继续用于“两免一补”。

“两免一补”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截留挪用,不得用于抵顶学生以前的欠费,各学校要将财政补助的免杂费资金全部用于学校的公用经费,不得挪做他用;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要以现金形式及时足额一次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不得变相截留。

三、实施步骤

各有关学校要在学期初,通过有效途径公开资助信息(包括资助条件、资助名额,资助的申请、审核、监督和申诉程序等),组织符合资助条件、希望获得资助的学生填写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申请书。

发放前,学校成立有村委会成员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和教师代表等参加的评审小组,按照政策规定和相关办法进行评审,初步确定资助名单,并按要求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组织受助学生填写《2010年秋季“两免一补”学生登记表》,将受助学生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县教育局、财政局审核确定。

四、有关要求

县财政局、教育局在“两免一补”工作中,要坚持“三个必须”,即政策宣传必须广泛深入,做到家喻户晓;评审小组必须建立健全,做到组成人员齐全、评审民主公正;资助名单必须在学校和学生家庭所在村民小组同时公示,做到公开透明。做到“四个到位”,即领导组织到位,资金落实到位,督导检查到位,信访处理到位。达到“一个确保”,即确保把“两免一补”工作办成“阳光工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正落实到学生当中。

李集二中

第四篇:两免一补[模版]

“两免一补”政策主要内容

1、“两免一补”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免杂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简称“两免一补”。

2、免杂费标准为:县镇初中每生每年230元、小学每生每年180元,农村初中每生每年200元、小学每生每年150元。

3、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在校住宿期间每生每学期625元。

5、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收学费,2006年起,我县全免杂费。要求学生和家长明白不是“学费少了”,而是不收学杂费,同时为贫困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为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在一切交谈和应答中要彻底消除“学费”二字。

实施“营养餐”,幸福农村娃

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县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含县城)全部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在“一补”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试点标准补助,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学生在校时间按200天计算,每生每年补助600元。

享受营养餐,感恩营养餐。

第五篇:两免一补

“两免一补”的主要范围和标准是什么?怎么申请?记者请教育部门的有关人员来具体解读。

问:国家出台的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对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含正版学生字典),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

问:目前,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的资助标准是多少?

答: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的资助标准经历过两次上调,达到目前的小学生1000元/生·年,初中生1250元/生·年,基本达到了对在校寄宿生生活给予帮助的目的。具体的补助标准为:小学生4元/天、初中生5元/天,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来计算。

问:如何申请寄宿生生活补助?流程是怎么样的?

答: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按学期申请、评定、发放。具体流程是:(1)公开补助信息。学校通过有效途径公布生活费补助政策,包括补助对象条件、补助标准、评定程序等。(2)班主任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交个人申请。以班为单位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交经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社区)盖章确认的生活费补助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3)班级、学校评审。在收齐学生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成对申请学生的评审认定工作。(4)学校、部门公示。学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后,将评审结果在校内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期内对有重大异议的受助对象,及时查实处理。不符合受助条件者,予以取消。(5)申诉。在公示期间内,教师或学生家长(监护人)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提请复议,受理复议在接到提请复议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6)上报、核定。区教体局会同区财政局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所属学校生活费补助申请学生名单审核工作,并将审核结果及时书面通知学校。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fanwen/1/85523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