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杰出纳员自查报告
出纳员自查报告
自进入荆门市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以来,我能自觉地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勤勤恳恳,认真完成本职工作。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一线职工,我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保持自律,能认真遵守各项安全保卫制度和内控制度。
通过学习《分行自查工作报告会》的会议精神和通知要求,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和岗位职责,对本人入行工作以来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查,针对岗位职责和安全保卫及各项内控制度,我也意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现将自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思想觉悟不够高。以为自己工作这么多年了,产生了麻痹大意的思想,对平常工作细节不够重视,有时对工作和上级交给的任务存在应付了事和懒散的想法。理论学习不够,认为出纳工作也用不着学什么大理论,反正就数钞票,人人都会,没什么可以学习和创新的,也就懒得去学了。
2、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文明优质服务水平还可以增强。工作效率不够高,对一些零破残币的挑捡整理工作不够认真,新旧或完整与破残币挑捡速度不够快,对点钞和鉴别货币技术还有待提高。对一些换零整币的网点有时态度不是很好。
3、由于客观上的原因,我行现金的流量比较大,有时怕麻烦,没有及时上缴超限额的现金,造成库存现金超限额。调入时也是多调一些现金做库存,造成了资金占用。
4、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强,警惕性不够高。有时库房门因为还要进出,怕麻烦没有及时上锁和旋转密码盘;有时没有及时做到各项登记簿和及时办理移交手续,以为都是同事,应该相互信任;特别是我行的下乡任务比较平凡,在网点收款时只求速度,对现金盘点不够仔细而导致账目不符,缺乏耐心、细心。
以上是我在这次学习文件和精神后,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岗位职责,查找自己工作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严格执行我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吸取教训,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完善自我,踏踏实实工作,热忱服务,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陈
杰
2012年3月13日
第二篇:陈德杰
中文名:陈德杰 英文名:Edward E.Chan 国籍:中国香港
WSET 在读 4 级文凭课程,世界侍酒师大师联盟成员,香港葡萄酒艺术协会副会长、香港 闻香品酒学院合伙人,专注葡萄酒品评系统的研究,致力建立属于中国的葡萄酒品评系统,掌握葡萄酒在中国的话语权。AWS 20 分制葡萄酒评分系统创始人。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国籍: 民族:
陈德杰 Edward E.Chan 陈教主 中国香港 汉
出生地: 出生日期: 职业: 毕业院校: 主要成就:
珠海 1987年2月 米隆葡萄酒商学院 董事 人大 AWS 葡萄酒20制品评系统的建 立
历程感悟
不拘泥于以酒讲酒,葡萄酒被赋予了历史、哲学、神学、宗教、人文等元素,很多人 一直从酒的角度去传播葡萄酒,其实,葡萄酒所蕴含的哲学一天一夜都讲不完。在另一层面 上,品酒系统的普及于现今大陆还是荒芜地带,众多酒友还自傲拥有 WSET3的认证,所谓 酒海无涯苦作舟。WSET3只是一个开始,它只不过授予你一套方法论,而你则需要通过这 套方法论去不断学习,不断强化自我!酒不是学出来了,是走和喝出来的。做酒门槛低,但 想专注这一行门槛却很高。说到盲品,其实盲品的结果不重要,毕竟只是记忆游戏,推断的过程才是展现实力的 重要指标。葡萄酒的香气及风格是主官的,但是自身品质是客观的,所以千万不要说品评葡 萄酒是主观意识作主导,葡萄酒的价值是客观体现的。
第三篇:竞聘上岗申请书陈杰
竞聘上岗申请书
尊敬的学校领导:
本人于1996年10月取得小学语文一级教师任职资格,于2006年12月取得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任职资格。在工作中,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对工作兢兢业业,从不拈轻怕重。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我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历年来的教学质量监测统考中,本人的教学成绩总是名列全乡前四名。由于自己对工作的执着和努力,本人于2004年获“新窑乡优秀教导主任”的荣誉称号;2006年获“六枝特区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在2007年“新窑乡农业人口普查中”,获“新窑乡先进普查员”荣誉称号。并且本人还多次参加过“六盘水市”和“六枝特区”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
综上所述,我认为自己已具备竞聘小学教师11级岗位的相关条件,为此,特向学校领导申请竞聘小学教师11级岗位。敬请学校领导对我的申请核实后,给予批准为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陈杰
2009年11月25日
第四篇:心得体会陈端杰
跟岗培训心得体会
溆浦县双井镇中学陈端杰
怀着期待,怀着好奇,也带着一个作为年轻教师那股好学的劲儿,我很荣幸地来到到怀化市铁路第二中学参加国培计划(2016)——“特岗教师”名校跟岗培训。
开班的第一天,负责培训的班主任杜艳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这次培训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从他的讲话中,我明白了参训就是我们必须要怀着主动、很乐意的心态,要有求知识、求发展的欲望,只有心态放端正了,才能够把本次培训做好。作为特岗教师,这次培训的确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也要及时得把培训老师所讲的重点立刻记下来,积极思考后把自己所思所想也要马上记录下来,并且和各个地方的同事们共同分享,交流,以达到共同进步。
培训的第一个主题——“有关特岗教师的特与不特”。是芷江培训中心书记邱少春老师给我们上的。深入农村教学的特岗老师们的重要性。他强调,三年特岗定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并且要做到不断看书与思考,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人生不读书太可惜;身在农村,不仅给我们眼睛美的享受,更给我们心灵美的享受,这告诉我们在上完课后,必须思考,然后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下属于自己的心得和收获,再拿来和别人一起分享,还可以得到别人宝贵的意见,说不定贵人的意见正是迷失在茫茫海上的指南针帮你找到航海的方向,加速让你找到停泊的港湾。
这次培训的时间一共有十二天,对我们来说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必须抱着一个虚心学习的心态去学习,去倾听。培训老师们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加上他们幽默的语言和昂扬的激情,掌声此起彼伏,所有参训的老师们用眼睛、心灵尽情地享受着此刻的美好,彼此都忘记了时间的流动。可美好的瞬间总是那么短暂,在如此短暂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我深深反思:难道教学上就真的只有唯一答案吗?那种永远只崇拜老师和教材的学生就真的是优秀学生吗?我们当代泱泱大国为什么总是被时代牵着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真不能忽视!还有广州市外国语实验中学张东方老师以亲身经历提出的:不要把学生教育成你认为的正确的人,而是把学生教育成他们希望成为的人;这值得我们每一个特岗教师为之深思。同时岳阳许市中学何军副校长带给我们许市中学的办学理念,教学方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教育教学新的大门。以及中方县蒿吉坪乡民族中学校长的感人事迹也令我们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们热泪盈眶,他身上所展现的这种面对生活苦难从不低头,积极面对的态度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这次在怀铁二中的培训,收获很多,真正陶冶了我的心情,丰富了我的精神,特别是精华部分“跟岗实践”、“班主任专题”、“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深深吸引了我,它们将成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法宝。同时也非常感谢怀铁二中老师对我们的热情接待,不求回报的帮助,无私的指导。也感谢我们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宝贵培训的机会。
第五篇:陈杰人生教案
人生
宋家中学
陈杰
【教学目的】
1、抓住要点,理解文章对人生作的比喻,树立对生命的正确认识。2、发挥联想和想像,理解文章所说的理。
3、培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让生命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文章通过一系列的形象表达深刻道理的写法。2、难点:
结合文中一些关键句子理解课文。【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的女作家冰心把人生比作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比作是一棵小树。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把人生比作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人生》。
二、课前热身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粗字。
瞭望(liào)瞻望(zhān)攫取(jué)
鲑鱼(guī)停滞(zhì)
馈赠(kuì)
2、结合文章解释下列词语。瞻望:往远处看或往将来看。
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臆测:主观的推测。攫取:掠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几个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课文。
2、思考,作者把人生比作什么?你认为哪个比喻最形象,为什么? 人生如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工场。高塔这个比喻最形象。
(明确:人生犹如攀登,人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成长奋斗的进程,每前进一步,就如上了一个台阶。起初轻松快乐,越往上,难度越大。所以把人生比作高塔很形象。人类的命运有着这样的相似,但具体来说,生命的表现形式却千变万化。挖掘地洞、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中劳作则是三种不同的人生活动景像。)
四、结合关键语句,理解课文
1、“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一个地方。”──“大多数正常人的一生”是如何过去的?为什么“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一个地方? 学生结合文中的关键句子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每一件事物都是的”“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每一
级上似乎也难以再在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通常是一个人一年登上一级,他的旅伴祝愿他快乐──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的攀登下去,这希望也就显露出更多的矛盾”。
(明确:人一出生就开始攀登人生这座中空的高塔。起初的攀登不需太多体力、智力,又有父母的扶助,所以很容易,而且大部分时光是快乐的;越往上登,困难越大,要靠体力、智力,到一定时期还会失去父母的扶助,失去一切帮助,只能靠自己的力量;由于经历的事越来越多,所以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不再值得留恋。所以攀登高塔时,不再有什么新的追求,平平庸庸而过。大多数人每增长一岁,就会受到人们的一次祝贺,年岁越大,人们希望其生存下去的愿望也欲强,但继续“登下去”的可能欲小,困难欲多。等到他爬到他生命注定的某一级,他便死亡了。大多数人的一生就这样度过──乐天知命,平平庸庸,虽然年事在增高,但其思想、志趣、品质等精神方面的东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说他们的精神是停留在一个地方。)3、还在少数的人,他们的一生则是在探索、挑战和开拓中度过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是怎样的人?我们一起来研读一下下面三种人。
⑴ 师生共同分析第一种人。
“他们从事向思想深处发掘的劳动和探索”从这句话你感悟到“挖掘坑道”的人是哪一类人?“矿物”指什么? 实际生活中的这种人你知道哪些?
找出写这种人的工作状态的句子,说说作者赞颂了这类人的什么精
神?
⑵ 学生自读7~9段,讨论分析第二种人、第三种人。
抓住关键句子,说说“征服广阔领域”的人与“在工场的劳动者”分别是哪两类人,他们具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挖掘坑道的人──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如科学家、思想家──甘于寂寞,勇于探索。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军事家、政治家──勇于挑战,热爱生活。在工场劳动的人──艺术工作者、发明家──珍惜时间,勤于劳作。)
五、写作训练
由于篇幅有限,作者只写了一幅人生的总体画面和三种积极进取的人的活动景象。其实还可用更多的画面,更多的人的形象来概括丰富的人生。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像续写第四种人的生活景像吗?(学生习作摘录略)
六、小结
不论是哪一种人,哪一种生活场景,归结起来就是两个词──奋斗、进取。用冰心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地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是的,不是每一个生命都能达到人生最高的境界,不进取的便永远停顿在同一个地方。【板书设计】
攀登高塔
人
挖掘坑道
奋斗
生
征服广阔领域
进取
在工场劳动
2014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