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们“不断学习的重要性”的诗句有哪些
1、体身实践重要性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行。
2、原文冬夜读子聿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注释①示:训示、指示。
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②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遗:保留,存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③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
④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觉得。
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⑤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实践。
躬行:亲身实践。
4、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5、简析首联诗人赞扬了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
颔联是说做学问的艰难。
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
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
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后两联,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
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
“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
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论语》十二章中强调以学习、工作为乐趣的重要性的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形容知识的诗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道友系列1287 2014-09-17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7、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国志) 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10、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 11、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
(庄子) 1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京) 1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1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 1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1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 1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 19、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0、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左宗棠)
告诉我们不断学习的重要性的诗句有哪些
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句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不会枯竭,永远充满生机。
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句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道出了实践的重要性。
供参考。
如何看待古筝进行网上教学
筝是我国最古老最富有特 色的弹拨乐器之一,其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而细腻。
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来描绘筝艺术所达到的令人神驰的境界,它既擅长表达抒情的曲调,又能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无不使人为之心倾。
近年来,随着古筝教学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古筝的学习与了解己成为学生音乐启蒙与大众陶冶性情的一件极好的工具,面对习筝者的日益增多,当今教育师资水平及教育力度的跟不上,导致了师生对于古筝基本功训练也越来越忽视。
今天的习筝者追求的不是作品内容的精、准、深,而是追求陆子的大、高、难。
这种“揠苗助长”式的学习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和麻烦。
俗话说: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可贵性。
论语中论述了 兴趣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学习的三层境界:知 、好、 乐【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译文】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解释】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分析】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就学习而言,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
兴趣者,爱好,好也。
更高的境界,则是乐。
因何而好,为何而好,因何而乐,为何而乐,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