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人物 > 影视剧人物

裴炎是怎么死的

裴炎是怎么死的



在历史长河中,裴炎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集“帝王、权谋、生存”于一体的《资治通鉴》,依旧是学者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其读者可谓是获益良多,既能了解历史,也能学习书中的管理能力、从政经略以及安身立命之能。

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靠着自己出色的政治才能,顺利夺取了李唐的江山,可由于她是唯一以女性身份称帝的人,因此她的政权一开始并不稳定。

李唐王朝发展了这么长时间,也是有着一定的实力,底下还有众多的藩王,这就让武后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朝内外反对她称帝的人确实很多。

为了能解决这些威胁自己的人,武后就选择大力提拔酷吏,利用这些人来惩罚那些反对自己的人,她在位的时候,杀掉了众多的王公贵族,朝中大臣也死了不少。

其中裴炎的死,对于政局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裴炎出身名门,后来也得到了高宗的重用,由于他博学多才,因此在高宗去世的时候,就专门让他来辅佐太子。

可没想到,裴炎希望能掌握大权,他与李显就发生了冲突,因此他就选择与武后合作,联手废掉了李显,这件事让裴炎得到了武后的信任。

后来他还是受到了武后的猜忌,在徐敬业起兵之后,裴炎被牵扯进来,最终也被皇帝给杀掉,他的死亡,让朝中就失去了能牵制武后的人,这也让武则天在后面能顺利称帝。

有关裴炎的死亡,其实也存在着很多的争议,有一件事就非常有名,当初裴炎写了“青鹅”两个字,这封信是送给徐敬业的,没想到被皇帝得到,武则天看到这封信之后,就选择把他给杀掉。

而文武百官并不了解这封信的内容,至于青鹅到底是什么意思,也没几个人能猜得出来,那么武则天为何就单单靠着这两个字,就把裴炎给杀掉了呢?

其实这两个字是利用了拆字法来解读,‘青’字可拆分为‘十二月’,‘鹅’字拆为‘我自与’,连起来,裴炎就打算要在十二月份城中配合徐敬业的军队起事。

当然,这件事其实是虚构出来的,它是来自唐朝的笔记小说,而正史里面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况且裴炎的身份非常特殊,要杀他这么一位顾命大臣,不是靠着拆字就能处理掉的。

那么裴炎为何会被杀掉呢?我认为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他心里反对武后称帝,虽然他跟着武后一起废掉了李显,那是因为当时武后还是国家的太后,因此他与太后合作,可以牢牢控制住皇帝,这样自己就能掌握大权,毕竟武后一个女人,是没办法正式主导朝堂的。

可她要当皇帝就不一样了,那就顺理成章接管朝堂,武后心里确实有这个意思,可裴炎这个时候就反对她,不仅坚决要求武后把政权还给皇帝,还借着徐敬业起兵的事情,趁机给武后施压,他的这种做法,除了激怒武后外,没有什么太好的效果,因此他最终被武后杀掉。

裴炎与李显的争夺,我们可以理解为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冲突,历来的这些辅政大臣,其实大部分的人都与新皇帝存在着一些冲突,虽说君臣有别,但这个辅政的界限不是非常清晰,因此很多人就有越轨的情况。

唐朝的宰相权力还是比较大的,像当初长孙无忌这些人,都能逼得唐高宗不得不低头,那么裴炎等人,自然就能给皇帝施加更多的压力。

可他们本质的利益,与李唐政权是一样的,因此这些人在反皇帝的同时,也会继续维护李唐的政权。裴炎会闹出这么一段故事,也不是没有问题的,我认为他与徐敬业之间,也有可能是有过一些联系。

别的不说,单单是他在徐敬业起兵反叛之后,没有坚决撇清自己,反而还趁着这次的动乱,让武后尽早把政权交出来,说他没有问题的话,估计谁都不会相信的。

因此武后杀他,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裴炎的死亡牵连了不少人,像程务挺这类的名将,也由于他的事情被牵连进来,最终被武后给杀掉。

当然,很多所谓的罪名,还是后来加在裴炎这些人身上的,他们肯定会有一些问题,但罪名真不见得就会这么大,说到底,这些人与武后不是一条心,他们并不像武三思这类的,坚决拥护武后的政权,因此才能得到武后的支持。

留着裴炎、程务挺这些人在,只会让武后称帝受到更多的阻碍,这些人除了是李唐的臣子外,也都是一些勋贵名门出身。

武后就不太一样了,她的家世相对来说比较一般,她要想继续掌权,就必须要做好平衡,比如想办法增加一些寒门出身的人,靠着提拔这些人,来对抗朝中这些门阀子弟。

裴炎是属于这些门阀中的代表,他被武后打压也很正常,随着裴炎的死亡,武后也加快了自己称帝的步伐,如果徐敬业起兵能造成极大的压力,那么武后或许会考虑还政的事情,裴炎等人也有可能不被杀掉,他对于形势的判断还是有明显的误差。

当初徐敬业起兵,声势确实很大,可双方的实力确实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因此裴炎应该观望一段时间,然后再做出选择,他就是太着急了,要是能有些耐心,也不至于死得太早。

裴炎虽然有着不错的文才,可他的政治嗅觉确实太差了,高宗选他作为辅政的人,确实是选错了,朝中也确实没几个可以信赖的人了,大部分都依附武则天。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