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化 > 世界文化

水原华城的历史意义

水原华城的历史意义



水原华城是李朝(1392-1910年)后期建于京畿道水原市内的邑城。水原城的轴城于李朝第22代王正祖18年即1794年开工,1796年完工,是为了向父亲庄献世子表示孝心以及显示经济实力而建造的新城市。水原华城城墙全长5.52公里,安装了各种在其它城内看不到的军事设施。城墙上方建造了女墙,上面有多个射击口,可以既掩护自身,又能监视和攻击敌人。

东西南北四个方面都有城门,北门称长安门,南门称八达门,东门称苍龙门,西门称华西门。水原城内还有小溪流经,小溪与城墙相遇处则设置了水门,共有7个拱形水门可供小溪流过,其上修建了名叫华虹门的楼阁。华城建设时参考了实学家柳馨远(1622-1673年)和丁若镛(1762-1836年)的意见,并以此为设计的基本方针,被认为是韩国城墙中最科学的城墙。

特别是修建城墙时同时使用了石材和砖块,其结构既能防御敌人的弓箭和长枪,也能向敌人开枪发炮,可谓十分优秀。此外丁若镛发明的起重机使用了多个滑轮,能经很小的力气拉动沉重的石头,大大提高了工程的效率。

历史背景

正祖的孝心不仅成为修筑水原华城的根本原因,而且水原华城成为政治构想的中心地,它的修筑蕴涵着为根除基于派别斗争的派系政治,实现强有力的王道政治的远大政治抱负,修筑它也是为了把它作为首都南边的军事要塞。水原华城由奎章阁文臣丁若镛以参考东西方的技术书籍编著的《城华筹略(1793年)》为指南,在曾任宰相的领中枢府事蔡济恭的总策划和赵心泰的指挥下,于1794年1月开工,到1796年9月竣工。

修建该城时,特别设计和使用了举重机、辘辘等新设备,用于搬运和砌筑沉重的石材等。在修建水原华城的同时还修建了附属设施华城行宫、中铺舍、内铺舍、社稷坛等很多建筑,但大部分因战乱被毁坏,只剩下华城行宫的一部分洛南轩。水原华城在长久的岁月中城墙多处损伤,朝鲜战争时更有许多设施遭到破坏,1975年至1979年又重新恢复原样。

根据修建之后发行的《华城城域仪轨》把大部分城廓又重新恢复成原样一直保存到今天。但是从八达门到东南角楼的491米却未能恢复。水原华城1963年1月被指定为第3号史迹进行着管理,包括的文物有八达门(第402号宝物)、华西门(第403号宝物)、长安门、空心墩等。1997年12月与昌德宫一起注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建筑意义

水原华城是在中国、日本等地也找不到的平面山城形式,同时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和商业功能,设施的功能最为科学和合理,结构实用,堪称东方城廓的典范。城廓只砌筑外侧,内侧利用自然地势用土填埋,即采用“外筑内托”的修筑方式来与大自然相互谐和。

并且水原华城受了在百姓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问的实践课题的实学思想的影响,而不是哲学论争,因此可以说混用砖头和石头,悬眼和漏槽的构思,举重机的发明,混用木材和砖头等修筑方法,堪称东方城廓修筑技术的结晶和稀世之作。特别是,水原华城是当时学者们通过充分的研究和细致的计划,集东西方建筑技术之大成而修筑的,具有巨大的建筑史意义。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