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种姓制度由来已久,最早记录于4000-6000年以前,它可不是根据人的富有程度评判的,而是根据人的地位(或职业)和思想的纯净度(宗教)来综合评价的。
80%以上的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教核心教义崇尚种姓制度。除印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有大量的印度教徒,崇尚种姓制度。
英国殖民后,迫于压力,印度政府在宪法里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并且废除了“不可接触”贱民制度。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种姓制度更是桎梏着近代印度人的发展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印度的社会发展。
对印度有些了解的外国人对种姓制度都很好奇,稍微捻熟一点的就开始打听人家是什么种姓,这是很无礼的行为,尤其是如果对方属于偏低种姓的时候,会令人十分尴尬。那应该如何区分印度不同种姓的人呢?
虽然种姓制度从法律上废除了,但在人们的意识中仍然强势存在。
直到现在,印度人仍然根据种姓群居,高种姓的人甚至不会和低种姓的人分享水源。一个婆罗门的人不会吃吠舍人做的东西或从他手里接过水喝。
所以,厨师如果是婆罗门的,那么所有的人都可以吃他做的饭;如果是低种姓的就麻烦了,很多人不会吃他做的东西。
稍低种姓的人在稍高种姓人面前只能坐在地上,而不允许平起平坐。所以,坐在椅子上的是高种姓的,坐在地上的是低种姓的。
高种姓的人会把子女送到国际学校、公共学校或寄宿学校,而低种姓的人的子女会在政府免费学校学习。
即便低种姓的人能够支付得起公共学校和国际学校的学费,校方也不会录取。因为在印度,孩子的入学申请非常严格,不但要考证父母的职业、背景和学历,就连祖宗三代的情况都要考察。
所以,我们在路上看到背着书包自己走路上下学的孩子基本都是政府学校的学生,也就是低种姓的群体。而国际学校和公共学校的孩子可以说100%都是私家车和校车接送的,绝对不会任其在马路上走。
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恒河流域后,当时对自然的崇拜导致最初的种族划分,主持祭祀的世袭宗教家族成为最高种姓婆罗门。
其实种姓就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和子孙的地位而人为划定界限,与统治者的血源有直接关系。比如由于雅利安人肤色较白,所以一般高种姓的人肤色都较浅、较高大,而低种姓的人肤色都相对较深、较矮小。
除了肤色,还可以从姓氏上分析出一个人的种姓。
印度人的姓氏以职业、信仰、居住地等命名。比如Bhat和Benerjee的意思是老师,那么这肯定是婆罗门的姓氏;
乔普拉Chopra、天都Tandon都是常见的姓氏,意思是勇士,不用问,这是刹帝利姓氏。
甘地Ghandi,是印度最有名的姓氏之一,意思是香水、卖香水的或卖杂货的,也就是说属于小商贩阶层的吠陀
一般来说,女性可以嫁给同种姓或比自己种姓高一级的男性,而嫁给比自己低种姓的是“逆婚”,是不允许的。这种逆婚者不但会被家族抛弃,而且他们的孩子会被降为贱民。
这是非常残酷的社会监督机制,每个人都参与。虽然那么不合理,但他的存在就值得研究。一些家庭为了虚荣,把女儿嫁到高种姓家庭以提高种姓地位。为此,女方家庭在婚姻中被索要巨额彩礼,随后,竟然有一些新嫁女孩被夫家谋杀的案例。
这种跨种姓婚姻竟然是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出现为了嫁妆谋杀妻子的祸根。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sjwh/35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