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化 > 世界文化

日本富士山名字的由来

日本富士山名字的由来



富士山(日语:ふじさん;英语:Mount Fuji),位于本州岛中南部,东距东京约80千米,跨越在日本静冈县与山梨县之间,山麓位于骏河湾至系鱼川之间的大地沟地带上。山底周长125千米,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

富士山是日本精神、文化的经典象征之一,在日本人的心中是一座蕴含着自然魅力,优美、庄严的神山。自古以来一直是日本文学者讴歌的主题,同时也是日本人崇敬的圣地,是日本民俗宗教的一部分。富士山山体呈圆锥状,山顶终年积雪。富士山山麓周围,分布着五个淡水湖,统称“富士五湖”。

富士山评为日本三灵山之一、日本百名山。被称作“芙蓉峰”或“富岳”以及“不二的高岭”。1936年2月,被指定为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2013年6月,被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富士山—信仰的对象与艺术的源泉”。

历史沿革

对古代的日本人来说,富士山是“遥拜”——从远处瞻仰崇拜的对象,为了抑制富士山的喷发,在富士山麓建造了浅间神社。

平安时代后期以来,富士山喷发活动归于沉静的,成为由日本古来的山岳信仰与密教等融合而成的“修验道”的道场,由“遥拜”的对象演变为“登拜”之山。12世纪前半期,末代上人在山顶建造了大日寺。再者,至室町时代后半期,不仅修验者,一般庶民也开始“登拜”富士山,富士登山逐渐大众化。

此后,日本战国时代,长谷川角行将新的富士山信仰整理成教义,在江户时代中期作为“富士讲”在以关东为中心的地区广为流行,许多人开始进行富士登山以及对白丝之泷等圣地的巡礼。至明治时代,女性的山顶登山也被解禁。

山名由来

富士,日语发音为fuji(ふじ),其由来有诸说:日本阿依努族语表征“火山”的“huchi”;朝鲜语表征“火”字的“puru”;马来语表征“绝佳”的发音“puji"或“fuji"。指向斜面或垂直的日语古语“fuji"的发音。

关于阿依努族语说法的提倡者是1877年来日本的英国传教士巴伊拉。但这一说法早在70多年前就被日本语言学家金田一京助全面否定。他认为如果对“huchi”这个语源作国语音韵史的考察,就会发现持这种说法的人是一种失考。

从日本最初有记录在案的书卷来看,奈良时代编撰的《常陆国风土记》中,首先将富土写成“福慈”(fuji)。在诗歌总汇《万叶集》里,则使用了“不尽山”、“布士”、“布二”等词语。它们的发音都是“ふじ”,后来又生出了“不二”、“不死”的用法。

“富士山”这个文字组合最初出现于平安时期的《续日本纪》:“天应元年七月六日,骏河国言。富士山下雨灰。”而现在意思上使用的“富土山”其含义是“对士来说是富有的山”之意。这是武士道草创期的镰仓时代生出的意思。

从上村信太郎在《富土山之谜》中统计的数字来看:富土山现在至少有150个以上的叫法。如:不自、福地、富慈、福地、降士、风诗、妇尽等。这些文字都是“ふじ”的发音。而“ふじ”音以外的叫法有富岳、芙蓉、蓬莱山、八面山、大雪山等。

日本人有“富士山”和“冨士山”的两种写法,含义完全一样,唯一的不同就是没有宝盖头的“冒”字笔画是11画,属于奇数。日本人喜欢奇数。而喜欢奇数的原因又与阴阳道的由来有关。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sjwh/35777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