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的结果是人类对物质财富的极端追逐,对个人价值的极端展示,而忽略在物质掩盖下人还有的其他关系和价值,从而使得作为人的主体性产物的社会理性,反过来又成为了扼杀人的主体性地工具。
莎士比亚的悲剧以描写主人公所患有的神经症心理冲突,通过对这些冲突的表露和展现,以充分表现莎士比亚对审美的特殊理解。
莎士比亚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刻画出来的主人公都具有一些神经症的心理倾向,特别是他通过具有神经症心理倾向的主人公形象,深刻地表达了与两种现代性所对立的危机感和虚无感。
正因为这种对时代的超越、与现代的契合,使得莎士比亚的审美具有了现代化的意义,其作品获得了崭新的生命,成为不朽的艺术。作为最具代表意义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悲剧中所渗透的审美意义对于现代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现代性的审美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主要是通过“人”对自身幸福的不懈追求表达出来的,“人”的追求主要表现在:追求人格的独立、个人价值的实现、爱情幸福的满足以及思想意志的自由等众多方面。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这种主体地意识主要表现为戏剧里的主人公脱离了社会的普遍行为模式,而采用了比较个性化的行为表达方式,比较注重对个人的尊重、解放以及自由的向往。
这些悲剧主人公所持有的这些在常人眼中算是“叛逆”的行为方式,主要是受到主人公神经症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
莎士比亚悲剧里的主人公一般都会患有神经症,莎士比亚这么创作的实质是以精神病患者为依托,来表达对某些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主人公看似疯疯癫癫,其实都是富有主体性,很看重自己的价值和追求,这不就是现代性审美的表现吗?
莎士比亚悲剧的主人公因为神经症心理而加强对自我的理想化意志进行的强调,正是莎士比亚强调对个人的主体性意志进行自由展现的一种形式,虽然他比较偏激,属于极端的、张扬式的表达。
在一方面,莎士比亚肯定了患有神经症等心理疾病的主人,以及他们具有的强烈的个性化行为;而另一方面,却又对整个人类社会所具有的那种普遍的、理性的象征社会文明的行为表现出了很大的认同。
这种分裂应该与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特殊的历史时期赋予了其特殊的时代烙印:人们信仰“人文主义”,倡导“理性主义”,追求个性的解放和人性的自由,注重张扬人的自身权利和欲望,对传统的价值观极具反叛。
而且以理性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正是新生的市民阶级用来批判旧有的、宗教的封建社会的有力武器,理性主义借着历史的东风,顺利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莎士比亚让其作品的主人公都患上神经类等精神疾病,以此来表现人的主体性意识――“利益”,与社会的主体意识――“理性主义”之间的对撞与冲突,这种冲突直接显现出了现代性审美的本质,即这两种相互矛盾的主题意识在冲突中所导致的畸形与变态。
进而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焦躁、忧虑和虚无主义倾向为核心的内心危机,正是莎士比亚在其悲剧里对审美现代化的强烈释放。
人在内心里对自己的追求与社会的需要相矛盾甚至是分裂的状态下,很容易导致人对精神世界的忽视和对精神支柱的丢失,进而陷入压抑、悲观、孤独、无助等精神的病态之中。这种精神病态正是审美现代性的本质内涵。莎士比亚通过悲剧作品,强烈地表达了他对审美的理解,契合了现代的审美。
传统的悲剧往往是通过英雄饱受磨难,竟而来表达出一种崇高地英雄化审美价值,而莎士比亚的悲剧主人公所持有的神经症心理倾向,则表现出了相对主义的审美价值特点。
因此,莎士比亚悲剧中所出现地神经病人物形象,是莎士比亚对主人公的异化来表现社会现实的不满,通过敏锐观察所得的产物,表现了莎翁审美超前的特点,是其对现代审美所做的特殊贡献。
这类审美方法的相似性地社会根源在于强烈的社会现实感以及审美危机对作家产生严重的压抑感、沉重感。人们为了避免自己心里受到伤害,就选择了关闭自己的内心。而人们内心的纷扰错乱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就是非理想化、非理性化,甚至于卑劣乃至于病态化的地倾向。
在莎翁的作品中,这些倾向得以以主人公神经病的心理和行为展现出来,进而展现出两种心理在现代环境下的冲突,同时也体现了现代性审美的危机。
在欣赏莎士比亚的作品时,不仅要与主人公的悲情命运感同身受,还要从中体会到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理性之间的互相的结合。
莎翁作品主人公的病态心理表现了在文艺复兴这一“新时期”人的复杂的心理冲突,这种立足于追逐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理性面对社会价值的碰撞之上。
这两者的碰撞导致了人们心理的病态化与畸形化,契合了现代性的审美倾向,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应当将莎士比亚悲剧中渗透的审美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以更好的满足现代化审美需求,满足现代文化的发展需要。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sjwh/35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