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米尔语言文学(The Tamil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主要是指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泰米尔族人民的文学,也包括居住在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泰米尔族人民的文学。
泰米尔语文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桑格姆时期
背景资料
“桑格姆”在泰米尔语中是学府的意思。古代泰米尔语学者曾组成学府,以发展泰米尔语。历史上曾有三个学府。迄今所存的桑格姆文献大多是最后一个学府流传下来的。桑格姆文献都是诗歌,编成两集,即《八大诗集》和《十大歌集》。
前者收集的是短诗,后者收集的是长诗,是公元前500年至公元200年之间的作品。著名的桑格姆诗人有伽比拉尔、普拉纳尔、纳基拉尔等。诗歌内容或描写爱情,或描写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美景,也歌颂帝王和勇士的业绩。这些作品对后世泰米尔语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18部作品
《八大诗集》和《十大歌集》也称“上18部作品”。在桑格姆时期以后的几个世纪,有“下18部作品”,它包括《蒂鲁古拉尔》、《四行诗集》、《成语》等,其中7部是爱情抒情诗,11部是教诲诗。教诲诗的出现促进了耆那教和佛教在南方的传播。
《蒂鲁古拉尔》和《四行诗集》都是格言诗,前者有1,330首押韵的双行诗,分为三篇,即德行篇、政治篇和爱情篇,作者是蒂鲁瓦尔卢瓦尔。这部作品在泰米尔语文学中历来被认为是生活和道德行为的指南,它表达的伦理观点具有普遍性,为各派宗教所接受。后者则反映了耆那教思想。
长篇叙事诗
由于佛教徒和耆那教徒的活动,泰米尔文学中出现了长篇叙事诗,著名的有《西拉巴提伽拉姆》(或叫《脚镯》)、《玛尼梅格莱》、《西伐赫的奇异宝石》等5部。《脚镯》和《玛尼梅格莱》是公元200至300年间的作品,在故事情节上互有联系。《脚镯》的作者伊兰戈原是赛勒王国的王子,后当了和尚。
他根据因果报应观点,描写了商人柯伐兰一生的奇遇。长诗对柯伐兰的妻子甘纳基的形象刻画得尤为成功,至今还被认为是忠于爱情的典型。《玛尼梅格莱》的作者是佛教徒萨顿那尔。
这部长诗叙述柯伐兰和歌女马达维所生的女儿玛尼梅格莱的故事。它的艺术成就不如《脚镯》,但作为一部有关佛教的作品,有它重要的价值。
《西伐赫的奇异宝石》有3,145首诗,叙述主人公西伐赫的婚姻故事,是一部典型的耆那教长诗,作者是耆那教和尚提鲁达卡·德瓦尔,10世纪人。泰米尔文学史上还有5部较短的叙事诗,但只有托拉莫里·德瓦尔所著的《苏拉马尼》流传至今。
宗教时期
背景资料
5世纪以后,湿婆教派和毗湿奴教派开始传播,并成了有影响的宗教,社会上热烈崇拜湿婆神和毗湿奴神,因而产生了丰富的虔诚派文学。它包括两类作品,即湿婆教派和毗湿奴教派各自的赞美歌。湿婆赞美歌被整理成为12集《圣书》,其中大部分是纳姆比·安达尔·纳姆比在11世纪收集的。
著名诗人
著名的湿婆派诗人有:山本达尔(7世纪)、阿巴尔(约8世纪)、孙达拉尔(8世纪)、马尼卡·瓦沙格尔(10世纪前)、塞吉拉尔(12世纪)。塞吉拉尔的《大神话》一书有63名湿婆派诗人的传记,为研究中世纪泰米尔语文学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毗湿奴赞美歌的整理者是那达木尼。
他在10世纪把12位毗湿奴派诗人的诗编成诗集《圣诗四千首》,其中著名的诗人有:颂诗集《圣言》的作者那马尔瓦尔(9世纪)、蒂鲁曼盖阿尔瓦尔(8至9世纪)、贝利亚阿尔瓦尔(8世纪)和女诗人安达尔(8世纪)。
著名女诗人奥维亚尔(11至12世纪)著有《座右铭》、《指路》等教诲诗篇。这一时期有许多梵文作品被翻译成泰米尔文,其中以12世纪甘班翻译的《甘班罗摩衍那》最为著名。
注释时期
背景概述
13世纪以后,有几个世纪盛行为古典作品作注释之风。这时桑格姆文献、《蒂鲁古拉尔》、《圣诗四千首》以及长诗《脚镯》都出了注释本。毗湿奴教派信徒纳恩齐亚尔、贝利亚·西亚尔等在为《圣诗四千首》注释时,泰米尔文和梵文夹杂使用,这种文体被称为“马尼·比拉瓦拉姆”,意为珍珠和珊瑚。注释家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格。
他们的散文虽未完全摆脱诗歌的影响,但已具有一定的水平,促进了泰米尔语散文的发展。
缓慢发展时期
穆罕默德耶尔──欧洲人时期穆罕默德耶尔统治泰米尔纳德时期,泰米尔语文学毫无起色。17世纪中期,欧洲人进入泰米尔纳德,意大利传教士罗伯特·德·诺比利(17至18世纪)用“珍珠珊瑚”体写了《耶稣传》、《哲学明镜》等18部散文作品。
贝斯基(1680~1746)以明白晓畅的风格写作散文,他的《帕拉玛达神父的故事》一书,是19世纪末叶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散文作品的先声。这时的散文已不押韵,接近民间口语,与注释时期的散文相比,更为通俗易懂。
19世纪时,锡兰泰米尔人阿鲁木格·那瓦拉尔(1823~1879)把《大神话》改写成散文作品,他摒弃冗长的句型,使用短小通俗的句子,同时首先在散文中运用标点符号。到20世纪,著名作家马赖马莱阿迪格尔(1876~1950)主张使用纯粹的泰米尔文写作散文,得到广大作家的响应。
快速发展时期
1879年,范特纳亚格姆·比莱的长篇小说《比拉达巴·木达利亚尔传记》发表。此后,优秀的小说不断问世,如拉贾姆·埃雅尔(1872~1898)的《卡玛拉姆巴尔的传记》(1896)、艾·马达维亚(1874~1926)的《巴特玛瓦地的故事》(1898)等。
20世纪初,长篇小说作家有那代沙·夏斯蒂里(1859~1906)、波努沙米·比莱和马赖马莱阿迪格尔等。那代沙·夏斯蒂里的侦探小说《两个走投无路的孩子》吸引了大量的读者。此后30年间,侦探小说充斥泰米尔小说界。
这一时期是泰米尔小说的衰落时期。而作家卡尔基以社会生活或历史事件为题材创作小说,笔调幽默,情节生动而有风趣,吸引了大量原来喜好侦探小说的读者。他的小说盛行了20年之久,以致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卡尔基时代”。
他的著名小说有《小偷的情人》、《波涛声》等。印度独立以后,不少泰米尔小说家着重揭露种姓制度、不合理的婚姻、贪污贿赂以及其他社会弊病。
如作家阿基兰(1922~)的小说《女友》(1951)、《如此人生》(1964),穆·瓦拉达拉简的小说《卑贱》、《一块炭》,贾亚甘丹的小说《象你一样的人》、《有时候有些人》(1967),纳·巴尔达沙拉蒂的小说《山花》(1966)、《社会之路》(1968),女作家拉奇米(1921~)的小说《妇女的心》、《邻居的房子》等等。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sjwh/35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