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化 > 世界文化

洗礼的含义与作用

洗礼的含义与作用



洗礼这个词来自于希腊词baptizein,意思即“洗”或“洗净”。在新约中,这个词最初是指施洗约翰在约旦河中施的洗,它是一种悔改的记号。耶稣自己受过约翰的洗礼。

对基督徒来说,洗礼的必要性部分地来自于复活的基督对门徒的命令,即要他们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给人们施洗(太28:17-20)。在新约中,洗礼既被看作是成为教会成员的条件和标志。

文化洗礼

比喻教育和熏陶。

沈从文《主妇集·大小阮》:“我是个受科学洗礼的人,不相信瞎子知道我的事情。”臧克家《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时,我是一个中学生,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开始接触新文艺,对鲁迅先生很崇敬。”

炮火洗礼

比喻锻炼和考验。

柯岩《奇异的书简·阳光和风雨谱写的歌》:“这些八九岁就参加了革命的孩子曾受过解放战争和土改风暴的战斗洗礼。”王群生《奇妙的旅程》:“她在朝鲜战地经历过炮火洗礼。”峻青《秋色赋·夜宿灵山》:“在那光秃秃的褐红色的山坡上,哪一寸土地,哪一块石头,没有经过战火的洗礼。”

传统礼仪

洗礼是基督教入教仪式。以色列人很早就有用水取洁的传统礼仪,后来,犹太教规定异教徒皈依者必须诵读《妥拉》(即《摩西律法》)、行割礼、行沐浴礼(即洗礼,表示洗净在异教环境中沾染的污秽)。

施洗约翰传讲“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是要求一切人(包括选民在内)悔改,作为迎接弥赛亚到来的准备。基督教从一开始就把洗礼作为庄严的圣礼,认为这是耶稣基督复活后留下的重大使命“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马太福音》28:19)

从此,洗礼不仅是正式入教的仪式,也是悔改与信心的表示,是将自己奉献、交托给耶稣基督的决定性的一步,而且是“罪得赦免”接受圣灵的证明。

耶稣基督

所以,《威斯敏斯特信纲》指出:“洗礼是‘新约’的圣礼,由耶稣基督设立的,不仅是严肃地接纳受洗者进入有形的教会,而且对他乃是一种记号和印证,以表明恩典之约,与基督的联合,重生,罪得赦免,和因耶稣基督而对上帝有新生的奉献;基督自己指定这圣礼应在教会中举行,直到世界的末了。”

洗礼分注水洗礼(Infusion)和浸礼(Immersion)两种。

其中,注水洗礼是基督教洗礼方式的一种,行礼时,主礼者(一般为神父或牧师)给受洗者额上倾注少量的水,让水从额上流下,同时口诵规定的礼文,“我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你施洗”或“我奉基督耶稣的名给你施洗”。

婴儿洗礼

婴儿施洗的做法在公元2世纪末就普及开了。由于基督是全人类的救主,因此所有的人——包括婴儿——都需要救赎,而受洗至少部分地将这种救恩赋予了受洗者。

第一个阶段。婴儿期受洗。这时婴儿本人无信仰,因此它是依赖于教会的信仰和双亲的委身,让这个婴儿在基督教的环境中成长,在家庭中教导和体现出基督教的信仰。

第二个阶段。在坚振礼中,孩子已经能够以他或她自己的权力来确认基督教的信仰。在天主教的传统中,洗礼是由当地神父来施行的,而坚振礼则由代表了整个教会的主教来实施。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