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后,由于政治和宗教派别的原因,犹太教形成为正统派、改革派和保守派。
其最大特点是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原则,拒绝犹太教的变革。他们认为,上帝是永恒的,托拉是西乃神启,因此,其中的法律一条也不能改变,否则就是异端。他们还相信将来弥赛亚的降临会恢复犹太国家,重建圣殿并恢复献祭礼拜。
大致上说,正统派又可分出极端正统派、新正统派和哈西德派:
(1)极端正统派的还停留在中世纪,只坚持传统犹太教的信仰,严格遵守教规和习俗,反对现科学文化和任何现代事物,大部分极端正统派不承认以色列国(有的尽管居住在那里),不与其他间派合作。
(2)新正统派或现代正统派承认《圣经》和《塔木德》的权威,遵守犹太教的圣日、节日、习俗以及传统道德,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会堂内做礼拜时,使用希伯来文祈祷,不用风琴伴奏,实行男女分坐。他们相信并参与科学文化活动,谋求和其他就派的和平共处和合作,支持以色列国并参加犹太复国主义组织。
(3)哈西德派(虔敬派)是18世纪中叶诞生在东欧的神秘主义派别。他们贬低理性和知识,强调人的情感,目的是通过虔诚的祈祷达到和上帝的灵交。其祈祷形式直接指向上帝,形式简单,随时随地,无需会堂。他们还提倡在祈求时伴以歌舞和其它能够激发人的感情的动作。
正统派在美国是少数派,约占600万犹太人口的6%,但在许多欧洲国家例如法国和英国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哈巴德·卢巴维奇(英语:Chabad Lubatitch;希伯来语:חב''ד;依地语:ליובאוויטש)是犹太教极端正统派的最大支派。“哈巴德”(חב''ד)一词源自希伯来文“智慧”(חכמהChochma)“通达”(בינהBina)“知识”(דעתDa'at)的首字母缩写。“卢巴维奇”(Lubavitch)一词源自哈巴德运动的发源地,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州的一个名为卢巴维奇(俄语:Любавичи)的村庄。
哈巴德一共有七任拉比。第七任拉比曼纳汉姆门德勒斯奇尔松(Menachem Mendel Schnersoon)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拉比。哈巴德在亚洲有27个分支机构,中国14个,包括:香港3个,上海3个,北京2个,深圳2个,广州,义乌,成都,昆明各一个。
沙特马犹太教(英语:Satmar,希伯来语:סאטמאר)又译作沙塔马派,世界最大的极端正统派犹太教之一,也是犹太教内具有代表性的极端教派。该教派发源自特兰西瓦尼亚(原匈牙利,今罗马尼亚境内)城市Satu Mare,1905年由拉比Joel Teitelbaum建立。
沙特马犹太教的神学为“垒墙主义”,沙特马信徒相信世俗的世界是败坏的,只有生活上完全与世隔绝,才能够将自己“分别为圣”。
政治上,沙特马派认为真正的以色列国必须是弥赛亚亲自建立的政教合一国家,而今天的以色列国是世俗的国家,今天世俗以色列国的存在,影响了弥赛亚的降临。因此沙特马信徒强烈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甚至极端的沙特马信徒会在大街上焚烧以色列国旗。沙特马创立者Joel Teitelbaum拉比在沙特马神学奠基书Vayoel Moshe中指出: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上帝对当时犹太人内兴起复国主义思想的惩罚。
生活中,沙特马犹太教徒有一套独立的犹太洁食(Kosher)认证系统。沙特马派甚至不接受正统犹太教协会(Orthodox Union)所认证的洁净食物。在语言方面,沙特马信徒和很多其它虔敬派一样,拒绝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希伯来语。
包括沙特马派在内的很多虔敬派犹太人相信希伯来语是神圣的语言,只有在读经祷告等宗教仪式上才能使用希伯来语;沙特马派相信今天以色列使用的现代希伯来语是世俗主义与复国主义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希伯来语是对神圣的亵渎。因此沙特马信徒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以意地绪语为主。
犹太教的主导思想是带有明显理性主义因素的发展观,即认为犹太教和所有的意识形态一样,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应该在发展过程中摈弃那些过时的、不合理性的成分,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改革派把犹太教定义为完全和科学、理性和谐共存的伦理一神教,奉行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和平、公正和各民族和谐统一的大同主义。
他们在改革中废弃了不少中世纪习俗。例如,在会堂做礼拜时男女混坐,不用希伯来语而用所在国语言读经布道(多为希伯来语和当地语言并用),使用合唱队并引入管风琴伴奏。
同时,实行男女平等原则,妇女有做经师(Rabbi)的权利(自1972年开始任命女性经师)。1960年以前的古典改革派把大同主义和复国主义对立起来,强烈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后古典的改革派改变了立场,成为支持复国主义和以色列国的建设的重要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改革派的中心在德国,战后则转移到了北美。改革派在北美犹太人中约占42%,是成长最快,力量最壮大的犹太教派。
保守派是介于正统派和改革派之间的温和派。它的前身是德国的犹太教历史学派。19世纪宗教改革期间,一些德国犹太人认为正统派过分强调了的传统,忽视了现实生活的需要;而改革派又过分注重现实,没有给予传统以应有的地位;因而各自走向了极端。于是他们采取调和折中的态度,主张建立起活生生的联系。
历史学派认为,犹太教的成文《托辣》源于西乃神启,而口传的《托辣》则是犹太人对前一种神启的扩展和延伸,是人类理性和经验的结晶。成文法是超时间的,神圣不变的,而口传法则处于时间的流变之中,可以根据时代的需要做修正和变更。但是,变更的权利不在于个别的经师,而是学者的一致同意和犹太社区全体成员的普遍接受。
对于犹太复国主义,他们持赞成、支持态度。这个学派在20世纪之交在美国发展成为保守派犹太教,而且曾经一度成为最大的教派。保守派在美国占犹太人总数的40%。就保守派坚持犹太教法律和仪礼的重要性而言,它接近于正统派,而就其赞同法律的可变性、灵活性而言,它又很难和改革派划清界线。保守派会堂的用语为希伯来语,礼拜时实行男女分坐,妇女逐渐取得了和男子平等的地位,1985年开始任命女性经师。
是从美国保守派中分化出来的年轻犹太教派。这个教派的创始人摩迪凯·开普兰认为,超自然主义的正统派、改革派和保守派都不能适应现代性和当代犹太生活的需要,因此必须对之重建,将其改造成为自然主义的、民主型的宗教。他心目中的犹太教是一种进化的文明,上帝、《托拉》和犹太人是构成它的三大平等的要素。
然而,上帝不是超自然的人格神,而是内在于宇宙万物中的“导致拯救的力”,《托拉》是犹太人经验的记录,其中的律令乃是犹太人的风俗习惯。而“拯救”不是来世的永生,而是现世的道德满足。
重建派在仪礼上接近保守派,而在理论观点上甚至比改革派还要激进。这个派别主张自由地解释传统,以会堂为犹太生活的中心,主张宗教生活的民主化,鼓励和支持以色列国的建设。重建派是犹太教中最小的派别,约占北美犹太人的2%,它对犹太人影响主要在意识形态方面。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sjwh/347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