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法兰西王国香槟伯爵提奥波德三世率领。目的本是要通过进攻穆斯林阿尤布王朝的埃及,作日后行动的基地,来解救被穆斯林控制的耶路撒冷。十字军主要由法国和北意大利城邦组成,在没有足够的金钱付给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况下,十字军按威尼斯共和国贵族将领的建议转去攻打扎拉城(现克罗地亚的扎达尔)。
威尼斯的反击
1193年,高龄86岁的恩里克·丹多洛(Enrico Dandolo)当选第41代威尼斯共和国总督。对于这个眼盲、驼背、重听又衰老、大概活不了几年的矮小老头子,欧洲人并没有料到他将成为书写13世纪整部欧洲史的执笔者。
出身威尼斯政治世家的丹多洛,年轻时曾担任国营商船团的护卫舰司令,中年之后历任各国外交官,最后爬到了威尼斯外交界视为最重要的官职:驻拜占庭大使的职位上。
运气不太好的是,丹多洛在大使任内被卷入了1171年的那场收回租界纷争中,即使他使尽全力与蛮横无理的皇帝进行交涉,但仍无法保全威尼斯租界,有谣传说丹多洛的眼盲是在此时被拜占庭刺客杀伤所致,但丹多洛本人始终没有出面澄清这些说法。
总之,丹多洛最后保全了五千位威尼斯侨民的生命安全,带着他们撤回威尼斯,虽然航海的过程中是笼罩在一片忧云惨雾的气氛中,可是撤侨船队靠港时,迎接他们的是威尼斯民众英雄式的欢呼。———在一连串的外交与军事挫败中,威尼斯需要塑造英雄激励士气。
于是,丹多洛大使就因为在这大惨败中挽救了一点小小的成功,而被举国推崇为英雄人物。
丰富且完整的人生经验增长了丹多洛的能力,而年龄的增长并未使其衰老反倒是储存着智慧,在当选总督之后,积蓄了八十六年岁月智慧的丹多洛总督,以不符其年龄的野心和坚强意志发起了一连串的改革行动。
1195年,丹多洛宣布增发国债,以此募集资本,屯积贵金属库存,推出两款新的货币:“格洛索(Grosso,意为大钱)银币”与“皮可洛(Piccolo,意为小钱)铜币”,重量、纯度均经过严格控制,维持98.5%的纯银与纯铜成份,从今以后威尼斯政府支薪与付帐一律改用这两种国产货币。由于格洛索与皮可洛是价值极高、且有威尼斯政府信用担保的货币,因此很快就袭卷地中海周边,成为海上贸易的强势通货。
在此需要解释一下威尼斯共和国的钱“价值何来”。威尼斯政府的财政收入,出人意料之外的并不是仰赖关税或所得税,这些寻常国家赖以为生的主要财源。威尼斯共和国的主要收入,是政府公债与交易税、消费税,或许也可以解释成国家股份吧。
共和国政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人口与所得申报,整理出市民的财产分布,然后依据收入多寡区分阶级,分配国债配额强迫购买。国债的年利率约为百分之五,事实上比大多数欧洲其他地区的银行要高,因为不失为一种稳定的理财手段,所以威尼斯国势强盛时也有不少外国人购买威尼斯国债。
至于威尼斯历史上罕有背叛或出卖祖国的军人或商人出现,其理由也恐怕是很简单的:一位收入稳定的威尼斯人根据其身份高低,约有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财产是以国家债券状态持有,甚至有法律规定担任某种阶级以上的官职就要认购多少国债。倘若叛国的话,这笔钱想必也就跟着蒸发了。
值得一提的是,威尼斯政府后来颁布法令准许国债债券的转让与交易,这使得威尼斯债券成为一种可兑换为钱的类似货币,从12世纪末起成为一种市场上实际可用的纸币。
威尼斯的财政经过丹多罗一番大力整顿,摆脱了丧失东方贸易的不景气危机,重新振作起来,而且建立了极为强势的金融体系,在接下来的七年里累积了资本。
1198年,第四次十字军在教皇英诺森三世的号召下成立,这一次集结了热衷于骑士比武的热血法兰克骑士五千人,以及两万步兵、一万名骑士随从和闲杂人等,一共是四万大军。
1201年,一群来自西欧国家的使节团造访威尼斯总督府,向威尼斯共和国下达了一笔惊人的订单。
鉴于第二次与第三次十字军的悲惨下场,这一次十字军骑士们非常清楚非得靠海运与海上补给不可,而比萨和热那亚此时正热衷于赚取东方贸易,此外也缺乏在短时间之内整合大规模船团的组织力,于是骑士们转而向威尼斯人求助。
精明的威尼斯人经过一番计算后,毫不客气地提出了跟十字军兵力同样惊人的报价。
桨帆战舰五十艘、桨帆货船七十艘、帆船两百四十艘、平底登陆船一百二十艘、三万名水手与陆战队,还有三万加四万一共七万人、五千匹马的粮草,一年份的费用是85000枚银马克。
教皇与骑士团的使者对于这种天文数字目瞪口呆,当时就算把整个西欧全部像拧抹布扭干,也凑不出八万五千马克的现金可以支付,事实上当时远征军的“全部预算”一共只有五万马克。
虽然尝试杀价,但威尼斯反过来解释他们已经把价码压得很低了,大概只有热内亚船的运费行情三分之二左右,如果不是一次运四万人的需求,他们根本不会考虑要接下这种交易。最后谈判的结果是,对于威尼斯的酬劳拆成四批分期付款,前两次分别是一万五千马克,后两次是两万七千五百马克,至于其他临时开支消费,可由威尼斯银行临时贷款。
究竟为什么丹多洛总督愿意接下这笔订单,还动员了几乎与西欧十字军人数相等的庞大兵力、舰队,参与看似劳民伤财、无利可图的圣地远征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丹多罗总督早已打定主意要彻底地诓骗这群四肢发达的骑士,来对拜占庭帝国和热内亚人复仇———不,是从他们手中夺回威尼斯的利益。
骑士上贼船
最后十字军与威尼斯之间的合约,谈妥成交签字。
为了着手准备合约中的五百艘船,和操纵、护航所需的三万水手,以及筹措七万人一年份的粮草补给,威尼斯共和国发布史无前例的二分之一动员令,全威尼斯六万公民男子中,有三万人被征召参战;除此之外还从达尔马提亚募集了一万多名的搬运工和陆战队员,用以增兵稳固威尼斯至东地中海沿岸所有港口的海防堡垒。
除了对所有威尼斯籍商船发布海洋动员令之外,国营造船厂日夜加工赶上进度,船匠为了二倍的加班工资辛勤地全天无休,拼命要在翌年约定的日期前补足五百艘船舶,这一段时间里威尼斯人把整个威尼托地方的森林都砍伐殆尽,并从亚平宁与神圣罗马帝国进口了非常庞大数量的木材。
共和国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全体民众上下一心卖力工作,一切都是为了八万五千银马克的巨额报酬,这是笔光想像就觉得会让人幸福地飘起来的大钱。
———不过,原先被一致拥戴担任第四次十字军主帅的香槟伯爵提博三世(Theobald III, Count of Champagne),竟在出征前卒逝,虽然教皇希望有权有势的法国勃艮第公爵能够接替这份主帅职务,但是勃艮第公爵不仅不愿意担任主帅,态度还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连十字军都不愿意参加了。
因为各大贵族陆续先后表态退出,第四次十字军的士气急速崩解萎缩,差点成为第一个还没出征就自行解体的十字军,最后勉强在孟菲拉特侯爵布尼法修(Bonifacio I del Monferrato)的组织下,拼凑起一万多人的军力,于1202年6月24日抵达了威尼斯。
第四次十字军的参加者中,包括了日后写下许多骑士故事和战史的史诗作家,堪称中世纪骑士史诗文学第一把交椅的高佛瑞·维拉哈都因(Geoffrey of Villehardouin),他在书中记载:“没有一个基督徒曾看过这么雄伟的船队吧!整个港口都挤满了帆船、桨帆船、平底船……啊!想到那些没有来参加的骑士们,多么可惜呀!有了如此壮盛军容,基督的军队本可一举摧毁异教徒的啊!”
维拉哈都因,第四次十字军的曲折经历记述者,为后世留下许多宝贵资料的历史家与当时的畅销作家。不过阅读此人的著作需要注意一点,维拉哈都因也在后来的超级大分赃当中海捞了一票(原本只是小贵族的他,回故乡后出钱盖了两座城堡与一座图书馆!),所以其历史记述的政治立场是拥护拉丁帝国、反拜占庭的。
孟菲拉特侯爵试着向威尼斯人解释,十字军为什么只来了一万兵力,以及他们手里的军费因为被退出的诸侯带回去了;所以希望威尼斯人能够给他们打折再宽限个几天,把八万五千马克分四期支付,降到五万马克分十期支付。
丹多洛总督对此诡辩的答复,非常简单明白:“没有钱,不开船。”
十字军骑士们陷入绝境,就算他们自杀或卖身为奴都凑不到威尼斯人要求他们支付的船费,但如果就因为船费不够而在威尼斯解散十字军打道回府,那么第四次十字军岂不就成了有史以来最窝囊、最丢脸的乌龙十字军了吗?
他们虽然很想怪罪威尼斯人死要钱,但是当初答应付这笔钱的是十字军,凑不出兵力无法履行合约的也是十字军,合约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楚明白:八万五千马克、四万大军。
更何况众所周知,威尼斯人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顺口溜:“先做威尼斯人,再做基督徒。”因为是十字军圣战所以想要打折?那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更不可能!
对此,丹多洛总督提出了新的解套方案:威尼斯人多的是钱,不过就是人口太少很缺兵,不是那么在乎十字军赊点小帐;所以十字军将士们倘若手里没钱,不妨用身体来偿还。也就是说,威尼斯人要求十字军攻打达尔马提亚的萨拉市———那是匈牙利国王艾米利克(Emeric I)的领土。对方也是基督徒。
威尼斯希望夺取萨拉的理由也很简单,这座都市仗着匈牙利王撑腰,截断了威尼斯所属的南北达尔马提亚,而且还不时袭扰威尼斯商船,若能借刀杀人除此心头大患,实在为一快事。
虽然十字军将士们议论纷纷,而且对于朝同是基督徒同胞的匈牙利人动手颇感顾虑,但这是惟一一个可以偿还骑士们背负天文数字债务的现成方法。
于是一万名十字军将兵便搭上了威尼斯人的贼船,这支包括一万十字军与一万威尼斯水手、拥有两百艘桨帆船与一百余艘登陆用舟艇、以及一百五十门各式攻城武器的舰队,在威尼斯总督丹多罗与十字军统帅孟菲拉特侯爵带领下,于1202年10月8日出港开往萨拉城,他们在该年11月初抵达了萨拉海岸。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ouzhou/31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