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阵营,是指二战后,由苏联为首的,横跨欧亚大陆的,由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长期对峙,是冷战时期的主要内容。由于社会主义阵营成员主要在欧洲东方,西方国家称之为东方集团(如英语为:Eastern bloc),或称之为苏联集团(Soviet bloc)。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为对抗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消灭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这是斯大林在冷战时期的一项重要举措。
1949年时,社会主义阵营包括欧洲东部的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和亚洲东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等13个社会主义国家。
南斯拉夫虽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因为和苏联有矛盾,1950年后被苏联逐出了社会主义阵营。在1955年,南斯拉夫和苏联国家关系正常化,但并没有重新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中国在1960年和苏联关系恶化,实质上退出了社会主义阵营。但仍声称是其中一员。之后,社会主义阵营成为“苏联集团”的代称。所谓“社会主义大家庭”是该集团的又一个称呼。
后期越南、南也门、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国也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斯大林建立的“社会主义阵营”并不只是单纯的团结推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而是将苏联的意识形态强加给这些国家。于是,东欧的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事实上就是一个个“微型的苏联”,他们在克格勃的监视下不得不推行苏联模式,一旦有所反抗,就会遭到严厉的惩罚。比如南斯拉夫,因为铁托不服从斯大林的命令,被踢出了社会主义大家庭;比如“布拉格之春”,遭到了苏联血腥的镇压。
事实上,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有优越,但却绝对不是完美无缺的,苏联不允许其他国家走自己的路,事实上也就让自己的模式更加孤立,毫无借鉴之处。
由于苏联超强的领导姿态和意识形态的强迫压制,坚决反对社会主义多元化的态度。导致在1950年后南斯拉夫脱离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
虽然在1955年,南斯拉夫和苏联国家关系正常化,但并没有重新加入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而是自己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是自成社会小阵营。在第三世界有着举重轻重的地位。
20世纪60年代,由于中苏论战,社会主义阵营实际上已不复存在。至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阵营宣告瓦解(一说:“1966年3月苏共召开的“二十三大”,继承了企图主宰世界的路线。会前,苏共领导集团向党内外散发反华文件,作反华报告,还策动其他国家的党反华,我党不得不据理驳斥。苏共领导坚持分裂,至此,中苏两党关系断绝,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之后,社会主义阵营成为“苏联集团”的代称。所谓“社会主义大家庭”是该集团的又一个称呼。特别是后期越南、南也门、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国也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苏联更是膨胀。
作为20世纪的超级阵营,如今的“苏联集团”在1991年12月26日就已经分崩离析不复存在。另一阵营的南斯拉夫年1992年解体。至此社会主义大国就只剩下中国以及向朝鲜、越南、古巴等一个小国家。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ouzhou/318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