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世界 > 欧洲历史

黑山共和国在哪里

黑山共和国在哪里



黑山(黑山语:ЦрнаГора,Crna Gora,意为“黑色的山”),是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的一个多山国家,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3万,黑山东北部与塞尔维亚毗连,东部为科索沃,东南部与阿尔巴尼亚接壤,西北部与波黑及克罗地亚交界,西南部濒临亚得里亚海。

1077年建立杜克里亚王国,12世纪并入塞尔维亚大公国,15世纪遭奥斯曼帝国吞并,1878年柏林会议承认黑山为独立国家,1910年黑山王国建立,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黑山再遭塞尔维亚吞并,并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加盟共和国之一,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塞尔维亚与黑山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2003年2月4日,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塞黑)。

2006年5月21日,黑山举行全民独立公投,独立派以55.5%的微弱优势险胜,同年6月3日,黑山国会正式宣布恢复其在一战之前的独立地位。

黑山是世界贸易组织、地中海联盟成员国。2010年12月17日,欧盟决定给予黑山欧盟候选国地位,2017年6月5日,黑山正式成为北约第29个成员国。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黑山共和国位于欧洲南部巴尔干半岛的中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上的一个多山国家。面积1.3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度:293公里(海滩长度73公里)。

地形地貌

黑山共和国其东北为塞尔维亚,东部为属于塞尔维亚由联合国管辖的科索沃,旧黑山(西南部)主要为喀斯特地貌,荒山野岭寸草不生,也有一些可耕地,如前首都采蒂涅和泽塔谷地。位于中北部的博博托夫库克山为全国第一高峰,海拔2522米,附近的塔拉河有高达1300米的峡谷,该地亦已列为世界遗产。

东部地区比较富饶,有大片深林和草地。只有沿海地区为狭长的平原地区,河流向两个相反方向流动,皮卡河、塔拉河和利姆河向北流;莫拉察河和泽塔河向南流。其中西北部的科托尔峡湾为欧洲位置最靠南的峡湾,该峡湾东岸有古城科托尔,现已列为世界遗产。有杜米托尔国家公园和斯卡达尔湖国家公园。

黑山共和国西部和中部为丘陵平原地带,北部和东北部为高原和山地。森林覆盖率为39.43%,

气候特征

黑山共和国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一月平均气温-1℃,七月平均气温28℃。年平均气温13.5℃,谷地气候温和,但较高的地区气候恶劣,许多高山全年大部分时间积雪,在一些较为阴冷的谷地冰雪不溶化。采蒂涅的年降水量超过3800毫米,全年都有降水,其中秋季降水集中。

黑山共和国年平均降水量为1798毫米。冬季寒冷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气候依地形自南向北分为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山地气候。

国家象征

国旗

黑山国旗启用于2004年7月12日。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为前黑山王国国旗改造而成。红色旗面,四边镶有金边,中央为“双头鹰”。鹰胸前的金狮子是黑山古王朝的象征。

国徽

黑山国徽为一头金色振翅的双头鹰,象征政教合一。

胸前的盾上绘有一只迈步的狮子,是耶稣基督复活的象征。鹰头上有王冠,两爪持王球和权杖。国徽图案始于1481年。南斯拉夫王国时期改用王国的国徽。共产党执政时期采用了苏联式的国徽,双头鹰被洛夫琴山所取代。南斯拉夫解体后,恢复了双头鹰徽。国徽于2004年7月12日启用。

国歌

《啊,五月的清晨》。这首歌原来是流行在黑山地区的民歌,1863年时名称为《啊,英雄的清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当时意大利扶植的法西斯傀儡政府总理塞库勒·德尔耶维奇改写了歌词,并定为当时傀儡国家的国歌。2006年,黑山宣布独立后,重新被定为国歌,由于歌词作者是和纳粹合作,犯有战争罪行,所以这首歌也受到一些人的批评。

人口民族

黑山共和国全国总人口约62.3万(2018年12月)。黑山族占43.16%、塞尔维亚族31.99%,波什尼亚克族占7.77%,阿尔巴尼亚占5.03%。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ouzhou/31841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