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世界 > 欧洲历史

神圣罗马帝国的衰弱

神圣罗马帝国的衰弱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德语: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拉丁语: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962年至1806年,在bai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帝国。

早期为统一的国家,中世纪后演变为一些承认皇帝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联合体。其历史可追溯至罗马帝国。

955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勒赫菲尔德战役中击败马扎尔人,收复各边区。962年,奥托加冕为皇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国。今奥地利地区自此归属神圣罗马帝国,直到其于1806年崩溃。

对于当时的帝国诸侯而言,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可谓理想的傀儡:空有辉煌的家世(腓特烈二世的教子、霍亨施陶芬家族的母系血脉),却年老(即位时55岁)力弱(当时哈布斯堡家族只在上勃艮第地区有零散的领地)。

然而他们都低估这位伏枥老骥的雄才大略。1276年,鲁道夫一世以违反小特权为由,向擅自吞并巴本堡领地的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宣战,最终在两年后于杜恩克鲁特战役击杀对手,成功将地域广大的奥地利地区变成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土,从而一跃成为与波希米亚国王不分伯仲的帝国诸侯。

此后,帝国皇冠就几乎一直在波希米亚国王(主要出身卢森堡家族)和奥地利大公(哈布斯堡家族)手中流转,直到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波希米亚与匈牙利国王斐迪南一世,从他的兄长皇帝兼奥地利大公卡尔五世手中接过帝国皇冠和奥地利大公头衔。

从此以后,兼任了奥地利大公和波希米亚国王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及其分支哈布斯堡-洛林家族,则一直垄断帝国皇位直至帝国覆亡。

然而在这个时期,哈布斯堡王朝虽说已经拥有相对于单一诸侯的强大实力和广大的世袭领地,但王朝的强盛却与帝国衰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皇帝只要试图褫夺诸侯的特权就会面临联合对抗的诸侯联盟,帝国的集权化道路至此已是举步维艰。

鲁道夫一世将奥地利纳入家族领地的行径遭到诸侯们的一致反感,以至于其驾崩之后,当选为罗马国王的不是哈布斯堡的阿尔布雷希特,而是拿骚的阿道夫,而拿骚家族则因为同样的原因而被哈布斯堡家族重夺王冠;

查理四世虽说控制了波希米亚、上萨克森、勃兰登堡等广大领土,可他能做到的只是颁布金玺诏书,确认诸侯的特权,以防止对立皇帝的出现和内战的爆发;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帝国改革可谓走得最远,但也仅仅是通过帝国议会与封建军制的改革、帝国统治院和帝国行政圈的设立,以产生一个由贵族所治,为贵族所服中央政府,而这个脆弱的中央政府在后来的宗教改革中被搅的支离破碎;

卡尔五世,这个因为西班牙和勃艮第文化背景而始终得不到帝国诸侯拥戴的虔诚天主教徒,最终深陷宗教纷争的泥潭,黯然让位于胞弟费迪南一世。

同样是在这一时期,帝国所辖各区域开始转型为现代国家的前身。这一进程随着地域的不同区别很大,发展最快的地区很大程度上与古代日耳曼部落的区域重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帝国开始与日耳曼地域国家产生等价关系:腓特烈三世首次在国号上加上“日耳曼民族的”(Nationis Germanicæ)的修饰语,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则在首次在礼仪头衔中加上“日耳曼尼亚国王”(Germaniae Rex),而传统上表达对日耳曼尼亚治权的头衔是责实不明的“罗马人民的国王”(Romanorum Rex)。

此外,帝国欠缺公认的世袭继承法,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确认皇帝须由七大选帝侯推选。因此一旦皇帝去世,往往造成各选帝侯继任皇帝的纷争,因而导致帝国的内战和陷入无政府状态。继位的皇帝必须以武力、金钱或是联姻来想办法赢得多数诸侯的拥戴。尽管如此,哈布斯堡王朝还是一直垄断帝国皇位直至帝国覆亡。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