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历史十分的久远,在古代时期所建的王朝也众多。阿克苏姆王朝是一个强盛的王朝,最出名的统治者自称“万王之王”,但是还是被札格维王朝所取代,而扎格维王朝之后就是所罗门王朝。
7世纪,阿拉伯人崛起。他们征服了埃及,使原来从地中海经红海至印度的商路被阻。从此以后,阿克苏姆国家赖以兴旺的红海贸易逐渐削弱,阿克苏姆国家也日趋衰落。12世纪,为南部操库施特语的阿高人所取代,建立了新的札格维王朝(1137—1270年)。
札格维王朝统治者也信奉基督教,大修教堂和修院,并赐予土地。租种教会和基督教地主土地的农民,必须缴纳实物地租,负担徭役,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发展起来。
1270年,阿姆哈拉人叶库诺·阿姆拉克推翻了札格维王朝,建立所罗门王朝,定都于安姆格柏尔。
13世纪末,前阿克苏姆传统的支持者突然推翻札格维,代之以来自哈伊克(Hayk)湖地区、盖申(Geshen)和安巴赛尔(Ambasel)的阿姆哈拉(Amhara)王子们。以叶库诺‧阿姆拉克(Yekuno Amlak,1270~1285年在位)为始的新王朝把王国首府进一步南移到绍阿(Shewa),直至16世纪。此王朝的兴起得到一批有势力的寺院的支持,它们宣称新国王是阿克苏姆血统合法继承人。
在宗教和文化方面,科普特教会的权力(在埃塞俄比亚以一位都主教及其属下的僧侣为代表)逐渐消除以前的叙利亚和拜占庭的影响。国王政策的宗教启示在民族预言书的短文和评论中一再得到确认。此外,札拉‧雅各布(Zara Yakob)和纳奥德(Naod,1494~1508年在位)几位国王因使教会及其仪式美化和编写宗教赞美诗而声名显赫。
复兴後的经济繁荣促进了精神力量。此时期政治上的特征是同基督教西方稀疏而困难的关系,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16世纪初葡萄牙人在邻近海面上出现。同埃及苏丹的外交关系最为积极,在这些苏丹看来,埃塞俄比亚几位皇帝仍享有很高威望,可保护科普特人不受其穆斯林主人的迫害。然而自14世纪起,王国不得不对付东南部数省内连续发生的叛乱,那里的基督教力量已为伊斯兰教势力所压倒。
这些暴乱最初是经济问题引起的(例如这些地区十分贫困),以後又带有宗教色彩。在埃塞俄比亚边界上,这些活动首先瓦解了非基督教的黑人辛吉王国,又逐渐瓦解了北面巨大的基督教努比亚王国。
在纳奥德的政权下,同西方建立接触的努力取得较大成效。这些努力甚至导致一位葡萄牙大使在1520年到达此地,大使受到勒布纳‧丹加尔(Lebna Dengal,1508~1540年在位)的热情欢迎,由於葡萄牙人来到红海,打破了印度和埃及舰队的垄断局面,这次会晤才终於得以举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ouzhou/31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