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沿岸,尤其是红海--阿拉伯半岛--印度西部,是海上丝绸之路整套贸易网络的核心与中枢。这里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洲际海运发源地。那么印度洋航路是如何开辟的呢?
早在人类文明起源阶段的苏美尔时代,位于两河流域下游,毗邻波斯湾的苏美尔地区就已经同东方的印度河流域有了海上交流。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始。真正试图将印度洋地区贸易打通的还是后来的埃及人。
古埃及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口索马里附近的香料几乎不可考。由于早期的宗教仪式需要大量的香料,古埃及人很早就开始尝试通过各种渠道进口外国香料,不过南方的香料大多是通过非洲中间商转手。新王国时期曾有国王派出埃及舰队沿红海南下寻找香料群岛。
在哈特谢普苏特统治时期,她在红海边上建立了一个港口,派出了五艘排桨战舰。这只小舰队可能到达了亚丁湾附近,带回了乳香等香料产品。
在公元前六世纪,波斯万王之王冈比西斯统治了埃及。此君的继任者大流士一世则将帝国疆土开辟到了印度河附近,在印度河流域发现地金沙等矿藏大大充实了波斯帝国的国库。
在印度河流域,大流士一世惊讶的发现印度鳄鱼和尼罗河鳄鱼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于是他认定这两条河在海上一定有某种联系。
为了开辟新航路,他下令在印度河打造新的舰队,雇佣了一名希腊水手作为船长,又雇佣了许多腓尼基和希腊水手,辅以精锐的波斯战士。就这样,这只地球上最早的洲际多民族舰队开始探索通向埃及的漫漫航路。
由于不熟悉地形和风向,这些人花了几个月才航至伊朗南部。然后不知道是雇佣了当地向导还是运气使然,这些人最终沿着阿拉伯半岛那长达数千里的海岸线进入了红海。
等到到达埃及时,据说已经过去了30个月。这些人将沿途所见写成了一份长篇报告呈交给了波斯王。这也是人类已知最早的对西印度洋比较全面考察文献。这份报告的最终流传到了希腊知识分子——亚里士多德手中,间接激发了亚历山大征服世界的梦想。
不过,对于波斯人到底是如何利用新航路的,碍于阿契美尼德波斯留下的记叙性史料实在少之又少,我们对细节的了解仍很匮乏。
直到从印度河回来以后,亚历山大意识到自己短期内不可能继续进行路上扩张,于是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战舰和大海。
他下令希腊舰队去探索里海和阿拉伯湾,并要在波斯湾建造一个新的超大型港口。他甚至下令建造1000艘比三列桨船更加巨大的战舰,准备去征服迦太基、罗马和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不过这一切随着他于公元前323去世,暂时不可能施行了。
庞大的帝国随着大帝去世被他的将军们分成了几个部分,托勒密将军控制着尼罗河流域和部分黎凡特区域,亚洲的大部分领土归属于塞琉古。
二者都意识到需要大象加强自己军队的实力,不过只有塞琉古的领土和印度河有接壤,获得战象比较容易。正因此事,塞琉古获得了“大象队长”称谓而海军实力强大的托勒密王室也获得了“舰队司令”的外号。
托勒密二世时期,为了国王声望和扩充实力的双重需要,装备战象的念头愈演愈烈。此时的托勒密王国依仗着埃及丰厚的财富底蕴,已经建立起了希腊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当时,在阿特拉斯山脉附近有非洲象活动,不过通往此地的道路属于迦太基势力范围,和迦太基交恶并不明智。于是托勒密二世改为派遣舰队沿红海南下寻找非洲象栖息地。为此专门在红海建造了新的港口,此港口的遗址目前在埃及城市附近得以发现。
最终,希腊水手如愿以偿地在亚丁湾附近扑捉到了非洲象。捕获的非洲象同一种新式大型运输船运输归来。不过事实证明,运输大量且如此巨大的货物实属不易,仅每天所需水分就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香料成为了贸易路线开通的最大动力,托勒密王朝仍然维持着和索马里的香料贸易。更有甚者,这一利润丰厚的商业投资活动引来了外国人的参与。一份公元前二世纪的莎草纸记载着,几个来自意大利和法国的商人从一个“银行家"借款参与了红海香料贸易。这个人或许是一个罗马人或者南意大利的希腊人。
香料贸易巨额的收入自然引来了海盗,亚丁湾自古不太平啊。阿拉伯王国也时不时袭击托勒密的商队。为此,托勒密王朝在红海部署了一支小舰队,给过往商船提供护卫。
这个时期,随着同时统治着尼罗河和印度河的帝国纷纷崩溃,连接埃及和古印度的海路似乎也断绝了。托勒密王朝虽然处于寻找战象和香料两个动机发展了海外势力,但是并没有将其拓展至印度洋远处,塞琉古方面更没有探索通往红海道路的动力和条件。
公元前118年,托勒密部署在红海的巡逻舰队意外发现了一艘奇怪的外国遇难的船只,更巧的是船上还有一名幸存者。这个人最终被带到了托勒密八世的面前。
在亚历山大港,他学会了希腊语,这时人们发现,他就是来自希腊古书上那个“遍地黄金”“富得流油”的印度。这位印度人希望托勒密王朝可以将它送回祖国。托勒密八世则大喜过望,终于找到能走海路领航至印度的人选了。他派遣一个希腊水手组织船只,探索去往印度的航路。
交换了阿拉伯海东西两端的月相,季风和潮汐等知识,终于找到了一条便捷的穿过印度洋的航路。终于,到达了印度。他和当地的统治者交换了王室礼物,见到了无数西方人梦寐以求的各式香料,奇珍异宝和异国风情。连接印度洋两端的航路至此终于形成。
在当时,商人们从亚历山大港出发,首先到达红海沿岸城市。然后沿着红海南下,到达亚丁湾附近的城市交换部分商品。之后等待西南季风。
由于希腊化时代的西式帆船只有方帆,大部分商船可能只有二桅三帆,甚至单桅单帆,只能顺风前进。这也回答了 卡拿的航路为何如此艰辛,没有向导的探险就是噩梦。
等到西南季风吹来,商船顺风只要一两个星期就可以穿过阿拉伯海达到印度次大陆。整个航程需要一到三个月。返航更是辛苦,很有可能要等到第二年相反季风吹起来才行。然而在巨大的商业利润面前,这点困难依然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问题。
从公元前二世纪开始,这条逐渐成熟的线路随着时间的发展也更加繁荣。托勒密王朝灭亡后,罗马人、阿拉伯人都一直利用这条航线去往东方。期间,埃塞尔比亚人和波斯人也加入进来。
而这些来自西方的采购者也促使印度本地的海商们继续向东不断开拓进口,最终探索到了中国沿海的广州等地。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ouzhou/317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