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俄语:Ю́рийВаси́льевичБо́ндарев,1924年3月15日-2020年3月29日),生于奥伦堡州奥尔斯克市,前苏联、俄罗斯著名作家,卫国战争参加者、少尉。
邦达列夫很多作品被拍摄成电影、连续剧,曾获列宁文学奖、国家文学奖、肖洛霍夫国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主要作品在我国均被翻译出版。曾任俄罗斯作家协会主席,其著名作品有中篇小说《最后的炮轰》《营队请求炮火支援》、长篇小说《热的雪》《岸》等。
2020年3月29日,俄罗斯著名作家尤里·邦达列夫在莫斯科病逝,享年97岁。俄总统普京称赞邦达列夫是热爱祖国、忠于文学事业的典范。
邦达列夫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是《指挥官的青春》。这一部小说是基于邦达列夫在契卡洛夫炮校学习的经历所创作的。小说描写了残酷的战争。他的早期作品收录于《在大河上》和《夜色已浓》等文集之中。随后发表的中篇小说《最后的炮火》、《营队请求火力支援》是邦达列夫的成名之作。这两部作品中描写了残酷的战争景象,引发了苏联乃至中国文学界的争论。有的评论家认为作品宣扬了战争的恐怖和残酷,有的则认为作品表现了英雄行为。
1969年邦达列夫重拾战争题材,发表了小说《热的雪》,从包括普通战士和各级指战员等很多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参与者的视角观察战争,结合了“战壕真实”与“司令部真实”,既有雄伟气势,也有逼真的细节,被认为是“全景文学”的代表作品。1970年邦达列夫参与了大型战争电影《解放》的剧本创作过程。
1975年他发表了小说《岸》,描写了一位苏联作家和一位德国女性的爱情,反映了战后的现实生活的和带哲理的反思。在1980年的《选择》中,描绘一位病重的流亡者访问莫斯科,最后埋葬在青年时代成长的城市。1985年他完成了《人生舞台》,这部作品和《热的雪》、《选择》共同组成他反思现实生活的三部曲。
1980~90年代任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书记兼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理事会副主席。1991年他曾和普罗哈诺夫、瓦勒廷·拉斯普京、久加诺夫等人一起发表公开信《告人民书》批评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政策,同年发表的杂文集《诱惑》中,他批评了苏联的政治文化制度。
90年代,邦达列夫又有三部作品问世:《诱惑》(1991)、《不抵抗》(1994—1995)和《百慕大三角》(1999)。应该说,近作《百慕大三角》是他最重要、最有分量的作品。面对剧烈的历史变迁和政权更迭,俄罗斯的一些文化精英们显得迷惘、痛苦和忧虑。
他们中的许多人,包括邦达列夫,对解体后的俄罗斯种种现实强烈不满,又不会以轻漫浮滑的态度来面对这场风暴,于是以对自身职责、理想、才赋、智慧的悲剧性执迷,通过年轻记者安德烈和他的恋人在1993年“十月事件”至1996年十月这三年间的痛苦遭遇和不幸,描述苏联解体后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生活现实,揭露俄罗斯犹如一艘驶入百慕大三角的巨轮失去了控制,表达出他对解体后的俄罗斯所发生的“历史倒退”的极端反感和不安,表达出他对祖国命运的忧虑。
获得列宁勋章(2枚),十月革命勋章,劳动红旗勋章,二级卫国战争勋章,光荣勋章,勇敢奖章(2枚),以及其它多种奖章。
1994年,尤里·邦达列夫拒绝了俄联邦总统叶利钦为祝贺其70岁生日而颁发的民族友谊勋章,并且拍了一封回电:“今天,这东西(勋章)已经无益于我们伟大祖国各族人民之间的亲密、和睦与友谊了。”
普京在向邦达列夫家人所发的唁电中说,邦达列夫是苏联和俄罗斯的一代文学巨匠,他的逝世令人惋惜。普京说,邦达列夫是一个光荣时代的典型代表,他是一个诚实、有原则、正直的文学家和文艺批评家,是热爱祖国、忠于文学事业的典范。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world/40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