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泰勒(John Tyler,1790年3月29日-1862年1月18日),第十任美国总统,辉格党人,是第一个因在任总统逝世而以副总统继任为总统的人。在他的坚持下,副总统得在继任总统之后取得和总统一样的地位。约翰·泰勒1841年就任副总统,一个月后继任总统,迅速巩固了手中的权力。
在任期间,改组美国海军;建立美国气象局;结束了佛罗里达州的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1861年初,主持华盛顿和平会议以调解南北方分歧。南北战争爆发后,加入美利坚联盟国的议会,1862年逝世。
总统任期:1841年4月6日——1845年3月4日。
约翰·泰勒的父亲是位大庄园主。泰勒年轻时攻读法律。多次入选弗吉尼亚议会。后任美国国会众议员、州长、国会参议员。1836年辞去参议员职务。1840年被辉格党提名副总统候选人,当选。当选总统哈里森就职一个月去世,泰勒接任总统。1844年,他退出竞选,但仍然参加社会活动,去世前不久还被选入南方联盟众议院。
任职期间,美国同中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美国通过这一条约获得了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泰勒原是民主党人,由于反对第七任总统杰克逊,转投了辉格党。但他出身于南部种植园奴隶主家庭,主张维护奴隶制,反对辉格党的许多政策主张,因而被开除出党。
美国内战初期,他支持南方的分裂行动,被选为“南部同盟”的国会议员,北方各州对他十分憎恨。他去世时,联邦政府毫无悼念的表示。
约翰·秦勒在艰难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较辉煌的政绩。他竭力反对建立国家银行,挫败了大工商业资产阶级操纵金融、垄断联邦权力的阴谋;他签署《优先购买法案》,是美国政府自建立以来所通过的最重要的土地措施。他又以非凡的外交能力,解决了美加边界紧张局势。约翰·泰勒代表美国统治阶级利益,他合并得克萨斯和签定中美望厦条约,是对墨西哥人民和中国人民的侵略和掠夺。
对泰勒的颂扬
“仁慈和万能的上帝已着手干预,以使我们荣耀的联邦能生存下去……因为泰勒将……阻止那个依靠最下流的诽谤蛊惑人心而掌权的派系的腐败行为。”马奎斯·詹姆斯:《安德邢鲁·杰克逊的一生》,印第安纳波利斯,鲍伯斯—梅里尔出版社,1938,第745页。——安德鲁·杰克逊对威廉·亨利·哈里森突然死亡、泰勒继任发表看法,1841年。
“国家应该永远地感谢泰勒,因为他阻止了国会中绝大多数人的疯狂佯行径,使国家避免了以国家银行为形式的金钱权力的统治和政治噩梦。”查尔斯·格里尔·塞勒斯:《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杰克逊的追随者》,纽约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出版社,1957,第449页。——田纳西州长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1841年
“他的举止毫无矫揉造作。我觉得从他的全部姿态中可以看出,他非常适合他的职位。”休·拉塞尔·唱弗雷泽:《民主的形成:杰克逊与泰勒的时代》,印第安纳波利斯,鲍伯斯—梅里尔出版社,1938,第163页。——查尔斯·狄更斯访问白宫之后发表自己的观点,1842年。
“一个诚实、慈爱、乐善好施、充满爱心的人,勇敢而真诚地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无所畏惧地履行自己的一切伟大职责,虽然经常会遭到不公正的责难。”罗伯特·西格二世:《以及泰勒:约翰及朱莉娅·加德纳·泰勒传记》,第472页。——南部邦联亨利·怀斯将军,1862年。
对泰勒的批评
“是一个政治宗派主义者,属于残酷驱使奴隶的、弗吉尼亚式的、杰斐逊式的派别,这个派别的原则就是反对一切进步。奴隶制的利益、欲望和罪恶已根深蒂固地置于他的道德和政治素质之中。他才能平庸,他的影响根本无法承担上帝之手将他扶上的高位。”罗伯特·J·摩根:《一个四面楚歌的辉格党人:约翰·泰勒的执政》,林肯,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1954,第11页。——约翰·昆西·亚当斯,1841年。
“我不能相信一个如此平凡的人,甚至这样一个比在弗吉尼亚州每一个县法庭上都能遇到的、只收15先令薪金的律师更低劣的人,居然妄想登上人类的最高职位。”《泰勒传记》,第160页。——里奇蒙《辉格党人报》编辑约翰·H?普莱曾茨,1841年。
“谁能够想象在杰克逊最糟糕的统治时期中那些受到最激烈谴责和批判的教条会在一个辉格党政府执政第一个半年中死灰复燃呢?”《约翰·泰勒的执政》,第45页。——俄亥俄州萨姆森·梅森众议员,1841年。
“现在,可怜、可耻、可鄙的白痴——约翰·泰勒,在所有党派的嘲笑声中从总统宝座上下去了。他是那么的软弱无能,却挥霍无度、妄想竞选连任,如果不是这样,他本来至少可以体面地完成他的任期。”雷克斯福德·G?特格维尔:《他们是怎样成为总统的》,纽约,西蒙&舒斯特出版社,1964,第140页。——辉格党领袖、奥尔巴尼《晚报》编辑瑟洛·威德,1845年。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world/39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