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门之变是1864年8月20日(元治元年7月19日)发生在日本京都的武力冲突事件,又被称为蛤御门之变、元治之变、元治甲子之变。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对于未来的发展,没有一个所谓的方向或者规划,更没有所谓的设计师。
只是不同势力,往各自希望的方向去“拱”,再加上各种“偶然”事件,决定了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向。
禁门之变亦称“蛤御门之变”、“元治甲子之变”。发生于1864年[元治元年(甲子)]。在此前一年文久3年8月18日政变中丧失京都地盘的长州藩,为恢复势力,曾要求洗雪藩主父子的冤罪和赦免七名尊攘派公卿,但未获准。
翌年6月发生池田屋事件,长州藩士被杀。于是,向京都进军的气势骤然兴起,福原越后、国司信浓、益田右卫门介等三名家老终于率兵进京。
文久4年(1864年)正月13日,参预会议”受命成立,然后发觉根本无法运作,2月25日,山内丰城离开京都,3月9日,德川庆喜辞去“参预”之职。参预会议正式瓦解。这次尝试,历时不到2个月。
长州藩方面,“八月十八日之变”被排挤后,以三个家老福原元僴や益田親施、国司親相为首的激进派,就谋划怎么样能翻盘过来。
最后的方案,就是自己也来一次军事行动,控制皇宫。于是,暗中将藩里的主力,送往京都。对外口号是:“向天皇禀明藩主的冤屈”。
1864年8月19日,长州藩获知“池田屋事件”后,全藩非常愤怒,於是由长州藩的尊攘志士率领藩兵前往京都夺回天皇与京都,日本尊王攘夷派志士久坂玄瑞等率长州藩兵入京都。
1864年八月长州军到达京都后,立刻与幕府联军(幕府军,萨摩藩军,会津藩军等)展开激战,长州军的大炮还对著皇宫猛轰,最后长州军由於寡不敌众而惨败,大部份志士都在这场战争中战死或切腹自杀。
因为双方在皇宫九个禁门之一的蛤御门附近的战斗最激烈,所以称为“禁门之变”。
而后久坂玄瑞等战败自杀。8月24日,幕府策动天皇下诏,发动第一次征讨长州藩的战争。英、美、法、荷四国联合舰队也于9月5日再次进攻下关,长州藩在内外夹攻下失败,对幕府屈服。这成为幕府第一次征伐长州的导火线。
禁门之变的战斗中,大炮被投入使用,京都市区的战火烧毁了约3万户民宅。长州藩军队战败,尊皇攘夷派的真木保臣等激进领袖牺牲大半,长州藩的势力大大受损。另一面,担任长州讨伐主力的德川庆喜、会津藩、桑名藩成为后来京都政局的主导者。
禁门之变后,长州藩主毛利敬亲及其养子毛利元德授予国司亲相的军令状被发现,长州藩被指为“朝敌”。长州藩士兵的鞋底则加上了“萨贼会奸(指萨摩藩和会津藩为奸贼)”的字样,行走时则好像把仇敌踏在脚下。长州藩与萨摩藩、会津藩的仇恨甚至遗留到了后世。
不久,幕府组织了第一次长州征伐。1866年(庆应2年),经过土佐藩海援队领袖坂本龙马牵线搭桥,长州藩与萨摩藩结成萨长同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world/39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