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沃尼亚战争(Livonian War),是由于俄国沙皇伊凡四世(伊凡雷帝)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波罗的海东岸土地而与利沃尼亚骑士团、波兰、立陶宛(1569年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邦)和瑞典、丹麦-挪威联合王国进行的战争。持续时间从1558年开始,至1583年以俄国的最终失败告终。
在1503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和利沃尼亚骑士团签订了为期50年的和约,伊凡四世以延长条约期限为由向利沃尼亚骑士团提出了丧心病狂的要求:在俄国和波兰立陶宛发生战争时,骑士团必须保持中立,并让俄军借道通过,骑士团还必须在3年之内付清过去50年应向俄国缴纳的赔款。
骑士团的回应是与立陶宛缔结了军事同盟。(1557年)于是,伊凡四世便于1558年初,向骑士团索要4万塔勒的赔款,但是骑士团一时哪能凑得齐这么多钱?于是,伊凡四世便以背约为由将俄军开进了利沃尼亚。
俄军于1558年1月开始进攻立窝尼亚骑士团,同年就占领了纳尔瓦和杰尔普特(今塔尔图),利沃尼亚东部几乎全部沦陷,俄军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利沃尼亚人眼见自己马上就要玩完,纷纷寻求外国庇护,1559年骑士团和里加大主教接受波兰国王兼立陶宛大公西格蒙特二世·奥古斯都的保护,厄塞尔主教接受了丹麦国王的保护。
这时俄国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歧,部分贵族主张南侵克里米亚汗国,俄军这才暂缓了对利沃尼亚的进攻,甚至还一度议和。但很快,风云突变,主张南进的大贵族阿达舍夫被沙皇给软禁了,俄军马上发动了新的进攻。
1560年,俄军占领马林堡和费林等地。1561年,骑士团瓦解,波兰、立陶宛、丹麦、瑞典这时也想插手利沃尼亚以分得一杯羹。立窝尼亚本土被立陶宛占领,库尔兰归属波兰,瑞典乘机占领爱沙尼亚北部及其主要港口列维尔,厄塞尔则归了丹麦。
本来俄国此次行动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但伊凡四世一心想要独吞整个利沃尼亚,于是,他于1562年打响了对立陶宛的战争。1563年,伊凡四世亲率俄军攻占立陶宛所属罗斯古城波洛茨克。波兰国王兼立陶宛大公西吉斯蒙德二世(Sigismund II)求和,被拒,双方只签订了一个临时的休战协定。
很快,硝烟再起,1564年俄军在乌拉河畔和奥尔沙两次战役中相继战败,因俄国发生内讧,总指挥A.M.库尔布斯基叛归立陶宛。同年秋,克里米亚汗国洗劫了俄国南部,俄军被迫两线作战,日益疲惫。在这时,被战事搞得心力憔悴的伊凡四世建立了“特辖制”用以对付一切可能有叛乱潜力的大贵族。
然而,虽然加强集权暂时还可以使沙皇集中力量对抗他国内外的敌人,但是,国际局势正在不断恶化。1569年,波兰和立陶宛合并,组成统一的波兰-立陶宛王国(史称“卢布林联合”),原本与丹麦作战的瑞典此时也抽出手来,于1570年发动了对俄战争,争夺利沃尼亚的反俄力量顿时大增。
与此同时,在南线,奥斯曼帝国于1569年将军队开进了伏尔加河流域,打算推翻俄国在喀山和阿斯特拉罕的统治,恢复穆斯林政权,土耳其和克里米亚的军队甚至还一度打到过莫斯科,并焚烧了外城(1571年)。为了应对这些,伊凡四世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了丹麦国王的兄弟马格努斯,还让他成为了利沃尼亚俄占区的国王,沙皇打算以此拉拢丹麦,牵制住瑞典。
1571年,俄波两国签订停战协定。1572年西格蒙特二世病故,波兰暂时退出战争,稳定住了南线战局的俄国趁机对瑞典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到1577年底,俄军占领了除列维里和里加以外的立窝尼亚地区。1576年,斯特凡四世·巴托里(斯特凡·巴托里)当选波兰国王,率军攻入俄国腹地,形势急转直下。
1578年,俄军在温登战役惨败。1579年,巴托里率波军攻克了波洛茨克,1580年,又克涅韦尔、大卢基,1581年,波兰以十万大军包围普斯科夫,在俄国境内形成一条“波兰走廊”。同年,瑞军攻占纳尔瓦、科列拉,并向卡累利阿进军。到1581年末,芬兰湾南岸的出海口几乎全在瑞典军队控制之下。俄国再也无力支撑这场劳民伤财的战争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world/394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