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候,日本做到全民皆兵了吗?
其实,“一亿玉碎”计划并非是空穴来风。日本国民的军事化素质教育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已经有了萌芽状态。二战打响后,日本国内的征兵数量大增,更重视预备役和普通成年男子的军事教育。在民众中和学校内都有专门的军事训练,所以日本要完成战争的紧急动员并不算难。
按照这份方案中的统计数字,日本当时可以动员的士兵总数为“陆军方面有关的军人军属总数约225万,海军方面有关的军人军属总数约130万,特设警备队的兵力约25万,国民义勇战斗队的组成人员2800万。”这高达数千万人的后备部队就是日本打算和盟军周旋到底的最后力量,根据硫磺岛的经验看来,这数千万人的武装最少可以消灭上百万盟军将士,这也和盟军指挥部预估的战争伤亡情况数字相符合。
同时这一计划也暗含了将阵亡当做任务的战争安排,也就是“玉碎”的概念。日本当时称之为特别攻击队,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神风特攻队与自杀式袭击。这支部队最早出现于1944年的菲律宾海战,后来日军高层在制定战争计划时还把这种战法推广到了陆战之中。据《大东亚补给战》记载:
“1945年4月8日下达的本土决战计划‘决号作战准备纲要’规定:陆军在6月以前组建360个特攻队(编特攻机2,160架);海军在1945年中期以前,应基本完成本土决战准备,包括全面贯彻特攻精神,主要作战手段为特攻机和水下、水面特攻艇。
规定发展的特攻机有自杀飞机‘樱花’,制式战斗机‘秋水’、‘桔花’,以及‘藤花’、‘神龙’、‘梅花’特攻机等,从潜艇或基地起飞突击目标,计划各制造数百至数千架。在物资极端匮乏,空袭加剧的情况下,不知计划完成了多少。此外,规定发展的水下、水面特攻艇有小型袖珍潜艇‘海龙’,袭击珍珠港安全返航的袖珍潜艇‘蛟龙’(曾用代号为甲目标),小型摩托艇‘震洋’,以及自杀鱼雷‘回天’等。”
通过大量的后备兵源动员令和自杀式攻击计划,两者便形成了“一亿玉碎”的基本内涵。虽然这个词汇并没有直接出现在日本当时的这份战争计划中,但是其隐含的内容就是动员日本国内上千万的民众通过常规和非常规的作战形式,不顾一切保障日本的本土。
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疯狂由此可见一斑,当时的日本国内已经面临了严重的物资匮乏和能源不足,民众已经身处于美军的空袭之下惶惶不可终日。此时他们又出台了如此灭绝人性的最终方案,很显然是要裹挟全部的日本民众登上法西斯的战车,最终驶向不归路。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world/393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