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事件 > 世界历史

1956年2月2日:土拨鼠节

1956年2月2日:土拨鼠节



土拨鼠节(Groundhog Day),即公历2月2日,是北美地区的传统节日。

每年2月2日,美国和加拿大许多城市和村庄都会庆祝。自从1887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土拨鼠一直担负着预报时令的任务。根据传说,如果土拨鼠能看到它自己的影子,那么北美的冬天还有6个星期才会结束。如果它看不到影子,春天不久就会来临。

节日传说

1956年2月2日早晨8点,在安大略威尔顿城的郊外,当地的一个叫威利的农民偶然发现许多冬眠的土拨鼠都从洞穴中探出了头,威利根据传说进行了观察,发现了土拨鼠的影子,果然,当年的春天过了六个星期才到。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然后就是全世界。

从1960年起,每年2月2日的8点,来自全球通讯社的记者都会聚集威尔顿等待土拨鼠的天气预报,而威尔顿城的商会借机筹办了一个欢庆活动,并把2月2日定为土拨鼠节。至此,土拨鼠节已经连续举办了59年,节日的规模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成为加拿大一个著名的节日和安大略的一个热门的旅游节目。

节日庆祝

庆祝活动按照传统分成室外和室内两大部分。

室外活动的主角是“土拨鼠国王和皇后”大游行,专业游行表演队将尽显加拿大的民族风情。室外雪雕表演也是加拿大的一大地方特色,许多职业和业余雪雕高手将以高超的技巧展现雪雕艺术的最高境界。惊险刺激的越野滑雪赛,雪上汽车和扫雪车大竞赛,雪上曲棍球比赛等都是很够味的。室内活动以音乐会和艺术品、工艺品展览为主,来自加拿大的民间音乐家将表演加拿大风格的民歌和乡村音乐,而美丽的风景画向人们描绘了冬季加拿大的美丽风光。

土拨鼠(旱獭俗称)

土拨鼠(Marmota)是啮齿目其中一种,旱獭属,又名土属拨鼠草地獭,又叫哈拉、雪猪、曲娃(藏语)。在外形和生活方式上都与鼠类相似,是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陆生和穴居的草食性、冬眠性野生动物。旱獭体型粗大肥壮,颈粗吻阔,耳小眼细,四肢粗短,利爪坚硬,松尾短扁。因潜藏烈性病菌,又危害牧场,一向被疾控与植保部门列入监控、杀灭黑名单。

形态特征

体长30-60厘米,最大个体的体长近60厘米,体重3-7千克,最大重达7.7千克以上。具一系列适于掘洞穴居的形态特征:体短身粗,无颈,四肢短粗,尾、耳皆短,头骨粗壮,眶间部宽而低平,眶上突发达,骨脊高起,身体各部肌腱发达有力。体毛短而粗,毛色有地区、季节和年龄变异。臼齿(包括前臼齿)在颌的两侧各为5/4,上臼齿5枚,前后肢间无皮翼。不冬眠。

生活习性

旱獭栖息于平原、山地的各种草原和高山草甸。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强,洞道深而复杂,多挖在岩石坡和沟谷灌丛下。从洞中推出的大量沙石堆在洞口附近,形成旱獭丘。白天活动,食量大,每日啃食大量优良牧草,耐饥饿,不饮水,喜食含水量大的多汁饲料。野栖旱獭主要以莎草科、禾本科植物的叶、茎,豆科植物的花为食,且有季节性变化,在饲养条件下表现为杂食性。旱獭易驯化,不伤人,不耐热,怕曝晒,抗病力强。当气温长时间低于10℃以下时,就自然冬眠,时间可长达3-6个月,当气温转暖后自然苏醒。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