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事件 > 世界历史

卡迭石战役中赫梯战车起了多大作用

卡迭石战役中赫梯战车起了多大作用



大约在1600年左右,赫梯引进了马匹,开始使用战车作战,这可能是赫梯突然崛起,并且攻灭古巴比伦的原因。从此战车成为了赫梯军队在战役中的主要打击力量。对赫梯战车最初的描绘可能来自埃及的浮雕。与埃及的双人战车不同,赫梯人往战车里塞了三位大汉……赫梯三人战车显然是为冲击作战准备的,距离远的时候用弓箭射击,怼上去就用长矛捅,一副一往无前的架势。它们很可能是最早的“步兵战车”或者可以说是搭载步兵的坦克,其中持盾的成员可以随时转化成步兵,下车作战,完成类似埃及军队“战车跑者“一类的工作,或配合战车进攻,突破敌阵。

每辆战车多带一名步兵,3000辆战车就是多带了3000名步兵!赫梯版“战车跑者”待遇不错,还有顺风车可以搭,埃及的战车就算能承受三个人的重量,那窄小的车厢也塞不进去,就算能也会严重妨碍战士射箭。(战车跑者可参见本系列古埃及篇。)据说赫梯这种三人战车的车厢由木板制成,宽约1.25米,深约1米,高略低于1米,这是埃及车厢容积的一倍有余,站三个人完全没问题。不过人增加了,车也大了,马可还是两匹啊……赫梯战车的车轴在车体中间位置以增加承重力,还可以减轻战车对马的压力,但同时也降低了战车的稳定性与机动能力。赫梯的战车战士装备精良配青铜头盔和长款青铜鳞甲,即使战车倾覆,幸存的战士也可以作为重装步兵继续怼!赫梯的青铜鳞甲据说是从米坦尼人那里借鉴的,防御效果不错,貌似可以挡住单体木弓射出的箭,但复合弓和标枪肯定扛不住。

一部赫梯帝国时期的驯马手册被幸运的保存下来,据说这是一个叫基库里的米坦尼战俘写的。(又是米坦尼)里面记录了战车马214天的训练过程,其中很多术语含义不明,但可以肯定是训练马的速度、力量、对命令的反应速度,尤其是耐力,其中甚至还包含32天的夜间训练。在训练开始前,会对马进行严格的挑选,因此只有最强壮和最适合的马才能接受训练。马的训练不仅是为了提高忍耐力和持久力,而且也是为了在战斗中提高速度和机动性。

弓箭技能是赫梯战车兵最重要的训练科目,而且远不止是学习如何射箭,它还包括如何锐化箭头,箭飞行的空气动力学,以及如何保养和正确的使用复合弓等等。在训练计划结束时,战车兵们需要在国王面前展示其的训练成果。据说击中指定目标的人会得到一杯酒,而那些输了人可能会被罚喝尿,并且被迫在战友面前裸奔……这一时期有不少浮雕表现战车的形象,它们都是双人战车,车厢明显小了不少,车轮貌似也小了,驭手最显著的变化是增加了马鞭,而战士都是使用弓箭作战,车厢上配有备用长矛和箭袋。缩小的车厢看上去轻巧了不少,有的还加装了金属圆盘作为防护。战车成员和战马大多没有甲,战马头上加装了和皇家守卫头盔类似的顶饰。但!最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无一例外的都只有一匹马拉车?!赫梯战车非要人比马吗?就算能拉的动,这个动力能达到作战需求吗?没办法,人家就是这么表现的,我也只能这么画了……不过,鉴于赫梯美术工作者们一贯的“灵魂画风”,我真怀疑这有可能是偷懒偷成风格了,反正都是侧面像,只表现一匹马,另一匹不管了。相比之下古埃及的美术工作者表现战车的时候都会老老实实的描绘出拉车马匹数量,两匹马就是两匹马,两个脑袋八条腿。另外鉴于这一时期,赫梯城邦深受亚述文化影响,(甚至浮雕上都有了留胡子的形象。)一匹马这个事儿也可能是受亚述的影响,他们就这么干过。但是亚述也有“老实”的时候,甚至三匹马都分别描绘了。总之,赫梯这帮耿直大哥在艺术上确实不太给力,以至于我在刚看到新赫梯城邦战车浮雕的时候还以为是找到了赫梯早期战车的模样……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