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思想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大战的残酷厮杀打破了人们关于工业社会带来无限光明的想象,发达国家用最新的科技手段互相残杀,这一点深深刺伤了许多有良知的人的心灵。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文学进入了“第二次繁荣”。1930年,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授予一位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他的代表作是1920年出版的《大街》。1936年和1938年,剧作家尤金·奥尼尔(1888~1953)和作家赛珍珠(1892~1973)也先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随“第二次繁荣”而来的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的产生,即“迷惘的一代”。这是一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厮杀的文学青年的自称。他们是抱着拯救民主的理想而参军走上前线的,但战争的残酷现实使他们对既存的理想和价值观产生了疑问、反感,乃至蔑视。厄内斯特·海明威是这个流派的主要人物。20世纪20年代他旅居欧洲,与一批年龄和兴趣相仿的文学青年经常出入定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的文艺沙龙。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意思是对他们是否能成为冷峻的人生批判者表示怀疑。海明威很欣赏这个称呼,1926年他出版《太阳照样升起》时就以此作为题句。此后“迷惘的一代”就成为20年代这批文学青年的统称。这个文学流派的主要特点是:
1、作品中普遍充满幻灭感。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乐观向上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理想带来沉重打击,现代科学技术成了杀人的元凶,这是当时的自由主义者难以想象的,屠杀和死亡的现实使他们感到迷惑,产生了厌战、反战和对世界悲观失望的情绪。
2、表现手法上广泛采用这时已在欧洲出现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等。这些手段成为这些作家们表达自己幻灭感的最好方法。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现代派文学达到了高峰,而且比一般的现代文学更加时髦。如在表现人与社会脱节的问题上,它更加突出人的异化、异己力量的压迫,即人与社会关系的扭曲。
除了迷惘的一代,现实主义文学也在发展,代表人物是德莱塞,为左翼文学开辟了道路。至30年代,受大萧条的影响,美国文艺界转为左倾。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文学思潮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多种因素使人们更加关注现代社会人的异化问题。由于大战中大规模的屠杀,特别是纳粹集中营对犹太人的屠杀,和扔在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的巨大杀伤力都震撼着人类的良知,使人们对现存的社会道德准则和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从而促进了各种新思潮的产生。
另外,战后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福利社会,物质上达到异常富裕。但这个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最主要的是生活相对优越的中产阶级成了一些“无根基”的人。他们受雇于人,在大公司里受冷酷无情的现代科技及其管理系统的支配,无自主权也无信念,是一些新的小人物(new littleman)。由于这个阶层人数众多,在社会上影响很大,所以当代小说描写的主要是他们及其家庭成员。
60年代开始,一些作家描写的重点从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广阔的社会画面转向个人生活,特别是个人精神生活的小天地里。在描写手法上,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马尔库塞、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及尼采等的理论对文学的影响很大。总的来看,关于现代社会人的异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在科技革命对整个社会压倒性的支配下,谁也找不到什么解决办法,人们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指出它的各种副作用,特别是它造成的人性扭曲、堕落的情况。
到了20世纪70、80年代,作家们的创作兴趣发生了新的变化,以更冷静的目光来观察世界,更多地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所谓的新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进一步明显起来。从70年代中期起,不少作家开始写家庭“回归”的主题,与其前一些作家写流浪、写离家出走的题材形成鲜明对比。
著名黑人小说家艾丽斯·沃克(1944~)的力作《紫色》(1982)是黑人文学中的一朵奇葩,荣膺1983年普利策小说奖,该书的主题就是“大团圆”。
书中的女主人公西莉亚是一位黑人姑娘,出身贫苦,在豆蔻年华之际先遭继父奸污,后又受丈夫百般虐待。最后她意识到自由的珍贵,毅然冲出了家庭牢笼。作者颇具匠心地设计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让大男子主义极为严重的丈夫“屈尊”来到她的缝衣铺承认错误,得到她的谅解和宽恕,从此夫妻言归于好。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world/38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