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事件 > 世界历史

君士坦丁十一世生平事迹

君士坦丁十一世生平事迹



君士坦丁·德拉加塞斯·帕里奥洛格斯(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ΙΑ' Δραγάσης Παλαιολόγος;英语:Constantine XI Palaiologos,1405年2月8日-1453年5月29日),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曼努埃尔二世第八子,约翰八世之弟。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围攻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城墙作战时意识到他的末日已来临,便冲入敌阵,战死沙场,有些东正教信徒把君士坦丁十一世视为圣人,但教会并未正式确认,他的勇气及坚持至最后一刻的表现被许多人视为伟大的英雄行为。

他接手这个国家的时候,这个国家已经近乎灭亡,土耳其人气势正旺,而拜占庭这个真正的千年国家已经只剩一座孤城。但是他没有自怨自哀,他的前半生一直在想恢复帝国在希腊的统治但是最终失败。

他的后半生加固城防组织防守寻找外援,拼尽全力也要守卫罗马的最后荣光:君士坦丁堡。最后的最后,他脱掉了自己的皇冠,像一千年来每一个用生命守护罗马的骑士一样冲入敌阵,连尸体都没找到。

最后,他陪着这个真正的千年帝国无可奈何地凋零在了花海中。这个末代君主就是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

1449年君士坦丁十一世继位时的拜占庭帝国已经名存实亡,与其说他是“皇帝”,不如说是“市长”更为恰当。灭亡前夕,拜占庭帝国的领土只剩下君士坦丁堡和巴尔干半岛的一小片弹丸之地,而君士坦丁堡之外的其他大贵族则是各自为政、基本不听从皇帝的号令。

此时的拜占庭已经是风中残烛,无论军事还是经济实力都无法与处在上升期的奥斯曼帝国相提并论。换言之,君士坦丁十一世手里已经无牌可打,他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君士坦丁堡孤城一座。

当然,早在君士坦丁十一世继位前,拜占庭帝国也曾向欧洲请求援兵收复失地,但西欧各国的援助行动几乎都宣告失败。

然而,拜占庭帝国的苟延残喘依然无济于事。此时拜占庭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兵源地和所有的农业区,只能依靠高利贷和变卖皇室土地度日,国防上完全依赖外国佣兵。

1423年,曼努埃尔二世皇帝将帝国的第二大城市萨洛尼卡卖给威尼斯人后,拜占庭已经失去了所有财政收入来源,只靠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少许税收维生。1444年,最后一支拯救拜占庭的西欧援军在瓦尔纳战役中被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二世击败。

君士坦丁十一世继位时面临着极为恶劣的政治环境。但他在继位的4年时间内仍然努力拯救帝国、使其免于灭亡,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如罗杰·克劳利在《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一书中所写的那样:“君士坦丁十一世对拜占庭的遗产有强烈的责任感,一生都在不懈努力去挽救摇摇欲坠的帝国。他是一位没有权力的皇帝,他的皇冠不值得羡慕,他继承的是破产的国家财政、热衷内战的皇室、被宗教狂热分裂的城市和赤贫而动荡不安的贫民阶层。”

为了增强君士坦丁堡的城防力量,君士坦丁十一世在1451年时派出使臣分别向威尼斯、热那亚和教廷求救,又在1452年向阿拉贡、那不勒斯、匈牙利等国急切地求援,但欧洲各国都未能给予他实质帮助。

为了获得援助,君士坦丁十一世甚至答应了将东正教会与天主教会合并的要求(虽然最终未能执行)。即便如此,在已经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君士坦丁十一世为了准备与奥斯曼的殊死决战,仍然穷尽一切手段招募士兵、修理城墙。

1453年4月2日,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开始围攻君士坦丁堡。奥斯曼陆军号称20万之众(真正的作战部队10余万人),还有数万海军的支持。然而,守城的拜占庭军队算上雇佣兵在内仅8000余人,实力相当悬殊。此外奥斯曼人还有火炮的支持。

在君士坦丁十一世的鼓舞下,守军击退了奥斯曼人三次大规模地面进攻和十余次突袭,挫败了多次海上进攻,奥斯曼军队的地道攻击也被击败,奥斯曼军中的重臣和将领们甚至一度请求苏丹退兵。然而,守军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围城40天后已经减员过半、弹尽粮绝。

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君士坦丁十一世仍然坚持了53天、并在5月29日的决战时刻杀入敌阵、以身殉国,时年49岁。直到最后时刻,他都没有退缩、尽到了自己作为一国之君的职责。

总之,君士坦丁十一世是一个悲剧英雄、并非平庸之辈,他的努力已经无可挑剔,拜占庭灭亡的祸根早在他之前的历代皇帝统治时就已经埋下,他所拥有的一切战略资源都无法与上升期的奥斯曼人抗衡,帝国的灭亡已经注定。所以,我们不应过于苛责这位末代皇帝。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world/33627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