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事件 > 世界历史

德国作曲家巴赫生平简介

德国作曲家巴赫生平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1750年7月28日),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埃森纳赫,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键盘演奏家。

1700年,赴吕内堡,进入米歇尔学校唱诗班学习。1703年至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任职。1708年,到魏玛任宫廷教堂管风琴师;在职的9年期间,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曲与康塔塔,并钻研法国古钢琴音乐与意大利弦乐作品。

1717年,转而受聘于科腾,在列奥波德亲王府邸担任宫廷乐长和键盘演奏家;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世俗器乐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各类奏鸣曲、组曲、创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集。

1723年,赴莱比锡,在该城工作的27年时间里,任圣托马斯教堂合唱指挥和音乐总监等职;在此期间,创作了其重要的宗教和世俗音乐作品,包括《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康塔塔、经文歌、圣母颂歌等。1749年,视力减退,后双目失明。1750年7月28日,巴赫在莱比锡逝世,享年65岁。

巴赫的音乐作品体裁丰富,其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器乐作品则涵盖独奏曲、协奏曲、管弦乐合奏曲、重奏曲在内的各类体裁及其大量作品。因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故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早年经历

1685年3月31日,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埃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他是约翰·安布罗西乌斯·巴赫与玛丽亚·伊丽莎白·巴赫的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1693年,就读于埃森纳赫拉丁语学校,并参加学校唱诗班接受歌唱训练。

1694年5月1日,巴赫的母亲去世,终年50岁。1695年2月20日,巴赫的父亲去世,享年49岁;同年,因父母离世,巴赫与其兄约翰·雅各布前往奥尔德鲁夫,加入了长兄——管风琴师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家庭。

在此期间,长兄教授了弟弟管风琴的演奏技能和一些作曲基础理论,在其培养下,巴赫的音乐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1695年至1700年,进入奥尔德鲁夫学园学习,从三等班读到一等班。

1700年3月15日,离开奥尔德鲁夫,进入米歇尔学校唱诗班学习。1702年4月,从米歇尔学校毕业,返回图林根地区;7月,申请赞格豪森圣雅各比教堂的市镇管风琴职位,因公爵的干预,此职位被让予他人;同年,多次徒步前往汉堡聆听赖因肯的管风琴演奏,并前往策勒聆听法国风格的室内乐演奏。

1703年,在萨克森·魏玛的约翰·恩斯特公爵处担任音乐仆人;7月,在阿恩施塔特的新教堂测试管风琴。

个人生活

家族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成长于一个庞大的音乐家族。巴赫家族从16世纪开始居住在德国迈森-图林根-萨克森地区;自16-18世纪,有53个姓巴赫的任管风琴师、唱诗班领班或市镇乐师。

巴赫共有20个子女,有10个长大成人,5个成长为专业作曲家。其中包括:“伦敦巴赫”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柏林巴赫”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以及“比克堡巴赫”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等。此外,巴赫曾自制家谱《爱好音乐的巴赫家族的起源》,保存在他的孙女安娜·卡罗利娜·菲利皮娜手里。

婚姻

巴赫一生结过两次婚。1707年10月7日,他与玛丽亚·巴巴拉在离阿恩施塔特不足一公里的小村庄杜伦举行了婚礼。1720年,玛丽亚去世,终年36岁;她为巴赫生下了七个孩子。

玛丽亚去世的一年半以后,巴赫迎娶了第二位妻子,即科腾的宫廷歌手安娜·玛格达林娜,她比巴赫小21岁。在两人的28年生活中,安娜·玛格达林娜和巴赫一共生育了13个孩子。到了晚年,巴赫双目失明时,也得到了安娜·玛格达林娜的照顾。1760年,安娜·玛格达林娜去世。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